生物与环境优秀10篇

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后甜。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生物与环境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与环境 篇1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知识梳理】

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有水域,有陆地,有炎热的地方,也有寒 冷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存在。

2、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 生物。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4、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 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6、科学探究的的基本方法

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  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 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3)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 对光: (三转)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 低倍镜观察:

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高倍镜观察:(做到先低后高)

a. 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勿提升镜筒)

4、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二、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过程、结果。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实验

• 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即时巩固】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是(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温度    b.湿度    c.阳光    d.水分

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    b.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3.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4.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做准备            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5.下面三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 )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的不同情况,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共生、捕食、竞争  b.竞争、捕食、共生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6.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 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用下列哪一物镜和目镜的组合看到的物象最 大 (  )

a、目镜为5×,物镜为5×      b、目镜为10×,物镜为15×

c、目镜为5×,物镜为15×     d、目镜为5×,物镜为15×

8.在影响显微镜视野亮度的因素 中,一般要仔细调节的是     (    )

a、光源方向    b、光圈孔的大小   c、目镜与物镜的组合  d、反光镜与光源的适合度

4、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   )

a、b                  b 、d                   c 、q           d 、p[来源:第一范文网]

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  (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10.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②③④⑤

①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②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到适当高度

③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一定高度

④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⑤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取得明亮视野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1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2.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光线将(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13.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转换器

生物与环境 篇2

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的: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初步学会图文资料及其它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关爱生命,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起。

教学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你知道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在哪些环境中吗?举几个例子。

2、仔细观察书本上的六幅图,填写书上的表格,然后请几位同学在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3、讨论书本的三个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4、阅读书本上的diy和小资料。

5、到校园内观察植物生长的环境,注意区别乔木和灌木。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教学目的: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制约和联系。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哪些环境因素能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分别举例说明。

2、探究实验: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3、讨论:书上p6讨论题。

4、观察书上的图片资料,分析影响这些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北方的人长得高大,而南方的人却长得小巧?

6、讨论diy中的二题。

7、阅读资料:说出资料中所述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分析书上的图片资料,讨论生物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种间关系:互助、竟争、寄生、捕食。种内关系:互助、竟争。分别举例说明。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全班分成4-5小组。课前认识干湿计并掌握其用法。各小组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的时间分别测试3种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的湿度,并按照课本11页表格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引  入提出疑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生物对环境会产生影响吗?举例说明。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会产生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组织各小组学生展示课前测得的数据,共同分析从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按一定的顺序展示测得数据,并对自己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归纳各小组结论;完成讨论1,得出:同一时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湿度不同,裸地最小,灌木丛最大。从整天来看,仍然是裸地湿度最小,灌木丛湿度最大。可见。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最后的结论: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对于个别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小组,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讨论2)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得出:选择不同的植被,才能正确的找出植物与湿度的关系。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干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关系的测定。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得出:裸地作为对照(无植物)

组织学生讨论: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讨论4)

并布置学生课后查阅与“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的相关资料。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得出:植物对环境影响很多,如制造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吸收毒物、杀灭病菌、减弱噪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加速降尘,调节气候、增加降水,监测环境,美化环境。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十页的资料,并思考讨论题。结合书本资料回答讨论题。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讨论总结出:大量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染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平衡。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环境变得清新美丽。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思考、讨论并总结出:澳大利亚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人工处理大量牛粪将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处理牛粪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既节约人力物力,又减少污染。

提出问题(讨论3):根据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并结合课前的探究活动说明理由。综合资料及课前的探究活动得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举例: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秃鹫是自然界清洁工等。

小结反思拓展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反思探究活动心得。布置查阅“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相关资料。小结本节内容;

谈谈探究活动心得,自我评价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充实所学知识。

第四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4-5小组,并要求各小组自带捕捉和盛放生物的器具,如捕虫网、小盒子以及记录本、笔等。

2、师生共同收集相关资料,可以做成powerpoint或其他形式展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坚持“合理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不合理行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生态灭绝。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以“寻找校园内的小生物”的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以及对学生捕到的各种颜色的小生物进行分析和讨论过程引出课题。明确活动目的及任务。

寻找学校附近的小生物将学生分成4-5组,带到校内草坪附近或树林周围等地。提出有关活动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认真捕捉等。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小组带齐工具

