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优秀10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生活(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政治生活 篇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验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在实验区试用几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政治生活》教材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根据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中央最新的文件精神、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结合实验区师生的反馈意见以及教材编写者的反思,在教材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教材编写组对教材作了较大修订。现把这次修订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完善内容方面

针对原来教材某些表述不准确、不精练或滞后于现实的某些观点和提法作了重新审视,根据党的xx大精神或新的认识力求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表述。

1.在“致同学们”中进一步阐明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教材正文中,但是,这并不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不重要。恰恰相反,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是处于结构的考虑,教材把它安排在“致同学们”中。遵循十七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教材将党的基本路线中关于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表述,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第一单元的修订情况

本单元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主要体现在“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

为了体现党的xx大报告中“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内容,教材在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情景导入中引用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事例加以说明。第一课第一框第三目的目题由“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改为“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修改理由是,原表述表明的是一种判断,而现表述则突出价值导向,作为目题更合适。第三目中,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增加了党的xx大报告中“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的表述。为了说明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按照党的xx大的表述,增加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内容。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根据党的xx大的精神以及相关文件精神,现归纳整理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关于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增加了党的xx大的提法:“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在第二框第三目中,关于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原来的表述为“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现表述为“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此处删去集体利益,并不是不提倡这一原则了,而是因为此处讲的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不涉及集体利益,故删去。

第三框,原框题为“政治生活:崇尚民主法制”,旨在突出本框的价值导向。我们讲的崇尚民主,毫无疑义就是崇尚社会主义民主。但是,在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主具有普适性,这就抹煞了民主的阶级性。根据教材委员会的意见,为避免误会,我们把框题修订为“政治生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第二课第一框第三目中,关于怎样行使选举权,做了重新表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处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WWW.BAIHUAWEN.com★票。”

在第二框第三目中,关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做了重新表述:“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在第三框中第二目中,关于基层民主,增加了党的xx大报告中的表述:“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在第三目中,为了进一步说明基层民主的重要性,根据党的xx大精神,把发展基层民主上升为“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的高度。

在第四框第三目中,教材在阐述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时讲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的“另一方面”内容,现精简为“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在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加了党的xx大报告中的内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3.第二单元的修订情况

本单元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主要体现在注重反映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有关要求。

教材在第二单元导言中把政府的基本职能定位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党的xx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贯彻xx大的这一精神,第三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增加了“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知识点。为进一步阐明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根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增写了“建设服务性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于政府职能中的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中,根据xx大精神,增加了“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增加了“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的表述。

第二框第二目关于“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教材重新作了表述:我们的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在第三框第三目中,关于公民求助和投诉部分,重新表述为:“政府为公民求助后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例如,政府建立了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还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第四课导语出现了xx大报告中的“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提法。

第一框内容变动较大。第一目为了说明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教材选取了滥用公共权力的事例,说明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滥用。原第二目中第二段“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句,接第一段“这就是依法行政”后。原第三目第一段“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和“专家点评”移至第二目。原第三目内容重新作了表述,增加了政府权力的行使环节内容。现改为:“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其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来自党的xx大报告内容。

在第二框第二目中,关于加强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增加了xx大报告的表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引用了xx大报告中“政府的公信力”这一提法。在第三目中增加了xx大报告关于“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等内容。

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关于怎样树立政府权威,做了重新表述,即“树立政府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四、第三单元的修订情况

本单元围绕党的xx大“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作了较大修订。

首先,单元中心词的变化。根据党的xx大精神,第三单元题目由原来的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应地,综合探究由“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改为“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聚焦人民当家作主,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和“走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味有机统一”两个角度,凸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即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其次,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xx大的这一精神主要体现在第六课第二框中。为了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框题改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原来的第三目“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改写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重新编写的这一目中,主要讲述如下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创新意义和指导作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教材不但把“以人为本”写进框题,而且在第三目中,增写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容。根据xx大精神,作出如下表述: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后,其他修订。第五课第二框第一目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表述,根据xx大报告,将原来的“初步形成”,改为“基本形成”。第七课关于民族关系的表述,根据xx大的表述增加了“和谐”二字,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五、第四单元的修订情况

