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目的、意义
一)自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理论被引进中国至今,诸多理论被其他学科所借鉴。新闻叙事学便是其中之一,其重要研究目的是在充分借鉴叙事学与新闻学的理论资源基础上,从文本出发,揭示新闻叙事的特征、原理及方法。而独特叙述的话语类型——新闻话语则是新闻叙事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本文依托中国社会多元因素错综角力的复杂现实背景,以2008年拉萨“314”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叙事语法及叙事与意识形态为主要研究路径,分析相关报道的显著的、典型的新闻话语特征。
三)论文从微观(具体新闻文本)、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宏观(新闻话语语境)三个层面,解构新闻话语,暴露新闻话语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多元关系。
四)通过揭示媒介新闻话语权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笔者试图论证新闻话语作为国家观念整合力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五)进一步丰富发展表征理论内涵,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及媒介素养。
二、主要方法
一)方法框架(思维意识层面)
1、总方法:元分析-传播话语分析(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传播分析领域)
2、具体方法:
1)结构分析法:
⑴微观:个案研究——【具体新闻文本分析】(定性定量)
⑵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定量定性)
2)认知分析法:
⑴中观:【新闻文本组群】(定量定性)
⑵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3)社会文化分析法:
⑴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4)批评分析法:
⑴宏观:【新闻话语语境】(定性)
三、国外研究现状:
1、布尓迪厄关于社会理论认知
皮埃尔布尓迪厄认为古典社会理论局限于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体现了主观论和客观论的对立。主观论者往往对信念、欲望、行动者等的判断估计过高;客观论者力图从物质、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或文化逻辑等来解释社会思想与行动,并把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动者的象征结构、经验和行为更为强有力的东西。布尔迪厄认为两者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
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必须从下列角度进行理解:既要公平对待客观物质、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又要公平对待正在建构的实践和个人与团体的经验。
布尔迪厄的理论基调是中庸的,其理论解释具有明显的调解倾向,这一方面为其留下了更为宽泛的理论回旋空间,另一方面也提醒笔者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在于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有侧重地研究一面不等于完全忽视对立面的因素。
2、西方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认为,作为表象体系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或认识的职能)。
核心观点:
⑴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物质的存在;
⑵意识形态不是科学理论,早期马克思属于意识形态阶段,后期马克思属于科学阶段。马克思在1845年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对以前意识形态的清算;
⑶人道主义、历史主义都是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反人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
⑷在意识形态的运行下,主体被剥夺了全部自由。因此个体是不存在的,个体出生前就被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询唤为主体了。
该理论提醒之处在于作为传统上层建筑领域的新闻话语同样属于意识形态的“表象体系”,同样具备现实的、“物质”的力量。该理论强调了国家意识形态强大的控制力和整合能力。而局限在于彻底抹杀了作为个体的主体存在,有失偏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则在文化研究领域较好地突出了个体意识的能动反映。
四、国内研究现状
从1996年开始,专门论述新闻叙事学的文章开始出现,1999年吴炜华发表了《新闻摄影的叙事学分析》。2000年范步淹在《新闻前哨》中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刍议》,认为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响力的叙事,叙事学是探究新闻学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提出创建新闻叙事学的构想,并对新闻 …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但由于当时的理论界认为叙事学是研究虚构故事的理论,故对范步淹提出的新闻叙事学建构的提议没有给予很大关注。
2003年以后,运用叙事学分析研究新闻理论和业务的论文日益增多,2003年尚世海发表了《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2005年陈力丹、陈虹、何国平分别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序》、《试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和《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等文章。
