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5篇高中生物教案,欢迎参考。
一、整体复习思路:
1、本学期前半段,在完成选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生物学科专业名词术语、规范表达。
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必修与选修相关内容互相渗透,加强综合训练。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4、关注学科 “尖子生”。二轮复习全部内容共设21个专题,各专题都设有专题训练,专题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主要考虑学科内综合。
二、抓紧几个环节:
(1)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2)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3)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高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不避陈题,特别是吃透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综合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尽量面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对所考内容,经常错的要及时纠正,矫正练习,确保第二轮过关。
三、。导向与策略:
(1)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专题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更好地去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标及考纲,确定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所用时间及练习题,备课组长把关。每次教研要讨论下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3)强化学科述语、规范用语,训练学生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提高得分率。
四、。专题名称及周次安排:时间:20--.2.25——20--.5.2
周次
专题名称[试题:12届全国100所名校测试示范卷、综合卷、
11届高考试卷、海南测试卷、海口市三校联考试卷]
第1周
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
第2周
3、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4.酶、ATP、细胞呼吸、细胞工程
第3周
5、光合作用;6.细胞的生命历程;胚胎工程
第4周
7、遗传的物质基础;8.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5周
9、遗传的基本规律;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第6周
11、生物的进化;12.内环境稳态与水盐平衡及调节;13.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7周
14、通过体液的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5.免疫
第8周
16、植物的激素调节;17.种群与群落;
第9周
1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9.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工程
第10周
20、传统发酵技术相关;21.酶的研究与应用、物质的提取
五、第三轮::20--.5.3——高考(即11—15周)
1、内容:模拟题、真题考试,与学校统一安排一致。
2、思路: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综合模拟、真题回放,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针对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在答题时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3、策略:
(1)紧扣考纲,分清重点和难点。
(2)狠抓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认真完成习题训练,从中寻找解题技巧,包括容易题和较难题的处理、考试的时间分配等。
(4)进行针对性练习。
①如每天做一到两道实验设计题,提高学生实验设计题的解题能力;
②进行限时练习,如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加快做题速度,特别是对非选择题的限时训练。
③精选习题练习。如每种题型的题目都选出几道典型的例题。分析习题时突出重点,侧重思路和方法。讲解完习题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回顾解题的思路以及记忆相关内容。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很多与实践相关的题目,因此复习时我们要经常浏览,及时总结新闻热点中包含的生物现象,并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或者利用这些生物学现象改编一些习题。
六、时刻关注高考信息
(1)用好。每位教师要经常上相关的,注意高考的新动态。搜集新试题,编辑整理成小卷或小专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2)关注兄弟学校的高三复习导向,特别是文中题,搜集各名校的模拟试题,精挑细选,丰富到我们的试题中。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简述果胶酶的作用。
2.检测果胶酶的活性。
3.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4.搜集有关果胶酶应用的资料。
一、果胶酶的作用
1.果胶是植物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________,还会使果汁______。
2.果胶酶能够分解______,瓦解植物的________及________,使榨取果汁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3.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酶、__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等。
思考:利用果胶酶进行果泥处理时,可不可以再加入蛋白酶促进细胞壁分解?
二、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酶催化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酶活性的高低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物的________来表示。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pH和________________等。
4.实验设计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①实验原理: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活性大小成______。
②实验的变量: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实验原理:果胶酶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时,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活性降低。
②实验变量: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果汁的________和出汁率。
三、果胶酶的用量
1.果胶生产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利用,应控制好酶的用量,用量多少常通过测量____________来探究。
2.实验设计:自变量是________的用量,因变量是果汁的______。
答案:一、1.细胞壁 胞间层 半乳糖醛酸 出汁率 浑浊
2.果胶 细胞壁 胞间层 半乳糖醛酸
3.多聚半乳糖醛酸 果胶分解 果胶酯
思考:不可以。因为果胶酶是蛋白质,加入蛋白酶后会使果胶酶被分解。
二、1.一定化学反应
2.反应速度 减少量 增加量
3.温度 酶的抑制剂
4.(1)正比 (2)pH 澄清度
三、1.果汁的体积
2.果胶酶 体积
1.果胶酶的组成及特点
果胶酶不是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被蛋白质酶水解掉;果胶酶具有酶的通性:只改变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能够产生果胶酶的生物包括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食品工业生产中需要的果胶酶主要来自霉菌发酵生产。可生成果胶酶的霉菌有黑曲霉、米曲霉和文氏曲霉等。培养曲霉可用液体培养法,需添加果胶作为诱导物。
2.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探究果胶酶用量的两个实验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 如果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应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
(2)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3)在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题型一 果胶酶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例题1】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问题。
(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________和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宜的pH”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时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③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___。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解析:果胶酶可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方法二是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两溶液相混合,这样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否则,由于酶在pH升高或降低时把果胶分解了,造成误差。实验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时搅拌的目的是使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以减少实验误差。实验中的坐标图,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最合适。在一定范围内,随pH增大,酶的活性增强,生产的果汁多,体积增大;超过最适pH,随pH增大,酶的活性减弱,生产的果汁少,体积减小。
