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白杨礼赞》是现代文人茅盾的一篇散文,作者借白杨象征了人的精神,抒发了对北方农民、军人、哨兵的赞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白杨礼赞》教案设计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目的 ]
1、 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
2. 复习象征手法。
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
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
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
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
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
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
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
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
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
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
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
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
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
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
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
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 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堂目标检测。
2、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甲)与作家袁鹰《白杨》的散文(乙),完成1——6题。
甲:《白杨礼赞》选段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乙:白杨(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的秀拨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独生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次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多许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9年秋天,兰新路上
1.甲段摘引自《白杨礼赞》,作者____________。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甲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____句。
3.甲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4. 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__画,《白杨礼赞》是_______________画。
5.甲文题目中“礼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参考答案:
1.茅盾 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本段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驱赶了“倦怠”“单调”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正是白杨树。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很好地衬托了白杨树。
4.水墨画 油画
5.崇敬的赞美
6. 《白杨》象征着在新疆扎根、生长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白杨礼赞》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4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参考答案:
1.平坦
2.(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3.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4.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两者就是这样统一的。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 )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 )如老妪负水,有的(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 )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选自《晋祠》)
1.(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段括号里应依次填人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挑偃挺拧 b.横偃劲扭
c.挑犹劲扭 d.横犹挺拧
3.对(甲)段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甲)段运用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
5.从表达方式看,(甲)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乙)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6.从写树的目的与作用来看,甲段体现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突出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甲)力争上游 不折不挠 (乙)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
2.a
3.b
4.象征 打比方
5.抒情 说明
6.精神 形态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
二、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教时。
二、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在记叙中抒情成分较浓,因此,在教法上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特别要加强感情朗读。对描写白杨树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第5—8自然段),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突破重点,然后再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最后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后面的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的有关段落,以加深体会(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写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重点讲读第三段(第5、6自然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一九四○年三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 《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进行注音练习,给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意: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作业 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五、布置课外作业 。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重点讲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简略讲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五段(第9自然段);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用词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句 陈述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 你不应该只觉得……
难道你就不想到…… 你应该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你也应该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么为什么要写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
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五、听朗读唱片(或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六”
附录
茅盾对“楠木”象征意义的解释: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茅盾给彭守恭的信。录自《人民教育》1978年第8期)
开课时间: 四月四日(周五)上午
开课地点: 灵溪镇二中
执 教: 徐 兵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
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
的白杨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
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由此导入 第7段。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4、讲解什么是象征
幻灯片:
象征是……
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
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灯片:
绿色—— 长城——
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
幻灯片:
《白桦林》歌词
……
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
白杨礼赞
茅盾
象 征
树 人
北方农民 哨兵
上进的精神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本文抒情成分较浓,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特别要加强感情朗读。描写白杨树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第5——8段),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突破重点,然后再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最后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境激情,导入 新课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二、粗读全文。初步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2。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请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图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通过上述划分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全文的脉络。
三、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要求学生迅速默读全文,用笔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由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小结。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第8段告诉我们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白杨树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要描述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呢?
4.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树一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6.在文章最后,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对于这个概念,教师不宜作详细的分析介绍,只要点到为止即可,让学生大致明了象征手法的基本意义,关键是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会到“象征”是什么,如何运用象征手法。
2.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赞美白杨树,这样做的目的究竟何在?
(2)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3)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树和人有什么相似点?请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回答。
(4)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所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至此,作者反复赞美白杨树的目的基本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清楚明确。学生朗读第8、9段。思考:
(1)第八段去掉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
(2)文章中的“楠木”象征什么?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目的何在?
(3)文章的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关答案请参看“教学设计(A)”。
二、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学习内容
三、学习迁移
请阅读下面的散文,将之与课文比较,回答文后问题。
白杨
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1年秋天,兰新路上
1.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你认为《白杨》是——画,是——画。
2.《白杨》和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3.和《白杨》,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见一题可以多做。请你也试着以某一种树木为题,写写你的感受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座桥梁。(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