前往活动地点捕捉生物。

组织各组同学统计所捕到生物的数量,然后将生物放回大自然。统计所捕生物数量并做记录。后将

生物放回大自然。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回到班级,分析产生所得结果的原因。得出:颜色、形态与周围环境差异大的生物容易被发现,反之不易被发现,这样的生物能更好的生存繁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产生所得结果的原因,找出答案。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本12-13页图

片资料。讨论、分析图片资料,并回答课本13页讨论1。答案详见教学参考书44-45页。

提出问题:除书上介绍的资料外,你还能列举一些有关“生物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即讨论题2)组织学生展示各组课前准备的资料

(然后教师可以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加以补充)。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作品。(作

品形式可由学生自定)

提问:生物的适应现象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对生物的适应现象

做更具体的分析。总结生物的适应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1)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2)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动物具有与其运动方式(如飞等)相适应的器官。

小结及习题巩固组织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生物都遵循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规律。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共同思考diy的第一题。与学生共同得出结论。并布置课后完成diy的第二题。讨论分析diy的第一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白色瓷盆里的金鱼体色变浅一些,深色瓷盆里的金鱼体色变更深些。这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以适应环境的本领,利于它的生存。有能力的学生课后完成diy的第二题。

第五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课题、进行假设、控制变量、开展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临时或永久装片、2-3条金鱼/组、鱼网、温度计、小鱼缸、冰块、热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实验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我们的实验室)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概述:科学探究是揭开自然界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生命科学必须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实验是一切探究的基础,认识和学会使

用生物实验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初步了解本节学习任务及学习目

的。

学习使用实验常用工具组织学生对照课本14页各实验工具图示,识记各种实验工具实物。(建议提前交代操作规则及注意安全问题。)期间教师到学生中间巡视、指

导。认真对照书中图示识记各种工具。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精密光学仪器,用于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结构。我们今天认识的是一种光学显微镜。还有更先进的如电子显

微镜。从整体上认识显微镜的功能及结

构。

首先重点介绍镜头(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和操

作方法,并做准确示范。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过程,

初步掌握部分结构的功能和操作

方法。后自己尝试操作。

组织学生对照课本15页的图示及文字,自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期间到学生中巡视、指导。然后利用课件播放、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

作用。自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同组同学相互纠正,组间也可相互帮助,或向老师求助。

学习使用显微镜

按照课本16-17页顺序,边演示边和学生共同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然

后指导学生自行练习。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逐步学习操作步骤。之后自己练习,组员间相互纠正。发现问题可向老师求助。

找学生到讲台前,用事先准备好的装片(如人的血液涂片)或其它物体(如头发)示范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然后

请同学加以纠正。部分同学参与台前演示,其余同学

参与纠正。

小结、习题巩固指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并完成讨论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习题答案详

见参考书49页)小结本节内容。

讨论分析课本17页讨论题目。有能力的同学课后完成diy。

第二课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如探究肉汤是否变质),你知道怎样操作吗?思考科学探究需要哪些步骤。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以设计“探究肉汤是否变质”为例,组织学生首先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小组讨论、设计“探究肉汤是

否变质”的探究方案。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9页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阅读、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并和自己设计的过程比较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总结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步骤,完成课本20页讨论1。(答案详见参考书50页)完成讨论1。学习信息库相关知识,识记科学探究的六个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小结反思习题巩固指导学生完成讨论2、3(答案详见参考书50-51页)。布置学生设计“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方案。完成讨论2、3题。尝试设计“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方案。。

第三课时(探究实验)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步骤组织学生回顾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回顾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为本节探究实验做准备。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问题、激发尝试:影响金鱼呼吸次数的因素很多,而水温发生变化,金鱼的呼吸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分析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假设。如,金鱼呼吸的次数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呼吸次数不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组织各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讨论并制定探究计划。

首先使学生正确掌握记录呼吸次数的方法,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同时,提出一些各组学生都需要讨论的问题。如,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如何改变水温?如何在实验中不使金鱼受惊吓,以保证所得数据可靠?为什么要在同一温度下重复多次测试呼吸次数?如何使用温度计?该设计怎样的统计表?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为宜,并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假设,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同时,认真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相应答案,确保计划能顺利实施。小组间也可以相互讨论,或求助老师。