2005年,曾庆香以《新闻叙事学》命名的专著出版,完成了我国新闻叙事学建构的初创之功。2006年,何纯的《新闻叙事学》也付梓出版。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新闻叙事学的概念虽已被提了出来,但真正属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却并不多,大部分学者是运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新闻学。新闻叙事学专著的出版是新闻叙事学学科建立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新闻叙事学的建构已经完成。学者们虽然发表了不少有关新闻叙事学的论文,但对新闻叙事学学科的建构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什么是新闻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也存在这分歧。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还都需要对新闻叙事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子商务与物流子课题题目: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选题的意义;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3.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5.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一。选题意义
做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
三。论文研究的内容
一、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二、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二)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三)供应链技术
(四)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三、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四、总结
题目: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K3+010.468标段)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工程设计为许昌市至漯河市的一级公路,是连通两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大走向京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路修通后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京广线的紧张交通状况。公路处在河南中南部,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地形为平原,多处有村庄、农田、鱼塘和树林。另外该地区缺少石料,应加以考虑。针对沿线情况,选线应避绕村庄良田,减少填挖,追求工程量的造价最低。对路基应采取防潮措施,防止范翻浆和冻胀。以求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达到道路的畅通,车辆行驶舒适,并且尽量做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协调,尽量不破坏沿线的农田和村庄,同时也使工程量最小,也即造价最低。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挡土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设计和排水设施设计。这其中涉及到道路等级和交通量的确定,平面元素的计算,路宽的确定,路面设计速度和坡度的计算,路基类型和路面类型的选择,排水设施的选用。具体内容:
1、公路等级的确定: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相应的的交通量确定公路等级;
2、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设计速度、圆曲线、缓和曲线、平曲线、竖曲线、路基宽度、路面宽度、路面结构及厚度、排水设施;
3、路线方案选定:利用纬地软件根据地形初步定线,进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
4、路基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及土石方计算、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设计;
5、路面设计:按沥青路面进行设计;
6、编写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程序逐项编写本设计项目的设计说明书。
研究公路设计能够是我们熟悉公路设计的全过程,掌握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和基本技术,对公路设计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也是培养我们运用综合理论和专业知识、收集、分析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我们在学校所学能否灵活运用使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形势:公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公路运输也在一个国家运输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完善的高速公路网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国公路将通过“3个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第一阶段:近期达到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有明显的改善;
第二阶段:将在20xx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阶段: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国家主干线系统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交通部编制了《“五纵七横”国家主干线系统规划》,并于1993开始实施。该规划有5条南北纵线和7条横线组成,总里程约3.5万公里。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连接了首都、各省会、直辖市、经济特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对外开放口岸,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大城市。在高速公路网的发展上,交通部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与20xx发布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横南北的大通道。高速公路网是有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公里,将服务对象扩展到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此外,各省市自治区还根据各自情况,规划了省级干线网和地方道路系统。
