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 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3000字【通用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3000字【通用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篇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原则。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5、讲究信用。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家空欢喜。

6、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1)学会推销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推销自己。自我推销其实就是一个人自愿地、有意识地告知他人关于自己准确的某些详细情况。中国人大多很含蓄,情愿自我隐瞒,这使得他人根本无法了解我们,这便给人际交往带来了障碍。一名善于交往的人首先要学会推销自己,你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2)注意语言技巧。人际交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与他人交谈,而交谈却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充分运用语言艺术,展现个人的才能,一定要做到以下要点:一是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善于寻找话题,激发他人参与的热情,语言要准确、精练、中肯、切题、有条理;二是讲话时态度要真诚热情,达到沟通心灵,互相交换思想的目的;三是在群体场合应照顾到在场的每个人,不要伤害别人;四是讲话还要因时、因地制宜,注意语言表达效果,掌握分寸,区别对待。

(3)学会换位思考。每一种人际关系都是独特而微妙的,但是,只要你努力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就有可能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所以自私心理比较强,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缺乏换位思考。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利益共享,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而不是任意一方单方的付出。要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2、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个体以稳定感和归属感,使个体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给个体以学习社交技巧的机会,使个体获得社交的经验;给个体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

3、人际关系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篇2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相容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则:

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信用的原则:

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宽容的原则:

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二、人际交往技巧:

(1)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三、26句话让你的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您想学习更多相关文章吗?请添加微信号GLX988每天为您更新励志,销售,管理,商战案例,等经典文章,免费学习。此微信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欢迎您的加入。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7、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0、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1、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2、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13、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1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6、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17、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8、榕树上的“八哥”在讲,只讲不听,结果乱成一团。学会聆听。

19、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20、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1、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2、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23、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26、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的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人喝彩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别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篇3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有的人在社交中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却难于与他人相容。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懂得一些社交的基本原则,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自尊、但不贬人:一个人必须自尊、自爱,这是最基本的,也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要尊重自己的价值,尊重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不过,自尊不是虚荣,不是清高自负,更不是用贬低他人的手段来抬高自己。

2、平等:在人与人的相处当中要以平等为基础,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3、信任,但不盲从:在人际交往当中要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应以诚、信待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对人不信口开河,待人不口是心非,处事不草率从事。

4、谦虚,但不虚伪:谦虚是人之美德,在古代就有一种说法说明这种品质有着君子风范。谦虚的基础是“坦诚”,虚情假意是虚伪。与人交往时要谦虚,但不是谦卑,更不是谄媚,前者是自尊尊人的表现,而后者则是有损人格行为。

5、相容: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可以让您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来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效果。

二、人际交往的技巧

1、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的心情是否会和你一样。

2、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他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抑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朋友的情感就会因衡而步出沼泽,他会觉得有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样,朋友的情感公加深,友谊更会与日俱增。有一个女士因婚娈心情极端苦闷,于是,她向女友打电话意欲倾吐烦恼;然而,那些天,正赶上这个女友工作繁忙,没能抽暇倾听那位朋友的倾拆:结果,那个女干终因一时难以承受情感的压抑而愤然轻生。如果当时能忙里偷闲听听那个朋友的诉说并稍稍作些安慰,朋友就不会走上绝路。

3、朋友,虽然都交际圈中最为友好或可靠的交际对象,但是,人性复杂,与朋友交际,也要深思慎交,分出亲疏。根据常情,大凡成为朋友者,有的是趣味、性格相投,有的是抱负所质相仿,有的是文化层次相近,有的是人格清高、心灵相通等等。从交际的原因而言,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君子交、忘年之交、一面之交、市道之交、世交、故交等等。无论你是什么原因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有交往后,你应有所选择,应该有亲有疏。比如,有的朋友情感诚挚、冰清玉洁,自然可以真诚深交;但也有的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投向你的,一量利益达不至或者当你穷困潦倒对他已无利用价值时,他便离你而去像章这样的朋友是不可深交的。更有甚者,更应该抑或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4、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变化多端的自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事周全不求人,谁也不夸口自己终身无危难,因此,人们遇到难处总渴望得到别人帮忙。所以,作为朋友,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场并真诚地伸出手去帮朋友一把,使朋友渡过难关。只要偿把握好这一交际原则,朋友与你的友谊将会日益加深。

