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小学教育科研论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限制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先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然后就应该如何创建班级管理有效模式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引言
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1]。从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来看,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求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转变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识不强,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足。不少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不够清晰,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而对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生活关心等方面关注较少;其次,班主任没有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导致班级管理程序混乱,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最后,在班级管理中,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农村小学班主任更加偏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关心严重不足,结果导致班级学生学习差距逐渐拉大,难以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模式的建立
1、建立健全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
要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根据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求教师能够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以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要强调班主任的公平公正是因为,不少小学班主任进行对优生和“差生”实行不同的管理标准,引起所谓“差生”的严重不满,对班级管理工作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必须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处事公正、合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也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常常处于班级权威的地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较少。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会拉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班主任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对加强小学班级管理并不利[3]。因此,新课改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纳班主任。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从而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分为,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后可以留在班级中,向学生询问“最近学习情况怎么样?学习累不累?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等等,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重视“差生”的转化
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农村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重视。在部分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思想认识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就是优生,而学习成绩不佳、调皮捣蛋的学生是“差生”。对于优生和差生,小学班主任明显给予了不同的管理待遇。对于优生,班主任的管理更加放松,对优生的重视程度也更高[4];而对于“差生”,班主任明显更加严厉,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经常会忽视这些学生,对这些学生的交流也以批评和指责为主。这种教学和管理形式明显是不正确的,要求小学班主任应该要以公平公正的眼光看问题,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将“差生”进行转化,转差为优。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加强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的所思所想,多关心、照顾和鼓励这些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安,并协助其他任课教师,帮助学生缓步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教师在放学后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需要利用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5]。在小学教育中,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中,家长在日常生活的言行身教对于学生的人格、素质、学习态度等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班主任关心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还需要教师能够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与家庭的交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经常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交换学生在家和学校中的表现情况,并讨论出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差,难以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农村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创建班级管理有效模式,建立健全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差生”的转化,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教师会集中精力抓成绩,不断地讲题、练习,此外还要应对各种检查,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够敏锐地发现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而且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离自己很远,是专家的事,他们只管教好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所以对教育科研的兴趣不大,没有形成自觉性。
2.大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知识
教育科研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既包括进行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也包括教师所从事专业工作方面所必须掌握的教育理论,以及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教师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教师自身知识较为欠缺,只是随意性地翻阅或不学习,觉得这些知识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而这些知识正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科学指导,所以即使参加了教育科研活动,也因专业知识的匮乏而不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3.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弱教育科研能力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中()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的一种能力。有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难度太大,无法完成,而能够系统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少之又少,很难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无法很好地开展。
