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半明半昧 静寂 霎眼 星群密布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 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

(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导入新课:

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

参考意见

第一部分(第1段): 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 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

参考意见: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意见: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是为了突出他看繁星时温馨甜美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和谐的感受,它们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4、细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理解本段中心:写“我”每晚在美的环境中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3)理清思路:

仰 望 ——> 欲 睡 ——> 沉 睡

(1—4句) (5—8句) (9—10句)

(4) 按以上思路逐层分别背诵,然后合成背诵全段。

5、阅读第五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2)怎样理解“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

(此题如学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四、作业

1、诵读全文并背诵第三段。

2、你观察过夜晚的星空吗?请写出你的感受。

3、搜集有关星空的故事,并以文字记录下来。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四)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五)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到隽永清新。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 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蝶恋花》诗词鉴赏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析晏殊的这首《蝶恋花》,可着一“愁”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愁?词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了,是离别之愁。古今写离愁的诗词多如牛毛,那此词有何独到之处,以致能脍炙人口。因为它能融细腻与宏阔为一体,不仅写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写出愁之变、之动。本词中所写之愁,不管是意蕴内涵,还是其呈现方式,均在不断流动变化着,对比分析词的上下片,这种变化体现得很明显。如果说词的上片对愁的刻画是内倾的幽深的,那么词的下片对愁的展现则是外向的悲壮的,这种格调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词的品质内涵而区别于一般写离愁别恨的诗词。

词的上片,作者寄愁于景,通过槛菊、兰花、月光等意象渲染离愁之苦,这种情感呈现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槛菊愁烟兰泣露”,传神在“愁”、“泣”二字,用拟人化手法隐约透露主人公内心情感。试着将这二字改成“绕”和“滴”,就韵味全无了。“燕子双飞去”、“月光穿朱户”,这些景象触动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处,使其内心愁绪弥漫扩散,彻夜难眠。

内心之愁实在无法装盛了,那就只好设法排解,于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独上高楼”的举动和“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愿望。“望尽天涯路”似乎为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但天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除了虚空还是虚空,这使主人公内心之愁更深更浓了。欲寄书信,却又是山长水阔,无处可达,更使内心之愁带上一点悲凉甚至悲壮的色彩了。

“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蝶恋花》的过人之处。

附词话三则

1、词人须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词鸣不平。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之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国维《人间词话》

3、大家诗词脱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蝶恋花》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分)

①拟人;(1分)

②清冷(哀愁)。(1分)

(2)(4分)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

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

(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区别“停”“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倾听了《春晓》鸟儿清新的叫声,感受了《夏日》里唯有蜻蜓飞的静谧美景,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另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秋天。请你看一组图片:出示枫叶、枫树、枫林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见过真正的枫林吗?大诗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见过,那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如烁彩霞,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还写了一首好听的诗,你想读读吗?请你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读。

3、出示画面,师说意境: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他来到了林木萧条的山前,看见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山头,那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看见几户人家,诗人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他情不自禁地挥毫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你听:师配乐范读课文。

4、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感悟诗意,读中体会诗情。

请你读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远上寒山石径斜 板:寒山 石径 学习“径”字。请同学说说哪个字是小路的意思?从“寒”中你知道了什么?(深秋季节)

(2)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白云 人家 白云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说明山很高

师引读:到底是深秋时节啊,的确有些寒意了,诗人远远望去,不仅感叹到:“远上。.。.。白云。.。.。”请你结合图画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

(3)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构成了一幅静谧浓郁的山村秋景图,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脚步,你从哪句话中知道他停下来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区别“停”“亭” 出示凉亭的图片,字理,怎样记住这个字?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宝盖没有点,丁字底下藏。做“停”的动作。出示句子:诗人(停)下脚步,来到一座(亭)子旁来观赏这美丽的枫林。

由于特别喜爱枫林的美景,他才停下车来观赏。这句话哪个字说出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呢?(爱)正是因为枫林的美丽,所以作者对它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不仅感叹到:停车坐爱枫林晚。你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枫林。