5、中国有句极富哲理的话叫“物极必反”。生活中,任何过头的东西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朋友之间的交际也是如此,过往甚密,反容易出现裂痕:而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朋友间的友谊间的友谊成为永恒。这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在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做事潜能,及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即交际越频繁、越过密,拉得也就越大。所以,朋友间的交往,无论是相处的时间次数、距离等等,都要保持逢到分离,才能达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意境,才会因朋友的到来而欣喜,因朋友的离去而思念。

关于人际交往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4

人际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互依存、互相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面。当相互依存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吸引,当相互分离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排斥。人际排斥对人际关系是有害的,有时甚至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搞好人际交往呢?首先应排除妨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良因素主要有:

(1)相处距离,首先是空间距离。在同一办公室、同一场合、同一活动圈内,都容易因经常相遇、接触、沟通、互相帮助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友谊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于交往双方相互吸引产生的相互接纳,发现对方的思想、态度、兴趣、为人处事等有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地方,于是继续交往与沟通,在继续交往与沟通中达到进一步的相知,从而结为知交。

(2)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们都羡慕优良、能力出众的人。真诚、坦率、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对人有吸引力;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敬佩感,自愿与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产生安全感。

(3)由交往而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条件是交往双方的相互吸引。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热情、羡慕,而另一方却表现冷漠、蔑视,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起交往双方相互吸引的因素是双方的相似与互补。

除了相似与互补能够导致交往双方相互吸引外,还有仪表也是一个因素。一个相貌举止端庄大方、谈吐优雅不俗的人,给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总是良好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量,使人愿意与之继续交往,并对其言行多从好的方面设想、解释。这就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它包括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识知和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知觉所认知的对象是人际关系。人际知觉的良好印象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相反,人际知觉印象的不良,则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阻碍破坏作用。

其次应注意人际交往中的艺术。

(1)在人际交往中寻找共同点,求大同。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必须是建立在关系双方共同的利益与需要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清醒地意识到彼此需求的共振是吸引双方的粘合剂。当然,共同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人的经历、使命和情绪各不相同,不能抱着求全的幻想。要有大将风度,切忌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知彼知己,因势利导。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交际过程,要充分估计自己与对方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了解对方的目的、要求、长项和弱点,估计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对方的态度,根据对方的情况设计交际方案,行动时便成竹在胸。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5

一、名词解释

1.人际沟通 2.社会测量法 3.群体规范 4.群体的领导 5.社会助长

6.社会惰化 7.去个体化 8.群体极化 9.群体思维 10.从众 11.服从

二、单项选择题

1.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 )

A.包容需要 B.合群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2.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度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这是一种( )

A.包容需要 C.支配需要 B.合群需要D.情感需要

3.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

A.包容需要 B.合群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4.个体有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个体有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是一种( )

A.包容需要 B.合群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5.动物学家哈罗实验发现,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可见,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 )

A.包容需要 B.合群需要 C.本能需要 D.情感需要

6.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 )

A.社会交换理论 B.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C.动机需要理论 D.本能需要理论

7.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叫做( )

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 C.人际沟通 D.社会沟通

8.除了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人们还使用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这是指( )

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 C.人际沟通 D.社会沟通

9.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这符合下列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0.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同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1.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个人品质

12.人际关系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它的创立者是心理学家( )

A.莫雷诺 B.卡特尔 C.施特恩 D.吉尔福特

13.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 )

A.归属感 B.认同感 C.社会性支持D.自尊感

14.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但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有时甚至会盲目地与群体认识保持一致。这就是( )

A.归属感 B.认同感 C.社会性支持 D.自尊感

15.当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了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使个体获得( )

A.归属感 B.认同感 C.社会性支持 D.自尊感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6

人是群居生物,人与人交往是必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即使我们很注意,也难免会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有时这些错误可能会让别人在精神上或者物质上遭受到巨大的损害。这时候,你必须勇于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自主承担。这样,不仅能够显示出你是一个有素质、有责任的人,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谅解。如果你逃避责任,为自己的错误千方百计地加以辩解,这样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愚顽和不近情理。

