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该页是编辑为大伙儿整编的邮政银行行长【通用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
据统计,至2006年3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市场占有率升至9.7%,存款余额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之后,列第五位。全国办理邮政储蓄的网点达到3.6万多处,邮政储户数量达到2.7亿户。
长期以来,邮储机构“只存不贷”,吸收的资金转存中国人民银行或拆借给商业银行和用于购买债券,资金得不到合理运用,尤其是从农村大量吸收资金但不回流农村。组建邮政储蓄银行正是为了打破这个局面,依托邮政网络经营,合理运用这一巨额资金。2006年6月26日中国银监会在其官方网站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并要求在6个月内筹备完成。至此,邮储银行的筹建工作已不存在任何政策。但是,就在邮政储蓄银行即将成立之际,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更好的运用邮政储蓄的资源及邮政储蓄银行在发展中的定位问题。
二、国外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邮政金融机构按资金运用业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转存银行及其他指定的金融机构方式,中国是典型的代表;二是准商业银行化经营模式,即邮政储蓄尚未与邮政分离经营,但是邮政储蓄资金已开始自主商业化运用,典型代表有日本;三是完全商业银行化经营模式,典型代表有荷兰、新加坡等国家。下面做一比较。
1、日本邮政储蓄金融机构。日本邮政是1875年成为准金融机构。20世纪50年代,邮政储蓄开始独立经营,以平均50%的速度增长,但由于这段时间日本经济由恢复走向起飞,民众储蓄能力不高。另外,民间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邮政储蓄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业务种类不断增加,服务手段和设施不断进步,经营措施更加灵活多样,邮政储蓄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务项目,邮政储蓄规模名列世界首位,并赢得了“第二财政预算”的美称。
与其它金融机构不同的是,邮政储蓄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个人,个人业务的比例是100%,而其它金融机构的这一比例为40%至70%。
2、荷兰邮政银行。荷兰政府于1881年成立了国家邮政储蓄银行。1918年,荷兰邮政汇兑机构成立,开始为对公客户提供邮政支票及汇划转账服务,开创了荷兰最早的无现金转账业务。当时,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汇兑机构均是荷兰国有邮电通信企业下属的两家独立机构。1968年以前,荷兰的邮政、电信以及邮政金融都作为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三个服务部门。1968年,邮政金融服务部门进行了公司化和股份化的改革,至此,荷兰邮政银行成为独立经营、行政上接受财政部监管的金融机构。到1986年,荷兰邮政银行又成为上市公司,但政府仍持有40%的股份。1991年,荷兰邮政银行与本国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及一家商业银行合并,成立了荷兰国际集团(ING),ING是目前国际金融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金融集团。
荷兰邮政银行与邮政部门分离后,双方仍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邮政银行继续租用邮政机构的网点办理金融业务。1993年以后,双方组建了一家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管理、拥有和使用网点。荷兰邮政银行考虑到没有自己的营业网点,全部利用控股公司的网点,又带有邮政普遍服务的性质,定位面向大众化,市场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实行标准化、简单化、多样化和层次化。其产品的开发在全国是统一标准的产品,产品的设计因为是面向大众故较为简单,可以象商品一样在营业柜台向大众销售;它既有普通的营业网点,又有专门对大顾客和较为复杂产品服务的顾问网点;它不但销售邮政银行本身设计的产品,而且为集团内的其他金融机构代销产品;其产品的多样化是指既开办储蓄业务,又开办保险业务、消费贷款业务、按揭产品、支付产品等。
3、邮政储蓄发展的国家经验。邮政储蓄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应该操之过急,要在稳中求发展。根据我国的现状,可以先按照日本的经营模式,逐渐放宽经营范围,加强金融改革和创新,等时机成熟后,再过渡到荷兰的邮政银行的经营模式,成为股份制私有化上市公司的形式。
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应主要以面向大众为主,利用网点上的资源优势,保持“平民银行”的定位,满足大众的服务要求。
三、对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对于即将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我们不应该将其完全作为一个商业银行来对待,邮政储蓄银行应该有着其特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优势,和面向农村、中小城市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邮政储蓄银行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依托原有的优势,在面向农村市场、城市社区居民市场方面寻找到立身之本。邮政金融从事的是零售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城乡居民。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凭借自己在农村地区的网络优势,有望巩固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同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广大的农民群众也有望从中获益。
1、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和经营理念。市场定位方面应坚持“平民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针对城乡居民服务。在经营理念上,明确并非完全以盈利性为惟一目标。其应当在“公共性”上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公共性的实现来达到国民利益的增进,从而激发社会总体的效率提升。当然,强调“公共性”并不是与政府干预划上等号。要正确处理好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储蓄营业网点的关系,完善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规章制度。
2、管理结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一开始就应该从明晰产权入手,确立国家控股或参股标准,引入战略投资者,力促股权构成多元化、社会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一效的决策机制、经营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新设立邮政储蓄银行初期的稳健运行。
3、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加强相关人员有效识别和评价其经营风险的能力,为将来向股份制银行的转化做好基础准备。考虑到目前邮储职工的金融知识匾乏、金融营销意识相对淡薄的现状,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来解决。把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有机结合,并与整个邮政系统的改革联动起来进行,制定一个科学和周全的用人和安置方案,消除邮政储蓄业务剥离可能带来的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同时,邮政金融培训工作应紧紧围绕金融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金融竞争为目标。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 打造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
