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论文优秀2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篇1

摘 要: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是贯穿《资本论》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

从前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学说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意义;剩余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其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基本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为了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马克思从对劳动过程一般的分析入手,考察了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指出了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这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具有二重性,它既是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互相结合,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生产要素的社会形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互相结合的过程。

这二重性的关系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也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但不是简单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过程基础上扩展了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

因为简单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也是劳动二重性生产W’二重性的过程,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是价值增殖的手段;价值增值过程,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并使资本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还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如果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话,那么,劳动过程则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价值形成过程从而价值增殖过程,则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从而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呢?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对此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

价值形成过程从而价值增值过程主要与抽象劳动有关。

商品中包括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可以看作是生产它时所耗费的抽象劳动的凝结。

由于劳动过程中的具体劳动,生产资料只能转移自身的旧价值,而不能创造新价值。

所以,这个生产资料的价值的资本形式是不变资本C。

商品中包含的新价值V+M是抽象劳动创造的。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自身的价值,而且创造了剩余价值。

因此,劳动力A的资本形式,就是可变资本V,资本家把购买的劳动带到生产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然后通过出售W’,他预付的货币也就变为资本了。

这样,同一劳动作为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C,作为抽象劳动又创造了新价值V+M,一个商品的价值就等于C+V+M。

马克思根据劳动二重性的原理,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只有可变资本,才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来源。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资本家间进行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利润掩盖着剩余价值。

因为剩余价值只同可变资本有关,利润则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

这也就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了。

随之而来的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其结果,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就完全被掩盖起来,价值决定的基础也被掩盖起来。

马克思在揭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润的分割问题。

由于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所以作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利润便分割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这种形式的分割是受平均利润率支配的。

作为职能资本家,由于借用货币资本而以报酬形式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则表现为利息。

马克思在阐明了利润的分割之后,还考察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和地租问题。

他指出,资本主义地租不过是租佃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马克思揭露批判了“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样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指出这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转化表现形式,从而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成于19世纪50年代,问世于19世纪60年代。

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不仅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指导。

第一,他批判地审查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抽象出价值概念,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的命题,研究了价值形态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开创了科学严密而完善的劳动价值论,为分析剩余价值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他区分了货币和资本,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指明资本产生的经济条件是资本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脱离流通产生。

他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阐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说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马克思对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分,为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并解决使古典派遭到瓦解的第一个理论难题,提供了逻辑起点。

第三,他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从而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部,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特别是,他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的本质,并为解决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复杂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

第四,马克思开创性地抽象出剩余价值率的范畴,区分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把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分析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即转向关于剥削程度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剩余价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结合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探求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与发展轨迹。

第五,他在区分劳动力与劳动的基础上,在揭示剩余价值生产和增值秘密的基础上,创立了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工资理论,揭露了工资假象,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实起源是怎样被掩盖的,标志着狭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成。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和运用剩余价值有深刻的意义。

消灭私有制并非是单纯地建立公有制,也并非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读为实现传统的全民所有制,而是要实行社会所有制。

马克思认为实行国家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社会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建立公有制,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和必须实现社会所有制。

因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才能实现完全社会生产,这种社会生产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国家所有制主体的国家也就消亡了,国家所有制也不存在了。

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所实行的只能是公有制,而不可能是社会所有制。

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及实行社会所有制的能力,只能在市场经济中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非公有制中必定存在剩余价值。

科学地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不一定要说这就是剥削,并不是这样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本质。

因为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被我们集中起来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的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发展都是离不开这些集中起来的资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说明了剩余价值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基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利润全部被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独占了,工人仅获得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补偿的工资,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原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需要活学活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社会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资本的所有权,工人的劳动力资本也参与到了利润的分配中,并且在不同的所有制制度下利润也不仅仅是只被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独占。

通过理论的内在逻辑推导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仍然存在,并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促进作用。

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之间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平等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邱飒爽,涂金坤。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J]。河北学刊,2008,(5)。

[2]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6、26、42、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责任编辑 刘娇娇]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 篇2

摘要: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明确界定了经济剩余这一关键概念,并对经济剩余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

而剩余价值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经济剩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

关键词:经济剩余 剩余价值 垄断资本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在《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57年)中最早提出。

