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的金融危机,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国内一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外企,或是跟外企有生意往来的公司。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也有网上做一些金融风暴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影响的查询,这次我做调查的是余姚市的一家有限公司,公司虽小,但是在业务方面还是有涉及到进出口方面的,因此在做调查的时候我们有问了一些对于金融危机给公司带来的影响。那有关人员给我们做了一个比较详细比较具体全面的分析:首先给我们讲解的是全球金融风暴给国内总体外企带来的总体的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资行QDII首现亏损;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不少船厂接到的国外订单已少之又少,部分企业还面临停工停产境地出口减少。国际贸易风险增大金融危机引起国际货币价值剧烈波动和结汇风险,加大企业兑汇损失,影响企业资金回笼,企业支付能力下降,等等,给我国的经济房展带来的极大的不利,尤其对于民营企业,那这次调查的塑料有限公司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在沉淀方面跟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差距,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所以收到的冲击也很大;不过遇到困难总是要想办法解决的,去想了总是会找到的,有关人员告诉我们,首先要摆正的就是一种心态,不管是领导的人还是底下的员工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怎么样面临金融危机,把这次金融危机怎么样化“危”为“机”。
后来我们有问企业现状,或许这个问题比较有点私密,不过企业的相关人员很好,很亲和,也对我们做了一个稍微具体的回答。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比过去有了大幅增加。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过去绝大部分企业属于贸易性投资,资金投入不大,目前较多企业从事是生产性投资,投资金额较大,还有就是该企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其实也有它的独特之处,那相关人员也给我们讲解了下:具有比较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选择自己的经营方向,并能够顺应市场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有效地规避贸易投资风险,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凭着一种拼搏精神,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企业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无论是贸易性企业,还是生产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及特色,并形成了各自销售网络和渠道,从而保持了在竞争中有利的地位。具有较好的用人机制。根据企业需要招聘各类人才,甚至不惜花重金从社会上招聘高级专业性人才。同时,十分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切实将企业利益、兴衰与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风险缺乏足够认识,风险意识淡薄,导致投资资金一时难以收回。经营理念上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四处碰壁。没有选择好适宜自身发展的合作方式,更多地看重眼前利益,却很少顾及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很难达成共识。
基础设施落后。政策多变、缺乏连续性。部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内部之间非正当的竞争。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面对这些本质或者非本质的问题,当然也有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选择好投资项目、方式及合作伙伴。加强我企业内部协调,避免相互恶性竞争它的独特,不是可以借鉴到我们上吗,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灵活的头脑,这个社会竞争激烈,死板不可能会成功,当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是光靠灵活的头脑和思维就可以的,还得要有一颗勇于拼搏和创新尝试的心,凭着这样一种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让自己的一步步的强大起来。
大学生毕业了当然要找一份有前途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上面也有讲到过公司的用人的机制,所以我们也问了一个至关重要也贴切的问题,就是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主要素质要求大致有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实践经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创造激情,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等。
专业素质,其实不少企业都把大学生专业素质作为选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的基础,具体变现为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每个企业理想的人选不外乎是学业成绩好,能学以致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专业素质是“吃饭的家伙”,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掌握教材和老师授课的知识,还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在某方面更深入的研究。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不是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不重要,专业素质是基础,职业的道路走好与否还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就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新特点,专业素质好,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对遇到的问题,能看到本质,并能及时调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订出可操作的方案。
此外我们问了一些关于学校那些证书的问题,我了解到企业对于外语,计算机能力也是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我总结了下,我们大学生重点得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让我们懂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不在模糊,不在迷茫,因为心里的动力有了目标,未来的道路我们会更努力的发展完善自我,做一个出色的我二十一世界的优秀青年!