总结邮政储蓄多年来的经营发展之路,我们在改革创新发展方面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体会。
一是坚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挑战。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邮电分营以来,发展邮政储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央银行多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特别是20__年起邮政储蓄资金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用的重大改革以及此后“老存款”的逐年转出,政策调整严重影响着邮政储蓄转存款的收益水平。同时,近年来中外资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严重挤压着邮政储蓄的生存空间。面对这些困难,集团公司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在夹缝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是要与时俱进,加强前瞻性思考,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战略策略,引领邮政储蓄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在这几年的邮政储汇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既要了解金融市场和同业竞争对手的变化,也要充分适应自身的特点和经营能力;我们紧跟市场变化,把握发展脉搏,根据金融业的发展规律和自身业务特点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措施。
三是努力推动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以科技促进发展,以技术提高管理。和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相比,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工作处于同行的先进水平,这是支持邮政储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从20__年开始,我们先后圆满完成了电子汇兑、银联卡改造、统一版本、两网互通、保险、开放式基金系统、国际电子汇兑系统、外币储蓄系统、电子稽查系统等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型金融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了邮政储汇业务的科技含量,推动邮政储汇业务的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通过邮政金融信息化来推动业务发展,不断完善业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业务成本,通过信息化打造邮政储汇业务核心竞争力。
四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磨炼,变“吃政策饭”为“吃市场饭”,向市场要效益,提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1998年邮电分营之初,邮政储蓄余额市场占有率不到6%,目前,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0%,意味着我们在从其他商业银行机构那里占领阵地,比同业做得更好。客观来说,在居民个人储蓄市场和部分中间业务市场上,邮政储蓄的组织动员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服务延展幅度等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不仅是邮政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努力的结果,更是邮政企业接受市场考验,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成果。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多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服务“三农”。特别是20__年以来,随着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推进,在银监会、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推进邮储资金返还县域和农村地区,在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方面做了更多的切实工作。
一是依托网络优势和信息技术,为农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储蓄和汇兑业务对广大农村居民来说是非常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邮政储蓄充分利用自身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在服务“三农”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中有3.2万个位于县及县以下,3.6万个邮政储蓄网点中有2.6万个位于县城及县以下,邮储成为“延伸城乡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
二是通过资金市场积极将资金返还农村。在资本市场,邮政储蓄银行优先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资金交易,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渠道间接实现资金返还农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资金自主运用过程中,邮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定位:零售吸储,批发运用;为中短期银行资金需求服务,为中短期债券融资需求服务,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需求服务;同时,优先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市场上进一步培育邮政储蓄资金支农的品牌。
三是开展银团贷款,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邮政储蓄银行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营销和管理能力,通过参与银团贷款的方式,将大宗邮储资金批发出去,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使资金间接回流农村。
四是发展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走出邮储直接信贷支农的第一步。邮政储蓄于20__年开始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20__年已在全国推广。农村居民可用自己的邮政储蓄存单做质押,让“血汗钱”和“防老钱”得以随时使用,把存入“死期”的存款贷出“活钱”来;农村居民还可以用别人的存单做质押,没有存款的农户也能借他人信誉从邮政储蓄拿到贷款,发展生产,勤劳致富。
北京西便门附近保留了一段北京老城墙,虽然只有短短的一段,但是每当看到它或是路过它,都不禁让人感受到蕴含在每一块城砖中的那份历史凝重感。