二、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构建科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
(1)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一个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往往与一个有着较好管理能力和核心力量的课题管理机构有着密切联系。由各年级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组成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商讨教育科研活动,制订实施方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反思,最后做好总结记录。
(2)构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由校长全面负责,教研室主任和教务主任分别担任实验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大课题的申请、设定,方案的制订、修改、实施,组织培训学习,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审核。由年级组长和各级骨干教师参与制订大课题下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并与课题参与者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并最终形成成果,由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层层把关,分级负责,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
(3)吸收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专题研究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中来,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项技能的提高,增强教师和家长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实践能力设计分层次的作业或灵活地安排实践操作活动,如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资料收集、亲子活动等,家长为学生提供适当帮助,或与学生共同完成,并及时与教师沟通,进行反馈,家校合力,共同探究。
2.制定课题,全员参与,全面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1)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制订成一系列的教育科研课题。
(2)利用业务学习等集体活动时间,引导教师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发展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课题。
(3)根据课题性质以及兴趣爱好,对课题进行分组,指定负责人,并制订相关的实施计划。在选题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所选课题都是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的,始终保持教师的主体地位。
3.设置教育科研专栏与交流学习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摘要:情感伴随人的一生,而儿童时期的完善适合的情感教育是奠定良好性格、人格的关键,小学是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小学中建立适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本文的讨论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儿童教育学科的进步,越来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学龄儿童在小学中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其中是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最近几年中被重视的,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需求,无论从哪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
一、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
作为教育对象,学生自然是主体,无论是在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教育中,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教育方法和方式判断这一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小学生通过观察、接触来感知身边的环境,从而形成最初的经验和认识,这种经验和认识需要反复的感受才能最终形成向儿童的记忆,影响他的选择,表现为最后的行为,这时,教育者才能发现早已形成的道德情感。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主动引导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助学生去认识各种行为背后的道德选择性。
在面对儿童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过程,操之过急和过分放松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必须把儿童情感发展的概念与儿童的年龄水平联系起来考虑。从一方面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没有明显地区别,这是因为还处于道德情感的初期,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也易于引导,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积极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做到情感与行动相配合。学校和老师要重视校外实践活动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例如科技知识馆,福利院,甚至是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社会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同行动相结合,最终产生正面的情感积累。
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依赖性,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成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诚地面对学生,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以自身做典范去积极地影响和感染他们。
(一)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
小学生的情感活泼外向且变化快。作为单独的个体,他们逐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好奇,这时候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适合儿童接触的,而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做的关键不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内。
(二)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感
情感的调节指的是个体本身对于自己不良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小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小学作为集体社会,要求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在小学情感教育中,要帮助建立小学生的情感稳定性,通过疏导教育协助小学生养成自我调控情感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
小学情感教育是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更是重中之重,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最后能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要帮助儿童去面对是非选择,协助而不是代替他们做出决定,让他们形成对是非曲直的自我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关爱中的理解成长的内涵。
三、家庭教育和父母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是无可比拟的。小学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经对小学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学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进行沟通和配合,任何老师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儿童健康的情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发展,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
(一)家庭教育和父母行为对学龄儿童的重要性