指导学生按照各自制定方案实施实验计划,并分析实验结果。(建议提前教育学生爱护金鱼,尽量不惊扰金鱼。实验结束后,将其放进鱼缸饲养起来。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如不随意走动、不大声喧哗、组内团结互助等。)期间对学生加以巡视、指导。按照各自制定方案实施实验计划,并重复几次。然后分析实验结果,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求助老师或与其他小组商榷。

组织各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制成统计表。然后将全班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合并起来,算出平均数。各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制成统计表。

组织学生对照实验结果与先前作出的假设是否一致,得出结论。各组对照实验结果与先前作出的假设是否一致,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各组实验结果。请部分同学谈谈实验活动的心得体会。全班共同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小结反思拓展

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21页讨论题目。布置diy。讨论、完成讨论题。有能力同学课后完成diy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个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以来接触的第三个科学探究,是本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一是因为距前两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比较长,二是要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对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能力方面:

(1)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本课知识重点。

2、设计对照实验是本课技能训练重点。

(三、)难点:

对照实验的设计训练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策略

根据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本堂课安排的研究活动的重点为“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本堂课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先安排设计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实验方案,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条件。

另外,“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需要若干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本堂课的做法是在课内完成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交流、确定等,而在课后去完成管理、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既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也较合理地利用了课堂时间。

三、教学设想:

基于以上的教学策略,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利用课件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1)观看课件1,欣赏奇花异草图片---(奇花异草由种子萌发而来)

(2)明确主题,明确学习主题: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利用课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环节:作出假设

提问课前布置的问题:如果给你一些种子你希望把它们播种到什么样的环境中呢?学生通过课前请教长辈、查找资料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

引导点拨,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同学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

明确本课探究重点: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温度。

第三环节:制定计划

讨论提纲,制定计划:参照提纲(演示课件2)和课本的方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

(一)设计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温度的探究方案。

(1)个人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复习设计对照实验的要点,分析课本的方案,复习设计对照实验的要点: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时,实验条件中除了要研究的问题外,其他的应该保持一致。

①出示讨论提纲:提纲主要依据课本92页讨论题设计。

②演示课件3,课件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图:

种子:大豆、菜豆、绿豆、小麦、水稻、芥菜子

器皿:罐头瓶、培养皿、酒瓶、盘子、塑料桶

材料:、泥土、餐巾纸、粘土、棉花、滤纸。

全班分成3个大组,分别针对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三个假设开展探究,每名同学作为大组成员之一,针对本组研讨主题,参照讨论提纲,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③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课本、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用具进行实验并用简图画出实验装置。

(2)小组讨论方案。每个大组内部分成若干小组(以4人为1小组),各成员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修订计划,推出最佳方案,准备小组间交流,讨论结果。

(3)小组交流。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组织学生间的交流与自评,参与互评。学生修订、完善计划。

(4)小组再次讨论方案。

(5)再次小组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计划。

在以上工作完成很好情况下,进行如下设计:

(二)设计种子的萌发需要其他条件的探究方案。

演示课件4,课件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图:

材料:泥土、餐巾纸、粘土、棉花、滤纸、清水,牛奶、洗涤剂、醋等。

提示学生:你还想知道哪些条件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条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糖、洗涤剂、牛奶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影响?等)设计对照实验。

对有创意的给与肯定,不科学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改进或重新设计。

(4)总结全课,提出课后探究要点。评论中让学生明白:

①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时,实验条件中除了要研究的问题外,其他的应该保持一致。

②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避免偶然性和减少误差,实验要有共性。

针对本堂课的难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训练,通过出示讨论提纲、课件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图等指导学生设计,突破难点,组织和引导同学设计方案;在协作性小组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工作,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给予各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工作及其成果平等的机会,所以多次组织小组内、小组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计划。

第四环节实验探究为课外活动,第五环节得出结论和第六环节表达和交流在下节课中完成。

设计这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

在整个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平等中的个体,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而且也通过与学生对话被教,而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虽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设计以上环节的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进一步加以指导和鼓励。

讨论提纲:

1、你想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课后你将立即实施本计划,在此前提下,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

3、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4、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工具?(请你思考如何使用)

5、你准备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时,实验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环境外,其他环境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6、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明确分工组长:主持讨论每一个问题,作好分工