自二月份以来,本人共调研了16家计算机相关企事业单位,其中走访七家,其它形式的调研九家,并有针对性的查阅了相关资料,包括企业人才招聘信息,兄弟院校教育和就业情况,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现象等,并有针对性的采访了有关企业人员、我系毕业生,收获颇丰,现谈谈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本阶段调研中,本人共走访了七家企业单位,通过其它形势采访的有九家。并有针对性的查阅了相关资料,包括企业人才招聘信息,兄弟院校教育和就业情况(如北大青鸟、省交通学院),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现象等,并有针对性的采访了有关企业人员、我系毕业生等。实事求是的讲,情况并不乐观。这是由社会大环境、我院小环境以及学生个人的自身修养等几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我们所能做的一方面加强教学及学生管理,一方面大力与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相关问题梳理
一是著名大公司的就业门槛过高,一般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学历上我们的学生就已失去了绝大多数著名企业公司的准入资格。
二是准入门槛较低的小企业用人制度方面存在缺欠,缺乏人才培训机制,我们有的专业(如软件专业)较难形成批量就业的局面。
三是目前金融海啸对社会各个行业的触动太大,导致了人员需求的降低。
四是我们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不能与社会接轨。
五是我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与企业联系接触的人员,不注重企业关系的积累。
六是我们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培训只注重技能的培训,缺乏许多人格修养的因素,即使学院目前开设了相关课程,但也流于形势。
解决方案与建议
在问题梳理中的前三项,是大环境所决定的,做为学院能够做的就是合理优化专业设置,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点滴的积累。
在这里我重点强调的是我们的专业技能与社会的接轨度远远不够。我们的学生缺乏某一技能的深度理解与运用。往往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都有所涉猎,但都不能真正深入进去,不能达到要求的技能标准。这体现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开的科目比较多,但每个科目缺乏递进性。往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期,对本门课程刚刚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或者说刚刚入门,但这门课程却结束了,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与了解与就到此为止,这就缺乏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应用,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这个实用层次,而企业用人往往用的就是这个实用层次,而我们的学生达到这个实用层次的仅是凤毛麟角。这在我院06级毕业生陈洋和王兴身上得到了印证。
我院06级毕业生陈洋在汉华软件公司担任程序员。另外我院06级另一毕业生王兴在金碟电脑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这两名同学是我了解的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中最优秀的两名。从这两名学生的成长来看,我认为他们达到目前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本领域中能向深度发展。
2、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且对专业研究报有极大热情。3、学习的目的性相当明确,上学时只挑自认为有用的课,而
许多课程包括专业课几乎没上过一节。
4、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具有一定的项目积累。
相关问题梳理中的第五点,我有个人保留意见及看法。据我所了解的北大青鸟的推荐就业模式中,有专人负责企业联系,并且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人脉,这样专人专用,既保证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又对企业的积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我院与北大青鸟不同,这需要在将来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探索协调。
相关问题梳理的最后一点,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这在我们这个学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全院不仅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老师提出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目前来讲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讲,根据这次的调查,我认为学生的就业不仅仅体现在如何去找工作,也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身人格修养,如何更加合理的开设专业课,我们的专业课开展的是否有深度,是否实用,我们的教学设备是否够用等等。
百年近代中国史人物辈出,吾独服曾文正公一人而已。既没有中兴名臣一般所具有的杀伐决断之权,也无中兴名将所需的充足财赋供应,更缺乏历代中兴所史不绝书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曾文正公却实现了剿灭洪杨、开启洋务、再造乾坤的不世功勋。其中的关键,在于文正公的勤奋和执着,在于文正公“结硬寨、打呆仗”的湖湘文化气度。
此刻,窗外雷雨大作,若能独自猫在清静的书斋,泡一壶浓浓的凤凰单枞,总会是十分相宜的。这篇专家视点中,不想吊书袋般再将曾文正公科考、交游、事功、文章等事迹一一罗列出来,搜索枯肠的写一篇考据文字,只是想结合今天在潮州的调研,谈一谈我从曾文正公“结硬寨、打呆仗”的六字箴言中领会的三点深切感悟,这些思考将可能会对我们即将于7月在广东省12个区县开展的大规模调研工作有一些启发。
