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史料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受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提问: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
之后我会进一步追问,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就才能获得人们如此的尊敬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的中百家争鸣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战国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领域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学派影响较大,那他们的观点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主要学派
1.孔子及儒家学说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孔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介绍: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孔子,名丘,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过渡: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论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又有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还提供了很多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师总结: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渡:相对于儒家的积极入世和强调仁义道德,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的。观点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2.老子和道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照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老子的生平。
学生明确: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有代表作《道德经》。
过渡: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道德经》的史料节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明确:老子崇尚自然,主�
教师补充: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其他学派也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于是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三)意义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提问: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师补充总结: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采用系统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作业:思考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搜集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展示各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图片进入新课的学习。
【自主预习】
展示曲阜三孔的图片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内容
(一)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讨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学说是什么?
(主张恢复西周的奴隶制度,提出“仁”的学说。)
(讲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准则
什么是“仁”?包含一切美德
“仁者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苦役和任意刑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思想家老子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并指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内容:老子是春秋时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通过对失马、得马、伤人到避战祸的关键内容的分析,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三) 百家争鸣
学生结合课文及课见图片,总结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
2、哪家的学法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3、如果你是一校之长,一班之长�
【小结提升】
以学生为主总结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完成表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子、孔子及其他思想家的主张,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记住百家争鸣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列表比较诸子百家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情景剧表演切身体会各学派的主张。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良好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
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主张。
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论语》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概括其共同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初步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感受百家争鸣对当时及后世的重要意义。
重点: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主张。
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老子
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 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百家争鸣”。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归纳“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2)孟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3)荀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4)庄子道家的代表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5)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1.老子
2.孔子和儒家学说
3.百家争鸣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1课相同)
落实课标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4个思想要点:仁政学说——思想核心;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评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荀子:4个思想要点:“明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性恶论”;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评价: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2、评价: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四.庄子和道家
1、3个思想要点:哲学观点: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天人关系:不相胜(人必然顺从自然)。
2、评价: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五.韩非和法家
1、5个思想要点: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2、影响:韩非的主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吴起:文德与武备兼重的战略思想
2、孙膑: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重视人的作用;创造利己形势;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 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断作用。
课题说明:本课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而来。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
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如何更好的实现启发式教学,做好这样的“君子”,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首先,说教材:
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位于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上承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即百家争鸣的萌芽时期,下启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即百家争鸣结束,儒家思想确立其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统治地位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本课教材在第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自20xx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20道选择题,3道简答题。山东4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具体题目是1.(20xx·山东文综卷·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 ”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解析】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适
应兼并战争的需要,特别重视农业,倡导重农抑商,以增强国力。因此法家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二、结合教材分析,说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了解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通过比较各家各派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
2、教学难点: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学情了解,因而本人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史料分析法
学法:表格法、角色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诸子百家智慧争相辉映,绘成一幅让人神往的优美画卷,此后两千年,中国人的思维始终超越不了这些先哲的境界,是什么原因铸就这种辉煌?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说文解字,解读标题——诸子百家的历史渊源
以问题的方式刺激学生关注百家争鸣的含义,结合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百家”是指有一百家吗?“争鸣”在当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争论的主题是什么?社会环境允许争鸣吗?这种方式对我们有何启示?(自由的认识与争鸣才能创造出光辉、深邃的精神产品。文人、士的黄金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政治多元与文化的多元化。)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主题概念,有利于学生对该主题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生成学习方法: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个人情感与命运裹挟在历史潮流中,关注人的思想,就是认识时代特征,了解历史发展趋势。
环节二:感悟先哲思想
步骤1、探究儒家思想的形成
阅读史料,总结孟子思想:
材料一:
苛政猛于虎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仁政
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民贵君轻
材料四: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人性本善。
点拨:孔子的仁爱过于宽泛,孟子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孟子运用“仁”的观念来调节阶级关系,这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展。阅读史料,总结荀子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仁义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舟民水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恶
荀子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治(法家)
荀子曰:“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利用规律(道家)
点拨: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同时还吸收道家和法家观点,从而克服了孔孟儒学思想的缺陷(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法律作用的倾向),成为早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从孔子、孟子到荀子思想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即多元发生、多元组合、互相交融、共同发展。百家争鸣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具体来说,儒家思想在争鸣中不断吸收各派精华而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步骤2、从宇宙观、政治观、心性观、历史观四个方面比较儒、墨、道、法各家的观点。
设计意图:分析儒家思想的发展和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鲁迅说:“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法家思想)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步骤3.角色体验: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君主,你会采用哪种政治主张治国?说明理由。假如你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平民百姓,你会更倾向与哪种思想?阐明你的理由?
