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10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商业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成了不可少的一个专业,各位,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1

人类的历史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愈益与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重任,必然地落到了教育的肩上,而科学教育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学校又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而创新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工商管理课程教育创新是实现科学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中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实现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理念,及时实现“角色的转变”。

一、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引创新之水进课堂,关键在于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锐意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当是工商管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创新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虚心学习,以科学的态度,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各学科都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遵循学习规律,变“教堂”为“学堂”,大力提高课堂效率,防止课内任务向课外延伸,减轻学生负担。每个学科可以根据目标学习的原则,订出具体的工商管理教学计划,让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学习。

二、工商管理教师要构建创新情境

工商管理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现代教学理念统摄课堂教学。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创设以下三种情境:

一是营造和谐相长的师生关系。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使“导”和“演”完美结合。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关系、解惑攻疑的合作关系、指路导行的益友关系。要尊重每位学生,像教育家魏书生一样;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潜在的智慧,大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是设计精巧别致的工商管理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注入创新之水,环环紧扣,环环相接,珠联壁合,浑然一体。

三是运用现代高效的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学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个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传统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从教材检索信息后,单向灌输给学生;而今,在工商管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辅助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的结合,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等的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协同作战,提高工商管理课堂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的全新的教育局面。

三、工商管理教师要激励创新行动

创新,是一个吐旧纳新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适当的延伸、拓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要持之以恒,允许学生失败,帮助他们在跌倒处汲取教训,激励学生百折不挠,誓登高峰。工商管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要像珍惜玫瑰上的露珠一样,珍惜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千锤百炼,内化为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化功能,将着重于研究对工商管理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实施“两个层次”和“两个面向”的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即:

一是浅层次目标。让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的学习方法,知道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高层次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两个面向”指: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面向每一节课,对学习过程(环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点拔。工商管理学习过程包括:定目标,订计划,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作业,概括总结,应试,迁移创造,自我评价等。

四、工商管理教师要更新其理念

更新其理念就是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必须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转变工商管理教师角色,以适应全新的工商管理课程理念要求。工商管理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全体教师转变角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手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搭建学生展翅的舞台。创新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创新课堂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工商管理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合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全力实施创新教育,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奠定坚实基础。转变教学观,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转变,首先是工商管理教学思想上的转变;第二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过程、观念;第三,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法观念:变“教”为导,“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在平时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的方法体现。

三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创新整合。工商管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是各科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教,要体现大课程观,而不是去教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用创新手段去教每一节课。

四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学生观,还给学生自由畅想的天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工商管理教师都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工商管理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要集思广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教法与学生的智慧碰出耀眼的火花。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全力实施新的工商管理课程改革,努力践行工商管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新时期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为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只有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全新人才观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新型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则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创业教育现状,并给予相应的优化实践途径,以供参考。

一、开创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新形势下高校工商管理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学生群体是高校服务的主体,高校教育应把满足学生诉求放在首位,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和传授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创业教育的出现是补充和修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创业教育。开创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连续的扩招,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及大学生供给出现严重的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再加上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多数企业都实施了大面积裁员和缩减招聘人数,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十分困难。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尽早地接触社会和熟悉企业环境,从而增强实际工作和操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现状

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普遍应用于教师和学生,使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学生因缺乏应用能力而无法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对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定位及认识存有偏差;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只针对部分专业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改革现有教育教学体系,只能通过添加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才能加以改变。部分学校在衡量学生是否有创业教育标准时还会在学校内具备创业大赛,根据学生比赛结构判断学生创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性质。第三创业教育实践存有短板;首先课程设置需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虽然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不代表只要集中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实践》就能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目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教材,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难以从系统性角度加以思考,使学生开拓性综合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源;多数教师都通过考试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但很多未从事过和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教师社会阅历粗浅,群体知识背景受限,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教师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三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机会,只简单的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术教育,或者借助学校实验室的虚拟软件,导致实践水平受到影响,再加上尚未健全学生创业实践培养体系,限制创业教育发展和实现。

三、新形势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业教育实践途径

(一)完善创业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重点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运营人才关注生产运作及流程优化等内容,同时还要学习市场分析、管理沟通及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工商管理专业可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创业教育实践增加与与创业相关的如创业融资、创业学等知识或讲授有关专业技术领域创业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增添实验设备和创造实践环境,目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及体验所学习知识。

