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 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章。由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讨论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案例
[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进入地理知识殿堂!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
1. 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 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 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 你能用数据说明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的
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石圆的,引申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同,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同学说的出,有的同学说不出来也没关系,以后我们是要讨论的;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只是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一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得的来源不同,尽情叙述,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环球航行,再谈谈感想,引导他们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有可能是正确的真理,明天有可能就认为是错的,要相信科学;追求真理有时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地球的大小。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老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大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_的发源地。
四、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能够正确填图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西亚
(三)、讲授新课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通要道(古代、现代)
找学生介绍历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强调其重要性
主要国家、首都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
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
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等国
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
阿拉伯国家、宗教
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伊斯兰教、_、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与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西亚(1)
五海三洲之地
交通要道
主要国家、首都
宗教
西亚(2)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点: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讲授新课: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炎热干旱的气候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较干燥。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河流
找出西亚两条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伊拉克战争引出1991年海湾战争,从而引出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5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
四、小结:
本课主要内容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七、教学用具:
挂图、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造船、汽车、机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板书 二、繁荣的旅游业
1
2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
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构成与数量
【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生(56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请生回答。出示答案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3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出示图片归纳知识。
三、民族文化
【承转】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币,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对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币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学生活动:对照文字。蒙古 维吾尔 藏族 壮族。
【承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让我走进民族村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播放图片
思考: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有的喜欢赛龙舟?师:出示答案。骑马是北方草原牧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当地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活动能锻炼提高骑马的技能因此盛行-。南方地区气候暖湿,多河湖海湾水域,舟船是当地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因而人们喜欢赛龙舟。
四、民族分布
【承转】了解完我国56个民族的人口构成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民族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
请大家读课本19页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充分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板书)
五、中国的民族政策
【承转】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那么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问题。请学生读课本,回答我的民族政策。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56个民族,犹如56枝花盛开在祖国大地上, 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在不类型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这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首先,我们先
来复习一下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活动2【讲授】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一)复习: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授课: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通过电子白板演示)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
情况1: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时,我们可以按照一般地图辨别方向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即“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情况2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没有指向正上方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辨别方向(出示实例,边分析边讲解)
2、例题一(电子白板演示某学校平面图)并向学生说明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
(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例题二、通过电子白板演示充分说明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标法和旋转地图法
例题三、通过给陌生人指路的事例来加强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1、如果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图来辨别方向
2、平移指向标
3、旋转地图法(即把指向标地图转化成一般地图)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过地图吗?比如你想去动物园参观需要寻找景点,请问你会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热点地区的位置,需要参考什么地图?
学生回答:导游图,世界地图等。
用一些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的用途广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转:那么什么是地图?如何在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学会阅读地图
1.比例尺
(1)多媒体出示台湾岛地图出示问题:
比例尺的概念
公式
(2)多媒体展示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
师引导点拨:
强调: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值,是一个分数。转换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 000厘米
(3)提问: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4)活动: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5)活动: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归纳总结: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学生回答,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
(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巩固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可以互相转换。找同学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
学生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归纳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有什么关系。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通过习题,让学生会判断比例尺的大小,记住要点。
利用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的实例,来归纳。学生记起来更好接受。
承转: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学会阅读地图
2、地图的方向
第一步:
一般地图,动手指一指
课件展示 :八个方位。
第二步:
指向标地图,动手画一画
师引导点拨: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归纳总结:
画出指向标的步骤:即在需要判断方向的点中顺指向标画出其正北方向,再分别画出南、东、西三个方向。
第三步:
经纬线地图
课件显示:最简单的经纬网方向的判断
活动:
读图1.26山东省地图,完成问题。
读图1.24,判断怀特霍斯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尼皮贡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巩固练习:辨别图中各点间的方向。
拓展提问: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倾听学生发言,及时鼓励、评价
学生自学,并结合课件明确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用手指出任意方向。
通过学生自由发言,熟练掌握一般定向法。
学生进行练习
①指向标方向的判断
②判断敌军指挥部在我军指挥部的什么方向?
转换不同方向的指向标,学生动手画图辨别方向。
讲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然后在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最后辨别方向。
通过练习,讨论得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结合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极点,再辨别方向,组内交流。
本部分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及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让学生多练习几次,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把利用地球仪辨别方向,和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结合起来,学会学习方法的迁移。
结合地球仪,直观形象。
学会阅读地图
3、图例
课件显示一些常用图例
讲解:图例是对地图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学生对照课件或课本自学内容
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选择适用的地图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地图的发展
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学会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选择适用的地图。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节知识网络图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图的组成要素,希望大家学以致用。
学生回答本节关键知识点自我检查自己的收获。
完成反馈练习。
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个系统了解,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板书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
1.比例尺
2.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3.图例
二、选择适用的地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新大陆(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6-28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15 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3、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三、教授新课:
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形图6-32 6-38读图分析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16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世界第四(600米);地势起伏一般;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练习:教材27页第1、2、3题。
五、小结: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6—47、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1、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2、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3、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
17候的各个主要因素。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三、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课时安排: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⑵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⑶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⑴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⑵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美洲的气候特征。
二、导入新课:
简单介绍。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
(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语言
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
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
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
3、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②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③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④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