升华:古代的思想家总是希望通过他们的想象,来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西方,柏拉图专门有本著作,就叫《理想国》。在中国,有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有孔子的“大同”思想。从这些里面可以看出来,古代的思想家伟大的志向和抱负,同时也能够感觉到他们伟大的救世的热忱,拯救世道,关心民生的这样一种热情。有伟大的志向,同时也有崇高的道德,尽管他们的很多思想,可能在今天看来很落伍,但是他们的道德,他们的智慧,对我们都是有永恒的启发的。
步骤4、案例分析
请问:如果你分别是信奉儒、墨、道、法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习上课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墨家:这是师生关系不和问题,主张兼爱,即爱学生如己。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那就由他去讲,讲到他不想讲为止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要连坐!一人讲话,周边同学都要一起受罚!
过渡:上面我们一同领略了先哲们关于做人、处世和治国的智慧。那么到底百家争鸣思想在中国历起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学生生成认识。
环节三、古为今用
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诸子百家的思想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请大家各抒已见,谈一谈现实生活中哪些思想与先哲们思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
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的逻辑学领域。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学而优则仕,官本位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无为而治”——“韬光养晦”
2.留意一下我们当代生活中还有哪些仍在受先秦思想的影响?(为人处事、励志名言、文化传统、传统节日等)。由此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民俗是群体传习文化的重要方式。以丧葬礼为例,古代中国社会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把处理死者看作是重大而庄严的事情,并视其为调整家族和
1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传统丧礼大致包括停尸、招魂、吊丧、殡仪、送礼几项程序; 按与死者血缘关系
的亲疏,对服丧功期也有严格规定。现今的丧葬仪式虽已简化,但从中仍然能够窥探到传统伦常观念的影响。又如除夕祭祖、中秋节合家团聚的节庆习俗,反映了亲亲的伦理观念在当代中国的传承。
3.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课堂小结:在历史长河中,诸子思想随着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做着加法和减法,这也是历代君王、大臣和学者为了“现实”进行选择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阳儒阴法、儒道互补、法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它承载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国和农业文明。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各种严峻挑战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七、说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充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很圆满的达到目标,突破重难点。但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基础知识的差异,在教学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
1, 学生讨论时参与问题的完整度。
2, 对教材细小知识点的把握。
本节文言文较多,对教材所引文言材料的理解程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史料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受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提问: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
之后我会进一步追问,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就才能获得人们如此的尊敬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的中百家争鸣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战国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领域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学派影响较大,那他们的观点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主要学派
1、孔子及儒家学说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孔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介绍: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孔子,名丘,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过渡: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论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又有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还提供了很多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师总结: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渡:相对于儒家的积极入世和强调仁义道德,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的观点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2、老子和道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照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老子的生平。
学生明确: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有代表作《道德经》。
过渡: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道德经》的史料节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明确:老子崇尚自然,主�
教师补充: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其他学派也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于是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三)意义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提问: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师补充总结: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采用系统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作业:思考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搜集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2.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预习检测】(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人物,对各种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请看52页课文,填充下表:
3.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
儒家《孟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庄子《庄子》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
孙膑战胜而强立,敌天下服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诸子百家的思想大可以治国,小可以修身!请你运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随地乱扔垃圾,不按时交作业,脏话骂人,破坏公物,课堂随意乱说话等违反班规的现象,提出治理办法?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试一试,归纳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各自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在今天还有没有作用?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
A.孔子“仁”的学说B.墨子反对不义战争
C.孟子“民贵”“君轻”D.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4.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
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
5.“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6.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7.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子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二)材料解析题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 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
请回答: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他的哲学、道德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他所创立的学说体系被后 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F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课的学习能让生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该课地位非常重要。但这节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人物多。而且我校的学生学识面不广,史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基于该认识和结合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联系实际等方法让生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通过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百家争鸣的意义对现实的影响,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提高学生史料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之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清晰可见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当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教法采用视频欣赏、图片文字材料阅读、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谈话法等。
②学法那么本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材料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将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上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的场景。提问:孔子是何时人呀?能用个词来形容看这个时候的感受吗?奥运会怎么重大的场合,大导演张艺谋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一幕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百家争鸣探询其中的答案。进入本课。(写板书)
通过这样的导入是希望通过视频观看,讲学生的感受,提问设疑,确定春秋战国时期。调动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本课以下的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
环节一:说文解字,解读标题:
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百个家庭争着叫吗?解读课题有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是多个学派的争相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这是在我国什么时候呢?课文具体涉及到哪几个派别?师生共同引导出该课的整体框架。这样做能使学生对整节课的框架有个大体的认识,让学生得到知识预见性而更好投入到课堂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师生共同完成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老师提问,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是谁?结合课文P4的图,教师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对有教无类的解释。继而让生结合课文P5,汉墓的竹简论语。提问:论语最早什么时候出现?你知道其中的一些名句吗?P4图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讲述什么?