(二)创业型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机制

创业型人才应具备多项素质要求,如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及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等。而具备的强烈的社会角色责任担当、善于学习及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及有效的社会沟通才是创业型人才应具有的特征,只有重塑上述特征才能构成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具有知识结构宽泛及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高校在提高学生意会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及认知性知识水平时要结合当下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培养认知性知识和部分管理技能,然而如实体组织经营管理、社会适应性及公共关系等意会性知识概念需要通过经营实战、实训模拟等方式培养。由此一来,创业教育人才能力由以下三个主要环境组成形成机制。①传授基础基础,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结合点。个人知识和知识结构有着紧密联系,知识面越广泛说明该学生的创造能力越强。②强化意识;通过榜样示范、课堂教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③实践拓展;教育主体通过与政府、企业协调、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为学生创业提高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课内课外实践

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步骤为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所学专业技能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管理实践和创业能力。因此教育主题应对实践教学体系将进行系统的构建,在课程实践教学,可依托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以此设置相关实践操作课程。课外实践可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将教学过程植入创业实践中,帮助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或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有的问题创办各类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从而提高其创业教育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是一门涉及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诸多课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时引入创业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思想及创业能力能和当下社会需求相符。除此之外,政府应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优化制度和相关政策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3

(21046)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选题代码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选题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传统管理文化研究中外比较管理研究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商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理论研究企业分配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企业家的素质与培训企业兼并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教育的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问题信息产品普及水平的(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可选择某种产品进行国家间或地区间的比较)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营销变量在信息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可选择某个产品和某种营销变量)信息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三电”(电视、电话、电脑)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思考软件,互联网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特点探讨知识型企业家的必备素质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十大障碍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外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比较研究零售商品牌策略品牌在企业产权交易中的价值合资中民族品牌的保护杭城老字号品牌的管理品牌与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策略研究流通企业创新问题探讨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竞争行为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营销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政策管制问题产业组织政策等研究如何提高国有商业对外资商业的竞争力流通产业的规格经济及其测定中外连锁超市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企业收购兼并相关问题研究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结构重建对于大型商场效益滑坡的观察与思考商品流通业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实施自有品牌是大型零售企业提高交界的一种有效途径产品品牌经营管理战略探讨品牌策略探讨广告与消费心理科技进步与企业组织变革市场营销的理性与感性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资产重组中的管理研究中国传统管理理想与现代管理商业企业竞争度分析中外家族经营企业的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家族经营的动因研究“驰名商标”的动态管理及评价体系中小企业竞争战略模型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有效性分析企业营销人员的分配模式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问题研究企业公关传播探索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模式探讨我国实行消费贷款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心理与企业广告策略发达国家银企关系模式对我国银企关系构建的启示商业银行资金配量的若干问题“债权软约束”的障碍银行不良债务的分类及启示企业融资结构与发展的关系现阶段我国银企关系现状及困境如何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谈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企业如何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营销行为分析谈判技巧的运用与破解名牌传播中的宗教性研究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弹性营销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分析国际广告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把握广告的切入点广告媒体策略网络营销的相关问题特许经营问题行业市场营销特征及对策研究(it、保险业、农产品等)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篇4

一、当前中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律,专业特色不明显。由于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决定着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应有极高的就业适应性,就业渠道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相对封闭,过分强调理论与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忽视了学生的潜力与兴趣,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同一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过剩,所以,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动地求职,“就业难”的问题比较普遍。

2、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至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开展了12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尚未形成,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临近毕业期间才开设,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贱机会和发展空间,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其落后局面让人担忧。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3、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贱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贱,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和传授书本知识多、培养兴趣少,理论教学多、实贱环节少,讲课学时多、动手机会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课堂教学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计划缺乏对各种实贱教学环节的总体设计,难以形成合理、优化的实贱教学体系,对实贱环节的考核标准要求不严,导致一些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与考试,对实贱性教学环节则较为轻视,从而直接影响了实贱能力培养的效果。在实验内容上,与实际脱节,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太少,课外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于大面积开展。许多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和害怕影响生产秩序,不愿接收实习学生,使得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发展创业教育,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1、整合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改变长期重专业理论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以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研宄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贱创新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和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第一,高校在准确判断其定位后,关键是要使其学科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结合本校专业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对相关产业管理知识的了解,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专业优势。第二,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通过将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例如,必修课中增设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创业投资与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校要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多设置一些如演讲与口才、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企业家精神等课程。此外,还可以设置有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贱的创业实贱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