家庭是儿童获得一切的地方,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是无可比拟的。小学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经对小学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学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进行沟通和配合,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发展,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父母的言行深深影响着儿童。
(二)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儿童在感情和物质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的权威性,父母对于儿童的约束力很大,儿童对于父母有很强的信赖感,这种信赖感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父母行为的正确与否逐渐增加和减退。
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力在儿童成年之后都会显现,很多人在成年后会选择和父母相同的职业,拥有和父母相似的生活习惯,甚至以异性父母作为择偶标准。这些都是家庭和父母影响力的最好证明。
(三)反面影响的消除困难
在学校中,教师们都听过5+2=0这句话,意思是说五天的学校正面教育在学生回家两天之中接触到不好的影响,会功亏一篑,甚至有的老师提出了5+2=-1这句话。足可见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很难消除的。父母或者长辈的不健康言谈和行为会使小儿童留下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在这些不良行为和儿童在学校学习内容相抵触的时候,小儿童往往习得是家庭行为,因为对于他来说,这行为早已习以为常,更加熟悉。
四、小结
小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需要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方参与的工作,只有在学生产生情感回馈的情况下教育才能产生效果,良好的情感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力量。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从出生就由父母开始的,在学龄阶段进入学校后,又有教师帮助完成的,而不是孤立的阶段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终身的,不是可以划分阶段的。
参考文献:
[1]毛信元。石婷。浅析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刘长双。春风化雨润真情——浅谈中小学情感教育[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
[3]余慧斌。小学情感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7。
[4]袁兴来。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知识经济[J].2009。
试论中学教育科研的管理
【摘要】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就必须开展教育科研。把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是现代化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实验探究和决策咨询作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就必须加强中学教育科研的管理。
【关键词】教育科研;管理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教育要改革,就必须开展教育科研。把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实验探究和决策咨询作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就必须加强中学教育科研的管理。
一、机构管理
搞好教育科研,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机构。建立健全机构,才能有效地组织教育科研的实施。
南阳市三十中教研室是协助校长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制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和计划,组织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中枢机构。教研室是学校的职能处室,为使其行使管理权力,为此,我们正确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研室在学校所处的地位
学校教研室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桥梁,教研室是学校的一个重要部门,教研室主任受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从而形成学校校长、副校长—教研室—学科教研组、课题实验组三级教研网络。
(二)学校教研室与市教研室的关系
学校教研室在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上受学校领导,但同时它也是市教委—教研室—学校教(科)研室三级科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工作也受市教研室领导。因而,学校教研室应认真完成市教研室布置的任务,并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承担市级和学校级科研课题,及时反馈学校教育科研的现状和上级下达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教研室与教导处的关系
教研室抓教育教学研究,教导处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形成相互补充的格局,有利于科研兴教,有利于学校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学校教研室和电教室的关系
要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就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电教媒体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与电教关系密切。
二、项目管理
教育科研范围广、内容多、层次不一,因而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选择地确立科研课题并进行科学管理。科研课题的选择,应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实际可能性,做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科学。
科研课题一般有自选、推荐和上级分派的三种形式,有国家、自治区、市及学校四个级别。无论哪一种形式或哪一个级别的教育科研课题,都必须严格遵守申报审批程序,不管学校的什么课题都必须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纳入计划,由教研室统一管理。我校系城郊中学,接省教科研课题《欠发达地区提高农村中学教师教育科研问题研究》,
并成为基地学校,有的放矢进行研究。针对封闭式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又正式申报了省级心里研究课题,得到正式审批。
对教育科研项目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考核指标中,列入学校对教研室、教育技术组、教研组和课题实验组成员个人业绩的指标中。为了对教育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我们事先制定了目标考核细则,设计《课题目标评定卡》及《年度完成情况评比卡》,激励课题组成员全身心投入课题研究。
三、人员管理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只能由科研促教学,不能由科研代替教学。“人人有课题”的做法不一定科学。首先,教育科研有它的周期性,应与学校学情统一起来。其次,教师对科研的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参差不齐。搞科研要因人而异,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科研人员业绩档案。
(一)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气氛;(二)人员的选择,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的人员,应老中青相结合;课题负责人(组长)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不宜担任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应是起始课教师;按学年有选择地吸收扩充实验研究人员。(三)人员培训。对教育科研人员必须进行分批次分期分层次培训,使其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熟悉具体的操作过程,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
四、档案管理
学校教研应按不同级别的课题,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包括课题实验研究数据材料、实验成果和激励机制。
(一)实验数据材料
实验数据材料大到课题实验方案,小到课堂电化教学设计、问卷设计、会议记录,都应完整齐全,详细具体。
(二)实验成果的管理
实验成果管理应按提交成果的方式建档,如实验研究著作,报告、总结、论文,计算机课件、录音、录像、幻灯等获奖教材,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实况录像及各类有效证书。
(三)激励机制
教育科研成果时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对社会的贡献,所以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取科研资助等以制度化形式联系起来。
五、经费管理
学校应按不同级别的课题提供不等数额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统一由学校财务室管理。课题负责人在使用经费时必须报经教研室审核,确认用途明确后,方可向财务室支取。