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结合图片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深切感受孔子的思想主张。
过渡:孔子自幼就有凑拜周礼。环境可以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昔孟母折郊处而有成就了儒家的另一个学者这就是孟子。他发展了儒学,曾受到各国君主的接见,�
由生回答后加以评价,提示学生做好标注。通过情景提问,和阅读材料材料的针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过渡:但却有人主张性恶论这就是荀子。他对于儒学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过渡:这是儒家学派的学者继承发展儒学,大凡能做到这点的人物,都是虚心下问的,孔子就成问学于老子,第五页图片,该图中就是老子像,老子有名李耳,老聃,据说他生下来时就是老态龙钟的样子。
在老君岩旁边有块石块请你在碑文中写一段话介绍,老子。建议包括姓名,何时人,思想主张。
不仅如此老子还有本著名的书籍道德经。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问:该句反应了老子什么思想主张?
作为道家的另外一个人物,庄子,庄子梦蝶。这就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道家总的来说有何特点?
过渡:如果你遇到了大舌头说不清出话的人千万不要瞧不起他,因为他们往往也具有着出人意料的才智,就比如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他虽然大舌头说不清楚话,但是思想极为敏锐有见地,本是韩国的贵族,而没有得到重要著书立说。流传各诸侯国。为求贤若渴的嬴政发现。据说秦国当时攻打韩国就为了得到韩非这个人才。那么� 这是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让生能深入到历史,使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过渡:四大家中还剩下墨家。
问:他的创始者是谁?结合地图册云梯和图。利用当时鲁班去楚国与木工祖师爷鲁班的一段精彩较量劝说楚国放弃攻打宋国。
问这种行为反应了墨子什么主张?
除此外,还涉及到哪些其他思想主张?并对其中的思想主张的要点加以解释。并提醒学生加以标注。这是希望
墨家的思想主张讲述完毕加以小结,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提问:如果有人在地上丢了一张纸这四大家遇到时假设你是这个四个学派中的之一,你会怎样处理。这是希望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学生的角色扮演,领悟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
3、巩固提高:现在你能认为张艺谋为何要在20xx年开幕式上设计这一幕?孔子思想地位,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除了孔子的相关思想主张,可以让学生讨论其他学派的学说对我们现在有哪积极的影响。
4、小结作业,在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布置作业课下搜集百家争鸣中其他学派如阴阳家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
1、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2、“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
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 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 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如何更好的实现启发式教学,做好这样的“君子”,是教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
(简介)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的道德准则
(说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下同)
第3小组——孟子、荀子(儒)
[学生活动3] 知识竞赛
(抢答/备注)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的文章叫什么/八股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通过知识抢答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实现探究性学习,同时通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对本课内容加以补充)
(小结)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 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 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
思想: 1、“道”——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准则
“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2、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结合)教材p45“动脑筋”以柔克刚
(说明)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回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学生活动4]
找出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事例或理论
(备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子、韩非子、李连杰、施瓦辛格、周杰伦、丑小鸭、周国平《寓言两则》……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带给学生关于成长的一些启示)
第5小组——庄子(道)
(简介)庄子生平:名周,宋国蒙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著有《庄子》一书。
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极。(无为、无己、绝圣弃智)
[学生活动5]
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寓言故事么?
(备注)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吐故纳新、贻笑大方、邯郸学步……
(说明)本活动与下节历史活动课“《庄子》成语故事会”结合进行
(从某种角度而言,历史本身即是由一个个故事组合而成,在历史教学过程 中,利用故事会这一形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小组——墨子(墨)
(简介)墨子生平: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具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简朴的生活。西汉后墨学渐趋衰微。
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节葬……
[学生活动6] 简介墨子和公输班的故事
(备注)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赶到楚国,希望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国欺侮小国,墨子与公输班在楚王面前设置沙盘,演习攻防。公输班用九种方法攻击,墨翟用九种方法防御。公输班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翟说:“我知道你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听不懂他们的哑谜,墨翟说:“公输班不过以为杀了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的三百余门徒已进入宋国,登城协防,等待作战。”楚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第7小组——韩非子(法)
[学生活动7] 简介韩非子和李斯的故事
(备注)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他写了《孤愤》等文章,集为《韩非子》一书,这些文章为秦王嬴政读到,极为赞赏。当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时,李斯妒忌其才能,加以陷害,韩非逼迫服毒自杀。
(简介)韩非子的思想:1、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只有实行严刑重罚,统治才能巩固
(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第8小组——孙武、孙膑(兵)
(简介)孙武:春秋晚期人,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代表作《孙子兵法》
孙膑:前以介绍,此略,代表作《孙膑兵法》
[学生活动8]
你能给大家介绍《孙子兵法》中有哪些的观点?