本单元贯彻xx大精神,主要体现在进一步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第八课导语中,增加了xx大的表述: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第二框第二目中,关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原为“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为了更通俗表达,现改为“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九课导语中增加的xx大表述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第一框第二目中为了说明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教材引用了党的xx大报告中“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的提法。关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党的xx大报告中有一重要提法,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这一重要提法,教材在单元导语、图说、正文中分别引用。在第三目中的活动框中,关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主张,教材用xx大的表述代替原来的内容,即“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这一目中,关于国际秩序的说法,教材采用xx大的说法,即“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这是党的xx大报告对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根据这一判断,第九课第二框框题改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第三框框题,由“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修改理由是,“宗旨”一词属于上位,大于“基本目标”,故修改。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按照党的xx大精神,题目改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文中按照党的xx大精神所作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内容。“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关于我国同世界各国关系的表述,按照xx大的表述,重新表述为“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在仿宋字体部分中主要有“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二、压缩篇幅方面

根据教材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本着避免重复、降低难度、结构合理的原则,教材删减了若干文字,增加了一些图片,总页码减少了一页。

为避免与历史教材重复,教材在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删去“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一知识点。第三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关于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的表述中,删除了“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删除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避免与《文化生活》内容发生冲突。

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减少知识点,减轻学生的负担,教材在第二课第四框第二目中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利部分,删去若干内容。第六课第三框第三目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原为几段文字表述和一个活动框,现将其整合为一个活动框。将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中原关于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活动框的内容,改为相关链接。第八课第一框第三目中删去了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内容;第二框第二目中删去了关于国家力量的一段表述。第九课第一框第二目中删除了关于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的表述。第九课第二框第三目中删除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的表述。

出于结构合理的考虑,教材删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中“简要分析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活动框。

同时教材还删去了一些辅助文,例如,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中的相关链接,第七课第二框第三目中的相关链接。

三、更新材料方面

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活动、相关链接中的材料和数据进行重新审视,对那些滞后于现实的数据、材料一律按最新的统计材料更换;对于原来所选材料不够典型或不够确切的也进行了更新,力求增强材料的时代感。例如,第一课第一框的导入活动,原来所选材料为新旧社会两次大洪水,引发学生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两个方面思考。另有教师反映此导入活动不够典型,关于旧社会的洪水资料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关于人民民主的三个镜头。这三个镜头既有历史感,也体现时代精神。镜头一反映了中国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镜头二和镜头三则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教材的设问于上述镜头密切相关,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进了本框的学习内容。

此外,我们还更新了部分图片。

教材无小事,也无止境。不断修订和完善教材,我们任重道远!

政治生活 篇2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难点

(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    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    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 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 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

(2)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又反作用于经济。

(3)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2、政治的实质是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斗争

阶级: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同。阶级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为了实现和维护各自阶级、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则势必发生激烈的阶级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就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生活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1)阶级性是政治根本属性;

(2)政治关系随社会阶级关系而变化。

现阶段,我国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原因:(1)国家政权是维护阶级统治和实现阶级利益的工具;

(2)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问题开展的;

(3)各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政权有关;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而为了实现和维护这一利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同时,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管理和利益应当怎么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所以,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二、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1)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格局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各政治赋予的新的内容。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S初级阶段;在这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当然是政治。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矛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反映了S现代化建设是我国S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又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所以,……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金额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如何组织、管理,通过政府执行)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体、国体、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责任)

四、学习方法及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实性、实践性);

2、坚持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比较分析方法;

3、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4、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

5、同学们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6、希望大家课后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识的理解。

7、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录音等途径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

『结束新课』

政治生活 篇3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江苏卷)30.XX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   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 ③        d. ③④

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6. XX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XX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广东单科,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9.(•江苏单科,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灾 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由于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

全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具有直接性,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5.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实践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二、主观题

16.(•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7.近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整体的角度采说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说,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这个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所有的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全国规划一刀切,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这样的规划制定以后,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

17.

请你在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参考答案示例

新闻导读:“全国各地遭遇柴油荒”

目前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 “柴油荒”并非从天而降。事实上,正如媒体所揭示的,柴油减产及节能限电分别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共同制造了这场“柴油荒”。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作为间接推手的突击限电,在舆论解读中似有被过分夸大的痕迹。而同时,柴油减产作为此次“柴油荒”的始作俑者和根本之因,似乎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突击限电当然是此轮“柴油荒”的重要原因。大面积的、运动式的突击限电,制造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局面:发电机销售火爆,而柴油在短时间内就变得极其短缺。那些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里疯狂运转的发电机,成了吞噬柴油供应的无底洞。除却上述因素,突击限电措施的大面积展开,也不合时宜地汇入了“柴油荒”的大合唱。其中的反讽之处在于,致力于节能减排的拉闸限电措施,完全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然而,一台发电机,终究无法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这场油荒,仍然不过是此前无数次油荒的翻版,唯一新鲜的地方就是一台发电机的突然闯入。(张若渔)

