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论文(最新7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绩效管理论文(最新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绩效管理论文 篇1

就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为例来说,近几年关于绩效的讨论非常多,对绩效管理的看法也似乎趋向两级发展:

1、无用派。

绩效管理都把索尼、三星给害惨了,有去KPI化,甚或是人力资源部门也都不要了。

2、神化派。

绩效管理是一门神器,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绩效考核就成了管理者手中无所不能的神器,将绩效管理抬到无以伦比的高度,管理者对此热情也是不同一般,更是视企业的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没有绩效管理就是没有管理的观点,也时时浮现在世人的面前。

真正的绩效管理从来都是将战略落地的一个过程、更是推动价值观从理念到行为的一个过程。所以,也会对绩效管理提出四个维度(成本、有效性、真实性、区分度)的要求,而我们所见的绩效管理,往往都会发生很多的问题:

强调绩效考核,忽视绩效管理

强调关键绩效,忽视非关键绩效

强调考核结果,忽视绩效面谈

强调技术手段,忽视教练辅导

强调人力部门,忽视其他部门

……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绩效管理浪费时间、浪费成本、员工反对、管理者不满意。

那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绩效管理不是人力资源部门管理。

这一点需要从最高决策者到基层管理者形成高度一致的认知,是要把绩效管理定位到每一层级管理者责任和使命的高度,真正的绩效管理是由直线主管完成的,而且这是管理者的基本功之一,通过绩效管理最终促成业绩目标的达成;所以第一个平衡就是要在绩效管理工作上,平衡人力部门与非人力部门以及最高领导层的关系,做好各自的定位,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二、工资是员工付出劳动时间而获得的报酬、奖金是员工取得工作成果后而获得的回报。

第一个平衡就是要平衡工资与奖金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管理者习惯给员工定一个较高的薪酬,然后从中拿出一块做绩效奖金,这往往导致俄直接后果是,“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钱”,员工只要没有拿到100%的绩效工资,就是认为企业扣了他多少多少钱,而不会认为,这一年,这个月除了拿到工资以外,还拿到了多少多少的奖金。

第二个要平衡的是绩效考核与奖金计算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绩效考核之后是要有“奖优罚劣”,但不能让绩效考核替代了绩效管理、让奖金核算替代了绩效考核的所有应用,在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核算奖金的同时,绩效的改善、员工的成长、目标的修正等等也不可忽视。

第三个要平衡的就是绩效管理(或者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学习成长、流程)与绩效考核指标、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人理解:

1、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能用财务数据、客观说明的,不用主观评价(这也符合SMART原则中要可量化的要求);

2、指标设定、考核要求的提出要由客户来定(不是本人、本岗来定,也不一定就是被考核人的上司来定);

3、在确定目标高与低的时候,讲究顺序渐进,遵循学习成长的规律;

4、判断客户关系时,依照业务发生的流程,从前往后推到客户关系,不是人为定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

第四个要平衡的就是结果与过程之间的关系。

不要一味的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也不要一味的强调过程,而不对最终结果负责,或者就是过程和结果管理齐上阵,弄得被考核者是手足无措。这就需要对不同的被管理者、不同的工作事项或行为表现,采取差别对待,这也就前些年《情景领导》比较火的原因。

第五个要平衡的是员工的表现和管理者对他的期望,二者间的关系。

往往管理在者的要求会比较高(我所说的这个高,是高过普遍、大多数现实状况),如此一来,管理者就会觉得无人可用,如果是“矮子里面挑将军”,就会发现没有不可用之人的另一番境况。

第六个要平衡的是,关键绩效与非关键绩效的平衡。

忽略这一点,会发现虽然达到了“考核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效果,但往往也会是考核的就有人做,不考核的就没有人做,最后是每个岗位要考核的指标越来越多。关键绩效成果不仅要“进档案”,非关键绩效的成果,尤其是日常行为表现,也更要“进档案”,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非关键绩效,开辟“进档案”的渠道和方法,避免绩效管理实际中的“顾此失彼”。

第七个要平衡的是,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的关系。

在此,我们很少有人将绩效考核结果长期保存的很少,大多是当月绩效成绩一出来,拿来算完工资就放一边了,最多是年终评优评先啊、发年终奖金啊,会再看看全年12个月的绩效考核结果,但很少说一个被考核人,今年怎样、去年怎样、前年怎样,这个员工要是在公司工作了20年,更不会看这20年里每年的绩效、这20年累计的绩效如何,没有这样的一个平衡,归属感、主人翁精神,可想而知不会怎么样。

