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选修课论文(精选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了针对性地改善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和分析,探寻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理论,吸纳各派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反观和指导平日的教学活动。现代教学论内涵人本主义思想,是在“二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在对近代传统教学论的基础上批判、发展起来的[4],产生了包括美国教育家杜威、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内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教学理论。
1.教学认识论
到目前为止,教学认识论仍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主要理论。它把教学活动概括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是未知、少知的,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权威性,负责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处于主动的讲授地位。它过多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常有忽视,而且对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缺乏考虑。因此,尽管教学认识论的基础源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它并非真正符合该理论;其理念和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2.教学实践论
在教学认识论的基础上,教学实践论的思想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教学改革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综合指引下,教学实践论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建构学生完美主体结构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课本和老师所传授的高度凝练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间接经验,缺乏个人体验,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会产生一定障碍。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人类已知的经验,更应针对性地补充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好地掌握理性知识,同时进一步放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转而成为主导者,教师则完全作为旁观者与指导员。
3.教学构建论
教学构建论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经过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等人的发展逐步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构建论对于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学生、教师的角色和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能作为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社会赋予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倾听他们自己对各种现象的思考和理解以及这些思想的由来,并据此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构建论十分重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且并不忽视构建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良好情境的创设。这些理念使得教学构建论更富人性化,也显得更科学合理。不过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求也要更高,否则有可能模仿了形式,却无法收到实际、深入的教学效果。
4.教学交往论
教学交往论源自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其理论基础看似深奥,但所蕴含的追求却是不难理解的。教学交往论认为当前的教育世界被“工具理性”所统治———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多是一种知识传递的事际关系,人员的交往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变得缺少温度和内涵,因此期望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交往理性”来解放教育,进而解放人类自身。该理论主张变革传统的非民主、僵化冷硬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交往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知识获取和方法习得,更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成员的“交往理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和高效运转。结合以上有关专业选修课特点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认识论最为朴素,其讲授式教学对于比较系统、相对确定的知识教育(如基础教育)可以适当采用。但它片面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教师单方面的主体作用,因此单纯依据该理论对于专选课而言不甚适合。教学实践论转而关注实践对于认识活动的作用,教学方式由单向接受向有实际操作环节拓展,教学环境也可以由局限于教室向课外拓展,有利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运用能力,适合理工类专选课的特点。倘若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既有讲授部分也安排实践环节,使知识不脱离实践,同时也能限制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之中自助探索,学习中不失积极性和兴趣,应该能促进专选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建构论有比较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支撑,既保有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强调学习者从既有知识和能力上的主动构建和生发,提倡教学主体的回归,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为学服务、教与学并重的思想。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技能,专选课的知识内容又恰好具有不求全面、可供探讨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与教学建构论的理念以及衍生出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学习方法正相契合。教学交往论则在人文关怀层面上更进了一步,让学生和教师都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走入专业世界。但要做到这一点,似乎与教师自身的阅历积累乃至人格魅力有很大关联。综上笔者分析认为,以教学认识论—实践论相结合的理论以及教学构建论来指导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活动是比较可行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尝试将教学交往论的理念适当融入。这也符合当今单一理论指导向多元理论指导的发展趋势。
二、结合适当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在上述可行的教学理论指导之下,笔者结合自身讲授的《大型水面舰船的舰机适配性》一课开展了探索和尝试。该课程主要针对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面向国防、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领域的特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舰机适配性的基本思想和工程技术意识,掌握相应地基本知识体系,为日后相关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专选课。一是基于教学认识论,笔者对于课程中的概论性知识和关键技术知识进行了启发性讲授,使学生对相关领域形成基本轮廓,掌握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力;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仿真软件动画、专题视频等经过积累和修改的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把理论教学直观化。二是基于教学构建论和交往论,课程在介绍完大型水面舰船和舰载机的基本知识之后,没有直接进入有关舰机适配性的讲授,而是以一张存在问题的甲板设计图为引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舰机适配的必要性和注意要点。加入这一环节,一方面是考虑到选课学生对于有关知识并非空白,通过平日的新闻报刊以及专业课学习都多少有所了解,有兴趣也有能力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另一方面是借此反面案例,同时以自身科研工作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注重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品质和系统工程思想,与学生相互鞭策、共求进步。类似的方法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响应和成效。三是基于教学实践论和构建论,笔者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调整了考核和评价方法,降低了期末大论文的分值比重,拟定增设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的环节,并结合考虑出勤和即兴发言情况。此举主要为了避免学生期末匆匆应付了事,而是通过小组的自愿搭配、专题的研究探讨、组员的分工合作、汇报陈述后的答辩以及教师点评和集体评议,努力在课堂内外形成和谐积极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展示技巧。要求小组在确定专题内容、撰写报告之前拟定提纲上交,从而提供一次教师引导的机会,加大学习成效。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中,一次指定题目,学生围绕各国的舰机适配性工程案例搜集资料并探讨利弊,取得了举一反三、掌握课程和核心知识和思想的效果。另一次则开放思路,让各组结合已学知识信息,发挥成员的想象力,提出一种满足舰机适配性的舰船甲板布置方案。这一话题的考验难度增加,加之由于课程后期临近考研,部分小组没能圆满完成;但仍然有小组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打破思维常规,形成了完整的方案,且报告规范,研究成果令人惊喜。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使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三、结论与展望
