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 ― 武汉企业环保协会品牌形象设计

以下是一篇关于made inchina武汉企业环保协会品牌形象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浏览!

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及意义: 当前社会是一个品牌化生存的时代,竞争社会,品牌决胜。作为一个以满怀激情投入市场经济不久的国家,国人对品牌有太深的印象,以至于最高决策者们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思路,要让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由今天的世界代工厂,变成世界品牌创造者。

市场生活需要品牌,那么社会生活、公益领域呢?

我们认为,一个没有品牌的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市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最多只能沦为世界品牌的加工厂;同样,一个没有品牌的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领域,在市场时代也没有立足之地,论文代写最多只能沦为经济生活的附庸而已。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公益组织、社会工作者们没有品牌意识,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国虽然有32万家在册的民间组织和300多万家不在册的草根组织,但几十年来,除了一个希望工程和少数几个公益项目之外,在大多数人们心中留有印象,又有多少社会公益组织能为国人所知晓,反之有多少公益组有强大的影响力,让社会每一个人关注它,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中去。

当构建和谐社会由为政方针变成举国上下的共识,社会建设就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公益品牌,繁荣公益事业,就摆在了所有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公益组织品牌策划者的面前。

如今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本身不是市场行为,但是我们必须向市场学习,认同市场生活的法则:品牌决胜。而且,从事公益事业、生产社会产品,必须更加具有品牌意识,因为我们的项目和产品,是公共性的、公益性的,是为公众服务的,必须比一般的商业产品更加透明、更加具有公信力,我们的品牌更鲜明,我们的品牌更吸引公众的眼球,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才能赢得社会大众的支持与参与。

因此当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公益品牌形象的设计规范推广,来扩大,来提升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效应,推广价值,而又不改变其“非营利”的特质。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社会公益组织发挥的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并且国外的社会公益组织机构在本土发挥社会效能的基础上,通过机构品牌的规划,公益品牌的命名,公益品牌形象的树立,论文代写公益组织视觉识别系统的规范化体系化的衍生,由本土的推广逐步推广到世界,对全球社会活动发挥了应有的效能,比如著名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于瑞士,服务于全球,它的成功的品牌形象的树立,一个以大熊猫为原型的标志形象更让世人所皆知,并取得了显著的推广成效。这一公益组织的成功推广,与品牌形象的设计密不分。

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基本内容:

一,分析了解国内较早的公益组织的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路程。

二,收集国内国外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形象及视觉识别系统。

三,对收集的相关国内国外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形象进行解析。

四,了解武汉企业环保协会的社会价值。

五,了解武汉企业环保协会的发展远景。发展目的。

六,结合武汉企业环保协会旨在把传统的中国制造模式转变为新型的中国制造,即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良性发展新型的中国制造模式。

七,围绕武汉企业环保协会发展宗旨来开展品牌形象的定位,研究,设计。

技术方案:

本组毕业设计作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这一主题,更深层次的研究中国制造这一命题,并结合实际为武汉企业环保协会树立品牌形象。意在传达共同,共通的主题:改变传统的中国制造发展模式,开展新的中国制造,本次毕业设计作品要为武汉企环保协会这一公益组织树立品牌标识和视觉识别系统,有益于组织在日后各种宣传推广活动中规范的合理的宣传推广机构宗旨。考虑到武汉企业环保协会为公益性组织,是注重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故在设计时以自然生态为前提,在标志的设计和机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上,将视觉识别系统上的内容选择性的实体展现,以清新,自然,原生态,为主要视觉表现方式,注重实际内容,传达机构愿景。通过视觉表达方式,通过品牌形象树立让这一社会公益组织更好的,更有效的传播推广新型中国制造发展的优势性,长远性,可持续性。

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以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为标志,掀开了新时期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序幕: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一度出现基金会热的现象,直到1996年,民政部对全国社团清理整顿后,基金会的发展才基本平稳下来。

XX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基金会走上依法规范发展之路,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基金会发展的转折年。虽然在基金会发展道路上的政策障碍基本被扫清,但是,在中国国情下诞生的基金会又有其天生的软肋,不能与现代的公益慈善理念接轨,也极大地阻碍了其发展。近年来,在以“希望工程”、“母亲水窖”、“微尘”等为代表的一批公益品牌的带动下,公募基金会迎来兴盛,也为面临重重困境的公募基金会带来了发展的新希望……

近日,在青岛举办的“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上,青岛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然透露,青岛红十字会通过设立“微尘救助金”和开展的20多个微尘救助公益项目,近五年来,已经累计募集款物4.5亿元,全市困难群众及对口灾区灾民近30万人次得到了救助。

“微尘”是青岛市红十字会近年来精心培育的爱心公益品牌,经过5年的发展,“微尘”不仅成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品牌建设的典范,也逐渐成为整个青岛市的爱心名片。据了解,在“微尘”的带动下,青岛市红十字会在为汶川地震所募集的近3亿元的款物中,化名“微尘”者占所有不留真实姓名的捐助者一半以上。

品牌力量

“微尘”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XX年12月31日,一对中年夫妇受朋友委托,为印度洋海啸灾难捐款5万元,论文代写并留下来了“微尘”的化名。“微尘”曾经在抗击非典、救治白血病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中捐款近20万元。