只有这样去平衡,绩效管理才能效果最大化。

绩效管理论文 篇2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是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每一个经营单位和员工进行准确的业绩考核和工作评价,激励和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依靠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指标的确定有待进一步细化。一些银行大部分机构还未系统地开展岗位分析并制定较为详尽的岗位说明书,有些银行只有比较空泛的岗位说明书,且流于形式,更不用说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各类人员的岗位工资确定主要是通过将基本业务量、岗位技能水平、履岗表现等要素参数进行量化后确定,难以起到真正的绩效管理作用。

(二)产品定价机制不健全。一些银行实行的买单制奖励机制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业务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要发挥买单制的激励作用,前提条件是产品定价准确合理,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建立灵活的产品定价机制,但是目前银行仅能做到定期对产品定价实施动态调整,产品定价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目前的买单制奖励还不能完全涵盖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对价值创造的最终人员实施了买单,做不到对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有贡献的环节都实现买单。

(三)考核层级过多,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例如,一些商业银行由二级分行考核到支行,支行考核到内设部门,内设部门再考核到员工,各级机构的绩效考核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差异较大。因此,会出现对上级行的政策把握不当和管理水平偏颇问题,出现考核激励偏差的情况,不利于价值导向和激励政策的准确传导。

(四)薪酬结构设计有待完善。目前,一些银行员工在未能实现职务晋升的情况下,工资级别存在达到一定年限后封顶的现象,这对于年龄大、工龄长的员工来讲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在员工实际薪酬构成比例上,虽然规定了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但在实际执行中,员工收入却往往与员工的职务、职级挂钩,削弱了工资中活的部分的激励作用。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目前银行员工的薪资收入更多的只是起到了“保健”作用,而未能发挥激励作用。

二、更新理念,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一)树立正确的理念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

国外先进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是采取上下级共同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持续的双向沟通至关重要,通过员工和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有效的沟通旨在解决员工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有无晋升、发展机会、自己决策的权限有多大、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能否得到保证等。通过持续、开放、全过程的沟通,形成“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仅解决员工存在的疑惑,帮助员工搞清楚其工作的思路,以及如何获得奖励,也密切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员工成长进步和自我价值实现,促进组织业绩提高和价值创造。

(二)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国外很多先进的银行都把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的工具,用来层层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将银行的愿景和战略目标最终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之中。例如,花旗银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平衡计分卡,把全行的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机构、每一个职位、每一位员工。全行的平衡计分卡大致有14个指标,分为财务、客户、工作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等等。

(三)国外银行绩效管理成功的因素是因为有健全的工作体系。比如岗位说明书和素质能力模型,为员工绩效指标的设立提供了依据。国外很多银行岗位管理比较到位,每个岗位有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基本情况、岗位使命、主要职责,而且还明确了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但岗位说明书也非一成不变,每年回顾一次,及时更新原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以及对新设岗位进行说明书的编制。对于重要岗位,如领导岗位,通过建立素质模型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对于建立和分解员工的考核指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部门目标,就能清楚地建立员工的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的考核体系。此外,还要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研发新的绩效管理能力建设方法和工具,探索引入和推广领导力模型、成功要素表、平衡记分卡、入职辅导计划、360度测评等管理工具,全面完善绩效管理流程,健全绩效管理载体。

三、改进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对策(一)制定较为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并逐步建立符合本行特点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统一考核工具、薪酬分配的标准,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实现同岗同酬,并引入目标薪酬的设计,有利于差异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绩效创造氛围,达到激励有力、约束有效的考核目的。

(二)实现产品单价的动态调整。通过条线管理的建立,在分配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条线管理为全面完成综合经营计划和战略任务,积极对资源分配实行动态调整,能够加大条线管理的主动性,有利于实现上级行的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买单制奖励尽量应涵盖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对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有贡献的环节都买单。