我国在公路初步覆盖全国之后,开始提升公路等级,新建高等级公路和低级公路的改建成为主要任务,一级公路的建设也成为重点。新建公路在追求技术指标之外还要求提高适应能力、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程度,减少资源消耗,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公路设计追求的目标,也是经过国外实践并在实行的新型生态公路的标准。
国外形势: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xx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达20万公里,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里程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美国现有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分别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30%以上和40%以上,已经形成了8万多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网,公路已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欧各国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公路网基础好,高速公路也逐步成网,公路运输一直为内陆运输的主力。相比之下,前苏联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公路里程较少,道路质量差,汽车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远低于美、日以及西欧诸国。目前,许多国家的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的线路,而是向高速公路网的方向发展,欧州正将各国主要高速公路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国际高速公路网。由世界公路发展史可知,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达的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的相互关系,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目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总之,当今世界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以完善、维护和提高现有路网和通行能力为主,发展中国家则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在增加公路通车里程的同时,大力提高干线公路的技术水平。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1、收集资料,查阅公路设计规范,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 选用地形图2上部,在地形图上选取2条方案,利用纬地进行平面设计,横纵断面设计,然后通过比较安全、经济、工程量选择最优方案。
3、技术设计
平面设计:在满足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条件下进行平面线形组合设计。
纵断面设计:满足纵坡坡长和坡度的要求下,结合竖曲线设计确定纵坡坡度和坡长。
横断面设计:利用纬地软件画出横断面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等级和技术标准,结合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设置支挡、防护措施。
路面结构设计:将路基路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综合设计,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和目标可靠度等选定路面结构组合,并根据结构组合计算路面板厚度。
排水设计:应用防水、疏通、排水相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措施等相互协调,选择适当的排水设施。
四、进度安排
1 开题报告、技术指标确定 (第1周)
2 毕业实习(第2~4周)
3 路线方案比选、确定 (第4~6周)
4 路线平面设计 (第7周)
5 纵断面设计 (第8~9周)
6 路基设计 (第10周)
7 路面设计 (第11周)
8 防护、排水、涵洞等设计 (第12~13周)
9 排版 (第14周)
10 修改、完善设计图纸和文件 (第15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道路勘测设计。 杨少伟。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教材
[2]路基路面工程。 邓学钧。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教材
[3]土力学。 赵红德 廖红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教材
[4]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 孙家驷。 人民交通出版社 教材
[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37-20x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
[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20x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
[7]城市道路设计。 李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图书馆
[8]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借阅
[9]公路设计工程师手册。 刘伯莹 姚祖康。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0]公路设计百问。 李嘉。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1]道路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李嘉。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2]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M] 于恒栋。交通出版社 20xx.04图书馆
