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特点与人物塑造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4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特点与人物塑造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世界文豪马克·吐温笔下又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互呼应,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风格的巅峰之作。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哈克贝利的冒险故事进行描述,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晦暗。作者采用了许多打破常规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许多精典而又荒诞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现实主义 马克·吐温

Summary: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s the world described by writer Mark Twain has a classic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echo each other, can be said that Mark Twain realism the pinnacle of style. In the book, described by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with vivid and humorous language for us to sharply exposed the dark society at that time. The authors used a lot to break the routine of writing style, it depicts the many classic yet absurd characters, so that the reader smile at the same time to have a deeper social thinking.

Keyword: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realism Mark Twain

引言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其小说风趣幽默中饱含着对客观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少年哈克和吉姆的形象,并在传统的写作套路中实现突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移动,让读者跟随小说主人公开启一场虚拟而又真实的冒险之旅,并且经由主人公的各种感官上的描写让读者站在作者构建的小说世界中,真正地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扭曲现实的控诉。作者大量地运用地方性语言来进行小说整体的构架,使得小说更富有生活性,也更贴近群众。可以说这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一、喜剧外衣下的小说特点

马克·吐温的生活与小说特点密不可分,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诙谐幽默,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是如此。马克·吐温对于人物刻画和语言行为的描写采用的都是一种十分轻松活泼的节奏,并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反话、俏皮话等写作手法为小说营造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氛围,但是在他风趣的语言下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性的缺陷。

马克·吐温并没有非常直白地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也没有直接运用讽刺手法,而是借用孩子天真的想法,通过孩子的视野将那些污浊的社会现象反衬出来。通过这种对比,映射出现实社会的那种扭曲的价值观和荒谬的社会伦理。而作者就是通过小说主人公哈克来达到对比的目的的。哈克违背了礼数道德的约束,放走了杰姆,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尽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嘴里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干坏事。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实现了对社会的影射,突出了整个环境风气颠倒黑白的荒谬情况。这样让读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时对当时社会歧视的劣根性和顽固性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作者通过哈克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现状的无情嘲讽。马克·吐温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通过哈克纯真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教条与僵化一系列问题,让小说充满了深刻底蕴。

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

作者采用了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哈克真实可信的形象。在小说的开篇,哈克就如此说道:“你要是没有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本书,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那也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说的还是真事。”不仅引出了哈克这个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对其出处和背景也作了介绍,最主要的是,马克·吐温先生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将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情节中去,并为读者换上了13岁小男孩的视角,用天真中略带稚嫩的、诚实中却又饱含深意的行为和语言,带领我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通过遭遇强盗、卷入家族宿怨、遭受欺骗等一系列的经历,见证那个社会的真实生活和社会风气。感受着那个刻板的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迫以及马克·吐温先生对于社会的讽刺与厌恶。

从文学艺术效果上来说,作者采用的第一视角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并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具体形象。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我”都有独特的审视,这种视角的运用更容易将作者带入到小说的氛围中去,让小说角色、作者、读者三者有机结合,完成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故事经过的再现,让作者完美地通过小说角色表达出自己的喜恶,而读者也通过小说中的角色演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