教育科研既是一种教育性的科研活动,又是一种研究性的教育活动。它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探求课堂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建立起课堂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目的,以促进教学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总目标,因此,中学教育科研的管理必须以此为知道思想来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新疆教育)中小学管理 9 G30
2.开封教育科研杂志(内部资料)《开封教育科研》编辑部
3.河南省教育年会暨专家报告会
4.博士生导师曾继耘教授《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
5.《上海教育》、《河南教育》、《北京教育》等
农村教育科研初探
摘要:要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才能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由于当前农村中学搞好科研工作,从主客观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致使有些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实效性低,表面性强,只抓标,不深入探究本。结果,口喊抓好科研,而行动上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教育科研办公室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加强校本科研;优化科研资源,结合校情,脚踏实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建立建全科研制度,规范科研管理。
关键词:农村 教育科研 问题与困难 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顶尖阶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农村中学教育科研,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我校也同全国一样轰轰烈烈的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但是由于主客观化方面的原因,致使雷声之大的科研工作,得到的效果只是小雨点。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探索结合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闯也能够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的新路和寻求开展科研工作的新措施,无疑对中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自建校以来,如同其它农村中学一样,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生的教学成绩及各方面能力,当做核心工作来抓。成立了教育科研组织。并结合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校实际,制定了规章制度。并按计划一步一步地运作。尽管这样,还是效果不佳,仔细分析,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 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中学多数在偏辟之地,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常常听不到外面的教育信息如何?关起门来办教育。部分农村中学的校长和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认识不清;一是许多教师认为搞科研与己无关,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质量大降,于是将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立起来,更有甚者,认为中学教师无须搞科研,科学探究是专家的事,二是部分农村中学常把科研工作当做表面文章而作,写写材料,偏写一些计划,方案写在纸上,装进档案就算教育科研工作抓了。三是农村中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带不浓厚的功利色彩,认为搞科研是为了提高学校档次、评选先进,应付职称评定,获得几篇论文或科研成果而已。等等,致使教育科研有其名无其实。
2.教育科研能力不高 部分农村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高,对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等掌握的不够,对科研的基本要求,程序、方法不熟悉。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会在工作中选题,设计科研方案,收集科研信息,撰写科研报告。而教育科研是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事业求真务实、奉献的工作精神。否则就会遇到困难或挫折会退缩,造成半途而废的局面,给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工作质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校本科研的立项课题空间无实际意义 在大张旗鼓地宣传“科研兴校、管理兴校、培训兴校”的形势下,一些农村中学也盲目地立项,报课题,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题存在简单、空泛的现象。因为有些课题就学校目前状况根本结不了题,需要的资源根本不现实,甚至有些课题空洞,无实际意义,对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本无益处,缺乏“以校为本”的理念,因此,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和实践证明,最后立项课题结不了题,出不了结果,那么科研的作用就失去了。
4.科研资源缺乏,手段落后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推广之大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大量的信息,来为学校的科研注入营养,使之活力大增。但农村中学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想通过网络技术获取新知,是办不到的,至少说现在部分农村中学连微机室都没有,更谈不上网上搞科研了。
5.科研队伍不稳定。 一个好的教育科研单位,一是注重科研队伍建设;二是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一个好的科研的队伍,就能探究出好的成果来,一个稳定的科研队伍,就能把学校的科研气势搞得更浓一些,教育教学质量就能大幅度提高。否则,学校的科研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老方法、老模式是必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的,也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更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到社会上无实践和生存能力。
6. 教育科研管理抓不到位。 一些农村中学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涣散,没不一个具体工作负责人,组织不建全,无科研室,无科研队伍即使设立了科研室,有了组织,只是写在纸上,根本没有担负起实质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任务。科研目标是什么,如何动作,如何掌握立项课题的要求,管理方法,心中无数,这样科研一点用处都没有。
二、针对农村中学科研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为了积极开展农村中学教育科研活动,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的效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学校领导要加强教育科研活动的领导,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知识,掌握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召开相关的会议来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转变教师的观念。例如,请专家到校做报告,上示范课,观摩课,问教师购买有关教育教研书籍,坚强教育科研的理论学习,并通过教师谈学习体会和感想推动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向深层发展,教育教学就会出现了生机,教师就会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认识提高了,观念就会随之改变,观念更新了,教育科研工作就会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了。
2.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加强科研管理 农村的教育科研工作,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搞好此项工作,必须抓好组织落实,建章立制,明确教育目标,任务,责任,程序,亲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学校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重视学校的科研工作,主管业务的领导为主抓人,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一步一步地有序的进行。
