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人物事迹【推荐14篇】

申纪兰人物事迹(精选14篇)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

“领导、党员带了头,群众就会不发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还要环境好。”

————申纪兰代表用她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感受。

77岁高龄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代表,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人大代表常青树、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

50多年前,申纪兰嫁到坐落在太行山脉一个峡谷中的西沟村。用她的话说,这里“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没水光石头,谁干也发愁。”

当了村干部后,申纪兰带着乡亲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在332个干石山坡上植树造林,在230多条荒沟中筑坝造地,种了20000亩松树,300亩果园,还有30000株核桃。近几年,她又带领大家先后建起硅铁厂、磁钢厂等10多个企业。

西沟村的变化正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申纪兰的事迹也由此广为传颂。对此,申纪兰说:“功劳不是我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什么都干不成!”

“如今农村变化很大,尤其是国家改革开放这20多年。老百姓都在思谋着更快地走向富裕。”但建设新农村最需要的钱从哪来?申纪兰认为,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带领群众、引导群众走致富路。

“近年来西沟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为村干部,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功劳,要认识到,真正实现这些成就的是广大群众。但干部就是干部,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带领群众谋利益而不是谋私利,谋私利就不是共产党员。”申纪兰说。

对当前在农村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申纪兰说,自己能深刻体会这是党中央教育广大党员执政为民,廉政奉公的一次重大举措。“我一听就满意,一听就高兴,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好了,对广大党员来说就是个‘加油站’。”

西沟村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怎么干?申纪兰介绍说,村里已经讨论过并定下方向:要向空中发展,尽量节约土地。“平地应有平地的规划,山地应有山地的规划,因地制宜规划才是个好规划。要在土地上下功夫,不能浪费一分地。”申纪兰说到这里有些激动,“土地是个大事情,我说的也是大实话!”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人大代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因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并受邀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观礼活动,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再次汇聚各方目光。近日,记者走近申纪兰,探寻这位90岁老人与人民代表大会风雨同行65年的传奇故事和她在新时代的履职新使命。

申纪兰,让我们再次走近您

一枚勋章,闪闪发光。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挂在了申纪兰的胸前。沉甸甸的勋章,照映着她初心不改的模样。

“上台领奖的时候我沿路走,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我把勋章戴上,还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贺,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没有想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

11月18日,申纪兰向记者讲述时依然激动万分。她那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声、用力拍着胸脯的双手,都向记者传递着发自肺腑的喜悦与感激之情。她说:“我是代表亿万农民光荣地领了这个奖,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我就领不到这个奖。‘十一’那天,我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参加晚上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活动,亲身感受了国家的强大,真是越瞧越高兴啊!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跟群众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奔向小康、实现中国梦。”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3

青青太行,劲松屹立。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行。村民说,他们这里的人,比起信老天,更愿信劳动的力量。

这里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

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急先锋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

申纪兰介绍说,按照当时的分工计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计10个工分,那么妇女只能计5个。不平等的报酬又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同时努力做男社员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男女同工同酬。

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也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4

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怎样的杰出贡献,才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嘉奖?她为中国女性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为什么始终坚持下地劳作、春种秋收,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从辫子上扎着蝴蝶结、充满青春活力到如今皱纹爬满额头、90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西沟?

循着“共和国勋章”的无上荣光,记者开始探寻申纪兰光辉而又别样的人生。

时间回到1951年。这一年,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1岁的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她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去地里劳动。但妇女们遇到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儿,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倔强又聪慧的申纪兰提议,妇女们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比撒肥、比间苗、比锄苗。经过多次争取,西沟村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儿得一样的工分,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文章,报道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由于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响力,1954年,25岁的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5

申纪兰同志1929年12月生于山西省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顺县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西沟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1年12月,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申纪兰同志被选为副社长。她发动西沟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争取实行了男女同工同酬,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申纪兰的事迹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男女同工同酬作为重要的政治命题得到广泛关注,并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写入宪法。

1953年4月,申纪兰同志当选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会委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6月,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赴丹麦参加了争取妇女权利及世界和平世界妇女大会。1958年12月,赴北京参加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中国妇女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

1954年,申纪兰同志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25岁第一次当选至今,她是唯一 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1971年,申纪兰同志任平顺县委副书记、晋东南地区妇联委员。1973年至1983年,任山西省妇联主任。1984年至20__年,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要住房、不脱离农村”。

改革开放后,申纪兰同志与时俱进,带领山区群众勇闯市场经济,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农林牧副一起抓,治山治沟、兴企办厂,为老区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申纪兰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群众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创办扶贫工厂,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努力把西沟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1954年,申纪兰同志被评为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业增产模范。1979年、1989年、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被长治市委授予太行英雄称号。1993年、20__年山西省委发起了向申纪兰同志学习的号召。20__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__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__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__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__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__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__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__年10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活动。

申纪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忠实践行党的优良作风,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__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到平顺西沟考察调研时指出:“西沟60多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李顺达、申纪兰的劳模精神,需要好好总结和发扬。”“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太行精神和纪兰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20__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亲自向申纪兰同志颁授“共和国勋章”。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6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