2、建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营造宽松的创业教育环境。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以及教育机制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土壤和长效保证。一是高校应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管严”与“管活”的新途径,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时间。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三是要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保证资金来源,为创业教育提供硬件环境。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的经济体制而言,创业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创业基金和信贷金融服务等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

3、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贱基地,加强实贱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实贱教学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从国外高校来看“校企一体”“高档位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模拟公司”是学生参加创业实贱的根本保障。首先,学校在重视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下大力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贱等形式来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可解决学校资金短缺和师资实贱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与企业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办学中的不足,提高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解决了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贱相脱离的问题。其次,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及科研优势创办实体,建立创业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和创业平台,让学生依托专业实贱基地,在其“孵化”下自办“小公司”或“小企业”等。最后,要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并增设科研专题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4、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习惯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过程评价主要为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展示、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结果等。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要把学生参加科技和创新活动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篇5

一、工商管理专业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意义

1.行业嵌入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实现就业平滑过渡

通过行业嵌入,促使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讲授方式、社会实践等各项教学活动更好的贴近企业实际运营的行业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发展特点,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便于学生就业时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平滑过渡,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创业整合贯通学生的管理模块知识,避免职能管理的条块分割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采取的管理流程和职能模块的分割,细分化的课程结构虽然使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不同管理模块的专业知识,但是却忽视企业管理本身的整体性,各职能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更为符合未来管理的发展实际。创业整合将整合各个职能模块的管理知识,突出综合管理知识的实践性,将贯通学生的管理职能理论知识,模拟管理实际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基于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工商管理教育新模式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要以行业嵌入为基础,通过创业整合融会贯通学生的知识模块,不断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行业环境分析与行业战略定位

学院或系部应该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譬如教职工关注的行业分布或者以往从事的行业,同时结合对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形成学院的行业定位战略。在定位战略的指导下,有选择性的长期保持与这些行业的社会联系,加强与这些行业的企业的深度合作,派遣教职工在这些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行业企业,逐步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的行业特色。

2、课程教学环节的行业嵌入

(1)工商管理基础课程的行业嵌入该模块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经营管理理念为目的,强调学生对管理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必要的基础理论功底,是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能为学生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基础。在这一部分当中,还可以通过行业导向的嵌入,引导学生关注某行业、研究某行业,提高他们对某行业的热情,在专业教师方面,也可以形成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

(2)工商管理职能管理模块的行业嵌入在该模块为了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应该拓宽专业口径,丰富课程设置,加大主干类专业课程力度,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各职能人才。在这部分课程教学当中还可以根据各行业的动态来做适当的课程行业内容调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各行业的趋势。学校可以根据各行业的国际化需求及其特色,顺应与学校联系紧密的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培养集专业知识、经营、管理、文化、语言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例如,可以根据各行业的企业文化,开设企业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问题识别意识,CIS策划技巧等,从文化角度增强毕业生的行业适应性,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通过开设《战略管理》课程,提高学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各行业发展的态势。

(3)工商管理选修课程模块的行业嵌入该模块是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确定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教学模块。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这种“活”模块的教学方式,使课程体系真正具有较大的柔性,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都普遍偏低。这样,可供同学们选择的课程范围非常的窄,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同小异,不能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期,可以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行业出发,从行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着手,开设各种选修课,尽可能早的给予学生寻找兴趣爱好的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

3、专业实践的行业嵌入

(1)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业嵌入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但我国当前对学生课余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较小,覆盖面也非常窄。因此,我们应该从校、院、系、教师等多层次加强对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通过制定各种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可以积极争取与行业相关的企业的协助,也可以结合导师的课题项目进行研究,支持学生参与各种专业调研活动以及各种企业兼职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尽快地融入社会。