3.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 教育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功,除了领导是否重视此项工作之外,关键还得有一支稳定、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此,不仅要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还要培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因此,学校一是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办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二是通过校本教研,邀请教育科研人员来校指导,并在教师选题立项,收集信息,整理材料等方面进行指导,学校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教师撰写论文,培养教育科研骨干,由骨干带领一批人,最后实现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对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有效果的教师可往上推荐,或在晋升职称时,优先考虑。由此,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得到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会更加顺利地进行,并会取得实效。
4.优化教育科研资源,力求实效 要想提高教育科研工作水平,科研资源必须得有,除了有一支稳定、素质高的队伍,还要有必需的信息载体。因此,学校一定要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节省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必要的设备,如电脑、科研书籍、录放机等,另外还要加强校际沟通,外出学习,实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符合农村中学发展实际的科研新路来。
总之,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知名度的必不可少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克服困难、用勤劳的智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育教学科研论文
科研是时下教育的热门话题,“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长远战略。科研带来了“校园春意闹”的新气象,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但是,要尽量避免科研中可能出现的一哄而上、华而不实、贪大求快,教学、科研相剥离,甚至调子越长越低等现象。教育科学研究是事关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研究,一般周期较长,实验涉及面广,因此,学校科研部门要确保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一、科研是教育教学深层次的美丽
朱永新教授在《享受教育》中说道:“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什么?我认为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化、科学化快速成长的第一动力,是教师从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或加大劳动强度来提高教学质量走向科学、高效的教学的最好途径,也是学校竞争独具魅力的新型广告。作为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战略,变“上级领导看好我搞科研”的殊荣为“我创造条件申请搞科研”的执着,不要把科研视为贴金纸、学校门楣上美丽的光环,而是要动真格,扎实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用长远的战略眼光,使科研服务于教学育人。作为教师,既要认识到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从知识型向科研型转变,要积极探索适应新世纪知识体系和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思路,对科研课题要讲求循序渐进,不要做急于求成的表面文章,更不能报投机心理,认为哪个课题易出成果,就置正在试验的课题不顾而中途跳题。科研是教育教学深层次的美丽,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达到这种极致,否则科研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科研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育科研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导,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人是关键。要选事业心强、德才兼备,具有奉献精神、开拓意识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科研领导工作,组成科研队伍,那种看草料定里程的千里马对科研工作是没有促进作用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让他们成为科研燎原的星星之火,然后带动一班人,形成燎原之势。任何一所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条件不如人意的学校,都有一、两位相比较之下喜欢写写、能写写的教师。这些人正是可以燎原的“火星”,正是形成学校科研队伍的“起点”人物。学校领导要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并号召全体教师向他们学习。同时,要重视教研组长人选的落实与教研组长科研能力的提高,依靠他们开展好学校的科研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带头人。还可以建立竞争机制,每一科研课题至少由三人组成,实行谁有突破谁上的原则。这样不但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而且从教育实验的具体实践和丰硕成果中,激发了事业心和进取心。
三、选好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和难点
课题,是科研的基础,科研的基石。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科研的命运。教育研究课题的选定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对教育教学领域内的进展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全局在胸,才能种好一颗科研的种子。第二,选择的科研课题要有价值性。选定的课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的其他领域,有较高的外部价值。要看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同时,也要看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能否验证、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课题要有前卫性和创新性,要关注教育热点问题,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两三个带有方向性的课题。如我校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先后选择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学案导学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研究》两个科研课题。第四,要小题大做。学校作为子课题组,最好选择具体的,教师个人就应选择更具体些、小一些的题目,这样才能游刃有余,有所突破。
四、构建科研体系,形成科研网络
学校科研不是一个孤立的实验室式的实验,而是与教育教学、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联系的神经中枢,要构建严密科学的体系,健全机制,形成科研网络。在校内,要组织好“一个网络”,即建立由“校长——科研处——兼职教研员——备课组长——学生课代表”组成的学科教研网络;校外,要构建社区科研网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科研是全新之路,更要加强横向联系。近年来,我们既与同课题的是一级学校建立“联研学校”,又与教研室、教育学会诚握科研之手,开展“名师评课”、“科研成果发布会”等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以无限的生机绽放在希望的校园,让我们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热情,以科学的精神去浇灌这朵花!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
学生个人因素使德育管理效果不明显。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宠,爸爸妈妈爱,从小娇生惯养,思想品德的意识非常薄弱。而且,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对过去那些革命英雄事迹,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没有多大兴趣,现在社会也没有以前那么单纯,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对外界的人变得漠不关心,那么,助人为乐的行为少了,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事没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淡了,学生脑海里的道德意识非常非常薄弱,这一因素,就导致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实践
