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最新5篇】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最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音乐论文范文 篇1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各行业各专业,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和运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了。本文取互联网对音乐理论辅助性学习的视角,论述了互联网在目前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和运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9sky. com) } pop评论( pop. com)、高地音乐 )、天虎音乐网( 、三九网蛙( 999. com. com)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另外,许多音乐资料不是非常详实,文字资料缺乏出处及参考文献,甚至在文字输人中常常有错误出现,这就失去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许这就是一些音乐专业学生不愿意浏览这些网站的原因之一。于是本文倡议这些网站能为专业音乐学习者着想,为他们让出多点空间刊载有关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注意讲求规范化。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篇2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指特定城市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发展特点、创造活动和历史底蕴。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当代新城,无论是繁华兴旺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宁静幽雅的中小城市,城市文化无一例外地忠实传递着城市的韵律和脉动。

一、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原本由国家、省和一些地区管理的文艺团体,先后被无情地推向社会、推向演出市场,甚至个人通过申请可以组团进行商业性演出和音乐制作、销售等活动,于是,中国与国外的音乐市场一样,音乐人、音乐经纪人、音乐策划人、音乐制作人等行业应运而生。这些现象促使中国音乐产业化的快速形成,同时促进和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创作实践。

音乐文化产业的建立以及逐步扩大,一切文化与经济的互动都难以脱离大众消费人群的积极配合与参与,而且,音乐的审美活动的广泛展开又同时拉动和刺激人们的审美消费激情,因此音乐产业(职业、业余音乐人)与审美消费(大众消费人群)几乎是不约而同、情不自禁地走在了一起,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并肩同步前行。原来局限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各种法则,开始逐渐被移用到精神文化领域。文化事业单位由原来的国家包办,到‘以文补文’再到企业化;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渐成规模,至今已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予以培育和发展。

音乐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一百年走过的道路。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空间。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新技术的参与,使音乐文化产业拥有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势头,可以突破任何阻碍与约束而拥有一个广大的前景。这一切都促使了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就这方面来看,我国音乐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音乐艺术作为一定时代、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映照,代表着一定社会的审美心理结果。近年来,音乐这一特殊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不仅以其所具有的城市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同时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显示出鲜明的独特性。城市文化建设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而城市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第二、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第三、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如国内的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第四、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第五、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第六、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音乐文化是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不可低估。在将音乐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的实践中,我们不能不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中获取本质上理性的指导。如音乐资源与城市文化传统、音乐个性与城市品格、音乐与城市的本土化和现代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取向等等问题,无不隐含着深(下转第93页)(上接第92页)刻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认识。

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文化风格、文化气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体味得到,因为它是这个城市的魂,是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是它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常说,文化是城市的名片。而音乐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出亲切的画面,每一幅画面又都定格为美丽的音符。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

什么是城市文化品位?目前还没有人给出一个定义。功能是物质层面的,比较实;品位是精神层面的,比较虚。虚则虚,但它是客观存在,难以言传但不难意会。概况地说,功能的核心是“用”,品位的核心是“美”。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美的,也不是城市的各个部分都是美的,美不美,每个成熟而正常的人都能感觉出来。游历独具匠心而建造起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都市,它们精湛的建筑艺术会使我们赞叹,它们诉说着的动人史诗会催生我们的激情,它们千姿百态的形态会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需要城市更有品位,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品位作支撑。一座城市的品位,虽然可以由专家们去评判和论证,但最终要取决于市民和顾客的感受,取决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多少愉悦和美感。音乐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别的行业难以替代的,它可以提升全体市民的整体素质,可以包装城市、推荐城市、树立城市丰满的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城市文化的品味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在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中如影随形,是人类无障碍交流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同时更是观察一个城市的风貌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窗口。一首歌可以唱响一个城市,打造一个品牌,活跃一方文化。音乐与城市在当代文化社会里已经成为一种共时、共生,并可以互证、互进、互促的关系,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音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神奇和伟大的;同样,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往往也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平台、载体与媒介,它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城市文化。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8.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等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北京:中国积极出版社,2007.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篇3

