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热门35篇)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精选35篇)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

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飞机的跨代发展。我国开始飞机设计之初,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苏联在当时对我国进行的援助仅限于制造,关于设计方面的技术坚决不提供。

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他在大学学的是螺旋桨飞机,现在需要设计喷气式飞机,而且徐舜寿提出要采取两侧进气,不能用机头进气,国内没有先例。

当时听说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他便动身从沈阳来到北京,借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外资料,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顾诵芬随后又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初教6飞行品质出色,为我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

一刻不停,顾诵芬转身又投入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研究。当时国内一无超音速风洞,二无工程适用的数值计算能力。他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

1964年,我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

在研制中,顾诵芬发现发动机喷流对飞机平尾效率有很大影响。当时,国内尚无喷流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发现了喷流影响规律,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歼8完成首飞。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像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马路上。对于引起振动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顾诵芬大胆地提出通过观察歼8飞机飞行中贴于后机身和尾翼上毛线条的扰动情况来对症下药,他提出要亲自上天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

这对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而且因为姐夫黄志千就逝于空难,他们家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试飞员鹿鸣东得知实情,感动地对顾诵芬说:“生死观的问题对我们飞行员来说是早已解决的问题,只要能排除抖振,你们就不要考虑我,怎么飞我都干。”顾诵芬决心已下,瞒着爱人,登上了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

为观察清楚毛线条的扰动情况,两机的距离和间隔都在5米左右。这样的飞行对飞行员和顾诵芬来说是一种冒险。凭着他们足够的胆量和勇气,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他和鹿鸣东也就此成为了无比亲密的战友。

顾诵芬主持攻克了跨音速抖振、方向舵嗡鸣等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歼8飞机研制任务,结束了我国歼击机完全依赖引进的历史。1985年,歼8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

聂海胜,湖北枣阳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20__年7月,获颁“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聂海胜,枣阳市杨垱镇樊庄村人。1981年,考入枣阳一中读书,高中毕业时顺利通过空军招飞,1983年6月,聂海胜在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现空军航空大学)入伍。学习期间,其成绩优秀,在同期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聂海胜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__年,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航天员梯队。

20__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指挥长费俊龙冒雪出征,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执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多人多天”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20__年7月,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

20__年4月,聂海胜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并担任指令长。同年6月11日,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太空,在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后,于6月26日安全返回地面。此次飞行任务中,手控交会对接难度系数很大,被形象地称为“太空穿针”,对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度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聂海胜在地面模拟训练超过20__次,充分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20__年2月,聂海胜出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20__年11月,聂海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英雄航天员”称号。20__年,荣获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20__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向其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__年1月,聂海胜等11名航天员被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4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xx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5

参加这次飞行的航天员中,有一位新人,叫汤洪波,年仅46岁。

和聂海胜、刘伯明不同,这是他第一次上太空,但为了这次的飞行,他已经准备了十一年。

汤洪波出生在湘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小3岁的弟弟。

5岁开始,就跟着父母一起做家务、下田扯草。

10多岁时,汤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

高三那年,他选择了招飞入伍。父母都很支持他。经过考试和身体测试后,汤洪波成功考上了航校。

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儿时的一件趣事:汤洪波十岁的时候看着天上的飞机说,如果长大能当飞行员该多好。

现在看来,他的梦想不但成真了,还超越了!

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汤洪波的飞天梦实现,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6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也是一名有着近__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节俭朴素,被誉为“布衣院士”。他始终发扬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家中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卢永根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他“南粤楷模”称号,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他“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些还记得。中国人是守诺的`,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宣誓,那自己要遵守。”当卢永根躺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由于身体原因,卢永根未能亲临颁奖典礼现场,节目组专程到病房为他颁发了奖杯。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了卢永根院士的夫人徐雪宾老师。徐雪宾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一张遗体捐献卡,这是几个月前卢永根要求为他办理的,卡片上面写着:“我是一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我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为振兴祖国医学事业而奉献。”同为遗体捐献者,徐雪宾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作为共产党员,他捐献遗体是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了解,作为中央电视台打造的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__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16年。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

16年来共评选出17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7

顾诵芬首次参与设计的机型,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喷气飞机的特点是要用两侧进气,让出机头来放雷达。顾诵芬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任务。然而,这对于学习螺旋桨飞机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时,顾诵芬最担心的是两侧进气道。一旦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飞机发动机就没有推力。如何验证,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

他回忆道:“我们用医务所的废针管,把它不锈钢的很细的头焊在铜管上接出来做成一排,然后外面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那时候也没有好的风洞,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那个一米五口径的小风洞里去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拿下了这个实验。”

1958年7月26日,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托人带话—

“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歼8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好比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马路上。

为了查出垂直尾翼气流分离的地方,顾诵芬决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进行观察。

顾诵芬的夫人江泽菲曾和他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而是不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然而这一次,顾诵芬要登上的还不是民用大飞机,而是风险更高的战斗机!所以他必须瞒着妻子、瞒着家中每一位亲人。顾诵芬本人坦言,当时也来不及想这么多。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所有在场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动。”

连续经过三次的上天观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1979年底,歼8正式定型。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军方评价,歼8Ⅱ飞机是当时“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空海军的核心装备。20__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在歼10研制过程中,顾诵芬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转型评审和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的工作。

与之同时,他敏锐地抓住苏联解体前的机遇,借助20世纪60年代与苏联航空科技专家建立起的深厚友情,发起并主持了双方气动力和飞机设计专家对远景飞机的设计合作,使我国上百名飞机设计技术骨干得到了锻炼,此次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建起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国家队。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8

刘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改变命运,唯有苦读。高中时刘伯明就读的学校,距离家有9公里。他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

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刘伯明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艰难求学路,成了他的训练场,磨砺了他顽强的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依安县一中招飞。全县仅刘伯明入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3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凡是动脑筋的事刘伯明都爱“掺和”。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为了弥补差距,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为后续飞行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__年,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的刘伯明,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刘伯明说,“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9

57岁的他悄悄把白发染黑,三问苍穹,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懈奋斗。出生穷苦的他是我国首位飞行时间超过100天的飞行员,连学都上不起,却一步步从山村的放牛娃成为航天英雄。