[13]浅谈高等级公路缓和曲线采用长度问题[M] 宋金铭。林业科技学报20xx.01图书馆
[14]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关于超高的探讨[J]。 黄京春。山西交通科技 20xx. 02图书馆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人民交通出版社 图书馆
[16]《公路路线CAD程序设计》[M]。 赵永平。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设计规范 JTG D30-20xx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xx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D B01-20xx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xx
(1)之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之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之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本课题是对制动杆零件工艺规程及40×30面铣削夹具的设计,对此研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首先明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用切削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质成为具有所需要的一定精度、粗糙度等的零件。
在整工艺规程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一)我们必须仔细了解零件结构,认真分析零件图,培养我们独立识图能力,增强我们对零件图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零件图的绘制,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绘图能力和运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
(二)制订工艺规程、确定加工余量、工艺尺寸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在整个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设计,不仅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尺寸的确定,而且让我们知道工艺路线和加工余量的确定,必须与工厂实际的机床相适应。这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也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
(三)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是否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夹具是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件的装置。它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量有很大作用。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设计工艺规程之后,我还要进行40×30面铣削夹具的设计。
夹具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夹具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确保并稳定加I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三)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机床的加工范围得到扩大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拟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途径),本课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制动杆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夹具设计
制定工艺规程的研究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毛坯的选择:
根据生产纲领和零件结构选择毛坯,毛坯的类型一般在零件图上已有规定。对于铸件和锻件应了解其分模面、浇口、冒口位置和拔模率,以便在选择定位基准和计算加工余量时有所考虑。如果毛坯是棒料或型材,则按其标准确定尺寸规格,并决定每批加工件数。
毛坯的种类和其质量对机械加工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制动杆毛坯材料为灰铸铁(HT150),硬度范围在150~200HBS,承受中等载荷。采用砂型铸造方法,由于大批量生产故宜采用实体模样(金属模)进行两箱造型,这不仅简化了造型和合箱操作,还因型砂紧实度较为均匀,铸件的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石墨化退火处理,消除铸件表层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可能出现的白口组织(大量渗碳体出现)以便进行切削加工。拟订工艺路线:
表示零件的加工顺序及加工方法,分出工序,安装或工位及工步等。并选择各工序所使用的机床型号、刀具、夹具及量具等。拟订工艺路线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工人结合起来。常常需要提出几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再确定。计算切削用量、加工余量及工时定额: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等资料并进行计算确定。目前,对单件小批量生产不规定切削用量,而是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自行选定,但对于自动线和流水线,为保证生产的节拍,必须规定切削用量,并不能随意改变。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是要控制各工序的加工质量以保证最终加工质量。工时定额一般按各工厂的实际经验积累起来的统计资料来估算。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工时定额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基本要求可归结为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虽然有时互相矛盾,但只要把它们处理好,就会成为一个统一体。在三个要求中,质量是首要的。质量表现在机械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质量不能保证,根本谈不上数量;质量和生产率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不断地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如果两者矛盾,则生产率要服从于质量,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解决生产率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这就是经济性。