(4)面对如此美丽的枫林,你想赞美一下它吗?用你自己的话说出你此刻的感受。诗人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霜叶红于二月花”

为了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诗人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也与这自然融为一体,成了这景色的一部分。分层次指导朗读:A。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枫叶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春花更红艳,他不由得发出感叹:霜叶。.。.。B。静对这自然生命的壮观,诗人心里充满了感动,他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C。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这是一种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色,他不由得发出惊叹:霜叶。.。.。

(5)古往今来,枫叶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被人赞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读了杜牧的这首红叶诗,也写了一首红叶诗,名叫《和杜录事题红叶》。 “和”在这里读hè,意思是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杜录事就是指杜牧。请你试着读一读: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自由读,齐读。师:在农历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树叶经霜打了以后,在秋天里一下子都变了样。你看,漫山的红叶,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火红火红的,但却不是因为火才使它这样红的:又像盛开的鲜花红红的,但却没有等到春天就开放了。这首诗被称为《山行》的姐妹篇。请你试着背一背。

四、拓展。

杜牧的一首《山行》把我们带到秋的美景中,大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也不乏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出示《枫桥夜泊》《秋夕》〈山居秋暝〉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整体感悟: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此类文章写作成功的基础是先

把景物写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本文是如何写景的。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发言谈谈自己认为本文写景哪里写得好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总结,可以将问题总结到以下几点上来:

1、第一段的作用

2、景物描写的顺序

3、景物描写的角度

4、所使用的修辞手段

研读赏析:

此阶段要紧承上阶段的讨论总结,以解决上面列出的问题,本阶段主要在于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反复阅读、体会文章在写景上的独到之处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描写的角度

花形(像一条瀑布;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花色(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泛着点点银光;颜色边上浅下深)

花态(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在笑,嚷嚷;)

描写的顺序:

3、花瀑②——花穗(花串)③⑤——花朵⑤;整体——局部。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

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泛着点点银光”“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上深下浅,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1、首先了解什么是婉转拒绝,掌握婉转拒绝的技巧。

2、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表演,学会婉转拒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关于“拒绝”的话题,大家想想,你生活中有没有拒绝和被拒绝的事,心情如何?

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这时,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怎样说?

三、学生看书找到答案: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四、教师小结:罗斯福采用的是婉转拒绝。

五、创设情境,让学生准备并表演。

1、 妈妈准备用同一种花色的窗帘布来布置所有的房间,而女儿小芳喜欢用另一种花色的布来做自己房间的窗帘。小芳和妈妈发生了意见分歧,她该如何说服妈妈呢?

2、 今天晚上全家要为爸爸过5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这位同学的感情?

3、 一位同学想利用父亲出差的机会随父去泰山游玩,向班主任请假。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整个表演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适时的让学生评价表演,教师也适时的加以点评。)

六、把你身边发生的或自己身上发生的一次最难忘的关于拒绝的事件讲出来,要求讲真话,露真情

七、 表演的基础上总结婉转拒绝的技巧。

1、婉转拒绝的前提和目的。

前提是: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要求。

目的是:既拒绝了他人的要求,又不伤害他人。

3、 婉转拒绝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不同场合、对象,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 先顺其意说,后说明不能答应的理由。

(2) 采用另外的说法,暗示对方。

(3) 不直接谈自己的看法,而讲其他人的看法。

(4) 转换话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中插叙的效果。

3、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收集有关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二、引出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的形、音、义。

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四、提出突破口:本次爬山中,作者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刻画了马尔和我怎样的不同表现?为什么要不时插入我的心理活动与第一次的登山经历?

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用旁批的形式分析在书上。四人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注: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故要跟学生举例讲清楚何谓“白描”。)

五、延伸突破口:结合全文及第15节,理解“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生命之线”有两层意义:1、连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是物质之“线”;登山任保定的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信念,是“精神”之线。

六、能力迁移

生活中到处有着这样的“生命之线”,试从生活和阅读材料中找出类似的例证。

《生命之线》练习题

1.课文写了那个事件?写了几次?这几次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物?