1、《弟子规》走进小学校园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和沉淀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文字,《弟子规》就是古人德育的智慧结晶。《弟子规》用简短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人们应有的行为举止,在小学校园推行《弟子规》,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学生每天朗读《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虽然小学生不能完全明白《弟子规》里的每一句话,但只要学生坚持每天朗诵,让这些文字慢慢影响他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事事都与《弟子规》对比一下,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妥的地方。虽然这种德育管理方法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2、社会道德对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
学校,家庭,社会,要为小学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支持。让社会的浮躁远离小学校园,还给小学校园一片宁静与纯洁,给小学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校落实贯彻德育工作。家庭教育也要配合学校教育管理,给孩子一片圣洁的土地,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洗礼,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塑造孩子完美的品格,让孩子心中有一块净土,去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积极主动将这份真、善、美传递下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3、实事求是推进小学教育管理工作
小学教育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教育机构都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小学德育工作不是儿戏,也不是学校和学生一起演一出精彩的戏,做样子给领导看看,领导也省心地回去再向上头交差。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实事求是。领导们每一次的视察,要能真实地反映当前小学教育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学校想方设法去掩饰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让问题遗留下来,慢慢地,时间久了,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最后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已经无法再去解决。结果就会导致一些学生道德素质败坏,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甚至整个校园的校风,最终,败坏整个社会风气,毁掉了学生的美好前途。因此,教育,一定要谨慎对待,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不容忽视,要真实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教育工作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国家和社会都非常关注,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与命运。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落到实处,改善小学教育现存的不良现状,达成新课改的最终目标,为祖国培养优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
一、巧设悬念,增进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缺乏新鲜感和主动求知的意识。一堂课能否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前提就是想方设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来自哪里? 来源于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来自于对知识的求知欲。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巧设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观察连接方法,带着大家一起动手演示,小小的灯泡发出熠熠的光芒,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能不能让更多的小灯泡一起点亮呢,能不能让一个很大的灯泡亮起来? 一连串的提问,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这对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探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仔细观察,掌握探究方法
世界上任何伟大的发现,都和科学家的认真观察离不开。有了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就会提升,就会有动手的兴趣,就会有创造,这就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
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考虑他们的受知识水平以及思维习惯,而教给他们一些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探究的方法。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但是情绪容易引起波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意识,也不能够长期地对一件事情进行关注,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提示他们,我们观察的事物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什么? 观察这些内容为了获得什么?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通过敲打、撞击仔细倾听这些东西发出的声音,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和联系,他们的一致点又在哪里。学生们得出以下结论: 它们发出的声音各异,相同的地方是只有震动才能够发声,他们从而能够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
三、节约时间,课下为课堂做准备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指导学生多做一些课外准备,从而收到更好地学习效果。学习《油菜花开了》与《各种各样的花》这一教学内容时,时间正好是春天。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我安排课外作业: 观察公园里路边以及菜园子里各式各样的花,注意采摘,要爱护植物,切勿踩踏,采集时要完整,妥善保存起来,轻拿轻放,不要损坏。注意观察鲜花的颜色、香味、现状,分辨花的萼片、花瓣,辨别雄花和雌花,写成笔记做详细的记录,总结经验,提升对于花的感性认识,打好学习《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的基础。
四、注重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学要避免千篇 一律,打破常规,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反之,毫无新意,平平淡淡,学习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学生们探究活动的动力就会慢慢枯竭。要积极备课,语言幽默诙谐,让课堂上充满笑声,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激情四射,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这样的学习轻松愉快,收获良多。如我们学习磁铁的时候,我给大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磁铁,提出一些问题“一个小小的磁铁能吸起一个很大的铁块嘛?”学生们亲手做实验,就有了“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同”的概念。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中,从“校园里的岩石七天内有变化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产生新的认识,逐步带领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五、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研究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也来自生活的总结。学习如果局限于课堂,不仅舍本逐末,而且也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大家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比如,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个必须要实际操作和研究了。学生们开始制作,持续观察,有的同学很不成功,一开始就失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按照要求让绿豆用热水烫,或者用水泡的时间不够,没能够把绿豆皮泡开。有的同学失败在过程中,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很好的排水,豆芽根部腐烂; 有的同学干脆就是浇水不够,干枯而死。赞美优秀者,鼓励失败者,后者再接再厉,从前者那里吸取经验,结果他们后来都百分之百的成功了。这样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