因此制动杆的工艺规程研究途径应该体现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统一,达到经济合理及可行的最优方案。
夹具设计的研究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制动杆镗、铣、钻等工序使用的专用夹具,此类夹具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夹具设计最关键是要求对工件定位正确,且满足定位精度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
得了解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然后采取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如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状况和影响定位精度,那么可以提高夹具的制造精度,减小配合间隙就能提高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除此之外,选择夹具的类型与结构型式必须与零件生产批量大小相适应,夹具结构与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从而保证夹具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并有合理的装卸空间。
进度安排:
第1周:接受任务书,理解设计课题的主要任务,查找相关的中外文资料,调查国内外现状,写相关调研报告,初步完成外文翻译工作。
第2周:分析给定参考资料,复原设计加工零件工作图。
第3周:设计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第4周:工装夹具结构方案设计。
第5周:初步绘制工装夹具装配图。
第6周:完成绘制工装夹具装配图。
第7周:拆画一套夹具零件图。
第8至11周:支架及其工装夹具三维造型。
第12周: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提交初稿。
第13周:修改图纸和说明书并打印。
第14周:论文整理、装订和参加答辩。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被带入了崭新的数码时代。同时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艺术作品被炒得沸沸扬扬,奢侈品的销量日渐增加,更有一些人并不满足一味接受精神享受,更想自己去创造一些作品。数码摄影就是首选。怎样才能拍到一张漂亮的照片,其中色彩运用的好坏很重要。本篇文章就色彩的三属性的不同使用方法,同时怎样把色彩情感正确地带入摄影作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让摄影作品更加精彩。
【关键词】摄影;色彩;情感
带个小孔的黑匣子,它的出现一直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进步。摄影技术的诞生直接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绘画流派的发展,之后又有众多的摄影作品在感染人们,同时还记录了这个世界的酸甜苦辣。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时,除了会简单记录事物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很多人都在感慨为什么摄影大师的作品是那么完美,有的人经常说看设备啊,有了长枪短炮镜头,完美机身的搭配,谁都能拍出好的照片。我不否认这一点,的确好的设备是为一张好的摄影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很多方便,但纵观世界摄影大师并不都使用了很好的设备。所以这不是关键,而只是能得到一张质量好的摄影作品的一个条件而已。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备太多的条件,好的主题、完美的构图、正确的曝光、漂亮的后期等。在这些条件中哪一项都不能不考虑到颜色的运用。它在摄影作品中起着产生印象、情感导向、隐喻、象征等作用。可以说色彩在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性,相当于色彩在一个好的设计中的运用一样。
一、色系影响摄影作品的情绪
色彩为主题而服务,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一定要有一个主题,而照片中,首先影响着欣赏者理解主题的可以说是色彩。色彩对欣赏者的情感影响远远优于图像的具体内容。并且这种情感会长时间地留在记忆中。经常会有人忘记画面的具体内容,但忘不掉影响他情绪的那个色系。所以要想正确地表达主题,应该控制好摄影作品的色彩选择。
只要学过色彩的人都会知道色彩是有感情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红色系给人温暖、兴奋、热烈的感受,容易引起冲动,一般有积极作用;蓝色系有冷、永恒、博大、遥远、忧郁感,一般有消极作用;绿色系具有中性特点,偏向自然美、宁静、生机勃勃、宽容色彩;紫色系,给人以高贵神秘感;黑色系表现出空、无、沉默等;白色系,干净纯洁、虚无,有无尽的可能性;黑与白的搭配,是对立而又有共性,是色彩的一种抽象,能表达严肃、慎重等情感,是一种富有哲理性的颜色搭配。即使没有学过色彩的人也应该能从生活中体会到这些简单的色彩情感。一张摄影作品中一种色系占据大部分画面,那么这个作品的情感也会随着这个色系所表达的情感来感染欣赏者。正如心理学家罗索福斯坦第格所说:“色彩起着一种暗示的作用,它是一种包含各种含义的浓缩了的信息。”
色彩对于摄影作品来说,单独的表现机会很少,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一定的设置而成的。例如相邻色、对比色以及冷色与暖色,其中冷暖色的运用更是普遍,其情感表达更加突出。我们一般把红、黄、橙等给人以及强视觉刺激,使人联想到太阳、火光等温暖的事物颜色称为暖色。青色、蓝色易让人联想到天空、河流、阴天,并使人感到寒冷,所以我们称它为冷色。如果摄影作品采用了正确的色彩偏向,那么这个作品可以说是成功的。如果用错了色,这个作品的味道就全变了。例如炒得很热的艺术作品――《明天的现实》中大面积冷色系的运用,使整个作品想表达的残酷、凄凉、冷漠的情感更深入人心,让欣赏者受到极大感染,从心底里去反思人类现在做的一切。假想如果《明天的现实》的整体色彩感觉变成暖色,还会不会给人凄凉的感受。要是变成黑白色呢?那么整个作品就失去的原有的味道,而且还会显得空洞。用颜色表达情感,这种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有点像印象派处理颜色的方法,前期的莫奈、马奈用颜色来作画,夸张颜色的用法,使人类重视颜色,接受颜色。印象派后期的代表梵高、塞尚、高更更是用色彩来表现物体,把情感付诸于颜色上,致使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那么摄影作品同样也是,色彩是为了能更好地表达作品而服务的。