他的人生没有传奇,如果有,那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

本期子牙童趣观察带你走进聂海胜自强不息的人生。

艰苦条件下仍刻苦学习

1964年,聂海胜出生在湖北枣阳一个偏僻的农村,他还有5个姐姐。父母是普通的农民,一家人就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家中人口众多,经常吃不上粮食,父母就去地里捡红薯,做成窝窝头。

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杂粮,萝卜干,咸菜和大酱,尤其是大酱,几乎天天吃,导致现在聂海胜一闻到大酱的味道就犯恶心。

家中连饭都吃不上,上学更是十分艰难,为了凑够几块钱的学费,父母经常向亲戚借钱,可那个年代大家都很苦,亲戚家也没有钱,很多时候,聂海胜交给老师的学费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

知道上学的钱来之不易,聂海胜学习十分的刻苦,放学回家后,不用父母督促,他会自觉地按时完成作业。

家里没有多余的闲钱让他购买课后资料,聂海胜就把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书都被他翻到了毛边,每页内容都被他牢牢记在心中。

勤奋上进的他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总是满分。

放牛娃内心的军人梦

为了贴补家用,父母养了几头牛,全家人谁有空闲谁就去放牛。放假的时候,聂海胜就把牛牵到草多的地方,坐在牛的旁边,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个军人梦,看见电视机里的军人 英姿勃发,威风凛凛,他也想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有一次放牛的时候,聂海胜的头顶飞过了一架战斗机,好奇心驱使他追赶着那架飞机,正是这一次的偶然,他坚定地想要成为一名空军,捍卫国家的蓝天白云。

1980年,是聂海胜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正在上课的他突然接到母亲托人带来的口信,说父亲病重,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他紧赶慢赶地跑回家,到家后见到的却是已经离世的父亲。聂海胜内心十分的痛苦,他还没有来得及跟父亲道别,可怜的父亲就因为严重的胃壁溃烂去世了。

家里突然失去顶梁柱,母亲就肩负起父亲的责任,撑起一大家子。天还没亮的时候,母亲就起床了,喂鸡、养猪、做饭、种地,夜以继日地操劳,从不曾歇息。

看着母亲佝偻的身影,他很是心疼。要是自己能为母亲分担多好呀,抱着这个想法,聂海胜偷偷辍学了,扛起锄头就去地里锄草了。

从别人的口中,母亲才知道儿子辍学了,又生气又心疼,她和老师同学一起极力劝说聂海胜,最终,聂海胜回到了课堂。

重新上课的聂海胜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帮助他申请了救助金。每年假期,这位少年都会搬木材、下地干活、装茶叶,一个假期下来可以挣几十块钱。

高中上学的地方离家远,为了省下8毛钱的车票和不磨坏母亲辛苦缝制的布鞋,聂海胜赤脚赶路,60多里的路,少年从天亮走到天黑,月光下,他的身影十分瘦削。

和聂海胜同寝的舍友,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入睡,什么时候起床。寝室熄灯后,他会悄悄溜出宿舍,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早上,起床铃还没响,他就不见了踪影,早早地在教室里背书。

成为飞行员

“时光不负有心人”,1982年,空军到枣阳一中招人,一心想成为军人的聂海胜踊跃报名,经历了层层严格的体检和考试,他从几百个人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空军学校的一名学员。

进入航空学校只是第一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凭借着潜心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聂海胜成为了整个飞行大队中第一个单飞的学员。

1989年,聂海胜被分配到一个空军部队担任歼击机飞行员。在部队他仍然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可危险却纷至沓来。

他在部队主要的工作就是试飞新型歼击机,试飞和飞行员的训练并不同,要求驾驶人员必须检测出飞机每项指标的极限值,这份工作的危险性极大,谁也不知道一架新机型存在什么风险。

聂海胜并没有退却,英勇的试飞。一次试飞中,当他不断加速向高空中飞去的时候,机舱外爆响,飞机开始极速下降,整个机舱内的温度瞬间升高。

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聂海胜没有丝毫慌乱,他一边向地面塔台报告,一边冷静地分析问题,排除故障。试了各种办法,飞机仍然没有向地面坠落。

千钧一发的时刻,聂海胜果断做出选择,按下了弹射按钮,在他身后,飞机很快就爆炸了。

记忆力惊人的他在最后一刻牢牢记住了各种仪器的数据,这为研究人员改装飞机提供了关键的参数。由于出色的表现,他被记三等功。

在部队一待就是十五年,聂海胜前前后后驾驶过多种机型,飞行时长1408个小时,是中国最顶尖的歼击机飞行员。本来以为翱翔蓝天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归宿,可更让他兴奋的任务正在等着他。

1996年,为了发展航天事业,国家从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听说了这个消息,聂海胜立马积极报名。

成为第一批航天人,三问苍穹

选拔航天员的标准要比飞行员严格十几倍,皮肤、牙齿都要检查,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34岁的他,成为了第一批航天人。

要想真正步入外太空,他需要不断训练身体,低压氧气舱里的训练十分凶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聂海胜每次都坚持在里面待30分钟。

超重训练更是要人命,仿佛有个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压住了胸口,教材要求每次训练不少于60秒,聂海胜硬生生坚持了80秒。

还有其他常人根本不能承受的训练,他都一一扛了过来。为了让自己能够熟练掌握驾驶舱内的每种仪器,他没日没夜地背下来40万字的操作说明。

整天待在模拟仓里操作仪器,全部都熟练了之后,他就关灯训练,最终练到所有动作都是肌肉记忆才肯罢休。

20__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向了外太空,看着浩瀚的宇宙,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当飞船临近祖国的上空,他都会低头往下看,那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地方。

20__年,他再次出征。队友王亚平觉得聂海胜是整个组里的定海神针,有他在的地方,队员就很安心,什么都不怕。

20__年,57岁的他两鬓已经斑白,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他又一次出征。为了看起来年轻些许,他在出发前,特意将头发染黑。这次航天员去太空要执行多项任务,光螺丝钉都要拧1000多个。

聂海胜,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凭借自身惊人的毅力和勤恳的求学态度,一路成长为航天英雄。历经了重重磨难和痛苦,他仍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忱。

当年离家到航校报到的火车上,部队给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这些糖果让聂海胜感受到了甜蜜、光明。