(三)将层级考核转变为分类考核。这种转变有利于业务单元加强对条线业务发展的管理和指导,为业务单元资源配置提供了依据,能够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刺激业务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在清晰界定各类员工类群价值贡献要素的基础上,鼓励跨条线、跨层级、跨类群的协同合作和联动营销,通过服务质量和联动贡献测评,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四)完善薪酬结构。借鉴世界著名企业薪酬管理的经验,在原有薪点工资基础上,充分考虑员工工龄(行龄)等因素,增设年功工资。年功序列工资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思路是员工的业务能力与员工本人年功和企业工龄成正比,员工本人的工龄越大,企业工龄越长,对企业的贡献也越大,功劳也越高,因此,员工的工资也要逐年增加。目的是承认员工以往劳动的积累,激励员工安心本职工作,保护老员工的切身利益,鼓励员工长期稳定为企业工作,加强员工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另外,按照绩效考评的结果,对于高绩效员工给予高报酬,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杠杆作用,从物质激励的角度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创造更高绩效并且留住骨干员工。同时,薪酬的调整也应当考虑绩效结果,例如工资晋升的等级应与绩效考评结果联系在一起。

(五)现代绩效管理要既重视对员工当期业绩的考核评估,更应关注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绩效的改进。现代绩效管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是“立足于现在看未来”的一种考核方法。所以,既要关注员工工作的结果,也要关注员工的行为过程。

(六)现代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必须人人参与。从国外银行的绩效管理经验可以看出,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主要是建章立制和支持辅导,为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提供有关绩效管理的专业培训和辅导,帮助直线经理更好地完成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在员工绩效管理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负责帮助员工设定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提供绩效辅导和反馈,使员工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员工本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是全程参与者和受益者。

(七)建立规范的制度、流程和工具是现代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4个阶段。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制定绩效管理的具体流程,明确绩效评估的原则、内容、周期和方法,形成绩效管理各种规范性的文件和表格,如绩效合同、绩效评估表、能力发展计划表等,使绩效管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以便指导全行操作和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跟进员工之声、客户之声项目,开展双满意度调查,藉以评估最新的银行改革措施对内外部客户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为本行经营决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定优先改革领域,制定目标,监督进展情况。

(八)加强考核结果的利用是现代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结果主要用于绩效工资或绩效奖金的发放。事实上,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取得的绩效结果应有多方面的用途。绩效考评的结果可以为干部人才的选拔和人员的调配提供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德才状况和优缺点。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就可以让其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不够好,可以通过职位的调整,使其从事更加合适的工作,从而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

参考文献

1.赵恒华。完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想[J].现代金融,20xx,(06)2.钱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运营初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xx(11)3.毛自力。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管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绩效管理论文 篇3

摘要】公平性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是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重要准则之一。员工最关心的莫过于薪酬了,薪酬作为吸引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措施,其公平性更受到关注。企业薪酬分配的标准、方式和额度的是否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直接影响,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结合我国大多企业的现实情况下,对员工工作绩效管理受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其分析能够完善企业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员工工作绩效;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影响

1前言

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是员工是否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只有有了公平性,薪酬制度才会有效,才会发挥出其激励员工的作用。通过薪酬管理评价员工,不仅可以反映出员工的贡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员工有着鞭策的作用。

2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原则和类型

2.1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原则对内来说员工的工作贡献程度应该与所获得的薪酬相对等,能力和工作相同的同事之间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对等的。员工的“投入”和“回报”之间是相对等的。如果“投入”大于“回报”时就会产生员工的不满,而当“投入”小于“回报”时企业的利润将会受损。对外来说,员工会将自身报酬与同行的报酬进行对比。因此,就产生了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体现的尤为重要。2.2薪酬管理公平性的类型薪酬管理公平性的类型分为: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和信息公平性这四种类型。结果公平性是指决策结果的公平性,是员工在感观上对自己应得报酬和实际得到的报酬进行比较的结果。程序公平性是指员工对决策过程中的公平性的评价,结果公平性和程序公平性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概念。交往公平性是指员工在领导上司那里是否得到尊重、适当和公平的态度。信息公平性是指企业的领导人员在对员工信息上是否实事求是上进行合理的分配。[3]