讨论内容记录员:简单记录讨论结果,准备大组交流

实验主操作人:负责实验的操作,其他人辅助

观察记录员:负责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2、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用简图或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比一比,看谁的方案最优秀,看谁的记录最精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是教材主题四“生态系统”的开篇节,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分三个模块:你知道吗、学习与探究、拓展与视野,本课的教材内容是在讲述了植物界和动物界对环境普遍存在的适应性之后,又利用各类图片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式,着重讲述了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适应现象,以突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主题。在本节的最后,也指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如果生物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原来的适应就将变为不适应。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二期课改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3、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初步学会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讲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濒危生物的重要举措之一。

2、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教学难点

(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

(2)认识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初一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非生物环境的因子:如水、阳光、土壤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又经过半年多生命科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观察,实验,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已具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习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讲台上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具、直观演示及直观的语言,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自己探究,使他们能获得施展才能及品尝成功的机会。

五、教法指导和教学器材:

1、教法指导

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积极探索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器材

金鱼、莲藕、小组活动评价表,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和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选主题,查找资料,经小组集体讨论、整理好资料后制成PPT,在课内进行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等。这样,学生既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又能独立地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和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本节课自始至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参与,让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课本中的资源,自主进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全班同学掌握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方法;能主动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猜猜老师带来的“神秘礼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整合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启动学生思维,畅所欲言。

2、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

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前用简短、优美的语言介绍、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各类生态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标本——莲藕,探究:水生植物的适应性特点。

①保护色、②拟态、③警戒色

教师大屏幕展示各类生物适应环境生活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总结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概念和作用。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3、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教师大屏幕展示夏天苔原上的雷鸟和冬天雪地上的雷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让学生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

(三)教师总结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建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八、评价:

1、填写评价表,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为主,培养学会欣赏他人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2、完成练习册P13 一、(一)1、2、3 (二)1、2、3、4、5、10

3、探究题:如今,由于环境条件的人为破坏,导致濒危动物出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日趋恶化。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 篇5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这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常常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同样是上这节课,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我们经常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来探究,比如:老师不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自己直接给出问题,生怕学生胡思乱想,五花八门的问题让自己下不了台(其实老师回答不出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坦白说出学生反而觉得你坦诚,更喜欢你,不让学生提问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再比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常常担心学生丢三拉四而干脆给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在学生实施探究方案时又担心学生计时不准,而常常由老师统一计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这次上课,我放得很开,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从设计探究方案到实施探究方案,一切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只是起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探究活动,并且在实验后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表现出很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有体会,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每次上课,每次都有一些缺憾,反思这堂课也有不足。比如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前我意识到一节课时间不够用,却没有相应的安排调课换成二节连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选择并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由于本课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安排学生课堂上完成类似的另一个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同时,这也是课堂反馈的一个极好形式。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6

【课标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第六单元是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十大主题的第三大主题。

本节教材主要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列举生物适应与影响环境的实例;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同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已有知识,在活动中获取新知。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环境的特点,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以不同的程度影响着环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强化“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这一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教材分析】

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通过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地衣和演示实验“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理解生物对环境是如何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的现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举出相关的例子,但对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还很模糊,往往会忽视“适应的普遍性”,并且对“适应的相对性”不容易理解。

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直观、有趣的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中,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和概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形成重要的概念。同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难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相对性及如何理解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的理解。

【学情分析】

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凡是生存下来的都是适应其生活环境的,并且对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列举出一些实例,但是学生往往对生活中的这些现象视而不见,也不动脑考虑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意识不到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尤其是相对性。

本节课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理解难度不大,这部分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对于基础不还是很好的同学而言,理解本节难点部分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本节的难点要加大讨论力度和精讲力度。

为完成教学目标,课前应让学生搜集一部分资料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如生物依赖环境的例子,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生物改变环境的例子。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让学生概括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不同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促进学生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列举生物适应与影响环境的实例。

2、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认同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象资料和搜集的图片。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

分别出示野鸡、石蛙、蝈蝈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图片,进行一个“找一找”的游戏。学生思考它们隐藏自己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自己,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引出本节内容。

参与“找一找”游戏,思考动物隐藏自己的作用。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继续进行“找一找”的游戏,分别展示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部分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观察图6.1-7中几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小组讨论这六种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3、动画播放骆驼刺及旗形树形成过程,图片展示青蛙冬眠、鸟类迁徙、鱼类洄游,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方面都在适应环境。

4、学生举例还有哪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并总结出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5、生物可以适应任何环境吗?出示兔子提前褪毛等例子引出适应具有相对性。请学生观察图6.1-8某种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示意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生物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适应特征。

小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自主阅读课本,观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图片、视频、课件等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老师问题。

跟随老师的总结思路,得出生物对环境适应是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的结论。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知道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那么相应的对环境也能产生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8-P49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演示实验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置在黑暗处?