(2)毕业实习的行业嵌入行业企业的实习教学,能使学生在体验行业企业的文化氛围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会取长补短。毕业实习是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的,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团队意识,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能为其毕业后进行就业和创业奠定思想和业务基础。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毕业实习不能简单地走过场,敷衍了事。学校要提供与行业方向有关的实习单位,并且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作为学生,应该好好把握毕业实习机会,巩固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准确的自我定位。

4、专业教育的创业整合

通过“虚拟创业”实现知识整合。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各模块知识贯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虚拟创业”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创业课程、创业计划写作、创业大赛。同时可以安排学生深入创业企业观摩或实习,鼓励学生将制定的创业方案进行实践,从而在获得创业体验的同时达到各模块知识的整合。

三、结束语

随着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边界日益模糊化,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识化”和“模块化”的教育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调整。高校应加强与外部行业系统的融入与交流,从“结构嵌入”与“关系入”的路径嵌入行业知识,从而让工商管理专业更容易适应各具特色的行业。同时“模块化”的专业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融合被分割的专业知识系统,必须增加“整合”环节,同时促使虚拟创业实践,整合各个职能模块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6

目前,在工商管理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一直饱受人们的争议,虽然它和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被人们称之为工商领域中三大研究方法,但是大多数人们已经将其视为一种非主流的研究方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重新让案例研究方法被列为主流,提高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中的地位,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历史进程进行考证研究,下面我们就对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

自案例研究方法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在不断的增加,主要认为这种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导致案例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越发的明显。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案例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它虽然有着许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它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贡献程度进行考证,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有新的认识。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

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比较研究方法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并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当前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人们将演绎法、归纳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理论应用到其中,进而增强企业的工商管理力度,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突显本国管理文化特色、具有更高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本土”管理理论,有管理学者指出必须采取扎根理论来进行研究,这使得颇具研究本土特有现象、深人解释现象背后本质的案例研究方法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的研究结论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主导性价值观、组织气候等。以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认为,这些研究观点均没有触及到文化的本质。他运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案例研究手段,以其为之提供咨询服务DEC和CGC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类似于心理医生对待病人的临床方法去研究组织文化,主张采用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咨询行业常用研究工具,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独到见解,并探讨了组织成长阶段和文化变革机制。这一见解集中体现在1985年出版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中受到了人们争议,但是从它的价值和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来看,案例研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不要只是一味的对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批评,我们要从其价值观和发展意义上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案例研究方法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管理理念的有效发展。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篇7

一、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迫切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工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80%以上本科院校逐步开设工商管理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短期内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由于主要强调扩大规模、申请学科、提高培养层次、引进理论体系,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很不适应,工商管理教育成为近年来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之一。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工商管理教育迫切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经济转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进行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与升级,更加注重有特色、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并通过社会评价和监督,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1、转变工商管理教育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盲从性、趋同性,缺乏特色;教育内容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与管理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竞合式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学生探索学习动力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革,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更高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在稳定规模的同时,优化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素质教育,依靠质量提升实现进一步发展。

2、培养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主要以知识教育为目标,尽管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聘请外国教师进行语言锻炼,引入了国际原版教材,采用双语乃至全外语教学组织模式,以加快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但由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以教师授课为依托、单一教材为基础、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人才教育模式,难以体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要求(赵德武,2015)。在现代企业经营范围逐渐扩大、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甚至管理理论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管理的知识内容更新加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大大提高,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定会遭到市场淘汰。只有具备基本的专业管理知识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管理技能与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才能够迅速把握全球市场机遇,控制商业风险,适应外部环境变革、个人成长的需要。可以说,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

1、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素养

首先,要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活动基本规律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掌握国际交流、管理沟通、计算机办公、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信息等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的前沿动态、经营法则法规。其次,要重视现代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科学思维训练以及世界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管理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素养。工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良好的科技与文化修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得体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获得他人尊重与合作的基本前提,更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培养合格的职业管理人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社会独立生活与工作的经历,更需要科技、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审美意趣,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最后,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以一系列国际规则与合作准则为基础的,并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国的工商企业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际规则从事经营活动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重视和加强国际规则的教育,提升国际意识与创业精神,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减少冲突和摩擦,真正走向国际化运营的必然要求,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在这方面普遍比较滞后。

