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圆的认识教案(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8页~2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和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场景1图)老师给大家带了两组图形,都能认识吗?
瞧,还是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的圆柱和圆锥,我们研究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
【创设情境,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曲面与平面的相应转化,给于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一个整体的体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圆柱圆锥和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异同,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谈话:(手拿圆柱和圆锥教具)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注重从生活中提取材料,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圆柱和圆锥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 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放在桌面上滚动一周,发现它是沿直线滚动的,它两侧的圆滚动的轨迹一样长,也就是两个圆的周长是一样,这两个圆就相等。)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都叫圆柱的底面。(修改板书,并在直观图上介绍)
对于第二个发现,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圆柱的侧面确实是曲面,在桌面上是沿直线滚动的。)
(生2:如果也像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可能会是个长方形。)
师相机展示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过程。
……
对于第三个发现,想说点什么吗?
(生1: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有高,将圆柱放平在桌面上,将尺垂直圆柱底面就能量出高了。)
(生2: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生3:只要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圆柱的高。因此高应该有无数条。)
(生4:我量了这个圆柱9条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16厘米。基本上能说明无数条高都相等了。)
相机对照直观图介绍圆柱的侧面和高。
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学习目标】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简单说说下面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合作探究:
1、尝试画圆:
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
③用圆规画圆;
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
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思考: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半径、多少直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
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②在同一个圆里,d=2r;
四、巩固练习
1、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②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③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④圆的半径是射线。 ( )
⑤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⑥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谁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2、填一填
五、自我检测
1、基本练习,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
(2)( )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3)(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 )条直径。
(5)(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里,半径是( )厘米。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 )也相等。的长度等于( )长度的2倍。
六、反思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60页练习。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认识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中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的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圆形物体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在黑板上板书“圆”字,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指名回答)
生:十五的月亮、轮胎、月饼、圆脸蛋、唱片……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用你手上的工具动手画一画。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
二、探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用各种工具画了圆,但是,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有的工具并不好用,而且大多数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画各种大小的圆呢?是什么?
生:圆规。
师:对,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就是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生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圆规有一个小圆柄,画圆时手要握住这个小圆柄,还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画圆时,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只脚要叉开,手握住小圆柄旋转一周。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生画圆)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组织交流)
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大家看,我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1、注意圆规这个针尖要固定在一个点上,我们画的图形才够圆。(板书:1、定点)
2、圆规的两只脚之间的长度不能变,否则圆形不能闭合。(板书:2、定长)
3、要用手握住圆规的这个小圆柄旋转一周。(板书:3、旋转)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再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看看是否画得更顺畅了。(生画圆)
师:现在大家都已经学会画圆了,那么同学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画的圆都一样大呢?
师:对!我们可以让两只脚固定,这样就可以画出固定大小的圆了。现在我们先拿出直尺,让针尖和铅笔头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把圆规固定好,在纸上画一个圆。
师:这个针尖是什么?(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O)圆心,顾名思义就是圆的中心,刚才我们画的两个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圆心)圆心可以确定一个圆的位置,针尖固定在哪个位置,圆就在那个位置。(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大家看这个刚才画的两脚距离是3厘米的圆,要是有人问这个圆有多大,你们怎么回答呢?(半径3厘米的圆),对这个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r)(指导书写r,说说什么是半径,作相应的练习。)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小得多。请你在纸上再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大得多。(生画)
师:刚才我们画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谁来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半径可以画几条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竞赛,怎么样?在一分钟内看看哪位同学在同一个圆里画的半径又多又好。(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请同学们用尺子来量一量这些半径,它们的长度到底是怎样的。(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能决定圆的大小的线段吗?
生:直径。
师画一条直径,讲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d)(做相应的练习)
师:如果我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画直径,想一想:能够画出圆的所有直径吗?(板书:有无数条直径),同样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也相等吗?(板书: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量一量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发现?(r=d=2r)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比较快。(师报半径,生说直径;师报直径,生说半径。)
师:大家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生拿圆片折,发现交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大家有没有兴趣接受新的挑战呢?
1、判断题。
(1)在一个圆中,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圆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6)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欣赏图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
教材简介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