他把经济剩余分为实际经济剩余和潜在经济剩余。

他认为,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就是实际经济剩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储蓄或积累;而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下,社会可能的产出和可能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潜在的经济剩余。

此后,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给经济剩余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该著作中,他们还详细阐述了经济剩余理论—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理论。

该理论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理论,同时,该理论也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指导理论。

“经济剩余”的要素包括“全部财产收入(利润、利息、地租等),买卖过程中的浪费,某些其它广告费用,金融与法律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报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余”。

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成本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总产值的份额上增长,即存在着“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他们还声称,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因此,他们主张用“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代替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实际上,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m/c+v(p`表示利润率;m表示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

也就是说c+v=全部预付资本)。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竞争日益激烈,“不变资本”的增长就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就会趋于下降,即m的增长速度低于c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剩余增长趋势规律”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其中利润率下降,但利润还是上升的,即“剩余增长”。

因此,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不相矛盾,它们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一种趋势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他们是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

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的结果就是,“经济剩余”的总量会越来越多,而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提供更多的'“消费和投资”出路,因而就会使“剩余吸收”困难问题日益凸显,致使资本积累停滞。

这样一来,垄断资本主义将会出现经济危机,从而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危及资本主义的存在。

而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也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停滞,进而危及资本主义的存在。

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的内涵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和全部发展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两种。

第一种内涵,是从价值创造者的视角来说,“剩余价值”是相对于“自用价值”而言的,它是指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如果某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而没有一点剩余,那他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如果某工人创造的价值不大于(低于或等于)其工资,那么他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因而,只有当他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工资时,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劳动力价值就是“自用价值”,它是由维持劳动工人生命及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它包括劳动者本人的生活、培养教育费用以及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

因此,从根本上说,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显然,此时,马克思是站在批判资产阶级维护广大无产阶级立场上来阐释剩余价值本质内涵的,这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深刻揭露。

第二种内涵,是从价值的载体视角来说的,它是相对于“已用价值”而言,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这种含义没有第一种含义常见,例如,笔记本电脑原来价值是3800元,用了一年后,其价值还有2000元(当然,假设这一年没有通货膨胀现象),那么这个2000元就是电脑的剩余价值。

不过,这种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并不多见。

因此,通常所说的剩余价值就是马克思所理解和界定的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分类

剩余价值生产又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由于工人的劳动日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被资本家雇用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

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

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可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其工资收入,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因而,资本家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例如,如果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是8小时,但是,如果资本家把工人的总劳动时间延长到每天工作15小时,那么资本家就获得了11小时的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的,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直接严重地摧残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人的劳动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例如,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还是12小时,如果把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由原来的8小时增加到10小时,因此,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就由工人原来8小时生产的价值增加到10小时生产的价值。

当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来说,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这时的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以及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和斗争的不断深入,到了资本主义中后期,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但是,这时也存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不过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即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一)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统一性

其一,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个剩余产品就是经济剩余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剩余价值,它是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工人所得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也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的产生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生产有利于经济剩余的积累和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生产越多,资本积累就越多,社会中的经济剩余也就越多。

因此,剩余价值生产就能促进经济剩余的进一步积累和扩大。

(二)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具有对立性

其一,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经济剩余是个中性概念,不带有阶级性和感情色彩。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关键词语。

剩余价值实质上指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它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的根基。

然而,一般来说,经济剩余是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储蓄或积累,经济剩余是个中性词不带有感情色彩。

其二,经济剩余不涉及分配问题,无论怎样分配,经济剩余始终存在,而剩余价值则涉及到分配问题。

如果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全部归工人所有,那么剩余价值就无从谈起,但是,这时的经济剩余依然存在。

其三,在存在形式上,剩余价值一般采取价值形式,而经济剩余既可以是价值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物质财富形式存在。

其四,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经济剩余与人类共存。

剩余价值只存在于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共存,即便是在原始社会也有部分的经济剩余,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经济剩余依然存在,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

实际上,这三个阶段都有经济剩余,而剩余价值则仅存在于第二个阶段,即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异化现象将被摒弃,剩余价值也将会消失。

“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因此,剩余价值是个历史范畴,它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剩余价值具有永恒性,这根本上是错误的,它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这实质是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性。

总之,本文通过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从理论上厘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而经济剩余则与人类共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剩余价值和经济剩余概念探析对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M]。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商务印书馆,19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