答案:(1)出汁率 澄清度
(2)①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②使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地接触
③果汁体积 甲 如下图所示
甲
题型二 实验变量
【例题2】 探究温度、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和探究果胶酶用量的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解析:首先要明确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实验
答案:D
反思领悟: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进行实验设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B.参加反应的前后,酶的化学性质不变
C.酶的活性受环境的pH和温度的影响
D.酶在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离开细胞即失效
2.以下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
B.果胶酶的化学成分为固醇
C.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不受温度影响
D.果胶酶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
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A.酶是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
B.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会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C.果胶酶能催化果胶分解,但不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只能使果汁变得澄清
D.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4.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答案:1.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酶发挥作用并不一定都在细胞内。如各类消化酶是消化腺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在消化道内消化有机物。
2.A 果胶酶同其他大多数酶一样,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催化作用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果胶酶只能催化果胶的分解。
3.C 果胶酶能使果汁变得澄清,并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4.D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可使果胶酶和果泥充分接触,更好地催化反应。
教学目标:1.理解叶绿体内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2.理解叶绿体内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重点:光能如何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影响以及我国耕地减少与人口数量大引发的粮食需求的突出矛盾;从提高粮食产量的紧迫性和巨大潜力,引出进一步对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从而导入本节的研究内容——光合作用。
二、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发现问题
1、光能转换成电能
观察探索通过复习高二所学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引入高三学习的重点------对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进行深入研究。
围绕光能转换成电能,复习回忆叶绿体的结构,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有关的色素,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1)A、B表示色素,请问它们分别代表什么色素?以及各自有何作用?
(2)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3)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是怎么失去电子的?
(4)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是什么性质?怎样才能恢复稳态?
(5)失去电子的叶绿体a从哪里夺取电子?
(6)试写出水光解的反应式?
(7)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去哪里了?
(8)最初的电子供体和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什么?
(9)能量转换的场所是什么?
思维发散与开拓绿色植物这种独有的现象在哪些领域有广阔应用和研究前景?
同时提出水的光解中电子的传递和氢离子的去路的问题,以此进入第二个研究主题,即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2、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发生的能量转换的两个步骤,由光能转换成电能,由电能进一步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是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与电子传递是偶联的。观察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
(1)2H2O→O2+4H++4e-,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和氢离子最终传递给什么物质,并生成了什么物质?尝试写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
(2)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形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其反应式。
(3)电能转换成的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
(4)活跃的化学能意味着什么?
(5)NADPH除了携带一定能量的物质外,还具有什么性质?
(6)NADPH用来还原什么?
3、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在暗反应阶段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二阶段已经学到的知识,教师需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思考回忆以下问题:
(1)ATP和NADPH参与暗反应阶段的什么过程的反应?
(2)在此过程中能量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场所在哪里?
归纳总结在分别学习探索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的三个步骤后,依据教材中图2-2,要求学生完整叙述在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知识比较,发现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时进行的关系,以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即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
知识迁移深化
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分别喂养同样小鼠各一只,和长势良好的同样绿色植物各一盆。与甲罩不同的是,乙罩内多了一杯氢氧化钙溶液。两玻璃罩同在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个钟罩内的小鼠和植物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教师需要特别指导分析乙罩内的小鼠死亡的原因和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的联系,深入体会和总结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总结:(略)
一、执教情况分析
在20xx年高考本科有大突破的大好背景下,我有幸执教20xx届的高三。作为一名再次执教高三的生物教师,我深深感到自身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是经验的不足,高三和高一高二的教学方式有许多的不同,因为高三是整一个高中阶段知识的全面统筹,这正是我个人所缺少的。另一个就是知识的不足,近年来的高考方向发了重大改变,由专业化向全面化,综合化转变,导致专业知识也发生的相应的改变,等等。
二、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理科有14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灵活,不会主动学习,一般没有学习计划,纪律意识不强,缺乏耐心、恒心和刻苦精神,情况不容乐观。其中莫富盛、陆华富、庞国德、钟康奎、林良泽等同学有一定基础,学习也较勤奋,有望考上专科以上。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课本与选修一和选修三的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对高中阶段生物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另外还要对学生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目标测验,提升测验,月考,联考,摸拟考等一系列检测工作,对试卷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校课时按排特点(平均一星期六课时),尽量做到四讲一练一评。使学生的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求学生全面阅读、理解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重温、回顾、理解、记忆必修本的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记住必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记、联系记、对比记,再通过典题分析、练习加强和巩固双基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
(2)、在课后强调要求学生反复多看课文,把生物课本梳理几遍,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单元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3)加强课本经典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的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类型,对每一种类型进行不断进行训练与归纳,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