【关键词】音乐产业;文化;解决方案

一、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音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达百年之久,它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这条百年之路艰辛、曲折而漫长。20世纪后期,盗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刚刚有所起步的音乐产业首当其冲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音乐市场岌岌可危,大量的盗版活动严重影响了正版作品的市场份额。2005年,数字音乐的出现给我国的音乐产业带来了又一沉重的打击,这条路愈发地艰难,主要表现在:第一,原创音乐作品匮乏问题日渐突出,一方面,新作品缺乏投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难以满足,严重阻碍了音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第二,无需付费的数字音乐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利用网络进行音乐下载方便又快捷,同时,越来越多的盗版音乐出现在网络上,正版音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第三,虽然无线数字音乐发展迅速,但是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提供者的收益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二、我国音乐产业的现状

我国音乐产业是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的一种综合体现,中国音乐产业在不断影响着世界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式,例如百度和谷歌免费音乐下载模式就是最好的体现,某些产业形式和系统正在逐渐成长为音乐产业新的主导产业,例如数字音乐产业。不仅如此,这些新的主要产业也将会引领整个文化产业,就像过去的音乐唱片产业引领整个文化产业一样。因此,我国的音乐产业面临着极好的市场机遇,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我国的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问题:

其一,在现代产业体制下,尚未确立一个统一和规范的音乐产业市场体系,这大大制约了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构建能够为现代音乐提供规范的渠道,有助于保障音乐产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收益,有助于促进产品的自由流动和传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整个流程来看,我国音乐产业制作市场发展落后,产品销售市场渠道受限。这种发展状况大大阻碍了音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音乐文化市场发展缓慢。

其二,国家有关音乐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由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使得音乐文化产业方面的立法问题一再被搁置,音乐文化市场管理滞后,但音乐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相配合,才能使其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保护。

三、针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

鉴于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关对策来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步。

其一,必须加大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法制建设,比如,可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设置相关规定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依法取缔违法盗版场所,加大检查力度,对危害音乐产业的行为加以严厉的制裁。反不正当的竞争,反垄断,优化音乐产业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的职能并对其加以保护,调节各方面利益的分配。

其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府投资,以缓解投资来源减少的尴尬局面,可以设置专门的基金进行扶持和发展产业建设,推动其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扶持,鼓励原创,鼓励正版,努力培育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推向世界,走向国际,打造属于我们的音乐品牌。

其三,在更多的城市设立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协调发展各个地区的文化建设,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有特色的音乐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一系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其发展。

最后,应大力发展和保护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高校音乐文化不仅在音乐人才培养上,而且在促进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教育模式滞后、教育资金缺位等因素制约着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应该全面提升高校音乐文化建设,引导高校音乐文化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本着“发掘江财最动听的原创之声”的宗旨,学校吉他协会每年都会举行原创音乐大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还会送到江西省省团委参加比赛。这就是一种保护原创,珍惜原创,鼓励原创的高校活动,是需要大力提倡和宣扬的。

四、结语

音乐无国界,纵使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背景,每个人却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快乐而满足。因此,音乐文化产业也是最值得去发展,去壮大的产业之一,因为它无界限,它能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被每一种肤色的人所聆听与传唱,音乐是世界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音乐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一起见证中国音乐产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J].中国市场,2007年第22期。

[2] 李彦荣。建设文化产业、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年第3期。

[3] 李方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产业研究活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J].黄钟音乐学院学报,2010,3.