政治生活 篇4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师用】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探究质疑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4.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8.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9.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XX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c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XX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XX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a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XX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c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5.(XX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6.•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b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7.(•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8.(•江苏,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c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d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0.(•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1.(•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d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福建,36)XX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 a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13.(徐州一摸)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 c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14.(江苏卷)24.“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c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5.“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c)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王充说: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从哲学上看,王充的这一观点属于( b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它们的观点属于   ( d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8.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d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9.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b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0.“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d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1.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春笋,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a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真正的哲学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

c.哲学都能塑造并引导时代精神  d.哲学思想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二、主观题

14.有人认为“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重视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是意识是本原,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脱离实际、主观蛮干,就是唯心主义;同样,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精神、意识的反作用,这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其他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那种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认为重视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观点则是机械唯心论,同样是不科学的。

15(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①物质决定慧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间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努为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三、综合探究

XX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迎奥运过程中,某棱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从网上下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荑”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的奥运奖牌,“祥云瑞霭”的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1)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

情境二:有同学说,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我们观看更方便了;有同学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各举一例)

情境三:同学们了解到,北京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奥运志愿者行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江苏选拔产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护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当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奥运会增光添彩。“心动不如行动”,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1)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以篆书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汉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树立了创新意识。(2)例如:①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加强了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通过奥运火炬传递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②举办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自g增加,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③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贯彻,促进了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3)①理论要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们在珍惜公民权利的同时,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②实践要点:简述自己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提高文明素养,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做奥运文明使者。

政治生活 篇5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导学案一、考点: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考情分析13.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广东文基,7,2分14.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休息权山东文综,19,4分个人对国家的义务广东单科,11,2分我国公民的权利宁夏/辽宁文综,17,4分

三、知识体系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①产生:②含义:③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的定义:国家性质也就是国体。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b、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性质: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①特点:②本质:a、我国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民主权利,民主主体。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①保障②实现。b、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c、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写入宪法。(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的时代新内容。a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b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c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结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事情。3、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有如下观点:

①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②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c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a、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b、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d、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利与义务关系②要求: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一致性:②矛盾:三、崇尚民主与法制、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学习政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要点透析】1、民主、专制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专制专政区别含义不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制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个人专断的国家制度专政是指国家依靠政权的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的统治特征不同民主以政治权利的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专制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多数服从少数,全体服从个人为基本特征专政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实施为特征对应的概念不同“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民主制度是相对于专制独裁而言的专制与民主相对称,专制与民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国家制度民主与专政是民主制国家的两项职能,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和人民内部,而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联系作为政体,专制与民主都是一种国家制度,都具有专政的职能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的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2、如何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其要求(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真题再现】、(09广东文基)7、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a.广泛性    b.真实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解析】本题所要考查是学生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特点的掌握,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故本题选a【答案】a2、(09广东卷)11、“你对国家的热爱更高于你对职业和薪水的追求。”这是某媒体对姚明回国参加奥运会的高度评价。姚明的行为体现了我国公民a.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b.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解析】“你对国家的热爱更高于你对职业和薪水的追求。”这句话突出强调了个人对国家的义务,a符合题意,b和d均体现的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不符合题意,c本省表述错误。【答案】a3、(09上海卷)33、尽管许多国家文化和制度存有差异,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却有着许多共同点,其中对公民权达成认同的是(    )。①自由权    ②休闲权    ③受教育权    ④劳动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②休闲权显然是错误的【答案】d4(09上海卷)2.青年学生要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我们的政治参与应当是有序的,所谓“有序”即指a.直接     b.全面   c.依法    d.集体【解析】有序参与政治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故选c【答案】c5(08宁夏文综)18、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是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解析】解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民主的含义与阶级性。民主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而不是全民的,因此b项说“全体国民”是错误的;d项认为“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也是错误的。统治阶级的成员也并非都是国家政权机关的组成人员,二者不能画等号,因此c项说法也是错误的。故选a【答案】a

政治生活 篇6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一、学习目标: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一方面说明我国公民享有 广泛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维护国家安全”,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引导我们树立国家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二 、重难点:

1、重点: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2、难点: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2、 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是什么?——行使      和      权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4、公民应如何 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5、国家安全的涵义是什么?