其实人活在世间,十有八九不如意,谁又能事事顺心。人生永远不会完美,往往缺憾才是永恒的美。佛学中世界被称作"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世界本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作为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由缺憾累积而成的,往往不完美才是完美,而太完美就变成了缺陷。有时往往自己的目标与现实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你抱着自己的完美理想不放手,就会深陷在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纠缠中,从而让自己常常郁闷。相反,在完美与不完美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你将会生活的轻松快乐很多。有时候人们会被这种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压力所蒙蔽。认为只有做得"最好"才会使自己更加快乐,其实,有时候你的缺陷也将是一笔可观的人生财富,所以,没必要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在与人交往中微笑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是调节各种矛盾的润滑剂。微笑就如同阳光,它能给他人带温暖,也能使他们对你产生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展颜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对我们每个人说,微笑轻而易举,却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当你每一次奉献出微笑的时候,这微笑的光芒也会回照到你的脸上,给你带方便、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人生在世总会有三两知己,一些朋友。而朋友往往也是我们倾诉的最好对象,悲伤时可以从朋友那里的得到安慰,开心的时候可以与他们共同分享,哪怕是心里的秘密也可以拿出与对方密谈,但朋友之间并非无话不谈,哪怕你们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活私密性,所以,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讲究艺术的。不管是恋人之间,还是亲密的朋友之间,都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就会在无形之中给对方施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友谊万年长青。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改变和提升自己,让自己低调学会自我批评,在与人交流时学会尊重并礼遇对方,避免不必要的争辩,学会真诚的赞美。每个人因为理念不同会让我们对于问题产生分歧,争辩是最糟糕的选择,我们需要理解对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善并委婉的建议从而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快捷而有效。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处理矛盾最好的调解师,懂得对他人宽容,才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诚。从而建起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7

读到大三,突然明白时间的宝贵,于是开始埋头看书,却不慎让自己远离了集体。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参加过集体活动,这次听说要户外活动,起初还有点不想参加。

对于集体活动,我一直有种错误认识。很多年以来,我总认为这些集体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活动之后根本不会有什么收获,尤其是陌生人集体的活动。以往的经历告诉我,在活动之后,陌生人还是陌生人,大家该干嘛继续干嘛,没什么变化。而且,以我的思维方式,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那不如不要。现代人越来越忙,工作之余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表面上的交往,实在不值得再浪费任何时间。

也是因为大学读着读着没了激情,以前对于一些浅浅的交情还会稍微应付一下,现在干脆连应付都没有。特别是在上学期被一个朋友欺骗之后,对感情不够深的朋友,很难再相信。于是谨慎的说话,谨慎的做事。可天生不是一个谨慎的人,还总是犯错,就很多时候无心的一句话,因为交谈对象是一个多心多嘴的人,这句话就可以完全变样传播出去。我相信人的善良,但身边一些人,真的不愿意为无关的人多做一点事情,而他们在乎的人,又实在太少。可能我运气不太好,总是能碰到这样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我对人的观察比较细致,总是能发现这样的人。

说这么多,挺废话的,好在这不是写论文。回归正题,谈我们的游戏。先说说我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团队中的小集体问题。这次分组一个组8个人,但有的组员之前就已经认识,于是在活动中就出现了忽略其他组员的问题。如果这个小集体人数占小组中的多数,又或者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小集体存在,而正好这个组的组员不够细心,不会去考虑其他人的'感受,那这个活动就会很失败。并不是说小组玩游戏的比赛结果失败,而是这次活动真正的目的将不能达到。

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游戏的心态。有人或许真的会把游戏当作比赛,没有了游戏的心态,玩什么都不快乐。在我们这组,游戏玩得很开心。我们速度没有比别人快,成绩没有比别人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快乐的进行游戏。而如果把游戏当比赛,那一切都变得很没有意义。

再说说我的其他收获。最大的一个收获,我认识了一个很gentle的男生。这个还是不多说了,说说我们的游戏。第一个游戏,在蒙着眼睛的时候,能依靠的就只有身边那个人。我要听他的指挥跨越障碍,只有他能告诉我该往哪里走。个人认为,这样的游戏引申了就很有意义,但我们在游戏过程中,体会不到任何无助,也不存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问题。

之后两个游戏非常讲究合作,人越多合作的难度就越大。值得一说的就是第三个游戏,8个人绑着脚走,难度并不大。但很让人惊讶的是,我们居然用了30多秒钟走那么短的一段路。以前看30人31足的游戏,那些小学生用9秒钟可以跑完50米,这可真是差距。

有一次看《创智赢家》,正好看到一个团队因为队员之间的矛盾,导致任务失败。和那个节目不同,他们之间还存在相互竞争,但我们队员关系只是队友。如果与竞争对手合作,那我们又会如何处理呢?到那时面临的挑战,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如今这么的简单。