2、切实强化创新与创业教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但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公司内部创业。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企业未来的领袖,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必然发展方向。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与创业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系统教授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理论知识,更不是培养创业奇才或者创业竞赛冠军(陈炜,2015),而在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业梦想,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具备敏锐识别发展机会、整合社会资源,把创意想法进行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能力与素质,培育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不断改进人才培育过程的质量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组织方式。变革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为中心、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学习、讨论、汇报与评估的竞合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学习、团队合作、说服、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知识与综合技能。二是重视实践与国际化教学。通过实习、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与方式,以及学生对国际案例的独立分析、小组研究、讨论与展示等教学组织形式,推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意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依托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提供的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手段的转型升级,形成开放教育背景下人才培育的竞争优势。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开放教育,促进了国内外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公开化与共享,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高质量课程的系统学习机会和自主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模拟工作环境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还有助于推动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4、积极建立客观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往往采用分数、绩点来衡量,虽然学生研究探索的专利、论文以及一些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活动等可以计入成绩,但总体比重不高、范围不大;学校外部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评价,主要通过教育行政及其所属机构定期进行专业评估与指导,或者是一些研究机构根据院系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课题的立项等指标对各校专业进行的排名。国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评价,主要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薪酬等体现其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和标准更为客观,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不断适应商业变化与新要求,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特别是引导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生产经营与服务的发展趋势,需要逐步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并获得国际认可。目前,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管理学院已启动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认证工作,但中国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工商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速。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8

摘要: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育与知识转换本应是统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两者的结合并不紧密,这就使得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较弱,面对较为棘手的商业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与知识转换的难点,对当前工商管理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目的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总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舞台。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知识转换;困境与难点;策略

引言

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当前社会上紧缺的工商管理人才,各企业对这一类型的高端专业人才都是“求贤若渴”,但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却往往很难达到社会需求的层次,这与其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应用技巧积累不足有很大关系。案例教学法是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综合体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成功的将知识转换成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重大意义,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1、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与知识转换的难点

1.1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

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的使用非常频繁,案例素材也非常丰富,但是案例教学应用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是在教学中不能有效的将案例转换为知识、将知识转换为能力。首先,工商管理教学的案例选择不科学,例如,案例太过陈旧,不能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等现状。又如,案例选择太“虚假”,加工的不符合实际,无法真实的反应商务管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积累的工商管理知识的应用经验太少,知识的实践应用经验依然不足。其次,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过程学生的参与太过被动,例如,案例教学中的分组讨论环节,基本都是老师设定好问题,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带动整个教学的进程,很少有学生自动的站出来提问或回答问。这一状态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他们不愿意主动的思考,不愿意用心的听讲,有时会偶尔关心一下答案,而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只是答案,他们无法将答案升华为自己知识应用的实践经验或从中体会到知识应用的技巧,这就是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一大困境,阻碍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和优化。再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很被动,在案例教学当中,从案例准备、问题设计到问题讨论、回答、总结,好像老师始终是“主角”,如果离开了老师,这一个个教学环节就无法继续,可见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性。加之案例教学应用缺少创新,老师已习惯“独当一面”,学生的教学参与水平只能停留在“旁听”、“粉丝”的层次,难以向知识应用的中心环节进步,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就会模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可谓难上加难。