(备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十击一,以众击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不战而屈人之兵”……
(联系)对商业,学习的启发有哪些
1—8个小组
[学生活动9] 比较各学派间的异同
(备注)如治国: 儒:仁政,后退的,希望回到西周时期
道:无为而治,消极保守的,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时期
法:法治,以向前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战争观:儒: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墨:反对非正义战争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学派间的异同, 故而教学的关键在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述,及通过多样化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主动性;又由于内容较多,故而通过情境设置等方式,使问题可 如: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汉代以后被推崇备至,而当时却处处碰壁?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在近代被批判,而现代又为何加以重新认识?作为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为何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②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的`铺垫,需要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概括总结,所以被认为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时事联系引导法导入、问题预设法等。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说学法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合作讨论法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把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学习目标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北京欢迎你》,同时大屏幕展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提问:这五句话出自哪里?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宾用语这一导入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现在孔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孔子”这一重点。
二、预习反馈
让学生简单介绍孔子,并完成体现学习目标的表格,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学习探究
(一)孔子
孔子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课上有所了解,并结合学生刚才谈到的对孔子的了解。教师出示:(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予以补充总结。
(1)孔子生平:展示孔子像及生平简介。
(2)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以“仁”为主。
①提问:“仁”的意思,借以了解孔子的思想。
②提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对吗?
可以让学生辨证的回答这一问题
③畅想天地:孔子倡导的“仁”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学生谈完的基础上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3)文化成就:
提问:你知道孔子在文化领域有哪些贡献吗?
在学生看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强化记忆。
(4)教育成就:
提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让学生看书中有关内容并结合语文课所学,在谈完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小结:
①创办学校,广收门徒(展示图片、总结)
②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对这些教育方法予以解释。并总结孔子及学说的影响力。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这是本课的难点。应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百家争鸣?再去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
2、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1)提问:“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2)看书填表
让学生自主阅读P60-61页的内容,学会标记知识点,完成图表的填写。
3、影响:促进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4、小结:
再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
四、强化练习
分为知识巩固、问题探究两部分。
五、堂堂清
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六、推荐作业
分为能力拓展、课下练兵两部分
七、附板书设计
第11课孔子和百家争鸣
思想主张
孔子教育成就
(春秋)
文化成就
形成原因
百家争鸣代表
(战国)
进步作用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要求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五位思想家,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理解的特别透。所以我就采取了简化处理,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了一个表格的形式。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各位思想家的成就,条理清晰,印象深刻。学生基本都能概括出来,而且当让学生说时学生非常踊跃。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本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课堂容量太大,所以这次说课我把本来课上应做的问题留做了课下作业,应该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掌握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
2、学会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二:教学方法:
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思考;
教师有条理的讲解历史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重点: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四: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
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
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
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8页
五:讲解过程(板书和讲解)
百家争鸣——标题
1、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的定义
一:定义:
诸子百家:(子是对人的尊称,诸子指的是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百家指的是这个时候的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那了解了诸子百家,同学们知道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吗?有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学生答:不知道或者明白
好,那下面老师和大家说一下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就是各派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现在老师出一道考题:古代历史上的百花齐放指哪一个历史事件?百家争鸣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每个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背景,在刚刚那句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中,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其中一点背景是什么?(众答:乱)
对,但是我们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学会全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就从经济、政治、社会三点来分析他的背景。
下面我们来学习最重要的第三点内容,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同学们预习三分钟后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三、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
同学们预习好了吗?同学找到答案了吗?(学生:找到了)好,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
四、分组讨论:
在诸子百家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派?最想加入哪一个派成为他们的弟子?为什么?现在同学们前后两排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老师走到学生中看学生们讨论的`情况,并适当的给予引导)
同学们讨论讨论好了吗?下面有请。同学起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学生一:我喜欢儒家。)好,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的好,他从儒家的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贡献说了他的观点,分析的很全面
(学生二:我喜欢墨家。)这位同学分析的的很好,他的角度很新,从现代意义的角度,分析了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给我们现代人的影响,还有国家的角度,人才的培养方面。很有见解
(学生三:我喜欢道家。)这位同学是从现代社会自身的角度看,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是一个功利的,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想一些词就可以看出,走后面,灰色收入、潜规则,社会很黑暗,但是我们可以借古人的观点净化自己的思想)
(学生四:我喜欢法家)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好,法律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准则,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从国家的高度看待这思想,很好。
为什么要组织同学们讨论发表不同的观点呢?就是要让大家学会正确的分析历史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历史现代自身来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又新颖。有眼光的学习历史、
(分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结合历史现代自身、全面——板书)
五、课堂小结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遍这节课的内容,讲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定义,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重点是表格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熟记。
六、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就是复习黑板上的内容,下节课提问、另外一个作业就是抄写表格里的内容)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析材料、讲故事、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校园文化”之“国学文化”图片,用学生身边的'古典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吗?(春秋战国。)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播放视频,由此导入新课。
讲解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导致思想文化变化,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和学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这是哪两位?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初步认识老子和孔子。