带着这份甜蜜他一路勇往直前,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值得我们每个人致敬。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0

刘伯忠在刘家兄妹中排行第四,是刘伯明的亲弟弟,笑起来与刘伯明很像。

6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见到刘伯忠时,他正在伊安县城给人做装修。

“我自己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最佩服的还是二哥,他不仅是我们兄弟姊妹的榜样,也是我的儿子、女儿等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刘伯忠说,他小时候最敬仰的就是二哥,因为二哥在冬天零下20℃时,还可以坚持骑每天自行车上下学,他自认自己做不到。

自从自己当了父母,刘伯忠在教育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时,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像你二叔一样能吃苦、爱学习”。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刘伯忠的女儿考上博士,儿子硕士毕业考上公务员。

“我最佩服二哥的,也是他能吃苦、爱学习。”作为家里排行第五的刘伯福,也非常佩服自己的二哥刘伯明。

刘伯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二哥刘伯明不仅上学时能吃苦,参军以后更是能吃苦,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能坚持下来太不容易,是他和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唯一的妹妹刘玉芝心里,二哥刘伯明非常节省,但对她谦让宽容。

多年以后,刘玉芝仍记得,学校运动会,她向二哥要钱,刘伯明把在学校用来买饭的一元钱给了她。

“20多年前,冰棍才3分钱一根,1元钱能买很多东西。”刘玉芝现在还记得二哥给她的那一元钱。

作为刘伯明的初中校友,伊安出租车司机孙师傅说起师哥刘伯明,也是滔滔不绝,称刘伯明是伊安人眼中家乡的骄傲。

孙师傅说,他自己读书不行,但是一直佩服会读书的刘伯明,小时候就听家长说刘伯明聪明会读书,现在自己也经常用刘伯明的例子教育子女好好学习。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1

在_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百米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半决赛排名第一进入决赛。决赛中由于有人抢跑,影响了苏炳添的心态,最终苏炳添只跑出9米98,排名第六。

近日,外媒制作的苏炳添纪录片播出,给我们带来了关于苏炳添更多的信息。纪录片中说到,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的9秒83不仅是亚洲纪录,其前60秒用时6秒29更是前无古人,载入史册。

注意了,前无古人,也就是说,苏炳添是60米世界第一人。如果奥运会有60米跑,苏炳添不但能够站上领奖台,还很有可能拿到金牌。不过很可惜,奥运会最短距离是100米,并没有60米跑。

苏炳添前半程跑能力出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一张照片很经典,那就是苏炳添和博尔特一起隔道而跑。苏炳添超快的前半程让博尔特都感到惊讶,看着快如闪电的苏炳添,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不是吹苏炳添,如果只比60米,那博尔特都不是苏炳添的对手。博尔特起跑反应并不算很快,启动速度也一般般,但后程爆发力十足。博尔特通常是在40米左右开始发力,大步流星甩开对手冲向终点线。

苏炳添由于身高所限,步子迈得相对小一些,所以虽然前半程能建立优势,后半程还是很难和博尔特这样的高手媲美,能够跑出9秒83,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个成绩了。

苏炳添爆发力不如博尔特他们,为什么前60米却能跑出世界第一的成绩?这都是因为苏炳添的努力和坚持。在短跑这个领域,30岁算是老将了。博尔特29岁就退役了,可想而知短跑对于年龄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苏炳添在30岁后还能取得进步,在32岁时创造个人生涯最佳成绩,打破亚洲记录,靠的就是不停的打磨技术。为了能够跑得更快,苏炳添对起跑姿势,对枪声的预判,对频率的协调等等,都做得非常细致。

很多人以为短跑靠的就是身体素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身体素质自然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强壮的腿部肌肉,那想在短跑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要想在世界大赛中跑出好成绩取得名次,除了身体素质,技术也很重要。尤其像苏炳添这样身体素质并没有黑人运动员好,就更需要技术来补救了。

可以这么说,以苏炳添的技术,如果他拥有黑人运动员平均的身体素质,那100米跑很可能博尔特都要甘拜下风。

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苏炳添就没有再参加比赛。苏炳添开始陪伴家人,享受生活。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职业运动员,经常要东奔西跑,和家人聚少离多,是非常辛苦的。到了苏炳添这个年纪,想回归家庭,也属正常。

不知道外媒制作的这个苏炳添纪录片,会不会重新唤起苏炳添的雄心壮志。作为60米世界第一人,如果就这样结束告别奥运会赛场,那是非常可惜的。苏炳添既然能在32岁时再创新高,那为什么不能在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再创辉煌?支持苏炳添继续跑下去,在巴黎创造奇迹!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2

顾诵芬带领的团队诞生出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知识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图书也都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顾诵芬淳朴的话语中不无谦虚。对于年轻人,他充满了期待。“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20__年,当鲐背之年的顾诵芬再次回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时候,执意要到中国航空事业开拓者黄志千烈士的塑像前去看一看,颤颤巍巍的他看向黄志千塑像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在顾诵芬的心里有国家、有航空、有飞机、有研究所、有团队、有老同事、有老朋友,就是没有他自己。他讲起来都是设计制造飞机的时候如何的艰苦,哪位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话飞机就飞不起来,可是他自己的功绩总是一笔带过、不愿多提。提到大家的生活,哪位同志受了委屈,哪位同志应该受到照顾,谁的日子过得很苦,他都说的清清楚楚,但是问到他自己受的苦时,却总是云淡风轻。

顾诵芬说:“这没什么,都是应该做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主席的教导。”这些话不是喊口号,不是说空话,这是他内心最真的话。他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他用过去投身航空几十年的时光告诉我们,航空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3

罗甸县麻怀村400多户村民世世代代深居群山环抱的一片洼地,建房盖屋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靠人背马驮来的,如果用拖拉机,要绕道20多公里走后山便道,不仅危险而且负担沉重。

邓迎香原是麻怀村的一位普通党员。为了打通出山的道路,从1999年初起,她积极参与筹款并组织当地村民用人工凿洞的土办法,在广山坡山腰里挖掘隧道。直至20__年夏天,邓迎香和当地村民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坚韧与执着,在大山中挖出一条216米长、5至6米高、3、5至5米宽的隧道,将过去几个小时的出山路变为只需十几分钟的通途,解决了麻怀村和邻近几个村寨的行路难问题。