2、一段时间后,湿土与细沙分界是否还那样明显?简述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

并请学生举出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动画播放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谈谈感想。

小结: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自主阅读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实验活动,并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讨论,思考回答老师问题,得出蚯蚓能够疏松土壤结论。

根据老师的小结,得出生物影响环境有有利和有弊两方面。

4、小结

请一位学生带领同学们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正是因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才造就了生物圈的繁荣。

跟随老师的小结,加深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通过改变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适应环境

2、生物的适应性既具有普遍性同时又有相对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分析

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构建应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多媒体录像、收集资料并分析、讨论、交流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培养学生收集信 息、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描述生物因素的概念。

2、 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 的作用。

3、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实际,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反映植物间、动物间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关系的图片和录像。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资料。

教学程序

一、 情景激疑:

1、 媒体展示:

呈现生物关系的一组录像,请学生观察。

2、 设置问题,引导激疑:

(1) 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几种生物?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的意见,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启发:生物界中是否所有的生物之间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从而顺利地引入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讨论,找出它们之间各自的关系:蚂蚁共同搬运食物、蜜蜂群聚生活、白蚁的群聚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的画面中都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互助关系,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发生争斗,两只狗为争夺食物在打架,两只雄象海豹为占据一片海滩在争斗的画面则体现出同种动物之间的斗争关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①同种动物的群体生活,虽分工不同,但彼此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同种动物之间的斗争虽然对于失败的个体是不利的,但对于生物种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②结群是动物互助的一种常见形式,可以是长久的,也可以是临时的,“社会性”昆虫是结群的最高形式。③“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哲理。

2、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寄生在大豆植株上的菟丝子、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地衣、冬虫夏草、白蚁与鞭毛虫、鳄鱼捕食、狼吃兔子、桦木树中生长的云杉、动物尸体上的细菌等活 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讨论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寄生在大豆植株上的菟丝子、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体现出不同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地衣、白蚁与鞭毛虫体现出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鳄鱼捕食、狼吃兔子体现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桦木林中生长出的云杉则体现出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动物尸体上的细菌体现出了生物之间的腐生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不同种个体之间的关系比种内关系复杂,包括植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既有种间的互助关系,也有种间的竞争关系。其中主要是围绕着食物发生的联系,主要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竞争、腐生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寄生、捕食、竞争之间的不同:①从范围看:寄生是寄生物生活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而竞争和捕食并无此限制,但捕食是动物所特有的。②从斗争的目的看:寄生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或体表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养料;捕食是某动物以另一生物为食物,从那里获得食物和能量;竞争则是两种生物为争夺资源(包括食物、水、光、肥等)和空间而发生斗争。③从斗争的结果看:寄生关系,对寄生物有利,对寄主不利;捕食关系则是以捕食者胜利和被捕食者失败而告终;竞争的双方谁胜谁 败则不一定,也可能两败俱伤,这与生物种类和时间不同而异。这样通过对比,学生在应用中不会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

3、 分组讨论各自查找的资料: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不是单一的,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 归纳总结:

这是对探索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也是本节知识的构建和升华,是学生思维活动最积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手段之一。从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椋鸟与枸杞之间的关系归纳出: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能脱离其他生物而孤立生存。生物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网。各种生物个体都是此网中的一员,它即影响别的生物个体,同时又受着其他生物的影响。

四、 迁移深化:

1、教师出示多媒体录像:一群狼群攻击一群麝牛,狼群之间互相协作,一群麝牛之间也互相帮助,当一群狼捕杀掉一只麝牛时,狼群又为了食物争斗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录像中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又是怎样转化的?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达到对知识的深化。

2、 教师出示资料:

①洱海引进太湖银鱼,造成洱海弓鱼、大眼鲤鱼等近2/3的洱海土著鱼灭绝。学生思考从中有什么启示?