这次活动对我的意义,更多的是给了我一次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也许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但如果不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就根本没有可能。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害怕伤害而不去努力追求,努力之后也许什么都得不到,但至少没有让机会离开,至少不会因此而后悔。

写得很乱,因为想得很乱。一次的活动给并不能带给我们很多改变,但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开始,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8

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需求,也都有与他人交往的必要。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成功与幸福,都是和与他人的交往及关系密切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与烦恼、快乐与悲伤,也都是和与他人的交往及关系密不可分的。日常生活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维持心理健康的基木前提。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稳定、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康个性、适应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意义,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广泛觉醒,更易于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表象化地认识到。交往是影响个体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这个人往往有某种层面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中,也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健康的交往方式,健康的交往与健康的个性总是相依偎的。一个人的个性越健康,与他人的交往也就越积极,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纽带越宽厚越深刻。他们往往更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角色要求,与他人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建立了融洽的心理关系,易于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容忍他人的缺陷,更富有同情心,这是现代交往的基本要求。

现代社会中,交往无疑是一种能力,是与社会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魅力,使自己更易被他人接受和欢迎的能力。交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作为一种能力逐渐引起重视,是社会发展使然。健康心理学展示的事实前已述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日益频繁。而沟通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交往能力。经对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的成功经验的研究发现,在个人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社会交往能力的作用,决不亚于他们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个人而言,卓越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使自己更容易被理解、被接纳、被帮助,能够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通畅,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交往的重要性被充分认识的同时,有必要揭示与此相对立的另一重要性,即交往需要的有限性。这一属性或命题的提出或许会引人注目。我们正广泛地认识着交往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既然是一种重要能力,那么人际关系也是一种重要资源。难道这种重要资源有逻辑意义的限定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确需要与他人交往,但过多的交往和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又会引起我们的不安。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人的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是对交往的需要,对稳定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对他人的需要;二是对独处的需要。前者使人通过社会比较,通过观察自己和观察别人确立自我价值,产生安全感,后者则使人通过内省,通过对外来印象的自我消化,积累和整合自我。实际上,个人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在正式的社会交往情境中是无法实现的。社会交往情境中,个人总在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评价压力,这使得自己必须虑及他人的存在,虑及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虑及自己的言行举动对他人的影响,虑及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虑及他人的可能反应,等等。这也使得自己将注意的一大部分指向外部,而内在的如真实的自我体验,如对外部表现的自我评价等,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而,个人便不能很好地观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人的机体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需要系统,不仅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总量保持最佳水准,也要保持各种刺激量之间的平衡。“和别人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对于交往,人们也需要保持最佳水平。交往过少,机体的调整方向是促使与人交往:交往过多,则又逃避他人,增加独处时间。一个乐于交往的人,也可能是爱好独处的人。不同的人,其交往需要和独处需要的强度或许有很大差异,但都需要保持二者的平衡。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9

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

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四、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五、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六、如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七、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八、人际交往的技巧

(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

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九、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1)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2)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10

一、认同的观点

人和人本来可以当朋友,但是有的人心里设防,就难以相处,人际交往的'明灯读后感。世间,有的人喜欢成人之美,有些人专门喜欢破坏别人的好事。假如有人对我们设了心防,我们谦虚、礼让,或是赞美、馈赠,都可以化解之。真诚相待,因为唯有真心才能赢得友谊。

二、与自身的联系

人与人之间经常结下不必要的仇恨,有因为误会而生的,有因为吃亏而生的,也有因为语言伤害而生的。其实,人间不应该有仇恨,就是有一些吃亏上当,也应该不要计较,而予以原谅。“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交往能做到一个“诚”字,必能得到对方的真诚相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记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的受益者是双方,一定要平等待人,不可盛气凌人。

三、反思重构

想要化解危机,先要建立忧患意识。危机可能随时发生,凡事小心谨慎,自求多福。例如,把房屋建得坚固一点,比较不怕龙卷风;或住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有邻居可以守望相助。依此类推,凡是会造成危机的人、事、物、地、时,都要事先防范,才能化解危机。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严于对人宽于对已是一种有悖于公平原则的双重标准,它只会导致对方反感。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不放纵自己,不苛求于他人,必能赢得对方的敬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