隧道通车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山村的面貌,村民用上了农用车、面包车、轿车、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80%以上村民住上了新房,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世代通达村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4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年度人物。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中的一句“冲天鹏翅阔”表达了对顾诵芬院士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倾尽心血的无限敬仰。

“每当国庆阅兵战机呼啸飞过,都是万众瞩目的时刻。人们在仰望的时候,也是在行注目礼。几代战机几代人,他在长空留下了鲜明的痕迹。”组委会在给予顾诵芬院士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的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考虑到身体原因,今年92岁高龄的顾诵芬院士未能亲临颁奖盛典现场,他以视频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他表示:“组委会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感谢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还要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新设计多型飞机气动布局,建立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歼8、歼8Ⅱ超声速歼击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歼8系列飞机是20世纪我军核心主战装备。他建立了我国歼击机研制体系,为航空武器装备跨代升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空工业各单位很多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形式收看了颁奖典礼,再次被顾诵芬院士为航空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动。顾诵芬院士是航空工业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作为他的后辈,现任沈阳所总设计师的孙智孝说:“顾老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我是所里第六任总设计师,虽然肩上担子很重,但在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来自航空工业成飞的“90后”员工吴松泽则表示:“顾老和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在‘一张白纸’的背景下开创了新中国飞机设计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们永远奔腾在祖国航空事业第一线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飞机设计师,我要传承好前辈们忠诚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接班人。”

“感动中国”自20__年启动以来,近200位人物和群体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激荡人心,令无数国人为之动容。其中,“壮志凌云”的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和“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分别于20__年和20__年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与顾诵芬院士一样,作为航空人的杰出代表,身上凝结着的“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后来者们接续奋斗,也让更多国人认识“深藏功名尘与土”的航空人,认可“隐秘而伟大”的航空事业。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__年。共评选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10位年度人物,并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5

顾诵芬对航空的兴趣始于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时期。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兴趣与哥哥一起开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飞。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响。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因为抗美援朝,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上级组织决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研究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6

“首飞”神六,度过难忘“太空生日”

经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20__年,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的首飞梯队,和杨利伟、翟志刚一起等待最后的选拔结果。虽然那一次聂海胜遗憾落选,但他打心里替杨利伟高兴和自豪。聂海胜目送战友飞上太空,心中充满了对自己事业的崇敬和自豪。他说:“九天揽月,我们盼望那一天!”

“神六”任务开始后,能不能入选,成为聂海胜千百次问自己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刻苦训练,绝不放弃!后来,他成功入选“神六”乘组。

神舟六号发射当天,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后来聂海胜回忆道,“出征那天,我们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出差’,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0次左右。火箭拔地而起时,我和俊龙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了一起。”20__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

飞上太空第2天,恰逢聂海胜41岁生日。由于工作计划安排十分紧张,前一天晚上,任务指挥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儿和他进行天地通话,妻子送上祝福,女儿为他唱了生日歌,让他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太空生日。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7

1975年,杨振宁向周恩来建议加强科普工作,并建议引进《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版权。在等领导的关心下,这本刊物进入中国,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本版权合作的期刊,即《环球科学》前身。《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影响了数代精英人群。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3年12月,杨振宁向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99年5月,在杨振宁等人发起和倡议下,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注册登记。杨振宁谈到,随着国际间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学科互相影响日益剧增,国际科技交流越来越重要,希望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成为中国与国际科技交流的一个平台,促进科技交流传播。

20__年9月13日,81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他说:“现在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我觉得,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他说:“每一次课前。我要花两个小时认真备课。我要了解学生的进度。”

20__年4月2日,杨振宁在海南大学捐资设立“杨振宁特困优秀生奖学金”,用于资助海南大学每年20名品学兼优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杨振宁20__年11月来海南参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开幕式时,表示自己有帮扶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愿望。以杨振宁名字命名的奖学金为每人1000元人民币。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现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杨振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杨振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1971年,中美关系稍有松动,他马上就决定回中国来看一看。回到美国以后,他对中国的情形作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风和为人,他的演讲和报道在美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报告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对当地的华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杨先生的功劳是非常之大的。

杨先生还花了不少时间,尽力为在美国的华人做些事情。譬如,在美国有一些华裔认为美国的华人不够团结,于是组织了一个全美华人协会。杨先生做了这个协会的主席,对他个人做学问来说这是一个牺牲。这个协会建立以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宣传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中美建立邦交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譬如,在中美建交之前,全美华人协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极力主张中美正式建立邦交。

此外,以杨先生为主席的全美华人协会还尽力去促进美国华人的团结。他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力,设法来把华侨社会团结起来,一方面能为华侨自己争取福利,另一方面也能为中美之间的交流作出更多的贡献。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8

新疆戍边50年魏德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工农红军王定国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儿童孤独症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王兰兰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大国工匠李万君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

航海家郭川

抗癌女护士王威寻亲大姐吕顺芳

维和士兵申亮亮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宁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申亮亮,29岁,生前系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工兵分队战士。

20xx年6月1日,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一辆载有500多公斤炸药的汽车,驶入申亮亮所在维和部队的营区。当时,正负责营区2号岗哨警戒执勤任务的申亮亮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后方部队隐蔽。在汽车侧翻时,他本可以选择撤离现场,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换回了部队其他人员的平安。因为他的及时处置,500多公斤的炸药袭击,只一人牺牲。

这一人的牺牲把一位农村母亲的世界炸得粉碎。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悲伤得无法站立,坐着轮椅到机场迎接儿子的遗体回国。追悼会上,哭成泪人的杨秋花在多人搀扶下走到儿子的灵柩前,摆上一支白花,用河南乡音大声而颤抖地说:“我的儿子,你为国争光了,我谢谢你!”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19

20__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吴天一当仁不让地担任了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青藏铁路建设高原病防治首席专家等职务,为保障铁路建设者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踏上了新的征途。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健康保障领域遭遇的最大困难有两项:第一,高寒缺氧的环境对建设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第二,铁路建设的周期长、人员多,所需的科普和医疗的保障范围非常广,而很多施工人员文化程度有限,又来自平原地区,对高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认知不多。