【论文摘要】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使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本文对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有利于高等院校非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施。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步入知识爆炸、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一问题,首先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过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潜意识的观念,现在已经基本得到澄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大学本科要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专家,本科教育主要是打好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物理学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所言: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学习怎样由未知进到已知的科学求知方法,就是要学习如何尝试和纠错,就是要学习一种普遍的自由探索的创造精神。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为了培养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为理工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基础,所以很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并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采用统一闭卷考试。受此制约,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大学物理选修课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非理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理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的缩减,不能把大学物理选修课程体系当作理工科物理体系的缩影。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力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即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提供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学与社会、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关系,物理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有什么贡献与影响;了解科学家创造性的工作特点和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针对这一目标,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通过身边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以及工程技术中的物理直到最新科学动向(如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反物质世界等)导入物理基础知识,应强调:
1、定性与半定量,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2]
由于非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高,因此为了让此类学生对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明确直认识,应采取定性、半定量及适度的定量方法来阐述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注重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描述,降低物理学科中的定量要求,给出清晰的和较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并注意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渗透其中,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领会了方法。[1]
2、增加物理学史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
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定律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少不了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的逻辑发展和历史行程。回顾这些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逐渐建立的历史过程,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正确运用物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从哲学角度考察物理学的思想根基
古代物理学的理论形态实质上是自然哲学,它是未分化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认识它。从16世纪起,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物理学开始了它的近展时期。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一切客观的东西都是永恒的运动和变化的,它从不把自身的理论当做一部不变结论的汇集,而看做是同样必然地要不断发展变化的斗争。这样的思想贯穿在物理学里,如: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场是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流是有方向的等等。
4、物理学方法论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在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产生了物理学方法论的科学。物理学的方法论是介于哲学原理和物理学理论之间,对物理学探索和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普适原理。课程中应向学生介绍研究物理学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抽象、理想实验的方法、类比的方法、假说和模型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数学公理化的方法等等,培养学生多维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5、内容广而新
覆盖面要广,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扩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物理学在近生了重大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科学,并在实践中获得了重要应用。因此课程要充分体现近代物理学的内容以及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
大学物理选修课不是进行系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而是从欣赏的角度,以科普的形式,力求轻松、有趣,侧重身边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及趣味物理,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渐入状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不强求系统性,不严格遵循物理学发展的顺序,而是根据一些起源于物理学、现在已渗透到各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如航天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地球系统、环境科学等。[3]
大学物理选修课的主要对象是非理工科学生,不需要讲授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故传统的“边板书、边讲授”的方法不适用,而应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4]。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收集和制作课件、图片、flas、音像影视资料,做到音像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引人入胜地传递教学信息,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
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理工科物理不同,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不采用解题、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查找文献撰写专题论文;撰写读书报告、课程心得体会;由学生独立完成演示实验或自我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分组研讨某些物理问题或口试答辩等等[5]。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这要求课程结构要趋向综合化,文理要相互渗透。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弥补普通理工科物理教育的不足,对非理工科学生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结构具有启迪思维、萌生感悟、提供思想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婕,詹士昌,杨建宋。加强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80-184.
[2]周雨青。东南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89-92.