[4] 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J].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3期。

[5] 宋瑾。冲突与选择: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立场[J].音乐艺术,2009年第1期。

[6] 史艳,张丽。高校音乐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论坛,2011年3月第3期。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篇4

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和配套法律法规,开发文化衍生品,延长产业链,大力拓展海外文化市场,一跃成

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给中国带来如下启示:一要解放思想,树立文化竞争、

文化合作、文化产业化意识。二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三要繁荣哲学社会

科学,为文化产品提供先进的“内容”来源。

关键词:文化产业;韩国;经验借鉴;启示

中图分类号:F13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116―05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提出推动产

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

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高科技产业成

为优先的重点产业。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韩国

文化产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快速崛起,实现产

值“三连跳”,很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创造了文

化产业领域的“汉江奇迹”。研究借鉴韩国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指导中国文化产业

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的定义,韩国文化

产业可以分为出版、漫画、音乐、游戏、电影、动画、

广播电视、广告、互联网、移动文化信息等10个领

域。本文主要对电影和电视剧、音乐、游戏等三大

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进行分析。

(一)电影和电视剧

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简称韩剧。从1962年韩

国广播公司(KBS)播出第一部电视剧《我也要做

人》算起,韩剧制作已有50多年历史。上世纪90

年代以后,韩国娱乐公司在借鉴日本青春偶像剧

的基础上,制作发行了《星梦奇缘》、《异国女友》

等电视剧,制作发行水平都有质的飞跃,受到热烈

欢迎,形成了家庭剧、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和情景

喜剧等多个电视剧种。1991年,韩国文化广播公

司(MBC)播出的《爱情是什么》创下64.9%的收

视率。六年后,韩国广播公司第二频道(KBS一2)

播出的《初恋》刷新65.8%的收视率纪录。根据

针对1990~2012年韩剧放映的统计显示,《朱

蒙》等84部韩剧的单集最高收视率超过40%,其

中26部超过50%,包括中国大陆观众耳熟能详

的《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

《大长今》等经典剧目。韩剧在亚洲其他国家和

地区也赢得较高收视率,逐步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10年,韩国电视剧对华出口总额高达170亿韩

元,同比增加172%。2011年,韩国本土电影占据

韩国国内市场份额的51.9%,仅次于2006年

63.8%的最高纪录,也是韩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五

高的年份。韩剧在中国受到热捧,连续多年占据

大陆引进剧的大部分名额。

(二)韩国流行音乐

韩国具有悠久的乐舞传统和精湛的表演技

术,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谣歌剧。随着韩国

对外开放和经济崛起步伐的加快,西方音乐的融

人大大改变了雅乐和俗乐的传统界限,逐步孕育

出韩国现代流行音乐(K―Pop)。韩国政府在最

初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就包括对韩国音乐的扶

植。2003年,制定《音乐产业振兴五年计划》,提

出将音乐产业发展成为核心创意产业。国际金融

危机后,韩国政府于2009年颁布《音乐产业振兴

中长期规划》,把扩大国内音乐消费需求、扩建音

乐基础设施、增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提振音

乐产业的三大战略,并决定政府注资1275亿韩元

资助音乐市场开发、版权保护、人才培育和数据库

建设工作,促使音乐产业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

后发展趋势下滑的困境。由于韩国政府持续刺激

音乐产业,音乐产业成为韩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重要动力。2003年,韩国国内音乐市场规模达3

亿美元,唱片公司1000多家,唱片发行公司230

多家,年产唱片近1.9亿张,销售额达1355亿韩

元。目前,韩国已形成完整的音乐产业链和多层

次的音乐市场主体,持续推出多个深受亚洲乃至

全球受众欢迎的偶像团体。2012年,韩国音乐界

最受欢迎的歌手朴载相他的第6张专辑,该

专辑主打歌曲《江南style》在全球产生100多种

语言的模仿版本,可谓风靡一时。以至于韩国文

化体育观光部认为,朴载相“为韩流国际化开创

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社交网站,以独特、有趣

的内容吸引观众,以共享形式拓展影响力”。

(三)韩国游戏

韩国是世界最大的在线游戏生产国。从目前

数据看,国际金融危机降低了韩国游戏产业的增

长幅度,但总体看,无论是韩国国内游戏市场,还

是海外游戏销售市场都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008年和2009年,韩国国内游戏市场增长率分