为此,年逾六旬的吴天一不顾个人安全,多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健康保障工作。他结合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建立健全了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指导建起了40多座供氧站和25个高压氧舱站,提出了“三高三低”的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研发了有关药物。通过这些工作,他们成功地将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从青藏公路建设时期的10%左右下降到了1%以下。另外,吴天一还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成科普手册,撰写了高原保健手册、高原疾病预防手册。他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铁路建设前线,走入职工的宿舍和食堂,将科普手册交给工人,同时用简单易懂的口头语为工人们普及高原疾病防治知识,告诉他们怎么识别高原病,怎么判定高原病,碰到高原病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还手把手地演示急救措施。

青藏铁路的建设历时5年,期间10余万人参与建设,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建设者们对吴天一充满感激,称他为铁路建设中的“保护神”。青藏铁路建设完成后,前国际高山医学会主席JohnB. West教授受邀来到铁路沿线,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访问。考察访问结束后,John B.West教授对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高原医学发挥的健康保障作用大为赞许,将之称为国际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0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1年,就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香港沦陷,卢永根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在乡下时,卢永根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他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返回香港读中学。此时,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老师,受其影响和教育,他在全国解放前夕加入了香港的中共地下党。当时,卢永根年仅19岁。

卢永根很快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内地,到私立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迎接广州解放。年轻时的学习和革命经历,让卢永根不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正是在广州,卢永根初为人父。1959年,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房,卢永根的女儿出生了。夫妇俩共同商议后,决定给襁褓中的女儿取名“红丁”,以纪念恩师丁颖。

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但丁颖与卢永根的“忘年交”一直是学界佳话: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卢永根学生、华农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学术上,卢永根也紧跟丁颖的步伐,传承学术思想: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1963年8月,卢永根(左四)随丁颖(左三)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

“这些特殊经历,使卢老坚定信念、坚定信仰,保持了共产党员的良好习惯。”华农农学院副院长孔琴说,在卢老的要求下,作物遗传育种系党支部有一个严格规定,所有党员每月按时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

住院后,卢永根还主动向农学院党委申请成立病房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每月按时足额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每月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华农科研最新动态带到他的病床前。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1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处的“909”基地,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制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这意味着,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装置开始运行了!

这一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大家欣喜若狂,而总设计师彭士禄却在闷头大睡,在这之前,他已经连续五天五夜没有合眼。

彭士禄这个名字,鲜有人知。直到1988年9月27日,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他才作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走进人们的视野。而在这之前,他隐姓埋名30年,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都是中国的最高机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无产阶级革命家、烈士彭湃的儿子。

时隔50年,又是一个8月30日,重温历史,致敬这位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他是个大人物,全家都要为他隐姓埋名”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是彭湃的二子。上世纪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冲破阶级的“枷锁”,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第一个战士”。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这是彭士禄关于人生最早的记忆。1928年,他3岁,母亲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义。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那一年,年仅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尽管彭士禄才4岁,他就已经成了敌人的“眼中钉”、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彭士禄过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生活。他先后在几十个贫苦百姓家生活过,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在那里,他吃的饭里满是沙子、虫子,浑身都是虱子、疥子,晚上睡觉盖的是破麻袋。

1935年,在狱友们的掩护下,在监狱受了一年苦、差点被饿死的彭士禄终于出狱。之后,他从监狱转到广州感化院,患重疾又差点病死。10岁时,他开始沿着铁道流浪,一度靠乞讨度日。后来,彭士禄再度被捕,这一次,祖母周凤将其营救出狱。此后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门学习和生活。直至1940年,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周恩来见到彭士禄时凝视了一阵子,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终于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继承你爸爸的遗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后来,15岁的彭士禄来到了延安,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顾过往,彭士禄总是饱含深情地说,“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1954年1月,美国东海岸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巨大而灵巧的“黑色水怪”转眼潜入太平洋,游过墨西哥湾、荡过南美洲、横穿大西洋,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后又回到了美国东海岸,而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动力来自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铀燃料。如果换了石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节车皮的石油,消息一经公布,举世震惊。这就是继***之后再度震惊世界的美国核潜艇“***”号。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正准备回国的彭士禄被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坚定地说。

“从未在晚上12点以前就寝过,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头扎进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那样。当时,那种奋进不息、为祖国夺取知识制高点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回忆这段时光,彭士禄这样说道。也正是这段时光让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2

虽然喜欢四处乱跑,苏炳添其实一直是个乖宝宝。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发生什么纠葛。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体育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即便刚刚入队,还没有成为正式队员,苏炳添也从来没有把参加训练当做可有可无的随便试试,对教练布置的任务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这种自律的态度一直伴随着苏炳添成长。表哥蔡健发回忆,每次家庭聚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苏炳添从来不乱吃东西,不吃猪肉,更从来不喝酒。省队教练也大赞苏炳添的自律能力,在省队、国家队都是统一的饮食,有严格规定,但放假回家,很多运动员都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而苏炳添回家之后也是严格按照饮食要求,滴酒不沾。

除了很自律,苏炳添即便拿到全国冠军也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有机会回家,会一如既往地看望家人、启蒙教练。没有时间回家,也时常会通过微信、电话和大家联系,汇报一些训练、比赛的情况。

现在,苏炳添不仅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平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及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赛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进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3

神舟十二号飞天了,它不是一次简单的

“飞跃”,而是承载了无数研究者昼夜不分的努力、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期盼!

