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语文高考的基础知识梳理通用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字音
娴(xián) 于辞令属 (zhǔ) 草稿未定惨怛(dá) 谗人间(jiàn) 之帝喾(kù) 靡(mǐ) 不毕见举类迩(ěr) 濯(zhuó) 淖(nào) 蝉蜕(tuì) 皭(jiào) 然滓(zǐ) 既绌(chù) 商于(wū) 屈匄(gài) 餔(bū) 其糟温蠖(huò) 啜(chuò) 其醨(lí) 汶汶(méiméi)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9、亡走赵,赵不内
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谗谄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明道德之广崇
7、蝉蜕于浊_
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4、颜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而能与世推移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梳理脉络
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
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
重要语句翻译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1、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2:“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3、抓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例句1:“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赏析】作者用两个反问一个设问表达了对阳光不公的_,“莫非”一词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
例句3:《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文章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赏析】“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例句4:《鼓神》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赏析】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4、抓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赏析】小草比树木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势;而树木凭的是自身的优势,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欣赏之情。
例句2:“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3:“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抓结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1:“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度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2:“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6、抓思想内容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交代了峡谷的来源。
例句2:“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赏析】作者用第二人称手法,面对面地直接抒发感情,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峡谷的关切、同情、抱不平以及无限的敬意。
1.字音
本题如果是考直接注音,就要注意三个错误选项中所错的点应该是不同的,分别为声母、韵母、声调,有时在两个选项间取舍的时候可以此为依据。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如果是考音近字的话,就要注意形声字和多音字,另外要注意的是,试卷上往往会考一些常见的误读字,所以,想当然的读音往往是错误的。
2.字形
看到一个词语首先要想想它的意思,由词意去推断字形是否正确。
3.近义词辨析
实词辨析主要是要分析词义,有相同语素又有不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的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注意采取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有时在最后两个无法辨析时,可以倾向与选择较为不常见那个词语。
虚词辨析的时候主要注意两条:一是看句子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关联词;二是看句中相搭配的关联词。
4.成语辨析
首先要把握成语的意思,注意不要望文生义;其次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不能弄错;第三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同时注意成语的词性。
5.语病
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这样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语病。对于并列短语要重点分析,可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是否恰当。
6.标点或修辞
特别注意问号、分号、顿号、冒号、书名号、省略号、引号。选项中问号使用正确的情况很少,分号前后至少要有一个逗号,冒号有说明和总结的作用。
修辞去年刚考过拟人,所以今年要特别注意比喻和夸张。比喻要发现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点,夸张要和吹牛区分开来。
语文易错1 多音字误读
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如刹,共有ch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作动词时读shā。
二是词义。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如纤有xiān和qi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n。
三是语境。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如商店打折(zh),顾客抢购。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不但没赚,反而折(she)本。
四是语体。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口语读音为shǎi。
五是巧记。舍众取寡,以少推多。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n,其余都读mi。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语文易错2 音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命题 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语文易错3 形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 点戍(sh)横戌(xū)戊(wu)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onɡ)。
语文易错4 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 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所以,我们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语文易错5 习惯性误读
易错分析:由于习惯原因,尤其是方言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把一些字约定俗成地读错。如把豇读成ɡānɡ,把埋怨中的 埋读成mi,把涮读成shuā,把档读成dǎnɡ等。普通话基本功不扎实,在解题时常常会受习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养成说普通话的习 惯是解决习惯性误读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习惯性误读字。
语文易错6 混淆形近字
易错分析:有的形近字读音不同,因此读准字音,往往就能迅速确定这些字的字形。这些字在实际书写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如读准奴颜婢(b) 膝,就不会误写成奴颜卑(bēi)膝读准火中取栗(l),就不会误写成火中取粟(s)读准病入膏肓(huānɡ),就不会误写 成病入膏盲(mnɡ)。还有许多汉字,孤立地记忆,常常比较困难,但如果将其同与之形似的或意思相关的字或词联系在一起,往往就能准确记忆。如这样 记澡噪躁燥:澡对噪、躁、燥说,你们一个开口就叫,噪音;一个跺脚就跳,暴躁;一个总用火烤,干燥,实在受不了啦,我得用水冲冲,洗澡去喽!
语文易错7 混淆音近字和同音字
易错分析:对词义理解不到位时造成混淆音近字和同音字的原因。作为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在生活中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要正字,就应该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如一筹莫展中的筹是计策、办法的意思,不能写成愁察言观色中的言是语言的意思,不能写成颜。同时,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可根据对对应位置字形的辨析确定字形。如披星戴月,从披就会自然联想出戴月而非带月山清水秀, 与秀对应的只能是形容词词性的清。
语文易错8 混淆近义字
易错分析:辨不清具体词语中关键字与别字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是造成混淆近义字的原因。有些汉字,特别是一些读音和意义都相近的词语中的特定的 字,必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如沟通与勾通,在表示贬义的语境中,只能用偏重勾结相通意思的勾通在没有贬义的语境中,则要用中性词 沟通。又如在为了侦察敌情,他们化妆成回娘家的新婚小夫妻这句话中,化妆应改为化装。
一、鉴赏形象
1、人物形象
(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
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
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
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
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答:①概括物象特征
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
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
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
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
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
3、景物形象:
(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积累常见传统意象
1)◆考查意象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营造意境、渲染氛围、奠定基调、表达情感)
2)◆意象作用(见创新大课堂、核心突破)
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③表情达意,表达作者情感
④象征衬托人物品格节操(多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贯穿始终)
(2)、意境
问: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图画、景象)、描绘的景象(环境)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
答:①概括特点:(最少用两个答题术语)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手法)
③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注:如果对整首诗分析时,可抓主要意象特点分析,如是一两句,可以将诗句描绘一下,也可将①②合为一点,如:描绘了分析的特点画面。
积累意境术语(根据内容情感归类,细微区分):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