同时一张好的摄影作品要有好的构图,其中一种重要的构图方式就是色彩构图。摄影作品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颜色时,我们不得不把这几块颜色抽象成简单的形状,这简单的形状在画面中形成点、线、面来分隔画面或是装饰画面,使画面产生平衡美;或是把主要颜色块抽离出画面,因为色彩面积大小与不同色相的组合会给人产生不同侧重感。例如拍风景时,照片中橙色的黄土与深蓝的天空产生强烈对比,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拍摄手法就是用了对比色的特性,强烈地刺激感官,引发视觉上的冲击,达到生理上的唤醒。
以上所讲的只是色彩三属性当中的色相对摄影作品的影响,色彩其他的两种属性分别为明度与纯度,它们同样影响着摄影作品主题所表达的情感。
二、摄影作品的基调
色彩三属性当中的色相很容易理解,就是色彩的相貌;色彩的明度是指明暗程度;纯度一般指颜色的饱和度。不同的明度同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一般在摄影作品中,我们把不同的明度分为三类色调,明度较高的称为高调,明度较低的称之为低调,明度一般的称之为中间调。不同色调的摄影作品表达着不同的情绪。
高调的摄影作品能给人纯洁、优雅、明快、清秀、宁静、轻盈、干净等感受,让欣赏者看后心情舒畅。高调摄影作品的特点是画面上基本是以白色和淡灰影调为主,黑灰色影调极少,整个画面看起来简洁明朗。那拍摄时就应该有一定的技巧,对光线的要求是要柔和、匀称,一般多使用顺光,这样可以获得反差很平淡的效果。一般顺光拍出来的摄影作品明朗而清晰,属于高调摄影作品。所以当你想得到一张看起来让人舒心的照片,在拍摄前最好给照片定位,否则你可能很难拍出带有你本身想要的那种情绪的照片。在拍人像时除了注意光的选择,还要注意模特的穿着以及背景的选择,都要以白色或淡灰为主,同时在曝光上应该比正确曝光略增加一点,就像拍雪景时我们要提高一些曝光来保证能得到调子高一点的摄影作品一样。
相反低调的摄影作品能给人神秘、黑暗、阴森、恐惧、豪壮、稳重、肃穆、忧郁、含蓄、倔强、深沉等情感。低调摄影作品的特点是,看上去大部分是以深灰、浅黑、重色为主,浅色调占据的位置很小,整个画面色调比较浓重深沉。一般拍这种作品时应选择使用侧光或是逆光。拍摄人像时,人物的服装应选择色调比较深的;拍摄自然风景时也要选择深色调的景物,同时陪衬体的色调要比较深,与主体的低调相协调。感光要充足,以保证阴影部分有足够的层次。必要时为了突出组体物可以给其补一点弱光。现在很多摄影作品,特别是外拍人像和一些广告产品,为了渲染气氛,表达忧郁、神秘等情感都会采用这种色调。在拍摄作品时,你只有把色彩的情感带入摄影作品中,这样的照片才会更有生命力。
中间调的摄影作品也有其特有的魅力,其基调特征不是很明显,但要保证画面层次丰富、细腻。中间调一般为多光源综合配置而成,用中间调表现大自然的景观是很理想的。它善于模糊物体的轮廓,给人一种恬静、素雅的感觉,比较适合表现雨、雾、云、烟等景色。例如拍摄一组清晨时家家户户炊烟升起与柔和的光线交融在一起,想表现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气象时,这种色调是最贴切的。
彩色照片讲究色调的情感表达,同样黑白照片中影调的用法也是一样的,其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要想拍出好的摄影作品一定要用好色调。摄影师们在拍片的过程中苦苦地等待光线,一次又一次地去调色温、曝光等设置,就是想得到一张能表达其情感的正确色调的摄影作品。
三、后期色彩让摄影作品锦上添花
谈了色相、明度,我们再来看看纯度对摄影作品的影响。纯度,现在也有人称之为彩度,只是叫法不一样,但所指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指颜色的饱和度。那么在摄影里,我们经常会把饱和度高的摄影作品叫重彩,把饱和度偏低的叫淡彩。重彩的摄影作品能用纯度较高的对比色来征服观赏者,同时能以较快的速度刺激欣赏者,从而给其留下很深刻的色彩印象。在胶片时代曾一度盛行高饱和度的重彩摄影作品,艳丽的色彩让摄影师们费尽了心思。数码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切变得如此容易,HDR软件调出来的摄影作品颜色的饱和度几乎达到了让人惊奇的效果。视觉疲劳加上社会的多元化,看多了重彩作品,有些人们渐渐开始喜欢淡彩的轻快与淡雅。淡彩的摄影作品一般是由明度较高的淡色组成。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非主流照片的用色,就是一种低饱和度,并以一种颜色为主的淡彩用法。
曝光组合、相机感光度、色温等直接影响照片的颜色与饱和度。现在流行的两种摄影作品的重彩与淡彩的形成都很依赖后期制作,过度的后期制作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摄影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没有受到影响,依旧很盛行,这与我们现代数码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情感需求相适应。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麻木的人们需要重彩的刺激;太多的人感到寂寞、孤单、无助,所以他们喜欢用那种饱和度较低的单一色彩来表达自己忧郁的情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要表达的性感也不一样,所以只要你能正确地运用色彩表达出自己的情绪,那么就懂得了照片中色彩的情感表达这一意义。
总之,要想得到一张好的摄影作品,我们就不应该忽视色彩的作用。摄影作品画面在色系的选择、色调的定位以及重彩、淡彩的设计方面,都离不开摄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是动人的,有情感的摄影作品才会使欣赏者产生共鸣。摄影的主题是摄影的灵魂,那么色彩可以说是传达灵魂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认识了色彩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人没有那么牛的设备,还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弗里曼著,张靖峻译。摄影师的视界――迈克尔弗里曼摄影构图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美)乔麦克纳利著,何大鹏译。热靴日记――小型闪光灯的创造性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德)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译。色彩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李亮之。色彩配置[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