水滴汇聚在一起成为河流,星星汇聚在一起成为银河,个人梦汇聚在一起成为国家梦。

何为梦想?敢梦敢想是目标实现的奠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激情;因为有激情,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有坚持;因为有坚持,所以有成功。

汤洪波用11年的奋斗实现了“飞天梦”,他把自己为数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热爱的事业中,这既是挑战也是坚守。

他用11年的时间去赌,赌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未来;他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默默坚守了好多年。

也许在他看来,这既是无法推脱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汤洪波也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亩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下田地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乐、叛逆的时期,而他并没有,他早晨起早为了烧火做饭。父亲也经常告诉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这丘田不准回家吃饭,不割满一担鱼草不准休息”,这不只是父亲的言行教导,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领悟的源泉。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这份“称不上”苦的事业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养,源自于他的韧性。

汤洪波高三毕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招飞考试”这条路。1995年成功入选飞行员的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与稚嫩,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年仅19岁的他开始了飞天之路,在这条“重重艰难困苦”的路上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动摇过。在八年艰苦训练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圆自己所梦,成为飞行大队的领班人。成为飞行员是汤洪波的“小梦”,当“小梦”扎根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梦”之旅,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化需要一个更加艰辛的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严苛的训练、艰辛的条件、无数个累到瘫倒的日日夜夜,这是汤洪波的选择。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没有一丝抱怨,他只知道坚持下去会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终于,在20__年他入围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这就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坚持吃苦”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从20__到20__,11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体会的辛苦。野外训练,剥脱睡眠训练等等,更艰难的是在不确定未来之路会如何的同时,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就怕因为一个行为得不到位就断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这条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是他的热爱,因为是他的选择;因为这是社会的命脉;因为这是国家的希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飞行过程中用过的头盔自始至终都陈列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是汤洪波的信念,

鼓励着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选择中坚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辉。坚持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行动,汤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4

廖俊波,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面对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县,廖俊波不打退堂鼓,不当太平官,把担当放在首位,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奋、实干、严谨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画卷,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20__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__年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日,中宣部追授廖俊波\"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廖俊波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廖俊波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座右铭。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生活中,他始终廉洁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风家教,爱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在教学第一线。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楼里,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5

北京,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院内,一条500米的路,顾诵芬从60多岁走到了90多岁。

现在的顾老虽已92高龄,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然坚持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

500米,40分钟,顾诵芬始终不疾不徐、沉着平和。他记得,从前的自己经过这条路时,“走路都带风”。

1956年,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1964年,中国开始自行设计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清晨,在沈飞试机跑道的一端,歼-8英姿勃发地停在那里,等待着起飞的命令。上午9点半,试飞员尹玉焕驾驶歼-8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杆爬升,直冲蓝天,飞至3000米上空,做平稳欢快地盘旋,动作矫健而轻盈。“飞行正常”,塔台的话筒里传来尹玉焕的报告。飞机在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歼-8首飞成功了!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20__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91岁的顾诵芬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顾诵芬谈到这至高荣誉时这样说。

得知顾诵芬先生获此荣誉后,许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对顾诵芬讲出深情祝愿。“顾总是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沈阳所总设计师孙智孝说。“顾院士是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负众望,注重创新,信念无比坚定,力量无比强劲。”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说。“从老一辈的设计师身上,我看到了勤奋、钻研、严谨、忍辱负重、勇于担当的品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说。

顾诵芬的办公室在二楼东侧。一套木桌椅、两个旧沙发是这件屋子仅有的活动空间,剩下全被各式书籍和资料填满。在这片“书的海洋”里,顾诵芬仍然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起每一本书的内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编的丛书。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6

有人说他不爱国,把他和一系列回国为钱学森、邓稼先工作的科学家相提并论。有人说这是奉承,而更多的人嘲笑它与现任妻子吴帆54年的恋情。其实我觉得当时情况变了,未来不可预测。作为一个在世界科学界被载入史册的科学家,或许养老只是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他继续科研的道路,你我或许没有更好的选择。另外,我们很难知道各种各样的原因。批评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老人恐怕太草率了。杨振宁不止一次展示了他的爱国主义。他把清华大学给他的百万年薪和出售房产的资金,连同诺贝尔奖的一大部分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支持这里的研究工作。

这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的行为让各种难听的话难以立足。至于他和妻子王女士的感情,恐怕别人没资格评论。他们不容乐观的婚姻,已经走过了13年。不管外界怎么猜测,他们都保持着平淡的幸福。

时至今日,这位90岁的老人依然兴高采烈,与当代年轻人探讨中国教育和未来科学。和老婆谈感情,生活总是很难笑。这种淡而无味的甜味怎么样?为什么不被祝福?正如老阳所说,在如今的思想道德冲突下,这段婚姻可能还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只要双方真心相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的爱情会成为故事。

我们是听着科学家的故事长大的,恐怕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科学梦。牛顿-爱因斯坦-玛丽·居里,一个又一个顶尖科学家,人尽皆知。然而,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世界物理学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当代物理学家而感到骄傲,并为他的归来而感到兴奋。

少一些怀疑和无望的指责,多一些理性的评价和对科学的关注,让老阳先生得到了他应得的尊重和公正的评论,也让历史悠久的画家和神仙们少了一些“图灵”的遗憾。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7

6月16日上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六月的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屋舍俨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汤洪波的家乡。

今年46岁的汤洪波,是一位航天员“新人”。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汤洪波,曾励志走出农村,奔赴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理想。通过成功招飞,从航校顺利毕业,汤洪波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20__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在20__年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汤洪波克服转型的艰难,用十一年的努力与坚守,等来了“飞天梦”的圆梦时刻。

汤洪波成功入选这次飞行任务的消息传来时,他的父亲和弟弟正顶着烈日在田里忙活。汤洪波的父母已年过七旬,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务农为生。老两口有两个儿子,哥哥汤洪波是能“上天揽月”的航天员,弟弟是与父母一起“下地”的农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还承包了20多亩鱼塘。

勤劳质朴的一家人,谈及汤洪波,眼里满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学回来,还会帮我们分担家务。”在母亲伍兰清的眼里,汤洪波是一个文静、诚恳、踏实、孝顺的孩子。上世纪80年代,以务农为生的汤洪波家并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种水稻,晚上还要守夜烧砖。十多岁的汤洪波便利用空闲时间,帮父母分担农活,到田里除草、施肥。在飞栏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汤海秋家里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亲伍兰清说,儿子进入部队后,虽然回家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回家,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

但是孝顺懂事的汤洪波,偶尔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时候喜欢看小说,经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来,但又怕被我们骂。”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笑着说。

父母勤劳、质朴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汤洪波。航空与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无论汤洪波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努力咬牙坚持了过来。

“他能为祖国完成航天任务,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感到很高兴!希望他能够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对于即将出征,征战太空的汤洪波,全家人充满信心与期待。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8