②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原产中美洲,现仅云南就达2470公顷,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群居性高的特点,总是以满山遍野密集的单优势群落出现,严重影响许多物种的生存发展,含有的毒素引起马匹的气喘病,牛羊因无饲料而锐减,你能帮助云南省解决这个问题吗?

③ 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鸟,另一种是大栌榄树。渡渡鸟喜欢在大栌榄树树林中生活,在渡渡鸟生活过或者经过的地方,大栌榄树总是枝叶繁茂,幼苗茁壮。16世纪至17世纪中,欧洲人踏上了毛里求斯的土地。他们用来福枪的射杀和猎犬的追捕,使渡渡鸟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以后,大栌榄树也日渐稀少,到本世纪80年代,整个毛里求斯也只剩下13株大栌榄树。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了解椋鸟与枸杞之间的关系后,会理解这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五、开拓创新

鼓励学生进行生态调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公园或效外的自然环境。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设计好调查表,记录完整的调查内容,如调查范围内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名称。上述植物上昆虫及其他动物等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始终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维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问题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资料的展示给学生一个发展延伸的平台,归纳总结,锻炼了学生思维的能力。选择一些实际资料,使学生感到真切、自然,问题的深化给了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到了身心愉快。课堂教学中学生查找资料之丰富,令教师在兴奋、赞叹之余,又惶惶不安,从而更坚定了以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路。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3)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在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老师带领几位同学到汶上南湖踏青”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气息。

2、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冬天的萧零到春天的生机勃勃,请学生推测引起这些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3、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表意见,认识到生物的生活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顺利引出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因素的概念

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引领同学们以学习目标为导航,开启学习之旅

(三)进入情境,探索新知

跟随同学们踏青的脚步来到草莓采摘园,播放老师带领同学们采摘草莓的视频,借助情境,提出问题:影响一株草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归纳总结出影响草莓生存的因素。老师明确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利用黄粉虫通过科学研究光照对它生活的影响

(1)实物展示

请出“小客人”黄粉虫(老师展示实物)学生介绍黄粉虫生活特点。

(2)温故知新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引领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结论。

(3)合作交流,制定计划

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并认识其重要性,如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环境?如何设计?其它因素是否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致?用两只黄粉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同学们大胆设计,充分讨论,合作学习,制定出本小组的探究方案

(4)汇报展示,确定计划

在教师的组织下,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各小组设计的方案即受到教材的启发,又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超越。

(5)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各小组根据修正后的实验方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同学们分工合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教师组织各小组代表上黑板记录最后一分钟实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求出平均值。

(6)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或黄粉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请各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或发现的问题,如明暗环境对比不明显;黄粉虫生命力强弱不同;同学们围在一起形成了黑暗的环境。

(7)拓展延伸

黄粉虫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下选择一种非生物因素进行研究。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阔,认识愈加全面深刻。

2、图片展示,学生辨认非生物因素

所有的生物都要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老师展示多幅图片,学生辨认它们分别受到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同学们角色扮演作为小果农爱思考,借助影响草莓的非生物因素,提高草莓的产量,小组合作交流,献计献策,同学们集思广益,办法多,都是合格的小果农。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欣赏视频,记录生物之间的关系

视频播放蚂蚁互助、大象互助、猴子斗争、瓢虫捕食蚜虫、猫头鹰捕捉老鼠等生物之间关系的视频,学生自学、记录视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并汇报展示。老师归纳总结生物之间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两种。

(2)、知识迁移,加深理解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给生物之间的关系找家游戏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判断影响草莓生活的生物因素和草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借助这些生物之间关系思考提高草莓产量的方法。

畅谈收获

谈一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由此构建知识框架。

四、测评练习

每一只蝴蝶下方隐藏一道练习题,学生通过抓蝴蝶的形式完成练习题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所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3、“春兰秋菊,南橘北梨“,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4、学以致用: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没有香蕉树和椰子树?为什么我们冬季可以吃到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生物与环境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分析、归纳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经过小组合作,得出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

(3)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产品说明和实际操作,掌握干湿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和数据统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运用处理数据的不同方法,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环境测量和调查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养成坚韧的品质;