3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

(1)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保障,为企业的优秀发展创造基础。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也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工作的满意度。员工作为企业的贡献者,只有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良好的情况下,员工才会将身心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会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反之若薪酬管理没有公平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降低,员工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在工作中会出现玩忽职守甚至是离职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2)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制定标准。[1]企业内部员工不仅仅会对比企业直接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还会对比企业的薪酬管理与外部企业相比的公平性。企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虽然比较大,但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各部门薪酬应该不低于同行之间企业同部门的薪酬水平,只有这样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才有利于吸引和挽留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合理的把握了薪酬管理的概念和要求,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员工绩效管理的标准,只有薪酬管理的运行具有了科学和可行性,员工的工作绩效管理标准才有意义。(3)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也会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执行效率。企业的薪酬管理分配必须如实的体现出员工所在工作的价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员工的工作阶层不同,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协调好,怎样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员工的工作价值,对企业薪酬管理的要求很高。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贡献程度差别很大,企业要重视好管理人才的薪酬分配,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大部分劳动对企业来说比较有重大意义。如果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无法体现,那么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也得不到实现。[2](4)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能使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更加人性化。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很难通过具体指标反映出来的,因此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就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员工的工作性质、内容与效率都作为薪酬管理的评价基础,把员工的绩效和薪酬挂钩。只有这样,薪酬制度才会发挥出激励作用,并使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更加的人性化,提高企业的团结力和凝聚力,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从而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4结语

现代企业中薪酬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标准的制定方面、执行效率方面、管理人性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薪酬管理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一定要重视其公平性,将二者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将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落实在工作当中,发挥真正的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纯孝,伍晓奕,谢礼珊.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2]陈晶瑛,贲雪峰,张建国,谢长青.广东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开发战略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11).

[3]商磊,王金涛.美国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借鉴与反思?———基于中美两国比较的视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绩效管理论文 篇4

摘 要:要想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就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说,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可行的、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而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建设则是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因为这是其他环节如聘任、培训、奖惩、职务任用与升降等正确实施的基础与依据。

关键词:绩效考核; 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一、绩效考核

1、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是指应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绩效考核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一项管理沟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以求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绩效考核的原则:一般而言,绩效考核应坚持以下原则:

(1)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一定要注意考核标准要客观,组织评价要客观,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也要客观。同时要公开各个岗位和各项工作的考核标准,在实施考核中对所有的员工做到一视同仁。

(2)科学评价原则:即指从考核标准的确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过程设计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准确地评价各级各类员工的行为表现。

(3)简便、易操作原则:考核标准简便、易操作一是有利于员工明确标准,确定努力方向;二是便于管理人员实施考核;三是可以较少的精力投入,达到比较好的考核效果。

(4)注重绩效的原则:绩效是指员工经过主观努力,为社会做出并得到承认的劳动成果,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与效益等。在实施考核中,只有以绩效为导向,才能引导员工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来,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3、绩效考核的意义:现代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为企业各类职工晋升、降职、调职以及聘任与解聘提供依据;对员工的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进行科学的评估,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企业通过对员工绩效考核的反馈,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1)分级法:又称排序法,是指按被考核员工绩效相对的优劣程度,通过比较,确定每人的相对等级或名次。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鑫龙煤业近两年来进行的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就是一种分级法,即先确定考核对象、考核内部和考核标准,通过集体述职对照考核标准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每个考核对象的实际得分进行分类排序。

(2)因素评定法:这种考核方法主要是指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将拟考核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项目指标,通过对各个项目完成情况考核来确定总的考核结果。比如公司每年与子分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就是从组织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群众的信任度等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3)基准加减评分法: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公司近几年实行了“双基建设”(基础工作、基层管理)考核管理办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提出一系列说明句式的考评项目,然后对每一考评项目做出一些具体规定,指明达到什么目标加分,违犯什么规定或规范减分。事先指派一个相同的起点分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分或减分,最后通过得分多少来评定考核等级。

二、企业的薪酬考核

现代企业薪酬体系建设是企业对员工为组织所付出的劳动而支付的一种报酬。薪酬一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部分,经济性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工资、年度奖励、保险福利、利润分享、持股和带薪休假等;非经济性薪酬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学习培训、个人发展空间与机会、能力提高以及职业安全等。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指经济性薪酬。

1、薪酬系统建设的目的:薪酬体系建设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薪酬形式、薪酬结构、薪酬标准、薪酬水平等内容以及调整条件进行规范性管理,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企业获得最佳的效益。薪酬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本企业的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以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同时通过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使企业与员工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

2、薪酬系统建设的原则:在设计建立薪酬系统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确定薪酬支付结构和水平时,必须参照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水平。

(2)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一并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岗位工资,按岗定酬。

(3)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薪酬分配思想。

(4)在薪酬分配中要遵循成本补偿、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效益增长相协调以及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相符等原则。

也可以简单地说,企业的薪酬系统建设要体现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和合法性。

3、薪酬体系建设的程序:企业要想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还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这样才能保证薪酬体系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薪酬体系建设要遵循以下程序:

(1)制定企业薪酬战略与政策 这一程序主要是编写关于企业文化及薪酬政策的文件,具体包括企业对员工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企业对薪酬作用的定位;实施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薪酬成本投入标准;薪酬制度、薪酬结构及薪酬水平的选择标准等。

(2)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 这一程序包括编写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规范、对企业内各类岗位的劳动价值或重要性进行评价。这一程序相当关键,因为只有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才能公平而合理地决定企业内不同工作之间的报酬差别。常见的工作评价方法有经验排序法、因素综合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因素评分法和市场定位法等。

(3)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是指企业内各项工作的劳动价值或重要性与其所对应的应付工资之间的关系。

结构设计就是把企业各项工作劳动价值或重要性的顺序、等级、分数或象征性的货币值转换成实际的工资值(通常用薪酬结构线来表示)。

(4)市场薪酬调查 进行市场薪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参照本地区、本行业的薪酬状况,制定和调整本企业的薪酬水平与结构,使之具有市场竞争力。

(5)确定薪酬水平 这一程序主要是把众多类型的薪酬归并组合成若干个等级,形成一个薪酬等级系列,进而确定企业内每一个职位具体的薪酬范围。

(6)薪酬评估与控制 在薪酬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员工工作的行为和取得的实际效益,对薪酬制度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及时的调整薪酬政策,使薪酬战略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趋于一致。

4、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类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演变息息相关,纵观目前企业的薪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这主要是根据各种职务的重要性、技术复杂程度、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等因素划分等级,按等级确定薪酬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报酬的制度。它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标准(比如职务晋升条件)、职务等级(初、中、高级)和职务工资标准三个部分。

(2)岗位技能工资制:这主要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工资的宏观调控为前提,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依据,以岗位或职务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根据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确定报酬的多元组合的薪酬制度。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的工作强度、工作责任和承担的风险来确定工资标准,它以岗位测评的分值大小进行划分,分值大的岗位工资高,分值小的岗位工资低。技能工资是根据员工实际的业务水平、工作技能及工作成绩,经考核后确定的工资。技能工资可以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档,每档再分若干个等级。

(3)绩效工资制:这主要是指以工作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考核内容,以岗位职务序列、效益档次和贡献等级综合确定工资标准为表现形式,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一种薪酬制度。它的突出特点是把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和科室工作业绩密切相关。

(4)结构工资制:这主要是在分解等级工资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岗位、不同技能、不同绩效而确定劳动报酬的原理,重新组合成既有刚性、又有弹性的一种薪酬分配制度。实施它的目的是体现工资的保障与激励功能,激发员工的潜在能量,以创造最佳的效益。结构工资一般由基础工资、年功工资、补贴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绩效工资等组成。

以上四种薪酬制度类型,各有优缺点,通过实践来看,结构工资制可以兼容不同工资制的优点,在实际操作中易于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也便于体现企业的管理战略和薪酬政策,但同时也必须付出一定的评估和控制成本。

规范而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系统建设是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保证。作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绩效考核和薪酬系统建设高度重视,并经常的修订和校正管理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任务。而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系已发展成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向峰著《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余凯成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郑晓明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绩效管理论文 篇5

一、绩效管理考核的流程

随着医院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医院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行为的组织、计划和实施,医疗质量的管理,医疗动态的监督、控制、统计、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和分析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整体实力的重要环节。同时,绩效管理考核的目的在于确保医院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管理考核过程序中应关注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分析和反馈,纠正偏差,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映医院的管理目标和发展导向。

二、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

综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因此,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上应结合医院战略目标,秉持患者满意和员工满意并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并重、当前发展和持续发展并重的理念,在绩效管理考核上尽可能的使用量化指标,围绕满意度、医疗质量、财务指标和人才培养四个层面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这四个层面,既反映了综合医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涵盖了医院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内涵建设。

(一)满意度层面

医院经营的目的在于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而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提升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在指标的设定上,要选择与患者相关联的指标与科室考核挂钩,比如: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门诊量、门诊及住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等。通过这些指标的设定,可以提高管理效能;可以促使全院职工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从自身做起,顾全大局,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服务的水平,增强病人的信任度;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二)医疗质量层面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有利于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指标设置上既要有质量指标,又要有效率指标,主要应包括如下指标:病床使用率、病区平均确诊日、治愈率、环节质量控制、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考核,可以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促进各项管理举措落到实处,使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安全质量进一步的规范化、科学化、日常化、在兼顾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财务指标层面