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昨晚8时,《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当选为《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名列其中,在他的颁奖辞中这样说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11月3日,20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顾诵芬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苏州的一户书香世家,祖上系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美誉的苏州名门唯亭顾氏。他的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5岁那年,父亲顾廷龙应邀到燕京大学任职,顾诵芬全家迁居北京。顾诵芬少时便立志航空报国,高中毕业后,他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攻读航空工程系。1951年大学毕业后,顾诵芬毅然投身新中国刚刚起步的航空事业,此后的30多年间,在基础全无、经验空白、人力缺乏、设备掣肘的境况下,顾诵芬先后参与或主导设计研发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

多年来,顾诵芬院士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0__年5月,市科协专程拜访看望顾诵芬院士,他亲笔寄语苏州:“科技创新,引领苏州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市科协、姑苏区科协等共同为远在北京的顾诵芬院士寄去了精心准备的重阳礼物。顾诵芬院士亲笔致信表示感谢:“家乡如需我做什么,我当尽力为之。”寥寥数语间,尽是心系桑梓的拳拳深情。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29

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顾诵芬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那时的飞机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日本飞机频繁在头顶上空盘旋,***爆炸震得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顾诵芬说:“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就这样,报国的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顾诵芬10岁生日时,叔叔顾廷鹏买了架航模飞机送他,他视若珍宝。父亲见他这样喜欢航模,便也买了一架给他。最初的航空梦想,便从小小的航模上诞生。此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航空武器装备是现代战争的首战装备、决胜装备。建立独立完整并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航空工业,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1951年,顾诵芬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局。当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国家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0

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收获了“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他先是在奥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成功晋级决赛,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2小时后,在决赛赛场上,他又跑出9秒98,再次突破10秒。

当晚,他的身影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起跑线前、8位选手中,他是唯一一个黄皮肤。此前的半决赛,他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大幅刷新亚洲纪录。中国人第一次挺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苏炳添,一举创造了历史!

选择坚持,选择成功。再过二十多天,苏炳添就32岁了。这个数字,在短跑界已是“高龄”。田径赛事就是如此残酷,身体这项“资源”无法持续挖掘。过了28岁这道门槛,大部分选手会新陈代谢变慢,体能下降,成绩止步不前。就像此次“飞人大战”,苏炳添是唯一的“80后”。在他之外,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而那正是黄金年龄。

早在20__年,曾有记者问苏炳添:你觉得你现在的弱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年龄。我今年26岁,再过两年就28岁了。”6年前,就视年龄为弱点;6年来,他硬是跑赢了时间,超越了年龄的局限!梳理媒体报道,这6年,他遭遇低迷、伤病,一次次考虑退役。但他又一次次选择相信,选择留下,选择坚持。他说:“我觉得上天在一直考验我,但是没关系我有这个耐心……我想我真的还可以跑,选择留下来,希望继续突破。”这份坚持、坚韧,让他以近32岁的年龄惊艳世界。

勤能补拙,事在人为。在田径圈,公认的黄金身高在1.85米左右,比如加特林1.85米,鲍威尔1.88米。而苏炳添只有1.72米,没有明显的“身体天赋”。早在中学时,老师曾带他几次去市体校,但都没有被教练看中,因为“觉得他身材太矮,将来没有发展空间”。然而苏炳添日复一日,认真、专注,把每一次训练做足、做好。教练袁国强曾这样评价:“他是我带过的最自觉的队员。十年来,在训练场地上他只要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就绝对是在训练,从不偷懒。”

作息规律,按时起床睡觉,从不抽烟喝酒,即便在家庭聚会上也不吃禁忌食物,即便在外参加活动也会坚持做基本训练……在苏炳添一次次打破记录的背后,是一个关于勤奋的、经年累月的“漫长”故事。

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在半决赛前,苏炳添面对镜头,把大拇指和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有网友调侃,这是“拿捏得死死的”。其实呢?苏炳添说,就是想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一点点,哪怕是0.01秒,背后都是千难万难,是精雕细琢,是全力突破。20__年,他以偶像刘翔为参考,调整了起跑脚;20__年,他改变了摆臂动作,尝试改善脚掌落地后的发力——那时,他已经29岁了。

百米10秒是黄种人的极限?苏炳添第一个冲进10秒大关。百米半决赛就是亚洲人的决赛?他成为进入电子计时时代的首位亚洲选手。更快、更高、更强,“老男孩”苏炳添做到了。他的不懈坚持、突破自我、挑战极限,正是中国人对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1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这位胸前佩戴着“七一勋章”的长者,曾经的风华正茂蜕变为如今的淡定从容。从医一甲子,吴天一始终践行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托。

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岁的吴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他和战友们每次闯入“生命禁区”都成了“钻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是1982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2

20__年,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陈贝儿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陈贝儿:我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的报道,说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的,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大。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3

最近,若问什么最火?非神舟十二号升天莫属。

同时,三位飞天的宇航员也成了全民偶像,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才是民族英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他们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名字,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这次飞天,相关部门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以便能及时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而三位航天员中,年龄最大的当属57岁的聂海胜,已经是三探苍穹,拥有极其丰富的飞天经验。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聂海胜的成长背景,和他生活中的趣事。

一、聂海胜的童年

聂海胜出生于1964年,老家在湖北枣阳。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口观念”,所以父母连着生了8个孩子,聂海胜排行老六。

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一共10张嘴等着吃饭,所以聂海胜经常能体会到饿肚子的滋味。

而且,聂海胜经常穿姐姐们的花衣裳,还惹得不少同学嘲笑他。

不过,即使饿着肚子,也没耽误他调皮捣蛋。小时候的聂海胜可是远近闻名的捉鱼摸虾小能手,有时一次能摸上来十多斤。

当然,他是逃课出去的,这些“战利品”当然不敢带回家。于是,他就带到同学家,跟同学一起分享。

鱼虾用清水煮了,再撒一把盐,在那个年代可是绝顶的美味了。

面对生活的窘迫,聂海胜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学习非常好。以至于在初中时,还获得了一个“数学王”的称号。

当时,考试满分是100分,老师说最先交卷的人能多得5分,聂海胜就成了每次都考105分的那个人。

二、学霸聂海胜

1980年,聂海胜的父亲不幸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年纪轻轻的聂海胜非常懂事,帮母亲揽下了许多农活,像放牛、割麦子等等。