[3]何晓燕,陈小凤,李侠。大学文科学生物理通识教育问题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95-97.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现实困境
(一)语文选修课程的角色错位
“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①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②“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③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广州65中学沈在连等开发的“广告语言鉴赏”,长沙明德中学张建斌开发的“《离骚》研究性学习指导”,长沙一中高阳平等开发的“《人间词话》选读”,常州二中语文组开发的“《论语》选读”等选修课程都成了课程开发的典范。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作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二)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教学需求的不对称矛盾
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我们在课改实验学校调查时发现,班级少的学校,教师很难按课标要求开足开全选修课。师资力量的不足成为制约选修课开设的瓶颈。为了缓解矛盾,一些学校不得不强调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开设选修课,如此选修课程质量也就不得不打折扣。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又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三)语文选修课程评价原则的公正性能否彰显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比如,李贵明老师在“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写作”选修课程中要求“背诵10首诗歌,了解10位现代诗人,创作一首诗歌”。④显然,这些属于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李老师还提出非量化评价指标,即“言谈、举止、态度、习惯等”。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引发的抉择思考
(一)语文选修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何种空间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⑤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发现,受学生欢迎的前三位语文选修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
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美国的高中选修课有许多限制,诸如“教师择优推荐”、“修习某科合格者”、“被确认为资优者”,而选修一些高难度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程将是一种荣誉。美国的这些限制实际上强化了社会化条件的价值。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语文选修课程真的能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吗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开设语文选修课程理论上创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空间,教师们对此充满期待。研究资料表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几个条件:1.教师参与课程开发;2.教师参加业务培训;3.教师参与校本研究;4.专家具体指导。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在困扰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语文选修课程已经显露出“防教师”的倾向。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课程开发要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立项审查,批准后方能实施,难度很大;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行了配套的语文选修教材,学校自主开发选修课也就成了点缀。其次,校本教研困难重重,农村中学尤甚。校本研究是一种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研究,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才参与研究,绝大多数教师缺少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再次,教师与专家直接对话难以实现。大多数农村中学缺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联系,教师们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研究。最后,教师培训注重理论阐释而缺乏实践措施研究,导致培训缺少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关涉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应该遵循语文选修课程的实践规律,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自主空间,但是,当我们提供的帮助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时,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提速也就成了现实问题。
(三)语文选修课程的人文性张扬能否走出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的误区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20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阐释自己的观点就有可能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海子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海子死亡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海子死亡的原因。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有论者指出:“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⑥笔者认为,不论怎样划分知识类型(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客观知识、生成性知识等),知识本身都包含着“人文”的特性。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当然,选修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知识,特别是选修课知识的学习,不是仅仅要掌握概念、原理,记住教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求学问的方法,培养应用语文、研究语言文字或文学文化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不把握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注释: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版,第125页。
②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90页。
③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教育研究》2005.8,第32页。
④李贵明《中小学课程开发与示例》,清华大学出版社,140~143页。
⑤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76页。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系游泳选修课学生共81人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和数据采集。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查阅有关教学方法的文献资料,获得“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实验方法和试验结果提供理论依据。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问卷8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1份,问卷有效率100%。
2实验过程
2.1试验控制
采取简单整群抽样法进行实验对象的选择,将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分成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的情况基本相同。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亦无显著的差异,实验的信度较高。实验班与对一照班在教学内容上完全相同,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不同的教法。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实验班的学生和对照班的学生没有经过其它的游泳水上练习,进而保证实验的信度。如表1所示,实验组男生35人,女生6人,总人数41人。对照一组:男生34人,女生6人,总人数40人。实验班与对照组的身高,体重,臂展的平均值都非常的接近,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身高、体重、游泳经历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实验增加了可信度。
2.2实验过程分析
根据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教学大纲和游泳选修课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进行游泳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内容均相同。分班前学生不知道实验情况因此控制了一些学生主观因素。
2.3考核方法与评价规则
考核的前提是学生能够持续参与实验。连续持续缺课1/3视为不及格。学生完全参与六节课程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蛙泳技术测试,将能初步学会蛙泳动作,任意游能前进10米以上者视为会游泳;只掌握了浮体滑行和蛙泳腿部动作或手臂动作者视为不会游泳。以测试者成绩排出测试者的名次顺序。但是在本论文的测试中只需记录测试者的最佳成绩即可。
3结果与分析
3.1“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学结果
实验组:教学前,学生会游泳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88%;不会游泳的学生有39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5.12%。教学后,能够学会游泳技术的学生有40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7.6%,不会游泳的学生1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4%。对照组:教学前,会游泳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不会游泳的学生有38人,占整体比例为95%。教学前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比较分析中,会游泳的学生有38人,占整体的比例为95%,不会游泳的学生只有2人,占整体的比例为5%。说明”小群体”教学模式同样适合在游泳教学中。
3.2“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3.2.1“小群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游泳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和“小群体”教学模式比较起来,前者主要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占主要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通过课堂学生的遵守纪律的表现能够体现出来,而“小群体”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比赛。通过比较看出,“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游泳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游泳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3.2.2“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加快掌握所学游泳运动技能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技能的反馈信息只能通过老师掌握,而一次课的教学时间很短,学生在水中的活动较难控制,教师只能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不可能逐个纠正,个别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动作的准确性,即使出现错误的动作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帮助,延长了掌握正确动作的时间。而”小群体”教学模式是每组指定了固定的组长进行指导,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快速帮助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课中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缩短动作技能的形成的过程的时间。
3.2.3“小群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游泳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分组教学,形成一个小的团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比赛中,结果有输有赢,通过这样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明显的提高,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3.2.4“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培养良好的品德
“小群体”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多交往的最好的形式。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有鼓励学生主动向别人学习。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互动,这样使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效率。“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和老师充分的交流。“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4.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