申纪兰介绍说,按照当时的分工计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计10个工分,那么妇女只能计5个。不平等的报酬又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同时努力做男社员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男女同工同酬。

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也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7

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已成为共和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传奇。她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却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她尽心履职,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等议案、建议,不断得到采纳和落实。她也因此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最资深的“国会议员”,是当之无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常青树”“活化石”。

连任十三届,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有了说话的权利。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__年,申纪兰领衔提交“关于保护耕地的议案”。“修通路,迈大步,带领大家去致富。路修好了,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与交通相关的建议,申纪兰也提过很多。1996年,在申纪兰的持续建言下,长治到北京的直达列车顺利开通。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推动山区交通建设的相关建议。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加快修建林长高速公路的相关建议。20__年,她向大会提交一件“关于加快推进聊(城)邯(郸)长(治)客专项目的建议”。

20__年,申纪兰向大会提交一件“关于支持平顺县创建中药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并在闭会期间多方推动,助力平顺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她还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扶持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问题发表意见、提交建议。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8

告别了贫穷饥饿,西沟人看到了奋斗才有出路。也只有奋斗,西沟才能致富。

改革开放后,申纪兰率领着西沟人喊出了“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口号,开始了工业化转型。

1984年春,刚刚参加完“两会”的申纪兰便带领村干部到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参观考察乡镇企业。考察结束,她下定了办企业的决心。

1985年4月,西沟村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开始兴建铁合金厂。这是西沟村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家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也是平顺县创办的第一个村办企业。1987年10月,总投资150万元,西沟铁合金厂一号炉建成并试产成功。

1994年,西沟村办起了金星磁钢厂。1997年,西沟村与山西安泰集团合作建成了山西安泰纪兰饮料有限公司。随后,西沟饮料厂全面改制,组建了山西纪兰饮料有限公司,使西沟村办企业第一次引进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从跑项目、找资金到领着村民亲自干,申纪兰经历了办企业的艰辛,却让村民尝到了兴工致富的甜头。

西沟村前任党支部书记王根考清楚记得,一次清理铁矿的厚沉渣时,由于锅炉温度高,为了安全,他想着花钱找人来做,但申纪兰不同意,她自己拿着铁锹在高温炉下铲,为大家省下了5000多元。

随着纪兰核桃露、纺织绣品、化工建材源源不断地运出山外,西沟的集体经济突飞猛进。最辉煌时,西沟拥有10家企业,西沟村民年均收入曾是平顺县最高的。二层楼房、西沟幼儿园、中小学校,见证了西沟在那段时间的辉煌,也见证了申纪兰作为劳模的奉献与担当。

这样的探索为西沟日后成功发展香菇大棚、光伏电站,引进太子龙服饰企业,与山西曦晟园科贸公司合作发展沙棘产业,积攒了经验。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9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平凡岗位,却能书写壮阔历史。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20__年,习近平到西沟看望申纪兰时强调,“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申纪兰对党忠诚、执着为民、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一代代人。每天都会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干部、群众还有学生,到平顺西沟实地走访,亲眼看看老党员、老劳模、老代表申纪兰,听她讲党课,从申纪兰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以此次申纪兰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为契机,全社会对纪兰精神的学习、传承与发扬也再次掀起热潮。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迎光介绍,山西正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活动,就是要引导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申纪兰是我们从小就打心眼儿里崇拜的人,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的活动非常及时,让我们近距离见到申纪兰、再次深刻认识申纪兰。”王润梅、董林、任红梅等人大代表告诉记者,“她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英雄模范,是共和国的骄傲、奋斗者的榜样、人大代表的楷模,我们敬仰她更要全面学习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力量!”

20__年11月19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工委、太原市组织举办的两场“最美奋斗者”宣讲报告会上,申纪兰用质朴的讲述、真挚的感情,分享了自己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感人奋斗事迹,来自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共享和接受了一场及时的精神盛宴与思想洗礼。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者纷纷向记者表达感受与体会,“人生不能复制,精神却能共鸣。以前见申纪兰总是在报纸上见、电视上见,今天是第一次在生活中见到。报告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火种,让我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她始终对党忠诚执着,扎根基层,为民朴实奉献,心地无私、品德高尚,不仅值得我们钦佩,更应该成为我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0

青青太行,劲松屹立。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片……

这里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

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

申纪兰介绍说,按照当时的分工计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记10个工分,那么妇女只能记5个。不平等的报酬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同时努力做男社员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1985年,结合申纪兰外出考察的经验,利用当地的硅矿资源优势,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当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此后,西沟村又建立起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村办企业成了西沟村的经济支柱。

但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20__年,申纪兰和西沟村民决定,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几年间,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一一兴建,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引进的知名服饰公司开工生产。

作为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中西部开发、引黄入晋工程、太旧高速公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平顺县提水工程、平顺县二级公路建设、平顺县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等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她的“学历”是扫盲班毕业,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坚决不领厅级领导干部的工资,不转干部身份。女儿去省城太原看她,辛苦坐了一路卡车,她也只在单位院外匆匆见了一面,就让孩子回去了。