也因此,聂海胜耽误了不少学业。这么一个好苗子,每天在地里忙农活,可急坏了老师们。

老师们商量后,决定免除他的学杂费,减轻他家里的负担,聂海胜这才能安心读书。

中考时,聂海胜考上了枣阳一中,整个地区最好的高中。

进了这所顶尖高中,聂海胜终于感受到了压力,曾经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他,现在只能排在中游。

为此,聂海胜学习更加认真。下晚自习后,别的同学都回了寝室,只有他在教室里点着煤油灯,继续读书。

老师知道后,劝他回寝室,他就在寝室的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继续读书。

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那样刻苦,但是效果也非常显著,聂海胜的成绩很快就攀升到班级的前列。

由于学业繁忙,聂海胜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贪玩了。所以,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运动。

那时,学校里流行一个游戏——刀蹴,也就是现在的“斗鸡”。刚开始聂海胜还屡尝败绩,等到锻炼了几个月之后,班级里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聂海胜平时非常乐于助人,每次学校检查卫生,同学们打扫完,他都要帮其他同学再看一遍,偶尔有些遗漏的角落,聂海胜都会帮忙清理。

有一次,同班同学肖居成得了重感冒,聂海胜为了照顾他,每天帮他打饭、洗碗,连续做了一周。

正是因为这种品格,聂海胜在高中时人缘非常好,交到了不少朋友。

聂海胜曾跟好友金邦才吐露心声:“我以后想当兵,最好是飞行员。”他说:“小时候飞机飞过,小伙伴都喜欢看,而我是看得最久的那个。”

那时,学校附近有一根十来米长的钢管,只有一只脚那么宽。聂海胜每次都能走完,而且一次比一次快。

事实证明,他的平衡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常年锻炼养成的身体素质,绝对是当飞行员的料。

三、飞行员时期

没过多久,聂海胜的机会就来了。

1983年,空军部队到枣阳一中招募飞行员,聂海胜轻松达标,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

当时的条件不如现在,各种器械非常粗糙。手脚磨起泡,甚至渗出血水都是常有的事。

好在聂海胜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最后,聂海胜终于成为了一名歼击机的飞行员,还是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

在部队训练期间,聂海胜每隔几年会回家探望一次。其中有一次,还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当时,聂海胜像往常一样,回家帮母亲干农活。心血来潮之下,借了邻居一辆手扶拖拉机。

结果,从没开过拖拉机的他,刚一上手,差点给开翻了。

乡亲们看到后不由得起哄:“会开飞机,不会开这个?”

聂海胜则是尴尬地挠挠头,说:“这玩意儿确实不好弄。”

1989年6月3日,聂海胜驾驶歼击机升到4000多米的高空时,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

聂海胜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一边向指挥部报告状况,一边在脑海里想解决办法。

然而,各种办法都试了个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飞机还在下坠。

由于速度过快,聂海胜的双眼甚至出现了黑视现象。

在最后一刻,深知局面无法挽回,聂海胜才按下了弹射开关。等到他看清时,发现飞机已经坠毁了。

为了表彰聂海胜在这次飞行中,努力挽救歼击机的精神,部队给他颁发了三等功。

此后,聂海胜驾驶各种型号的歼击机,累计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四、英雄背后的功臣

1991年,聂海胜正在南昌工作,27岁的年纪已经老大不小了,却还没有个对象。

聂海胜有一套自己的择偶标准:首先两人必须得合得来,而且最好是在南昌本地,这样两人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

有意思的是,当时他因病住院,看到医院里的女护士很多,于是就请护士长帮他挑一个。

护士长思来想去,决定把聂捷琳介绍给他,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聂海胜朴实厚道,聂捷琳心灵手巧、大大方方。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对彼此很满意。

没过几次,聂海胜就见到了女方的父母,二老对他也非常看好。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结了婚,聂海胜成了“江西女婿”。

两人婚后一直非常恩爱,吵架都很少有。然而,有一次两人却闹得险些离婚。

1996年,两人结婚第5年时。我国准备进行航天员遴选,聂海胜作为国家特级飞行员,自然对这个机会非常渴望。

可是,等他回到家对妻子一说,聂捷琳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不同意。

聂海胜也很无奈,一边是结发的妻子,另一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让人为难。

于是,聂海胜想了一个办法:先斩后奏,等通过了选拔,再征求妻子的原谅。

可是等选拔人员登门的时候,聂捷琳直接把他们“扫地出门”,就是不同意丈夫做航天员。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聂捷琳甚至拿离婚来威胁聂海胜。

婚当然是不能离的,可是聂海胜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后来,经过聂海胜多次软磨硬泡,聂捷琳才终于同意了丈夫的请求。

五、航天员时期

1998年1月,聂海胜跟杨利伟等一共14人,成为了我国首批航天员。

从那以后,聂海胜跟妻子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生活”。

作为宇航员,光是基础课程,就要学习58门。还要经常在失重的环境中训练,为将来进入太空做准备。

虽然,家属楼跟基地之间只有500米的距离,但是聂海胜忙得很久都不着家。

近在咫尺的家属楼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枣阳老家了。

20__年,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聂海胜才千里迢迢赶回老家。

看着床头虚弱的母亲,面对生命危险都毫不畏惧的硬汉,终于留下了眼泪。

好在经过救治,母亲的性命保住了,在母亲身边陪伴了三天之后,聂海胜又回到基地,投入到训练中。

20__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出征太空,乡亲们都聚集在老家的空地上,跟聂海胜的母亲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20__年6月11日,聂海胜再次执行任务,乘坐神州十号升空。老家的乡亲们拉起横幅,写道:海胜在天揽四海盛景,举国欢庆贺神州腾飞。

时至今日,聂海胜已经是57岁的老将了。这次神州十二号任务,已经是他第三次进入太空。

临行前,聂海胜还染黑了白发,告诉人们:我还年轻,我还能为国争光。

不光是聂海胜,已经56岁的杨利伟,虽然多年没有接受航天任务,却仍然在保持训练训练,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

尽管我国第一代航天员已经上了年纪,但是我们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之后的无数代航天员前仆后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聂海胜一样,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老一辈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一直传唱下去。

“航天精神”也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鼓舞着一代代中华人民。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4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篇35

卢永根,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

1997年他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xx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于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0xx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