城墙的正东方向不远处,就是中国邮政总局的大楼。中国邮政虽然没有城墙的历史久远,但是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就在去年,中国邮政的大厦内又新添了一个“年轻”成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邮储分家试水商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确很年轻,它才成立一年时间。但是走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办公区域,可以看到各个办公室的铭牌仍旧是“邮政储汇局某某部门”,其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就是中国邮政储蓄。如果追溯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要回到上世纪初了。
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可追溯到1919年,当时称之为“邮政储金”。当时各地大城市均设立邮政储金汇业分局,承办支票储金、贷款和保险业务,直到1953年停办邮政储金业务,汇兑业务改为银行业务。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积聚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和当时的邮电部经过积极筹备和充分酝酿,于1986年正式恢复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
但是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邮政储蓄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因此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从原来政府色彩浓厚的机构转变为了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企业。但是与此同时,邮政储蓄银行也面临着自己以前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特别是专业人才紧缺、业务类型相对单一等这些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软肋,都在影响着自身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李财林表示,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应对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树立起强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快速“补课”
财务大集中
“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理解客户的所有行为方式。现在总体来讲,邮政储蓄银行不管是经营理念,还是服务设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等,都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首先就是要从自身出发,完善我们的系统、业务流程和服务。” 李财林说。
而良好的财务管控是商业银行稳健、快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水准的一个重要标杆。因此,建立相应的财务收支预算和管理,同时根据外部监管和银行内部管理的要求,各级行会计部门对内、对外提供完整的会计报表,全面、真实地反映全行的资金状况和财务成果,成为邮政储蓄银行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之一。
据介绍,根据统计测算,每年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数据的容量将近3TB,全国并发用户可达到2000人。在如此大数据量和大并发量的情况下,保证用户顺利完成各种交易及查询分析操作,对任何系统都是一种挑战。而且邮政储蓄银行的储蓄、保险、信贷等各业务的数据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如何把分散的数据快速地导入到一个系统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以及特殊情况如何处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经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开发,2007年11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财务大集中项目历经半年实施后顺利上线。利用用友软件公司的NC管理软件,邮政储蓄银行成功搭建起新会计准则下的全国大集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李财林表示,“从数据整合层面看,将邮储银行的储蓄、会计、汇兑、基金、信贷、卡业务等系统全部数据导入NC财务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生成全行的报表和一本账。邮储银行通过本项目实现了管理系统与交易业务系统进行联机处理后按职能进行分离工作的总账系统,这标志着邮储银行实现向现代银行管理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从核算监管层面看,一方面实现了规范、严密的业务流程化管理,另一方面完全遵循了新会计准则的最新要求,确保了核算管理。”
四大发展优势凸显
在全新的市场理念引领下,组建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体制上更加规范,业务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李财林告诉记者,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一年时间来,其自身发展迅速,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商业银行,但是凸显出四大方面的发展优势。
“首先,我们的营业网点覆盖面是所有商业银行中最广的,从长白山到帕米尔高原,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都有我们邮政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邮储银行营业网点已有3.7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6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超过2万个,ATM超过1.8万台,这些网点全部都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作业。其次,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的客户数量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最多的,处于激活状态的个人用户达到3.1亿,活跃的账户有5.6亿个。第三,邮政储蓄银行有2/3的营业网点在乡村,依托了一个广阔的农村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支持的需要必将增长。因此,依托农村这块‘主阵地’服务‘三农’,必将是我们最重要的优势。2007年邮政储蓄所发行的“邮政绿卡”增加7200万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乡村,可见农村经济增长快,我们的增长也就不会慢。第四,我们拥有良好的资产规模。邮政储蓄银行的两万亿元资产中,不良资产的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链接
商业银行财务信息系统情况
工商银行
继2005年成功在城市分行和二级分行实现财务集中后,工商银行又实现了将财务集中到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实现了总行和一级分行(直属)对所辖机构全部财务事项的统一管理。总行和一级(直属)分行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远程监测各分支机构财务账户余额与发生额变化情况、报账业务数量、账务处理情况、薪酬发放情况、租赁合同规范情况、资产摊销情况以及每笔业务处理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