为综合反映医院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成果,可以选取以下具体指标:人均业务收支结余,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每万元总资产产出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的考核旨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成本控制,提高医疗服务成本效益,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四)人才培养层面

医院要想持久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培养一批批医德优良、责任性强、业务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是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不断进军医疗技术新领域,以至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民众的根本保证。考核指标有:发表科技论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带教培养人数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考核,可以推动医院专科建设,更好打造医院品牌形象,可以规范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利于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医院的硬实力,大大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绩效考核的核算方式

可以根据以上四个层面考核指标的具体情况选择考核方式,有些指标是可以和目标数或计划数比较的,有些指标可以采取和历史同期比,也可以采取环比的比较方法。对于绩效工资的计算,医院可设专门的部门或在财务部设专门的岗位,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指标真实的核算并及时反馈给各部门,以便各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整改,然后将最终考核后的金额下达各科室,由科室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技术等级进行二次分配后,交由财务部进行统一发放。各环节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让每位员工都能通过绩效工资的发放深切体会到医院的管理导向,从而积极的、自主的工作,同时,不断深化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医院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

绩效管理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医院财务的绩效管理也成了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应当加强财务绩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绩效;医院财务;应用效果0 引言绩效是一个对行业工作者业务、资源、组织和行动的能力评定的标准,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医疗事业的需求也逐渐加深,医院为了巩固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社会形象就必须通过自身改革进行优化[1]。因此,只有不断深化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体系,逐渐摸索适应实际情况的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先进性。但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模式落后、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绩效管理在财务管理的作用。

2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意义

首先,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自身管理进程的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只有通过不断分析,并在实际中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财务绩效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逐步加深医院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其次,在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的进程中,避免过去将单一性的财务指标作为评定标准。完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丰富绩效考核科目,综合性地去改革财务绩效评定。最后,为了医院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只有不断地加深财务绩效管理才能使医院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3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目前,很多医院已经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还未形成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医院正常运行和财务管理核算之间就存在一定的间隙。具体表现就是科室计算和财务计算分离,也就无法准确地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审核,仅仅只能依靠内部管理者制定的简单的激励分配方式。

3.2 缺乏科学的医院财务绩效分析制度医院在自身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分配均衡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私立医院过分依赖于传统财务指标,往往忽略了员工的满意程度;公立医院虽然十分重视患者和员工的满意度,却忽略了财务指标在利益分配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3.3 缺乏健全的医院财务绩效监督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在自身运营的过程中也存在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院在自身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导致很多内部员工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造成了很多违法乱纪的行为。

4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应用

4.1 完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医院作为一个编制性机构,没有一个合理统一的管理制度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进行预算的审核。在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内部成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院预算进行审核、调整、平衡和更改,指导医院预算草案的编写。并且在整个医院内部施行统一的预算流程,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严格性的监督,在部门内部进行财会人员和经济责任人的岗前培训。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改革中,应当对医院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进行纠正,加强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法制意识,对整个财务情况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医院每一个环节的收入支出进行明确和强化,逐渐形成财务绩效管理的氛围。

4.2 科学医院财务绩效分析制度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支柱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医院财务绩效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制定和明确评价指标与分析制度,不仅可以简化实际操作,还能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料。由此可见,明确的指标在实际医院绩效管理优化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2]。该指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潜在的财务绩效。二是已表现的财务绩效。其中,用于表现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有:收入成本率、业务收入结余率、净资产结余率等;偿还债务的能力指标主要以资产的负债率来体现;资产的运营指标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还建议将发展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结合医院现有资金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来看,要合理地对医院资金结构进行优化,科学有效地使用资金,制定合理的资金运用计划,控制不合理的支出,让医院的资金流通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

4.3 健全医院财务绩效监督制度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监督制度的需求是迫在眉睫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医院财务全面管理与预算工作,应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制度。因此,将监督制度作为财务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积极成立预算管理和监督部门,并且确立其中的首要负责人对部门职能进行监管和负责。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医院财务绩效监督制度,落实各项实际工作。对于医院实际的收入预算控制进行监督,就要综合性地去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进而依据相关的收费项目和规定,做好对预算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医院财务绩效。

5 结论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医院在绩效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医疗工作者能够通过努力寻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财务绩效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医院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应用[3]。顺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医院财务人员在积极构建和完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完成医院的社会职责,最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不断促进医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卓益斐 。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J]。 财经界 : 学术 ,20xx,28(6):143.