(4)重视单元过关测试与讲评,及时反馈信息,查漏补缺。
(5)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A .学会联想:联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知识间的联想、学科间的联想、问题间的联想等,都是有效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学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善于进行知识迁移: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由此及彼,形成知识的链条和网络,浓缩已学过的知识,将书本读薄。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提高思维能力。
C.学会科学构建知识网络:
①核心辐射法。抓住一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例如,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可抓住课本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来构建:
②穿线成珠法。以某一生理过程或现象为线,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这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N 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 N→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可贯穿、联结以下的内容:
③归类比较法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例如,植物育种的知识分布在必修中,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尽量多深入课堂听课,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生物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
4、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实忙碌,课下馈总结复习巩固。适量布置作业,天天检查,认真批改,扩大面批范围,问题作业要面谈,狠抓作业态度,帮助学生克服浮躁情绪。替学生下海选题,使学生在复习中熟练,在练习中巩固,在测验中反思,在纠错中归纳,在总结中提高。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多找学生谈心,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和点滴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四、备考思路
1、研究课标、考纲,分析高考趋势,把握高考动态变化 20xx年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第三年高考,研究新课程标准、广东省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走势、考试说明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备考中应以新课标为准,以考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研究新教材(主要为人教版)为基础,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核心、主干知识理念,抓住新内容,努力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变化中、从考纲中,了解高考改革的趋势,在平时教学中紧扣思维的开放性、答题的个性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化这个素质化命题这一核心内容来培养和训练学生。
2、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由于在历届高考试题中,分值较高的是“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细胞”、“细胞的代谢”等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布在三个必修模块上,而历年高考都很好的体现了
大纲中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核。因此,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读教材,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理解熟记。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以保准确无误,学会用生物学术语答题。在基础训练时,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注重创新方法,对典型例题要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速度和准确度,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整理。
3、系统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③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4、研究教法、学法,提高复习效率 一切要根据学生具体实际量力而行,准确定位,把握标高,落实好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能力”的思路,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关注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与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内容。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分析以生物学新进展为背景的材料试题。在选修本的教学上。
6、研究学情,落实分层教学,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学生其它学科成绩,抓好对象生、促进边缘生,增加有效上线人数。对有实力和有潜力的学生制定培养学习方案,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促使其广泛汲取生物学科知识,全面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同时对每次测试试卷进行面批面改,严格要求审题仔细、答题规范。对差生上课进行多提问,课后多辅导,选用合适练习与测试题,加强基础训练,逐步提高。
7、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20xx年试题突然加大题量和难度,使考生很不适应。因此,在备考中,特别是最后一两个月内应加强难易梯度训练,各种难易程度的试题都要让学生体验,培养学生遇到容易题型不粗心,遇到难题不紧张,题量少时速度慢,题量大时速度快的应试习惯和心理。
8、注重高考信息收集,进行分析与研究。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在社会活动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高考复习也不例外。高考信息要把握准确,方向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高。注意有关书籍(如《招生报》和专业杂志(如《生物学通报》、《生物教学参考》、《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国考试》等),查阅这些资料,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复习对策,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效果。
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依赖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如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人的生殖和发育等。
3.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构成。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2)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用活细胞(如鸡胚)培养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例如:T2噬菌体——用大肠杆菌培养。
(3)病毒分类: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4)繁殖方式--------复制(增值):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见下图)
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能量,tRNA都由宿主提供。
(5)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一种方式,因为病毒无染色体,也不能有性生殖,所以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诱导动物细胞融合,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7)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
DNA类病毒: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
RNA类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等
所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逆转录病毒。此类病毒自身携带有逆转录酶,其基因组独特,是由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构成,称为单正链双体RNA。其生物合成过程与其他单链RNA不同。首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anal,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链由RNA酶水解,DNA链进入细胞核内,在DNA多聚酶作用下复制成双链DNA。该双链DNA则整合至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成为前病毒,并可随宿主细胞的分裂存在于子代细胞内。前病毒在细胞核内逆转录出子代病毒RNA和mRNA。mRNA在细胞质核糖体上翻译出子代病毒的蛋白质。(注意:HIV侵染T细胞时,RNA和逆转录酶一起进入宿主细胞)
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增殖过程示意图
有关病毒知识小结如下:(理解记忆)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说明:①分子、原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一个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个体。
③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④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