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但她只把荣誉看作一种鞭策。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话语,成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诠释。

每有团体到西沟村参观学习,她总会在西沟村的会堂给大家介绍:半个多世纪里,在党的带领下,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申纪兰说:“我的话,就是一个农民对党的恩情由衷的感激。”永远跟党走是申纪兰不变的初心。“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立党为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申纪兰说,“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1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带领西沟村人不断探索山区发展道路,发展农、林、牧、副生产,治山治沟、兴企办厂,逐浪市场经济大潮,奋力建设小康新村,西沟村的发展始终走在山西前列。连续当选13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20__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在申纪兰的家乡西沟村,有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的纪念馆,用于系统展示当地全国劳模李顺达和申纪兰的事迹。展览馆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年事已高,但这些年申纪兰一直坚守工作岗位,“这次她去市里看病之前,几乎每天都能在纪念馆见到她。”

在他的印象里,申纪兰总是笑容满面,是位非常平易近人的老人。“有时候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课,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我们都很心疼也很担心她,但她一直都是坚持自己讲。”工作人员透露,20__年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不久,申纪兰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因此一直留在长治市住院接受治疗。

工作人员说,申纪兰在纪念馆讲课时主要以新中国成立前后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主,“都是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所以更能打动人。”事实上,正是由于申纪兰的推动,男女同工同酬才被写入我国《劳动法》。

1952年,申纪兰开始担任西沟合作社副社长。彼时当地有句俗话,叫“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而申纪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带领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然而好不容易动员社里22个妇女下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了,妇女们却发现,男劳力干一天记工10分,女劳力只有5分,积极性因此被严重挫伤。于是,申纪兰带领西沟妇女和男劳力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由于当时村里男劳力们总是习惯干一干就歇一会儿、抽袋烟,而妇女们却是一刻不停,最终到了收工的时候,双方打了个平手,妇女们终于得以和男人们一样,记了一样的工分。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针对这一事迹发表了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申纪兰也因此受到关注,她首倡的“男女同工同酬”则被写进了新中国的《劳动法》。当年4月,申纪兰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到北京出席了全国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6月,申纪兰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参加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9月,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更是连续1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2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1985年,结合申纪兰外出考察的经验,利用当地的硅矿资源优势,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当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此后,西沟村又建立起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村办企业成了西沟村的经济支柱。

但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20__年,申纪兰和西沟村民决定,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几年间,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一一兴建,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引进的知名服饰公司开工生产。

作为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中西部开发、引黄入晋工程、太旧高速公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平顺县提水工程、平顺县二级公路建设、平顺县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等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3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从1973年到1983年,申纪兰当了10年省妇联主任。

按照常规逻辑,申纪兰应顺理成章走上一条农民进城当干部的平坦之路。但担任这个正厅级职务之后,申纪兰却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这“六不”约定也让“心系农村”“无私奉献”“勿忘劳动”成为申纪兰一生的鲜明底色。

1984年冬天,从省妇联主任卸任回到西沟村的申纪兰脚步不停,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辗转河南、江苏、上海等地,开始为西沟“找项目”,迈出创业步伐。

申纪兰介绍,当年,西沟村是石头山、石头沟,谁干谁发愁,可西沟人就是不服输,在石头山上种树,逢土必种。西沟几十年来持续不懈地发展生产、植树造林,如今的西沟,两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干石山变成“花果山”,乱石滩变成“米粮川”。申纪兰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关停村办污染企业,并建起香菇大棚,引进光伏发电和服饰床品,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这些都是她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推进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直到现在,申纪兰仍担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并仍在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弘扬着劳模精神。她告诉记者:“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我获得的荣誉也属于劳动人民。”

申纪兰人物事迹 篇14

申纪兰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也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几十年来,她初心不变,奋斗不止,为当地脱贫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用她自己的话说,“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

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今年90岁高龄的申纪兰,仍然在下地劳动。从1952年第一次当选全国劳模到现在,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就没离开过山头田间。新中国成立之初,她带领西沟人民,打坝造地500多亩,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半个多世纪里,西沟村创造了奇迹,在石头上植树造林两万多亩。

时光退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开始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西沟村成立了互助生产合作社,22岁的申纪兰担任副社长。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西沟村党支部把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任务交给了年轻的申纪兰。在她的带领下,西沟妇女们学会了摇犁、锄地等农活,享受劳动的快乐。但没多久大家就发现,和男人干一样的活,公分却只有一半。

申纪兰发起男女同工同酬的劳动竞赛,并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后来,“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了中国妇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而作为一位农村妇女,申纪兰光荣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在履职尽责的路上,申纪兰整整奋斗了65年,已经记不清自己提交了多少建议和议案,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珍惜合理使用土地的,有发展农村教育的,桩桩件件,都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这些年,她继续带领西沟老百姓培育新型产业,引进光伏发电,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为脱贫奔小康的理想继续奋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