(2)通过调查研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验合作学习,养成关爱他人的情感。

〖课程资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这节课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课时,现从第2课时的内容进行分析,教材包括“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活动;小资料:我国的自然保护法规;课外读:湿地生态系统;思考与练习;章的小结等内容。教材的基本资源较丰富,尤其是“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活动,是继“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后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完成的程度直接影响下一个探究活动,即“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顺利进行,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能力的关键。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如我市的气候特征(刮风),学校周围环境,市一中校园植被的调查等都是本节课应开发的课程资源,为此在深入研究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分课内、课外两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施探究。首先设计测量计划,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分工合作,全班为一个整体,分成6个小组分别测量裸地、草坪和灌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通过测量、分析、归纳,使学生认同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我市风沙大气候干燥的问题),完成课内知识重组与能力创新的过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生物对环境还有哪些影响,在实践、探究和合作中完成本节拓展提升的学习。

设计意图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式学习是我们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要为学生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勇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建议

1.对各小组长进行干湿计使用的培训,指导学生阅读干湿计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会利用产品说明;

2.建议学生分工合作,实事求是;

3.测量时应注意安全;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5.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到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合作意识淡薄,但学习热情高,对本节内容了解不够,但是对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在小学有所接触,只是运用得少,从没接触过干湿计,不知如何使用。大部分学生有室内养花等经验常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演示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郁郁葱葱的长白山和滚滚大漠的景象,让学生观察思考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的原因。学生分析认为与植物有关,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结果。

(二)活动

王晓贞走上讲台,大屏幕上展示了小组的调查报告。她用精练的语言向同学们汇报。她说:我组由聪明伶俐的9人组成,分成三组分别测量裸地、草地、灌丛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把记录的结果汇总并形成结论。请看我们的实验报告

测量嫩江公园不同植被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调查人:王晓贞、曾雪、王浩博、孟繁志、容宇、郭丹、张鑫鑫、张旭

时间:xx年9月15日                  天气:晴

调查目的: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温度和湿度,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有影响。

裸地

我们的探究结果是:裸地一天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最明显,中午湿度最小;草地、灌丛的湿度较大,灌丛的湿度大于草地的湿度;草地、灌丛中午湿度较大。中午裸地温度高于草地温度高于灌丛温度。我们的探究结论是:植物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同学们对她的汇报报以热烈的掌声。她谦虚地说:“同学们对我们的探究有何问题,请批评指正。”思维敏捷的孟月说:“你们调查的是植物对空气的影响,为什么还要测量裸地温度和湿度?”王晓贞说:“这是与草地和灌丛作对比。”于是我趁机指出科学研究应有对照实验,才能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前应确定变量而且保证变量只有一个。你们组是如何保证变量只有一个呢?”“出发前我们共同对表,定好测量时间、间隔时间和次数。”“不同的组所测的数据不太一样,那么以谁为准呢?”孙子豪问。这时我没有说话,而是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同学们。活泼的张明朗说:“每一个组的数据都可能有误差,应该计算小组的平均值,这样误差会小些。”他的观点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我乘机引导“那么全班的测量结果呢?”于是各小组纷纷汇报数据,并很快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值,并得出结论。“同学们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处理数据是科学工作者必须有的科学态度。处理的方法很多,同学们用图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进行处理,老师要祝贺你们又掌握了一项本领。为什么草地、灌丛中午的湿度大于早晚?哪位同学能解答?”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观点。于天乐说:“是因为植物会吐水。”“因为植物会吸收光。”同学们争论不休。于是一场讨论又开始了。经过老师的引领和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结论,即植物通过蒸腾作用由叶子散失水分,中午温度高,水分散失快,空气中含水量多,所以空气湿度大。