别为9%、17.4%;2010年较上年再增加一万亿韩

元,韩国游戏产业国内市场总规模达74312万亿

韩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网络游戏以47

673万亿韩元的总规模占据64.2%的国内市场份

额,排在第一位;电脑游戏以17601万亿韩元占

据23.7%的国内市场份额,居第二位。同时,韩

国游戏产品的进出口情况也表现优异。2010年

进口24253万美元,同比减少27%;出口160610

万美元,增加29.4%。其中,网络游戏出口

154485万美元,进口3797万美元,成为韩国出口

换汇的重大项目和韩国游戏重要出口种类。从韩

国游戏的销售市场看,中国和日本分别以37.1%

和27.1%的份额成为韩国游戏的主要买家,东南

亚、北美、欧洲分别以15.1%、9.2%和8.6%的份

额居第三、四、五位。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例,2004

年中国大陆80%的游戏市场份额被韩国垄断。

中国大陆热销的《传奇》系列、《劲舞团》等都是韩

国开发的游戏。韩国娱美德公司发行的网络游戏

《传奇2》上线十年间,累积销售额已达2兆2000

亿韩元,创造韩国国内单一游戏最高累积销售额

记录。该款游戏在中国同时在线人数曾突破80

万人,创造了中国大陆64%的网络游戏市场占有

率,注册玩家2亿人。2013年,韩国新一届政府

提出未来国际化的五大核心产业战略,游戏产业

排在第一位,充分显示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的高

度重视。

二、韩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措施

韩国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体现在政

策法律规定、文化机构设置、产业链延伸等多方

面,正是这些方面的大量努力才为韩国文化产业

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机构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

电影、电视、音乐在内的文化产业在创造经济价

值、满足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等

方面的巨大潜力,因而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

业局作为中央政府机构,专职负责全国动漫、音

乐、影视、互联网等部门的发展规划制定和文化资

源的商业化、产业化。除此之外,文化产业局还定

期举办政府、企业、智库和民间人士等多方面参与

的文化交流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认真听取相关

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可见,

文化产业局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文化

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关系协调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1999年,文化产业局改为文化