青岛红十字会随后联合媒体发起了寻找“微尘”的活动,经过大张旗鼓地“寻找”神秘的“微尘”,引起公众的普遍回应,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微尘”,最终“微尘”品牌在青岛乃至全省得到广泛认同。XX年11月,“微尘”成为青岛市首个经国家注册的公益商标。

目前,“微尘”不仅成为体现城市公益事业发展的象征,也为青岛红十字会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形成了青岛红十字会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也提升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形象。”

谈到公募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就必然要提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希望工程”。在20年前,徐永光用10万元创办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实施了“希望工程”项目。20年来,希望工程接受捐款超过人民币60亿元。有专业结构曾经评估,16周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中,63%为希望工程捐过款。

衰落,在徐永光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一个社会是不能没有精神追求的,希望工程恰恰满足了多人的精神需求。”第二个原因是公开透明,对捐款实行严格监督。“‘要让每一笔捐款后面,都有一双监督的眼睛’,‘公众监督是希望工程最好的保护神’这样的一种理念和制度设计、管理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多数公益组织还是要靠品牌来立足和发展,这个非常重要。”徐永光说,当然,希望工程成为大家公认的品牌后,所以不少公益组织也开始有品牌意识,这个想法非常对。

重重困境

在过去几十年中,基金会特别是公募基金会在募集社会资源,推动慈善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公益法规及条例的逐步出台,及社会对公益事业关注度的提高,公募基金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筹资能力和开展项目的能力也在提升,但是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从外部的社会环境来看,公募基金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类似的社会公益组织机构开始增多,而公众对公益机构的期望值提升,造成公募基金会运作过程中遇到比以前要大的社会压力。同时,政府对公募基金会的支持保护力度减小,这就要求公募基金会能够更加独立高效地运作,而政府随着公众的期待,期望值也不断地在增加。

另外,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创始人吕朝告诉记者,经济高速发展,逐渐造成两极分化,弱势群体数量开始增多,这也增加了公募基金会人员的工作强度。面对公众对基金会在处理捐赠物资、款物的质疑,公募基金会的公关能力亟待加强。“国内社会捐赠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机构在工作上没有参考体系,疏于严格把关,从而弱化了自身的品牌信誉。”吕朝说。

“公募基金会需要不断深化和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理念和价值观,尤其需要强调社会公益、专业和品牌价值理念。”吕朝强调。

从基金会自身来看,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公募基金会其建立本身就是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习惯于政府的行政命令,缺乏ngo理念,不是从组织的使命出发并根据社会需求设计组织的发展战略、定位组织的业务范围。公募基金会服务社会的作用还略显不足,出现了组织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募款行政化,用款效率及透明度低,公共责任严重缺失等问题。

品牌突围

尽管对于有些公募基金会而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是,毕竟公募基金会的项目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重视将其品牌化,对于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意义。

通过打造“微尘”的品牌让青岛红十字会受益匪浅的李然,对于品牌之于一个公益机构的价值有深刻的体会“公益组织只有结合自身素质,建立品牌意识,创立并维护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才能使得组织立于不败之地,公益组织的品牌之路也才会越走越好。”李然说。

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池子华认为,正是由于青岛红十字会成功运作“微尘”品牌,才让“微尘”由海滨一隅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借鉴的“范式”。

《环球慈善》杂志社的社长兼主编刁海峰也认为,公募基金会需要创建品牌项目,只有有吸引力的慈善项目才可能争取到社会资源,慈善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不是通过实施项目来实现的。

所以,慈善组织虽然从事的是慈善事业,也要像企业那样,生产名牌产品,“慈善项目即是慈善组织的社会产品,在选择项目、确定善款用途上,必须坚持严格科学的程序,在科学论证项目运作及认真评估其社会效果的基础上,再行决策。”

走向品牌之路也并非一日之力。徐永光曾坦承,在现在的环境里,要做出一个名牌的公益产品已经比较困难 。“因为公益机构越来越多,大家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多,一个机构很难创造出社会高度认同的热点。”他说。

“尽管一个公募基金会的项目取得社会高度认同的过程比较艰难,我们还是乐观地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公益领域,公募基金会还是打造了一些比较知名的公益品牌,比如关注女童入学的‘春蕾计划’等。这些公益品牌在带动社会力量来关注慈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基金会的发展和整个公民社会的进步。”一位业内专家乐观地表示。

由此可见,品牌对于一个公益机构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公益组织只有结合自身素质,建立品牌意识,创立并维护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才能使得组织立于不败之地,公益组织的品牌之路也才会越走越好。can help more social groups involved in the activity of the social welfare.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brand promotion is imperative.

进度安排:

.11.25 – 12.30 确定设计主题;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书;

.01.01 – 01.15 收集分析公益机构品牌形象;

.01.16 – 01.20 为武汉企业环保协会树立品牌形象手绘稿初稿,本科生完成论文的初稿;

.01.26 – 03.01 完成标识手绘稿,确定电子稿,并作些许调整,完成论文第二稿;

.03.02 – 03.23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完成机构vi系统设计,做出ppt,完成论文的第3稿;

.03.24 – 03.31 毕业设计作品拍照;

.04.06 – 04.30 完成论文定稿;完成布展。

.05.01 – 05.30论文答辩及论文修改;资料存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