6、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7、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五、学习过程

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活动一】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答:选举 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活动二】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答: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b、每个公民都要承担监督的责任;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 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

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 督。

【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②、通过媒体工具;③、向有关部门反映。

(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答: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 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

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活动四】 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答:(1)、采用书信向报刊投稿和采用电话等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

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做法都符合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

渠道,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采用贴大字报、

采取聚众闹事等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

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等方法。

2、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活动五】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答:a、地图的完整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繁荣富强。b、地图不完整反映着国家利益受 损害,领土不完整,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1)、国家安全的涵义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 窃 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①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活动六】小明有几种选择?分别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

答:(1)、第一种选择:出卖情报。后果:a、使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 益,危害了国家安全。b、对小民以及他的父亲来说,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2)、第二种选择:拒绝。后果: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保护了工人们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国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3)如果是我,会选择第二种。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 利和协助。

④、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六、课堂反馈:(做《补充习题》和《学习训练》中的相关习题)

政治生活 篇7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

课型:复习课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政治生活方面);

2、 提升发散思维能力,积极应对中考开卷考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履行政治义务;

二、 复习整理夯基础(大约15分钟)

组织目标:基本由学生主持安排进行,教师简单引导,锻炼提升学生能力;

设置目的:理清本课三部分相关内容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基础知识。

组织方式:小组对抗赛;

知识结构导航:

基本要求:各小组长组织学生复习,确定本框题应该明确哪些基础知识?并组织学生分组展示本组的复习成果。其他各组注意监督,并指出他们的不足。

第一框题: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知识点、重要问题等)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小组长或副组长简单点评:

监督组点评、质疑:

第二框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小组长或副组长简单点评:

监督组点评、质疑:

第三框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 我们的政治权利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2) 我们的政治义务

基本知识点:

重要问题

小组长或副组长简单点评:

监督组点评、质疑:

三、 发散提升我能行(约10分钟)

组织目标:基本由教师主持、引导学生进行,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应对开卷考试;

设置目的:明确、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印象;

组织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抢答的方式解决;

教师问题引导设置:

(1) 你觉得我们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没有弄明白的词语、句子?

(2) 你感觉本课的重难点有哪些?其他小组是否认同?能否回答、解释。

(3)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的这些知识对于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四、聚焦中考论英雄(约15分钟)

组织目标:基本由学生主持,各小组长组织进行,培养提升学生能力;

设置目的:突破中考考点,活学活用,应对中考开卷。

组织方式:教师引导,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解决;

任务一:我会选

1. (XX年宁夏)XX年我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宁夏发展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我区人大代表     (    )

①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②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④关注民生、反映民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XX年山东威海市)XX年重庆市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严惩黑恶势力 ,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②偏离了国家工作中心,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XX年江苏常州)XX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

a.国家性质  b.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

4.(XX年广东梅州)我国每年3月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商讨、决策国家大事。会议期间,大会要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国家的一些重要法律、发展纲要等等。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有决定权、监督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唯一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XX年广东梅州)实行依法治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江苏连云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这说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7(XX年江苏连云港)博客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亮点。一些人民代表通过博客公布提案,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这种形式(   )

a.扩大了人民代表的权利      b.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        d.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8.(XX年山东威海市)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和组织的章程,都共同规定了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是因为(    )

a.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9.(XX年山东威海市)XX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  件;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作为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③其他国家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受其监督  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决定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XX年湖南常德)XX年6月22日,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更新举报网站域名,全国各地均可通过这一网站进行举报。上述举措

a.可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b.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参与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

c.便于公民了解国家的政策和秘密d.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11.(XX年四川宜宾)四川省某乡政府在网上公示了今年1月份的公务开展明细,详细地列举了公开招待费、公车费等各项开支,该乡政府的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热议。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支持,有利于政府接受老百姓监督b.不赞成,干扰了政府的正常工作

c.不值得提倡,这是“人治”的表现d.积极参与,不顾事实发表自己的观点

12.(XX年攀枝花市)关注“两会”认识我国政体,使我们明确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的联系,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据此回答1-3题:

(1)“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这表明我国村民委员会实行(  )制度。

a.等额选举         b.间接选举         c.差额选举        d.直接选举

(2)我们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     )

a.以德治国     b.实行法治      c.加强专政机关建设    d.实行最广泛的民主

(3)下列培养我们青少年学生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方法与我们的身份相符的是(   )

a.成为人大代表         b.参与村民选举         c.积极参政议政        d.学做议案

任务二:我会实践(填空)

材料:自XX年以来,网络问政已逐渐成为百姓反映民意、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

学生甲: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你关注了吗?