观光部,次年在该部分别下设韩国工艺文化振兴

院和文化产业支援中心。前者具体负责文化产业

的扶植工作,同时更加重视音乐、动漫、游戏等新

兴产业的培育。根据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变化的需

要,及时调整各部门之间的管辖范围和服务功能,

如,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扩建为“文化产业振

兴院”、成立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设立韩国文化

艺术振兴基金等。2008年2月,文化观光部与相

关部门合并改组为文化体育观光部,成为国家行

政机关中15个专业职能部之一。该部下设文化

内容产业室、媒体政策局、文化艺术局、亚洲文化

中心都市推进团等机构,并设立韩国艺术院、国立

中央博物馆、国立中央图书馆等附属机构,专门负

责韩国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影视、体育、观光等相

关事务。2009年5月,为把韩国建设成为世界文

化产业强国,韩国政府根据《文化产业振兴基本

法》相关规定,把广播协会、文化内容局、游戏产

业局、文化内容中心和IT产业振兴局数字内容商

务集团等5个单位合并组成韩国创意内容局。该

局成立以来在支持文化产业相关科技的引进、研

发、推广和应用方面,在海外市场项目资助培育方

面和加快文化内容数字化、商业化、产业化等方面

都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4月,韩国政府成立文

化创意产业振兴委员会,由总理任委员长,成员包

括11个政府部门的部长及8名民间人士,主要

目的是集国家之力振兴文化产业。

(二)制定前瞻性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

韩国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法

规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主导性作用。1990年,韩

国政府颁布《文化发展十年规划》。1998年是韩

国文化政策的重要转折年。鉴于亚洲金融危机对

实体经济的重创,韩国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发展

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将文

化产业列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

产业”,称之为“最适合韩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

产业”。1999年,颁布第一个《文化产业发展五年

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争取用5年时间

使之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到5%,使韩

国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为达到这个目

标,韩国政府首先在立法、融资、人才培育等方面

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开办了从职业培训到高等教

育的多层次文化人才培育专业,大力引进美国、英

国、德国等的先进技术和著名文化机构,集中建立

一批大型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园区。2011

年5月,韩国制订《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基本计

划》,成立政府主导的“种子基金”,向急需资金支

持的国内文化创意项目尤其针对3D等高端技术

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比较重要的发展规划

和法律法规还有《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

(1998)、《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电

影产业振兴综合规划》(2000)、《版权法令》

(2005)等。

(三)延长产业链,开发衍生品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很难仅仅依靠文化

产品本身实现盈利,往往需要产业链下游行业衍

生品的开发和营销。因此,一部高收视率的韩剧

往往不仅意味着丰厚的广告利润回报,也意味着

相关报刊、时尚杂志、购物广告等的走红,乃至服

饰、美食、旅游、电子产品销售等其他行业的振兴。

韩国进出口银行一项针对韩国文化产品和其他外

贸产品出口关联性的研究发现,韩国CD唱片、电

视剧、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出口对IT产品、服装、

加工食品等产品的出口影响显著,“韩国文化产

品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带动相关韩国商品

出口增加412美元”。韩国经济研究院在《韩流

现象与文化产业战略》报告中指出,电视剧《冬日

恋歌》为韩国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万亿韩元,

仅发行裴勇俊画报和《冬日恋歌》专辑的出口值

就高达1000亿韩元。而1300亿韩元的文化娱乐

商品价值相当于韩国13101辆汽车的出口总额。

正是由于韩国政府和企业界发现了影视等文化产

业对国内多个实体经济部门的带动作用,才大力

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延长文化产业链条,增

加文化产品附加值,使韩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分工

中不断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由

文化产品生产的组装制造领域向文化科技、文化

品牌和文化服务领域延伸。

(四)大力拓展海外文化市场

为推动韩国游戏产品的海外销售,政府出资

制定出口奖励制度,对出口的特定文化产品和企

业进行退税补贴,并协助游戏协会建立遍布全球

的海外IT服务中心,成为韩国产品海外销售的堡

垒。韩国著名游戏展会KAMEX已成为世界游戏

行业的著名展会之一。韩国政府提出分阶段、分

步骤推动韩国文化世界化,将世界文化市场分为

“深化”(中国和日本)、“扩散”(东南亚)和“潜

在”(中东和中南美)三个层次。2008年国际金融

危机爆发以后,韩国除了巩固传统的东亚市场外,

开始进军拉美市场和中东市场。韩剧《拜托小

姐》(2009)在古巴国营电视台CANAL HABANA

播放并引起强烈反响;《贤内助女王》译制成西班

牙语和葡萄牙语在巴西和中南美洲地区播放;

《宫》(2006)、《最佳爱情》(2011)在智利有线电

视台VIAX播放;《咖啡王子》(2007)、《宫》

(2006)在巴拿马SERTV播放;《蓝色生死恋》

(2000)、《大长今》(2003)、《拜托小姐》(2012)等

在巴拉圭RED GUARANI电视台播放。

三、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的启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11年,我国政府提出推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党的

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我国未

来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借鉴韩国

政府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举措,可为我国发展文

化产业提供一定参考。

(一)解放思想,树立文化竞争、文化合作和

文化产业化意识

我国长期忽视通过市场发展文化事业的渠

道,形成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观念障碍。韩国的

经验表明,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

增长点,必须首先实现文化发展问题上的观念转

变,树立文化竞争、文化合作和文化商品化意识。

一要树立文化竞争意识。当今大国之间的竞争表

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诸

多因素中,科技、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地位逐步凸

显,文化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应

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提升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文化产品对外贸易,提

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

奠定坚实的软实力基础。二要树立文化合作意

识。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

法性,任何民族文化之间都应相互尊重、相互学

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也

必须走合作共赢之路,不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

就难以实现文化独立和自强,就难以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更谈不上文化繁荣和文化复兴。三要