登山运动两次

第一次:1985年“我”与西蒙

第二次:1992年“我”与马尔

2重点是写哪一次?另一次是以怎样的写作方式来交待?

第二次插叙

3分析两次登山运动的异同

次序[来源:学科同异

合作伙伴对同伴的态度、行为结果

第一次遭遇险情

生死考验西蒙砍断绳索栽入冰隙

第二次马尔救助、劝慰最终得救

4讨论马尔的形象

真正的英雄(高尚的人格)——团结助人的精神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先谈对这篇文章本身的看法。由于这是一篇经过翻译的外国作品,因此译者如何翻译其实给予了作品以第二次生命。就《生命之线》来说,我认为如果翻译所用的辞藻更平实一些,减少一些由华丽辞藻带来的过大信息量,也许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隽永。当然,这一想法主要与我自己比较喜欢冲淡如话的语言风格有关。然而,就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学生往往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试图搞清楚主人公与马尔先后下落的过程上,甚至花了很多时间之后还是一头雾水。所以依我看,翻译用词还是平白一些的`好,至于在外国作品的翻译中用上“茕茕孑立”这样的词,就更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主题上来讲,《生命之线》又是一篇以生死为母题的课文。之所以用“又是”,是因为这样搞不好就生离死别的文章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实在是不胜枚举。其实,对于是否需要把那么多以生死为主题的文章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一直有些个人的想法。初中生处在最绚烂最美好的时节,是应当尽情享受生命馈赠的年龄。总是在课堂上让他们思考《沉船之前》中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不同心理,《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为什么放弃逃生,以及在这篇《生命之线》中如何看待西蒙割断绳索自己求生的行为,是非有必要?是否符合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否能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还是有待商榷的。以我之见,该让中学生多读读灵秀的小品文,多从中学得一些生活的乐趣和其中的智慧,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关照生活,年轻的一代人才更有可能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阳光。

最后,关于文章结尾部分写我依旧喜爱探险活动,以及对人类探险精神的赞美,结尾这些的内容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结尾是不是偏离开了前文“生命之线”的题中应有之意。我自觉不甚了了。让我写,最后一节不写或写别的内容也许更好。由于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故而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希望下次上到这篇文章时有新的感悟。

为这篇课文设计的核心问题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驱动性比较强,能够把主题挖出来。

核心问题:

本文中出现的“绳索”、“生命线”、“生命之线”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授课反思:

程度好的班级的这节课,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品读字句,给更多的时间充分阅读反复讨论效果也许会更好。程度弱的班级核心问题不能太早抛出,之前要反复理解内容,搭足脚手架,拉着手往上爬,否则就会像这次的课一样,一下子全班给问蒙了,答不出来,也不愿意多想。

总之,这次这篇课文上得太赶了,有些问题没有说到,有些问题没有说透,有些结论的得出是我为了抢时间越俎代庖,只能在讲练习的时候补充了,真是很不应该。最近的心态太功利,要自我批评!

7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明确初三学习现状和中考情况,了解老师,增进师生情感,和谐课堂氛围。

2、明确初三各科学习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充分做好学习准备。

3、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习的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怀着梦想开始前进。

二、学习重点:

了解现状,明确方法和要求,树立信心。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习方法:交流,探讨,讲故事,诵读,记笔记

五、教学过程:

1、候课:同学们欣赏歌曲,准备好课堂笔记

2、上课导入,师生认识:用激情和信心开始第一课。

3、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4、交流梦想和信心对于初三的意义:

你有梦想吗?你对初三学习的信心如何?

5、了解中考情况,交流各科学习现状。

你的语文学习现状如何?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6、探讨语文学习方法:(可从态度、方法、练习、积累、整理、书写等方面)你觉得在初三,语文这一科应该怎样学更有利、更高效?(板书)

7、明确语文基本要求:

初三一年里,我们语文学习的常规要求最起码应该有哪些?(板书)

8、作业布置:

①专备一个随笔摘抄本,写第一篇随笔《初三了,我怎样学好语文》

②复习必修一课本文言文《劝学》,背诵默写全文。

③开始每节讲课前的三分钟基础提能训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