学生乙:我不仅在电视上看到了,还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呢。

学生甲:中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学生乙:当然了。我们都有权利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在已有 近七成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

学生甲: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会认同这种方式呢?

学生乙: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

学生甲: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问政”呢?

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

学生甲:.太好了,我也要充分形式我的民主权力。

学生乙:现在百姓参政议政、表达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

学生甲:                               。

五、总结反思见行动

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总结学习情况,并进行简单的点评。

我们是第                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我们组这节课表现最好的是                           同学;

我们组这节课进步最快的是                           同学;

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是:                                                       ;

我觉得这节课的难点是                                                         ;

我已经解决了                    (签名)

我还没有彻底解决               (签名)我准备让                 帮我解决(可以是老师、同学或独立完成)

政治生活 篇8

总第十七课时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维护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预习导学】

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                                 。

2、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有提出                          ;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                                                 。

3、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                             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                                   ,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                              。

4、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5、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                                。没有国家的安全,                                  。

6、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义务的方式。

【问题探究】

1、小毅参加选举

(1)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什么条件?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公民的选举权属于政治权利。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是有条件的,一是年满十八周岁,二是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学生阅读,填表。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引起下文: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3、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1)让学生说出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行使政治权利的关系。

(2)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说出正反方的观点,阐明理由。

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学生阅读材料。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中国地图的完整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维护中国地图的完整?

5、小民的选择

(1)学生讨论:小民有几种选择?后果分别是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选择一:出卖情报。后果: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对小民及其父亲而言,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选择二:拒绝。后果:工厂的利益不受损失,保守了国家的商业秘密,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尽到了公民的义务。

(3)根据上述归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4)教师总结:我们应选择后者,因为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例题精析】

(XX中考•无锡) “我有问题问总理”网络互动平台已经连续几年在“两会”期间推出。XX年2月28日,北京学生韩冰在与总理在线交流时,就“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问题”提出了建议。该同学的行为。(     )

a. 承担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法定义务

b. 超越了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范围

c. 以合法方式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d. 以合法方式履行了公民建议的义务

解析:c。该题考查对“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是公民意识强的表现。首先排除a和d,韩冰是在行使权利;最后排除b,这种方式没有超越法律的规定。

举一反三:(XX中考•泰州)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总理的这段话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

①人格尊严权  ②监督权  ③批评建议权  ④知情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目标检测】

一、判断:

1、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2、公民行使监督权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必要时可以采取贴大字报的方式公开揭露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

3、没有国家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

4、保守国家秘密仅是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     )

二、单项选择:

1、(XX中考•苏州)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 发现权和发明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批评权和建议权      d. 知情权和参与权

2、在一次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小刚发现有人有选票,有人没有选票,请你判断下列人物中哪几位有选票(     )

①信仰佛教的李大妈   ②公务员王叔叔   ③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④17岁的高中生大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可以(     )

①提出批评   ②提出建议   ③进行揭发   ④进行诬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公民可以对下列对象行使监督权(     )

①市政府   ②公安局   ③市长   ④某公安人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明朝顾宪成写成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主要启示我们(     )

a. 要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生活       b. 要始终以学习为中心

c. 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d.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6、李某乘公共汽车时,发现后座上放有一个内装标有“机密”文件的牛皮纸口袋,李某的正确做法是(     )

①视而不见,不予理睬  ②不随意翻阅里面的文件  ③及时上交给公安部门  ④把文件带回家中藏起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三、辨析题

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导致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请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

1、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许多热心网民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这些网民正确行使了(     )

a. 生命健康权   b. 名誉权   c. 建议权   d. 知情权

2、XX年4月,中共镇江市委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在全体市民中开展“我为镇江科学发展献一计”活动。中共镇江市委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等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a. 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b. 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c. 公民直接决定国家与地方的重大事务

d. 公民履行参政议政的义务

3、XX年2月28日,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与亿万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积极谏言献策,这一做法(     )