树立文化产业化意识。文化商品化、产业化是保

持、发展、繁荣一种文化的重要渠道。必须看到,

在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在我国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体制环境下,无论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多么辉煌灿烂、多么繁

荣璀璨,都应紧跟时展潮流、契合时展脉

搏、顺应时展趋势、满足时展需要,不断

探索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新路径,

从而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

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

心问题,也是培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过

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韩国经验表明,

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

引导、平台搭建、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文

化产业的逐步成熟,应将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政府

稳步退出。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发挥

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筹措、环境优化、人才培育

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起步阶

段,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单靠社会资本积累不

仅耗费较长时间,而且难以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

政府应通过财政资金或专项资金、税费减免等多

种方式,加强对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和优质企业的

扶植,放宽社会资本进入的限制条件,搭建融资平

台、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地方政府出台具有科学

性、前瞻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实际明

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培植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文

化产业人才,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兼顾的原则,保护好、利用好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集群式发展。二是协调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

与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体制改革目标相

吻合,而且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

应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多层次、多领

域的文化市场,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文化市场

秩序,不论文化企业规模大小、利润多少、采取何

种所有制形式,均应公平享有文化市场信息、技

术、人才和其他基本权利。发展文化产业既要按

照经济规律办事,又要兼顾意识形态安全;既要扶

植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又要保障中小型文化企业

的合法权益;既要保证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

挥调控和监管作用,又要排除政府的不当干预,坚

持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快文化创新,为文化产品提供先进的

“内容”来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

个经济体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文化创新对于

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劳动者素质并形

成优质人力资源,对于加快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

费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文化创新,首先

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

的新兴产业。一种文化产品能否畅销、能否满足

大众文化消费需求,首先取决于其所承载的价值

观念。韩国文化产品在亚洲广泛流行的首要前提

在于韩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即韩国在植根优秀传

统文化基础上,引进西方现代文化,融汇形成一种

兼有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精英与大众的韩国

现代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一反宏大叙事的近代文

化主题,更加注重个体内心感情世界的表现和小

人物的励志故事。这一文化与高新技术相融合,

凭借庞大的现行网络和传播手段,迅速占领

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沙特、伊朗等中东

伊斯兰国家的文化市场。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的

兴起,关键在推动传统文化的转型和现代文化的

诞生,在吸收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发扬近代

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一套崭新的现代价值体

系。这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文

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基础。加快文

化创新离不开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

境。为文化产业的繁荣,表现为文化经济的增长,

而深层的根基在于文化的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

自由、开放、宽松、包容的文化环境。文化领域不

同于自然科学领域,并不拥有唯一的评判标准。

哪一种文化流派更能适应时展,哪一种文化

风格能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哪一种文化创造更能

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应在实践、在市场竞争中评

判,而不能在头脑中先设定一个评判的标准,更不

能用过时的理论教条阻碍文化实验和文化创新。

固然,并非所有经得住市场检验的作品都是好作

品,但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必定首先经得住市场

检验,然后方能流传长久。文化创作的规律表明,

一部真正的经典文化作品往往突破既定秩序的框

架,是在多次尝试之后千锤百炼形成的。这就需

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为业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篇5

我们都可以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空间集约形式。对于这样一个空间集约形式的理解,人们在不同时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依据城市的不同功能、要素、结构和层次等多元复杂性,对其进行界定。在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两个概念。《管子·度地》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墨子·七患》曰:“城者,所以自守也”。由此,我们认识到,古人将“城”视为安全保护的围障之物。至于“市”,《周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所其得。”从中我们认识到,“市”在当时是一个商品集市交易场所。“城市”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军事和交易概念。如今,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城市是一个有限地域内集聚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的有机系统;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城市是大多数居民从事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是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的基本社区之一;地理学的观点认为,城市是发生于地球上的一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建筑学的观点认为,城市是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工程建筑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系统学的观点认为,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文化、集约信息的地域系统,是一个与周边进行人、物、信息交流的动态开放系统。②而美国芝加哥学派则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出发,将传统、礼俗和心理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它将城市视为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它认为,从一定的角度上讲,世界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城市历史。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在其《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指出,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③帕克的观点摆脱了人类文明历程中城市发展的物质性,他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城市的价值。这也验证了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人有七种心理需求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古代社会的“城市”仅仅是物质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到了现代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集合体。那么,作为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的音乐,我们又怎么样从这一特殊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城市呢?可以这样认为,城市是一个在特定的地域、社会和经济范围内,人们将精神、思想和感情物化为声音载体,并把这个载体体现为教化的、审美的、商业的功能作为手段,通过组织化、职业化、经营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实体。因此,我们的音乐在城市形式和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其一定的特征和作用。