[2] 罗颖 , 秦婧 。 运用绩效管理系统加强财务人员绩效管理 [J]。 南方论刊 ,20xx,20(11):91.

[3] 姚 景 宏 。 医 院 财 务 绩 效 管 理 优 化 策 略 分 析 [J]。 医 药 前沿 ,20xx,5(10):357-358.

绩效管理论文 篇7

摘要: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相关绩效指标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态度及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及管理的过程。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先进绩效方法在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也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本次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当前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从而为未来的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银行;员工;绩效管理

一、前言

自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Taylor)1891年创立科学管理理论后,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就成为了管理学中的一个热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企业间竞争的持续加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环节,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早已升级为人才的竞争。绩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础,其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员工培训、晋升等人事调动工作及薪酬制定等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通过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分析员工的特点和个性,为各个员工安排适宜自身能力的工作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现状

1.指标现状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包括量表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及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法等。实际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色来选取适宜的绩效考评方法。现阶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制定了适宜自身的绩效管理科学办法,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由于银行内部包括了管理、销售等多个岗位,因此考核指标也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来设置。一般来说,管理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组织绩效为主、个人行为能力为辅。专业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个人绩效及能力为主,并与其部门绩效挂钩。销售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销售业绩为主、行为能力为辅。

2.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笔者所在的大连银行为例,银行内部成立了由人力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绩效管理委员会,对不同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绩效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在确定各岗位考核指标后,由绩效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各类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绩效的考核与激励作用,并综合考虑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项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并实现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加强。3.应用现状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可帮助员工分析和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好地落实绩效考评工作的激励作用,并为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现阶段,大连银行制定了绩效评价结果沟通机制,通过银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面谈,来引导员工关注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真实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员工岗位调动、晋升等人事管理工作,可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绩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逐渐渗透,也为新形势下的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数据,如采用手工统计的方法势必影响效率与准确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深,一些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我国市场,并带来了先进的绩效考评制度与方法。国外商业银行拥有先进化的网络数据信息库,并可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等完善自身绩效管理工作。其工作效率、专业程度等都要优于国内的商业银行。

2.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的前期培训工作存在不足,员工对考核工作的内容、环节、方法和流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个别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员工甚至将绩效考核看作企业监督自身的工具,对相关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多数商业银行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一次。这种年度考核一定程度上会给员工带来“例行公事”的感觉,从而影响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得到创新与突破。3.机制问题现阶段,评价指标的适宜性、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反馈制度的完善性、数据处理的专业性等因素还应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些难以详细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因子,应加强其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此外,还应进一步搭建评价结果的应用——反馈机制。将考评结果全面应用于岗位设置、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发挥考评工作的激励效能。

四、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1.先进的技术保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数字化的考核信息录入、处理、存储平台,并借助先进技术构建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位员工建立单独的绩效考核档案,来及时调整各个岗位的绩效目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的绩效访问系统,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绩效评分来查询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应学习国外银行绩效考评的先进方法、流程,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2.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沟通和监控措施、绩效考核与反馈激励机制的完整管理制度,并通过网络办公系统抄送至各部门。为了提升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环节等的认知,应制定各部门各职位的职务说明书,并适当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介绍会。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责任与权力,使绩效考评中的指标设定、任务分配等工作有据可依。对一些需要合作进行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还应在工作和组织设计方面明确权责、工作关系以及工作流程。此外,还应结合各部门工作计划,灵活调整绩效管理的周期,从而使绩效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完善的应用机制

应建立完善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考评的结果与招聘、选拔、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挂钩,克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走形式、讲人情等不良倾向,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工作标准》、《绩效考核方法与考核程序》、《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方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实际职能,并对考核工作的方法、标准、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上述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银行数量及规模的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不同银行之间的剧烈竞争。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寻先进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是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部门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模式在金融机构中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本次研究从指标现状、体系现状、绩效结果应用现状等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相关工作中技术、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商业银行应借助先进的技术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应用机制,来加强自身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让企业和员工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形成高效的工作氛围,并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未来,广大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升对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绩效考评与薪酬体系的内在联系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善彪。基层央行绩效考核与员工素质提升的辩证关系[J].经济师,20xx,(11):192-193.

[2]冯莉。论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4):25-26.

[3]罗英,安玉琴。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大众商务,20xx,(16):36-40.

[4]许国平,葛蓉蓉。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金融研究,20xx,(12):73-8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