1.2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知识转换的难点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知识转换的难点一样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学生的知识转换意识不强,缺少知识转换的能力。例如,在案例分析中,他们难以深入情景的去体会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如,饥饿营销案例分析中,学生听完案例觉得饥饿营销的做法就是将商品存在不卖,市场货源紧缺就能达到营销的目的,而对整个案例中的其他因素,如品牌因素、产品质量因素等充耳不闻,这就造成了案例向知识转换的缺陷,也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结果,那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实践能力就难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就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第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转换方面的引导、启发不够,在很多时候,老师只是讲明白了案例,却未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转换,一方面,工商管理教学课时有限,而案例教学前学生的准备不足、教学参与不积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差,老师没有经历管学生能不能学习知识的应用,能不能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因此导致了案例教学中知识转换不足。另一方面,老师对于知识转换的认识不足,认为知识转换是实践中实现的,和理论教学没多大关系,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老师教学的重点是案例,注重的是如何将案例分析透彻,而不能将案例与当下的社会情况、企业经营等联系起来,导致在案例教学中知识的转换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在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应用中,老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拓展不足,使学生的眼界难以拓展、放宽,例如,商务谈判案例中,谈判的商务技巧固然重要,但语言的灵活应用,对谈判放的习惯、喜欢等的掌握也很重要,可以说每一个工商管理案例都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代表,单从中提炼出“专业”来讲授,就会破坏案例发生的情景,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商务活动中知识的应用技巧,亦不能很好的积累商务管理的实践经验,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是“纸上谈兵”,知识若不能转换成能力,那么知识的学习到头来就是无用。

2、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知识转换策略

2.1创新案例教学,重视知识的转换

创新案例教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新案例,不能年年岁岁都用老套的案例来说明新情况,应结合市场、结合时代,寻找、加工符合当前经济形式、工商管理状态的案例进行教学,如后金融时代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市场营销可谓难上加难,因此传统的营销方式可谓已经“黔驴技穷”,但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挖掘这些案例将其应用到课堂上,也可结合一些营销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商业活动中决定成败的时代因素。一方面,新的案例结合失败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新鲜感,使其愿意主动的参与教学,探究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同一种情况下,相同的问题分析思路怎么会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这问题出在哪?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有利于他们将知识转换成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新的案例不仅与社会工商活动紧密结合,而且也是老师考虑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学中,老师会主动的培养学生知识转换的能力,希望学生能够用学习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来解释商业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2.2提高学生主动性,注重案例教学当中知识转换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可以从多方面培养,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教学参赛浓厚兴趣,他们自然会主动的参与学习;又如,增强课堂活力,用良好的教学参与启发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等,但不论那一种做法,都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启发学生将知识转换成能力。例如,设计真是的案例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案例中商业活动的知识应用,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的技巧,积累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更突出的贡献。

2.3应用先进科技,拓展教学边缘领域

先进科技的应用能够更真实、更客观、更全面的展示案例,且增加了案例的素材,例如多媒体的应用,用多媒体演绎案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真实的感受到商务活动的每个细节,认真的、科学的把握知识的应用技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就是知识转换的成功。又如,互联网的应用,老师在课后发现了好的案例,可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交流,布置案例教学需查询的资料,使学生向老师一样的认真“备课”,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积极的思考老师的提问,在课堂互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享,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能力,使工商管理教学中知识转换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容纳了丰富的商业管理实践经验、知识应用技巧等,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分组分析案例,不同的组可以针对同一个研究课题研究不一样的案例,这样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使其思考问题更深、更远,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有积极意义,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学校能为社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9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概述

1.1工商管理的水平

在市场不断的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企业管理质量之间的问题,也就存在本质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以评比。在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上出现很多的的漏洞,在企业的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比较僵硬,生产后动没有开放,这些都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些问题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严重影响的企业生产运作,也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地发展。

1.2企业在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很多企业都采用了零库存的策略,对企业本身经营模式的需求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很好的结合企业本身市场的有机结合。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发展,那么在企业中也就不能和好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就在一定程度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就会使生产的产品积累在库,这也就是没有掌握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前提条件,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

1.3工商管理的目标

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中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为的追求高额的利润,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加以重视。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1.4企业工商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工商管理也就存在地域性的束缚,在这些问题下也就一步步的将地域性的差异逐渐减弱。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二、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的探索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企业深思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企业不断的呈现创新发展趋势,对工商企业的发展创新也就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知识的。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新方向,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动力,这也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这种管理理念也就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完善,把之前的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转变为现在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平台。从之前的控制经营生产到现在的自由生产,这也就发展企业经济的再生,同时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也就增加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交流,给现在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把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这种竞争也就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

2.2模糊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

随着电脑技术的到来,企业工商管理在现在的市场中也就存在经营管理的模糊,很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导致开发商、经营商和零售商变得模糊,这是很多企业也就开始及时生产和零库存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管理,也就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企业经济的运转,这也就有效的解决了结构经济的危害,避免了市场经济的损失。企业应该加大学习力度,对企业工商管理的理念进行研究,让企业管理走在最前沿,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3工商管理制度的规范