一、城市音乐文化

所谓的城市音乐文化,就是在城市这个特定的地域、社会和经济范围内,人们将精神、思想和感情物化为声音载体,并把这个载体体现为教化的、审美的、商业的功能作为手段,通过组织化、职业化、经营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一个文化现象。由此,它的特征与城市的基本特征紧密相连。首先其表现在城市因素的集约性上,即城市音乐文化所涉及的范围体现为人口集约性、经济集约性和科技文化的集约性。其次体现为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即城市音乐文化发生在一个人口、经济和科技文化集约的地区,其必然反映该地区的在文化方面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功能,同时,在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城市音乐文化的形式也体现在人们从事政治社会活动,以及智力、教育、文化中的作用。再是,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实体,音乐文化在其中也同样体现出其开放性。通过在城市音乐文化中的内容和其特殊的形式,在城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经济、文化、传统、审美、感情和思想意识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将认识到,城市音乐文化的系统性,它与整个城市构成一个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音乐文化作为社会要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城市经济和市政要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从而达到城市复杂的结构、层次、多元和综合性中的音乐文化特殊的作用。

从社会结构来看,市民性是城市音乐文化特征的一个层面。一般我们将具有城市市民特点以及区域个性的文化称之为市民文化,由于各个城市在地理、经济、风俗、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市民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征。例如,上海近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派”成为了上海文化的一种特征。这种特征也同样体现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租界性”和“国际化”最集中地体现在上海大众文化的“海派”特征之中。由于海港城市,资本主义经济意识最先在这里滋生,西方文化从这里进入,也从这里发展和延伸,将文化作为商品,无疑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诸如歌舞厅、音乐社团、唱片业、音乐作品的出版,以及音乐广播电台的建立和发展,我们都已经看到,它们成为了推动这个城市都市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这些音乐文化设施、表演内容和形式也都体现了上海市民文化,或者说,“海派音乐文化”的深层心理中所隐藏的“媚俗性”和“时尚性”。事实上,“海派音乐文化”的“租界性”和“国际化”是其形式和地域现象,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媚俗”和“时尚”的内容和人格本质。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这种“媚俗”和“时尚”的本质和内容就是那一时期上海都市文化中基本的阶级文化,它们反映了消费这些文化的社会群体的属性。这些被消费的文化,尤其是歌舞厅、流行音乐和爵士等娱乐性文化传播到市民阶层中间之时,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表现为市民们所共有的文化价值和心理特征。换言之,这也是特定的人就是特定种类的都市文化载体的具体显现。

对市民音乐文化的概念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早先欧洲中世纪市民文化是相对于贵族文化而言提出来的,而在中国古代则相对于宫廷文化。例如,欧洲中世纪贵族文化中把音乐看作为是一种科学,所有贵族子弟都必须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而那些供职于王公贵族门下之外的艺人们,他们以音乐作为谋生手段,而且成立行会。然而,对于这样一批市民文化的“吹鼓手”往往是受到贵族阶层的排斥的。15世纪初,英国下议院曾谴责威尔士艺人的市民音乐是“弄神弄鬼、造谣惑众”的种类。

在中国古时宋代城市商业集会场所“瓦肆”、“勾栏”里的各种音乐表演形式,也是典型的市民音乐文化,它们对于之后的曲艺、戏曲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市民文化一词有时也特指城市阶层中地位较低的那些人群,将他们的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文化现象归结为小市民文化。所以市民文化也就成为了这一阶层的人群的特点,一般表现为“庸俗、虚伪、自私、低级趣味”等。