(二)探究新知:
1、老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投影片,了解老子生平。
完成学练案上老子档案。适当讲解老子的政治观点及在当时和后来盛世的影响。
2、孔子
A、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知道的孔子生平。
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地位。
展示“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地方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投影世界十大思想家图。
由此引出孔子政治主张。
B、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C、孔子的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没有体现出“仁”呢?
当然有,“有教无类”。
它为什么体现仁的思想?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
投影图片资料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引领
自20xx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xx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中新社西安20xx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3、百家争鸣
结合图片,讲述历史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家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合作,猜一猜下列观点是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家哪家、谁提出的?并指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的故事或者成语。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3)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4)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适当进行讲解。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学说?为什么?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本课小结
投影诸子头像。讲述春秋战国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是时代智慧的结晶,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那场大辩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及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连一连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儒家
(五)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荀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图片呈现诸子百家:
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学习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
【师生互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后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做出解释。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教师提问】当时出现主要学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是谁?
【师生互动】
(一)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老子、庄子
(三)法家韩非子
(四)墨家墨子
【展示材料】
材料一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材料二:“苛政猛于虎”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总结孔子的思想学说?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关于仁,大家要把握四个命题:
①仁者爱人。简言之,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理念,实际上可以从孔子思想里找到它的痕迹。
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可解释为:你要自己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你要想自己事事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举个例子,雪中送炭的成语大家都知道,别人有了困难,你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他们,等你遇到了困难,也会得到来自八方的支援。这是做人的很高的境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助人自助”。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言之,就是要换位思考,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做人的底线。.
④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讲的是实现和谐的方法:德和礼。德指的是道德克制,礼有两个含义:礼仪和社会规范,这里主要指社会规范,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只要人人都能自觉地运用道德约束自己,并且遵守社会规范,就能实现社会和谐。
【教师提问】孔子思想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我们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国内: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
【师生互动】国外:孔子的思想飘洋过海,影响深远。
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以批判的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
【师生互动】理解孟子思想。
【展示材料】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仁政:统治者要善待老百姓,民贵君轻。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把人民的地位抬得比较高,目的就在于引起统治者高度重视,实施仁政,善待老百姓。
主要思想:
【师生互动】
①提出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动,威武不能屈。”
②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③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④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孔孟思想的关系:孔子的“仁”主要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孟子的“仁政”主要指阶级关系的和谐。孟子的“仁政”是孔子“仁”的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师生互动】理解荀子思想。
【展示材料】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师生互动】
(1)主要思想
①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④人性论:性恶论
⑤主张“礼法并施”,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2)贡献: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师生互动】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同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异孔子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君舟民水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教师提问】理解老子思想。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三: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师生互动】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领域主要内容“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辨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思想学说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主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影响:老庄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后列表说明法家和墨家的学说。
【教师提问】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
【师生互动】法家思想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教师提问】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1、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史料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受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提问: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
之后我会进一步追问,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就才能获得人们如此的尊敬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的中百家争鸣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战国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领域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学派影响较大,那他们的观点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主要学派
1、孔子及儒家学说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孔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介绍: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孔子,名丘,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过渡: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论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又有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还提供了很多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师总结: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渡:相对于儒家的积极入世和强调仁义道德,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的观点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2、老子和道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照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老子的生平。
学生明确: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有代表作《道德经》。
过渡: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道德经》的史料节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明确:老子崇尚自然,主�
教师补充: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其他学派也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于是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三)意义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提问: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师补充总结: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采用系统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作业:思考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搜集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