第一,万言万当,不如一个诚字。做事待人,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立身的基本,而以诚待人则是将事情做好、将人际关系处理得顺滑融洽的根本。历史上,以机巧之心能胜一时,以聪明之智能胜利一个局部,但只有以诚感人、以诚做事才能胜一世,才能成就一个全盘的胜利。文正公打仗不是靠的聪明,更不是靠的兵法,而是靠的“结硬寨、打呆仗”的精神,这种精神说到底就是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流汗而完全按照既定工作流程稳步推进、全力执行的工作精神。诚,不是表面化为一种道德教条,而是要物化为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具体化为待人接物“将心比心”的工作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事业责任。截至目前,潮州调研之所以进行得还较为顺利,与我们院长期坚持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农民工一样劳作”的理念密不可分。调研中,我们看准了的战略方向就去做,而不要管一己之得失;在待人接物上,我们避免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功利态度,怀着时刻感恩的心态,真诚地感谢对方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做到了上下融洽;在工作态度上,我们做到了流程化、规范化,善待团队每一个成员,让大家在相同的工作目标下爆发出最大的集体智慧和工作热情;在团队协作上,每一个调研人员都不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地创造价值,将工作任务内化为学术事业中重要的磨砺要求。
第二,做规划但不做预期,尽心焉耳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之学说朱子阐发最多,而文正公实践最深。文正公的实践心得中,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就事论事”。这个经验的关键在于:在做一件事之前,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各种情况的方案设计,此时需要充分的理论讨论甚至辩难,但一旦付诸实行,则不要考虑中间是否顺利、是否要做,而应该“就事论事”,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态度将事情最终尽可能的做到极致。
潮州调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法深入企业,甚至一家企业联系4、5次仍然被拒绝的苦恼。我们一天要在10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但都不做预设,而只是尽心处理好当下的调研工作。虽然在工作过程中,不做预设的态度看起来是笨伯工夫,但实际上这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不做预设会让自己更加清晰的把控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会对工作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各种状况保有敬畏之心,会将事情尽可能的从“天意”到“人事”进行转化。工作要做到尽心,就意味着要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操作好,即使不能确保达到最佳效果,但也要确保短期内、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内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第三,比若机巧,不若朴鲁。我们都知道,事务性的工作最容易出现机械性疲劳,无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还是沟通交流、修改问卷,这些工作都是一些重复性的事务工作,容易出现机械性疲劳。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对工作进行事后监控,并找到可规模化、可复制化的操作方法;第二,做好管理,以朴实的心态对待每一个调研人员,确保大家的工作热情,做到“10双眼睛替代1双眼睛”、“10个头脑取代1个头脑”。在潮州调研过程中,我们认真执行了第一个思路,尽可能做到了问卷事后控制,较好地解决这种疲劳操作。
但我认为,事中对于团队成员的人文管理比事后控制更加重要。作为小组负责人,应该勇于承担起那些最苦、最难、最耗成本的事情,在团队中产生示范效应并凝聚强劲的团队战斗力。此外,调研工作还应该尽可能地优化调研过程,把握好调研节奏,在不畏艰难完成调研任务的前提下,调查之余还可以举行一些探索地方掌故、人文考察的小活动,尽可能化解大家的思乡之情,尽可能让大家感觉到组织对于每一个调研成员的关心和爱护。如此一来,才能激发出每一个人的工作斗志,将困难和问题克服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事后补救的枯燥和烦闷。
来广州参与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已经近2周时间,期间既去了如珠江啤酒这样的比较大型的企业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也去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中心位置的城中村的小作坊。与针对单个居民进行调查不同的是,对单个居民的调查,其目标对象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个体,即使拒访也可以迅速另外寻找替代样本,并且调查的内容对被调查对象而言,也可以不涉及到隐私,所以对单个居民的调查这种信任传递相对简单,只要被调查的居民对调查员的所在单位和调查的目的有简单的了解,同时发现对个人不会造成伤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会接受调查。但是对于进入企业调查则不然,不少主要负责人或许是对于自身资料泄漏的顾虑,或者是对于调查员来历和目的不信任,也可能是因为根本上排斥花费自己时间来填写问卷等原因,对问卷的填写的配合度各不相同。
就我个人目前所进入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虽然从结果而言,大型的企业从问卷的回收和问卷填报的质量都要明显好于小微型企业,但是从更深一层次来分析,我认为是被调查者和调查者之间没法充分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导致。由于本次所参与的在广州市海珠区的调查,是通过政府质量管理部门来联系各个街道,再通过街道的协管员来带领我们调查组成员进入各家企业,这当中的信息传递经过了至少3个甚至是4个层级,我们在调查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信息传递的层级越多,信任的损失就越大。