城市音乐文化中带有区域特征的为社区音乐文化,其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社区音乐文化是指在一个社区内以学校、图书馆、文化馆、俱乐部等公共设施为阵地,创造社区的音乐文化生活环境;广义的社区音乐文化是指社区的人文环境、建筑物布局及空间、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等。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特点的社区音乐文化。在一个城市内部,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也会形成不同的社区音乐文化。同样,在不同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也呈现出这类差异性。

尽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城市的社区结构发生了变化,社区文化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但是,随之也同样将产生新的社区文化和新的社区音乐文化。诸如,从调查中看到,上海的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都是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的社区,在这些社区的文化馆音乐活动中就充分体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相比其他社区文化馆来说,那里不仅业余音乐教育的层次较高,一般音乐娱乐活动开展得也非常活跃,喜闻乐见的书场、音乐教室、老年舞场以及其他活动极为频繁和丰富,从而也带动了该社区的文化活动方面的经济创收。而一些经济文化底子较差的社区,文化馆中的音乐文化活动就贫乏,管理部门将音乐活动场所出租或者用于其他商业行为,从而更是影响了音乐文化活动的培育。再者,城市居民表现出来的闲暇文化行为,也体现在城市音乐文化之中。诸如,人们在自由闲暇时间内,所安排和从事的各种文化的活动越来越大量地涉及到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和表演音乐的活动。城市社会学将娱乐闲暇文化看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由于每个居民的闲暇时间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它会因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追求、文化导向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兴趣爱好等而各异,从而反映出居民闲暇文化程度的高低。因此,居民闲暇活动归根到底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闲暇活动的时间也必然增多。⑦因而,居民闲暇文化的发展也是城市音乐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标志,高质量的闲暇文化对城市音乐生活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因此,综合地说,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文化新发展的体现,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社会行为、观念的反映,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文化规划和特色的标志。将这几方面的因素集中起来,城市音乐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种性质: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物质性指的是音乐文化在城市中所具有的有形的物质特征,即音乐活动所需要的设施和器具;非物质性为音乐活动中所涉及的社会心理、文化价值、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思想意识等。

二、音乐产业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音乐文化呈现出一个重要特征,即不断被产业化。一般来说,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成分、运营机制、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生活水平、教育状况、文化活动等要素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低到高、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聚集的复杂过程。⑧因此,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个综合过程中,文化产业成为了城市化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化产业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法兰克福学派”边缘人物的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26年)一文中,提出了当时的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即文化产业品诸如收音机、留声机、电影形成的出现文化变化,由于这些文化产业提供的“复制技术”造成了文学艺术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的一次性存在的性质。原本只有那些“贵族”或上层阶级所拥有和垄断的艺术,从而自象牙塔中“降落”到了民间,大众获得了欣赏它的权力和可能,文化成为了大家所共享的产品。本雅明认为这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给无产阶级文化带来了新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得文化研究的视角从美学转向了社会和政治的意义。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打破了过去那些传统的、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文化观。过去那些伟大的、杰出的艺术成品被称为“经典作品”,它们的创作者被誉为经典作家、思想伟人、人类领袖、历史人物,人们被要求以崇敬、学习的态度来认识、理解和体会这些经典作品的意义。从而,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者成为了文化的代表、权威和监护人,一切与他们的价值标准不相符合的都不仅是粗俗平庸的,而且也是威胁和异己力量。柯可指出:“英国文化研究冲破了这种文化观,费斯克明确指出文化不是指在艺术杰作中能找到什么形式或美的理想,也不是指什么超越时代,国界和永恒普遍的‘人类精神’,而是工业化社会中意义的生产和流动,是工业现代化社会中生活的方法,它涵盖了这种社会的人生经验的全部意义,它废除了‘艺术成品’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而代之以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超级秘书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