我接着又真诚地说:“同学们,于天慧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的学生,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小组的论点。”于天慧等来到讲台前,她说:“我们测量的结果与前几个组大体相同,但是在我们测量探究的时候发生一件事,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原因。上周六我组准备到市一中校园测量,我们刚出教学楼,一阵大风刮来,尘土飞扬,夹杂着纸屑。顿时校园内一片灰暗。我们赶紧捂着嘴跑到了学校对面的市第一中学,那里却是另一种景象――几乎没有风,而且空气让人觉得很舒服。而我们自己的校园呢,校门前风沙卷着废纸、废塑料袋打着旋,我们往返两次对比两处的场景。我校与市一中只一道之隔,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谁能帮我们分析一下?”同学们跃跃欲试,高举小手,有的甚至站起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于天慧能叫到他。我没有阻止。这时荣宇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就说:“那是因为我校校园内没有植物,而一中校园内四周都是植物。”于天慧高兴地说:“你说对了。那么如何解决呢?”孟繁志说:“多植树,多种花草。”“你的建议很好。”“我组除测量干湿度外,因以上原因又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我校与一中的植被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植被除增加空气湿度外,还可防风,绿化环境。为此我们设计了未来校园的绿化方案。”于是他们把未来校园模型抬到台前,并描绘未来的校园,重在突出环保理念(绿草地、隔音墙、体育馆、生物园等),并体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龙头喷泉)。同学们为他们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我也激动地拥抱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第6组的代表梁雪来到台前说:“我同意以上各小组的观点。我组的测量数据就可以证明。我们的题目是测量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与植物的关系。我们分别测量了不同居室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如下: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我建议居室内应放些植物。”张强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据我所知居室内养花并不好,花与人争夺氧气。”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反对,有的赞成。那么究竟好不好呢?我灵机一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对植物是吸氧还是放氧搞不清楚,于是适时点拨,最后终于达成共识,认为白天卧室内可以放植物,因为植物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且还能增加空气湿度;晚间不放植物是因为植物晚间只进行呼吸,与人争夺氧气。心灵的交融、智慧的碰撞拉近了师生关系,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我激动地说:“我祝贺你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懂得尊重他人,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们逐渐成熟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植物不仅能影响空气的湿度,还有许多作用。”“那好,你来说一说吧。”“我在少儿百科全书中看到圆柏这种植物能分泌杀菌素,能净化空气。”张文轩的观点又启发了更多人的思维……

〖小结〗

同学们又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和分享。然后归纳出植物能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吸收灰尘、杀灭细菌、阻降噪音等。学生通过亲自测量、质疑、讨论,认同了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最后通过开放式作业(常听人说:齐市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6个月,你如何认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留下了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并实施了本节教学,使我对探究式教学及对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感悟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又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自己成为帮助者、指导者。教学就是使学生更好地生活。

第二,不要低估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可塑性极强,而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发挥的前提。应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让他们进入社会、接触自然、感悟人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第三,在使用教材上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应多层次开发教学资源,本节课开发和挖掘了学生生活资源(居室内空气与植物的关系)、社会资源(本市及我校气候干燥现象及解决办法)及教学资源中潜藏的人文资源等,尤其是课堂上新生成的资源更是可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研讨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并从不同的层面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测量数据。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使学生增长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成为人格健全、发展和塑造的过程。

〖教学点评〗

一、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本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是丰富且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究。教者从探究“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入手,深入挖掘和整合教材的基本课程资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和知识积累――家里养花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对第一中学和本校四十二中植被的调查、感受和建议等基础性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注重捕捉在互动质疑中生成的问题、观点和方法――草丛和灌丛中午的湿度为什么大于早晚的湿度、有误差时怎么办、实验变量的设计、数据统计的方法和同一风力下的两种环境等等新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挖掘潜在的人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意义构建,形成解决“校园风沙干燥”“室内干燥”等实际问题的心向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合理化的建议等,更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在探究第一中学校园植被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时,却发现“成旋涡的风沙校园”,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实地进行对比观察、交流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无不说明孩子们学习的责任和已形成的环境意识,这不就是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吗!这定会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探究了。可见,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在愉悦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环保道德价值观。

二、科学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生命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亲历科学,这成为本教学设计的突出特点。案例中石老师引领孩子们亲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在意其结论,她关注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将有可能形成哪些探究的意识,获得哪些探究的方法,体验哪些情感,提升哪些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探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问所解均在讨论与交流、批判与质疑、经验与享受中展现出来,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居室和校园环境问题、中午草丛和灌丛的湿度等问题的发现、辨析及解决……这样的一个“过程”经历,不仅会使他们感受和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探究“测量不同环境的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样的探究、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进入到了生命领域,没有孩子们亲自去嫩江公园、第一中学等地的探究,没有开发与孩子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程资源,又怎么能拨动情感的琴弦,引起心灵的共鸣,感受探究与创造的快乐呢?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篇10

新一轮课改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基于上述认识,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2. 设计思想

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重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深切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单纯地看图、找资料、得结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体验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次,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

3.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课前准备

准备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几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生物标本(动物、植物),用布将这些标本罩上并编号;放大镜;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围坐在放有标本的实验桌周围。

5.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画,大家有什么感觉。

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