①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  ②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近年来,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已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重要力量。由此可见(     )

a. 我国已经建立起最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b. 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是要有法可依

d. 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监督权,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一天上午,章某到某政府部门办事。该部门的工作人员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而且对待章某的态度傲慢,表现得极不耐烦。章某将此情况通过政府网站上的“市民心声”栏目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章某的这一做法(     )

a. 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b. 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c. 损害了工作人员的名誉权   d. 依法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6、为了使民意的表达更加顺畅,使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更加便捷,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了“两会”民意征集大型互动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网友共提出了147702条问题,反腐倡廉、物价房价、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等话题是网民关注的重点。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③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④能保障人民享有平等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中国政府网自XX年1月1日开通以来,已经进行了200多场访谈,政府官员相继走进演播室,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提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②使公民行使权利的途径更加广泛  ③公民随意表达意见,会干预国家管理,不利于办事效率的提高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公民履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     )

a. 道德水平,坚持以德治国     b. 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治国

c. 科技文化水平,实行科教兴国 d. 公民意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9、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正确形式的是(     )

①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有关方面提出  ②通过信访制度向各级人大政协或政府反映 ③写大字报在街上张贴  ④举行游行示威,表达自己的意愿  ⑤散发传单,让民众了解自己的意见 ⑥通过电台、电视台或报纸等新闻媒体反映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10、张某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为了显示自己知道许多内幕消息,就向大家泄露了一些国家秘密。张某的行为(     )

a. 享受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b. 可以理解,毕竟告诉的是同学

c. 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表现     d. 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11、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义务的方式有(     )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④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国家安全法》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属于(     )

a. 危害国家安全罪         b. 破坏社会秩序罪

c. 危害公共安全罪         d. 侵犯国家利益罪

二、当家作主,行使权利:

XX年1月21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经济、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等基层群众代表,分别出席了座谈会。

(1)上述事实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2)行使建议权、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保守秘密,维护安全:

【目标检测】

【质疑反思】

网络监督:XX年,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中国网民见证了网络监督的强大威力。和传统媒体监督相比,网络监督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从bbs、博客,到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再到个人维权网站甚至是专门舆论监督网站的出现,各种网络形态的并存与互动,使得网络监督不仅快速、便捷,而且廉价、有效;网络蕴藏的海量信息,为纪检监察以及司法部门提供了丰富、直接且不易灭失的反腐败线索,网络监督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构成和最佳结合;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近3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主体地位日渐形成,为网络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政治生活 篇9

第六课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能

力;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实

践能力、探究能力 、分析辨别能力等。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的重难

重点: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难点: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与中学生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讲解法等。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事例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 活动一:歌曲欣赏、关注心灵、探究感悟

1、 设计:播放歌曲活跃气氛,增加兴趣。

2、  2、设置情境,诱发思考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个案例,同桌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问题设计:

(1)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利?

(2)小毅想参加选举,他有资格参加选举吗?行使选举权需要什么条件?

3、延伸扩展:

(3)小毅希望自己能被选上人大代表,假如小毅真的被选为区人大代表,他又行使了什么权利?你推测小毅能成功吗?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4)假如小毅说:我一定要选上人大代表!我家有钱有势,我用金钱拉选票……如果小毅真的采用这种办法竞选,你认为他能成功吗?为什么?

(5)小毅是否只享有选举权这项政治权利呢?

(二)活动二:合作探究、参与生活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们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建议、监督权呢?(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

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果我行使了建议、批评、监督权等,有人管吗?或受到打击报复怎么办?进行法律链接,阅读相关法律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保护性规定,使学生认识到:行使建议、监督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公民行使监督权受法律保护。

(三)  活动三:试一试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找出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新闻媒体反映。

3、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四)活动四:练一练

案例分析,明辨是非      观察课本上的漫画,说出材料中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

小结过渡:引出要履行的政治义务。

(五)活动五:设置情境、层层剖析、突破难点

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广西的这名中学生为什么要严正指出“雅虎”网站的错误,并要求其立即修正错误呢?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的利益有何关系?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维护国家安全为什么是公民的义务?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选取几组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维护国家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目的: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让学生明白,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应尽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活动六:学会选择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案例,并思考问题:

(1)小民有几种选择?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

(2)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

然后,设计辨析题,巩固知识、增养情感,提高能力。

辨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年龄小,现在没有这个义务。

小结:培养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会正确抉择。

三、总结巩固、强化知识、培养能力

让学生根据知识线索进行总结,并找出重难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概括能力。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参与生活

活动七:我是学校小主人、学校建设我参与

设计目的: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贯彻新课标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

五、板书设计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2)公民政治权利和内容

(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2、维护国家安全

(1)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政治生活 篇10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导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国家同样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代表的权利是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利是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c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a、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b、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作业:第十页:从公民履行的政治义务应作的工作中,请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荣誉、利益方面进行归类。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我们这样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时,把他们结合起来。

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