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提就是企业人才,在每个企业中主要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制度的人性化,这样也就是对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所以人才是企业的原动力。在对企业人员管理方面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制定各项管理要求,保证企业各个工作有序的进行。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制定的,缺乏人性化管理,进而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促使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三、结束语

本文在对企业管理的基础的讲述上,进行分析我国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继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认为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模糊经营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企业价值将更为多样,企业经营管理将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为适应经济政策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党的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措施。企业在不断地改制和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新思想、新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了解新概念,学习新知识。而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也是企业家必须掌握和学会运用的一门学科。基于此论文综合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思想、工程技术及企业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学学科,是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企业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开拓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企业管理包含企业的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一些企业的软性资源建设,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一些公益活动等。而企业工商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数据的分析,还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工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策略,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2. 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概念随之引入,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也不断地发生巨大的转变。综合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且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本质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实力的较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制僵化、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协调不及时、日常管理混乱、组织结构缺乏柔性、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1]。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2.2 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地采用“零库存”策略,忽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是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如果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而市场部门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原有产品无法满足这变化了的需求。最后,积压的产品不仅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对于物流环节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 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额利润为企业的首要目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已经不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2]。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2.4 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化意识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域问题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力不断变弱。企业管理者对于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2.5 企业类型的转变难度大

改革开发初期很多企业都是按照生产型的企业进行建设,企业依靠的是外来的订单。正因为这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增多,而且没有及时转型,才使得我国很多企业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3]。现在企业管理者开始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渐转变企业的类型,向着学习型企业转变。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通过减少工资、不断裁员的方式实现企业升级,而忽略了提高企业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3 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方向分析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实践研究还是理论研究来看,企业工商管理都呈现出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现状,从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价值、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做了详细的探讨。概括而言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工商管理的管理核心,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迅速地发展,企业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将更深更广,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习型企业大量出现并发展等,具体内容如下。

3.1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

最新工商管理的研究成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发达国家工商企业管理变革,这种变革使新的企业工商管理理念随之产生。最显著的就是知识资本代替金融资本等其他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的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核心。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员参与、以及共享知识的机制。企业管理的核心不再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构建一个能够学习知识、共享知识、运用知识的平台[4]。同时,企业的经营从控制经营发展为自由经营,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化与再生,还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不仅加强知识资本管理、知识资本共享,同时也会加强企业间的协作,这样使企业间的交互变得更为广泛、频繁,为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企业间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将由市场竞争发展为竞争与合作方式。

3.2 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随着电脑技术应用于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中,开发商、制造商迅速进入终端市场,直接面对用户。这样使得商品的开发商、生产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界限变得模糊,模糊经营模式因此产生。模糊经营模式产生发展后,以物流为手段进行营销的物流管理商应运而生,工商企业也开始了“即时生产”,“零库存”的理念与实践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降低了企业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速度。同时能有效的化解和消除结构性经济危机,避免社会劳动和社会财富的损失与浪费。使工商企业处于均衡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因而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

3.3 企业价值多样化趋势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企业界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财务目标或近期目标,而不应该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或长远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才应该是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企业开始主动积极地承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在政策、法规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创造企业利润的同时,还注重承担改造社会、优化社会环境、发展教育事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培训和吸收失业人员、积极参与和促进公共福利、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等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预测,这种将企业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统一的理念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4 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趋势呈现

在现代社会工商企业管理理念已经呈现开放性的国际化趋势。现代交通技术手段、通信网络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和企业管理的国界变得模糊,这种管理的国际化意味着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成一种“竞合”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加强了国家、区域、种族、民族之间经济组织的关系和经济资源共享。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化要求企业以更开放的理念,更深邃广阔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国际观来认识企业管理和实践。

3.5 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是企业未来发展动力源泉。学习型组织能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素质和员工价值条件,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作用。同时,能够实现企业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的经营理念。例如,美国通用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学习型组织企业。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说过,企业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其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4 结语

在综述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认为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模糊经营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企业价值将更为多样,企业经营管理将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希望研究能为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