虽然同样都是由街道的协管员来带领调查组的成员去各个企业发放问卷,但是我们所依据的省一级政府职能部门下发的调查文件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影响力,与政府关系密切,相互交流较多的企业,对政府文件以及街道协管员的信任多数会转化为对我们调查员、调查目的以及资料保密性及其用途的信任,并且以较高的质量和较高的效率完成问卷。例如珠江啤酒、食品工业研究所等企业,在海珠区区一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与企业对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直接联系,极大的减少了信任度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所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会非常的顺利。
然而,整个调查还存在大量的小微型企业,在调查联络信息传递的过程当中,从区级政府职能部门到街道办,直至社区这一级,对调查本身的信任在不断减弱,特别是区级政府职能部门对街道办和社区实质没有强制的约束力,街道和政府质量主管部门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命令服从式的关系。虽然这当中也经过了街道至社区的逐级联络,但是更多的还是依赖最终调查员个人的不懈努力,或者被调查者个人的受访意愿来决定调查的参与度。特别是很多近似于作坊的企业,与政府各职能主管部门几乎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对于政府的发文也不存在认可的问题。事实上,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城中村中大量存在的比肩接踵、多如牛毛的微型企业,甚至就是一个铺面或者一间居民楼的几个房间,协管员也不可能每一家都很熟悉,协管员也不可能和这些企业主都是熟络关系,这些小企业对我们调查的信任和放下戒备的包袱主要是依靠对社区这一级基层管理部门的信任,或者是对我们调查的自愿支持,真正从更高政府管理层级传导到这些小型企业的信任度其实非常少,甚至是没有,很多小企业更多的是信任社区管理部门而不是更高的区级政府管理部门,政府红头文件其实并不管用。因此,针对小企业的走访调查要想获得更高的成功率,需要传递的是街道、社区所带来的信任,社区工作人员不仅仅只是一个引路人,而是通过他的露面传递了来自基层管理部门的可被信任的信号。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做一项十分艰难的企业调查。与以往的企业调查不同,这项调查不仅需要随机抽样一定数量的企业,而且还需在这每一个企业中随机抽样一定数量的员工。而每一个被抽到的企业和他们的员工,都被要求填报一份长达近20页的问卷。正是由于这项调查既涉及企业个体,又同时涉及他们的员工,从理论上看,这项调查的成功率相当于要在这两个小概率数字中做乘法。
我们的调查需要首先找到一个企业联络人,由他来协调多个部门填报1份企业问卷,并联系10名员工填报员工问卷,而这些工作不可避免地会给这位企业联络人带来组织上的麻烦与压力。然而,这并非是这项调查困难的全部。更为重要的是,被调查者还会感到自己可能会承担一些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如企业财务、人事信息、生产经营数据的填报可能会泄露企业机密。而这在其他调查如老年调查、家庭金融调查等中不可能发生。与此同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特殊关系还会使企业组织者产生一些别的更大顾虑。他们认为,让员工填报调查问卷可能会让他们的工人们学会什么,而使他们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降低等。如这次在HZ调查的一家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就告诉我们,他们或许无法填报员工问卷,因为问卷里涉及到社会保险等敏感性内容。而这家上市公司认为,他们的员工在接受我们问卷调查之前,或许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除事业单位之外还有企业会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因此,这次调查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动荡’”。面对这样的企业,我们往往需要前往多次,反复沟通,说服他们放下顾虑。
而更可怕的事情倒不在于此,不少被抽到的企业,连找到他们都是非常大的困难。它们大多按订单生产,忙时人多、闲时人少,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大部分作坊式的制衣厂完全是“潮汐式生产”:经济大潮涨起来的时候,便临时召集员工干活,而当退潮的时候,企业大多就只有零星两个人留守,或者干脆关门。这样的企业,往往流动性非常强,哪里订单多、房租低、物流方便就往哪里走,而他们的员工就更是如同流水了。我们的调查却抽到了不少这样的企业,他们的工作环境令人震惊:离大马路不到50米的距离拐进来便是密集的城中村,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只有1.5米左右,狭窄的小路上却“车水马龙”,三轮车、电瓶车前后夹击,行人也没有“右行礼让”的基本常识,哪里有空哪里钻。而我们大量的样本企业,就隐藏在这城中村胡乱排列的居民楼里,不单在地图软件里找不到他们,就是在当地街道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要找到他们也十分困难。而这些企业的生产环境也非常恶劣:20-30平米的面积就是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在地,员工们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按件计酬,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空气里弥散着各种粉尘和毛絮,而这些污浊的漂浮物极容易引起人皮肤过敏或呼吸疾病。在这样的制衣厂调研一天,调查员往往大汗淋漓,头发上、皮肤上都是汗水夹杂着各种颜色的毛絮,难受之极。而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却天天如此。值得乐观的是,这样的企业往往没有门卫,我们进入成本低,且他们也往往比稍大的企业更容易接受调查,虽然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中层管理人员(除老板之外全是一线员工)。
每一次的调查都让人无限感慨微观数据的获取之艰,以及每一个调研环节如何尽可能地保证数据质量。而更让人担忧的,却是这些只知道“制造”却不知道“制造什么”的制造业企业。当经济大潮退去,裸露在沙滩上的往往正是这些弱小的企业和他们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