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最新救护队岗位职责最新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其中,矿山应急救援体系中立法的不健全、基地布局的合理性不高、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救援力量的薄弱等问题都会对它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1 法律不健全,标准化建设落后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发展还相对落后,相关体系的建设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发达国家中,在各个层面以及各个环节中都有应急救援标准的覆盖,从事故的预警、预防以及响应和恢复,整个过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都具有详细的程序、规范以及标准,为矿山的安全运行和发展提供保障。而我国在重大灾害应急的过程中,有关应急救援预案和实际对接、应急物资、应急区域划定以及救援培训演练等都不具有标准化,甚至在一些中小企业中,有重大突发事故出现的时候,根本无法对其展开及时有效的救援,在应急响应方面不充分、应急准备不充足以及应急行动不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因此,针对这一方面需要相关人员对应急救援标准化体系进行制定,促使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1.2 缺乏对应急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急队伍人材的不足具有极大的制约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而且,我国应急救援基地数量不多,而且极少有专门进行救援装备、救援技术以及救援训练研究的机构;在高校中也很少有应急救援相关的课程以及专业的开展,不利于我国应急救援科技人才培养的梯队结构的形成,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另外,我国相关救援队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在发展的时候也存在很多挑战和问题。首先就是救援队员的待遇和工作相对较低,不能留住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对救援队的整体素质有着严重的影响。其次,它在队员选拔方面具有一定的范围有限,大多人员都是通过自己培养的,在专业理论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大多的管理人员都需要自己积累经验。最后,在救护队员更新方面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新队员补充困难,老队员退 役困难,还有一部分人具有抵触以及厌倦的情绪,这些问题都对救护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 建设资金保障制度不足
在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是直接影响其进步和发展的一大问题。其中,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在发展建设的时候,其经费大多是由它所在单位提供的,还有一部分是由政府投入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矿山救援资金大多是企业行为以及当地行政自定的,几乎不存在相关法律的保护。因此,其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另外,企业的应急救援队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救援资金大多情况下都会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产生相对较大的波动,而现在已经存在的收费模式不能对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对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行建立
在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建立在我国国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多功能救援机制进行探索工作的开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统一的领导,对其开展合理规划,促使全方位以及立体式的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得以建立。其次,还要注意对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网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我国矿山所具有的区域性特点,根据它的灾害程度、分布情况以及位置情况等对若干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在这个时候,还要注意将隶属关系进行再打破,对区域应急救援网进行建立。最后,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充分利用,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装备配备、人员配置、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以及应急预案等进行规范,促使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护。
2.2 对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建设和创新
在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人才资源的建设对应急救援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发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能够拥有持续良好人才的补充。而且,在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养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人才的选择形式,对真正拥有工作经验以及能力的人才进行选择,从而使救援队伍的年轻化以及专业化得到实现。另外,还要注意对矿山应急救援队进行素质训练以及业务的加强,促使其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矿山应急救援用体系的良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3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装备的建设
在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进行建设的时候,想要促使其持续有效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对其资金投资进行加大,促使相关装备设置的加强,对其所需要运用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且还要注意加大检修工作的开展力度。另外,在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设备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重大装备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促使设备的技术水平能够整体性的提高,从而使我国矿山应急援救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需要得到满足。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采矿业的发展逐渐深入,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矿山应急救援体系作为我国矿工生命以及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保护措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它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技术领域、科学计划以及管理等相关部门都有涉及。随着采矿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还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采用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提供一定的保障。
[1] 李海涛,徐志胜,李珍宝,关欣杰,等.中国矿山应
急救援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刍议[J].煤矿开采,
2013,22(15).
[2] 唐述明,贾春玉,刘林,祁海莹.我国矿山救护体系
建设现状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28(20).
[3] 张广勋,伯志革,刘林.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产品的性
能现状及对策[J].矿山机械,2013,22(10).
[4] 李运强.美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特点及启示[J].中国
【关键词】 矿山救援队 预防性 检查 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矿山救援队伍的管理,全面促进其专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技术、装备水平和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保证安全、迅速、快捷地实施矿山企业生产与建设事故救援,保护矿工和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资源和财产损失,开展预防性检查工作在救援日常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矿山救援队担负着矿井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灾变处理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赋予的重大使命,因此,救援队伍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战斗意志,具有丰富的救援理论知识和抢险救灾经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靖远队高瞻远瞩、锐意进取,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救援理念,注重“预防胜于抢救,预防更重于抢救”论断,进一步完善了预防检查管理制度,制定了《预防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在每周的“安全救援例会上”予以通报,通过预防检查将救援队伍自身职能从“事中控制、事后抢救”向“事前防控”自然延伸,使之形成日常化和规范化长效机制。
1 预防检查的目的要明确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靖远队肩负着靖远煤业集团公司及周边地方煤矿的矿山救援和西北地区的重大矿山救援工作。开展煤矿安全检查,有助于指战员对所服务矿井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锤炼救援队伍意志,提升综合能力。救护队进行预防检查必须有名确的目的:首先,要了解所服务矿井的生产状况,采掘工作面的布置情况,瓦斯涌出量,硐室、非常仓库的位置、消防管路、压风系统、通风、排水等系统,火区分布、易燃煤层的发火规律以及矿井的防治措施、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应急预案,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等。其次,是要了解所检查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巷道断面、巷道类型、巷道用途等情况。升井后,做详细的记录,并绘制行走路线图。
2 预防性检查的知识性
矿山救护队队员大多来自煤矿井下一线,少部分为转业军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矿井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欠缺,加之对矿井的各大系统不熟悉,不但影响到救援效果,往往导致发生救援人员自身伤亡事故。因此,要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预防检查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并通过预防检查,深入矿井,熟悉矿井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运用所学的知识如洞察煤矿井下一些奥秘,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为矿井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救援队伍预防检查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同时,采用携带的救护仪器、仪表进行现场操作,熟悉其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为将来投入安全抢险救援能够打下坚实的战备基础。
3 预防检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预防检查工作在救护队的日常管理中被轻视、淡化,救援小队甚至将预防检查工作当作完任务,入井以后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升井后含含糊糊,一知半解,失去了预防检查的真正含义。
救护队在抢救矿井灾变事故时,必须全面掌握发生事故地点的概况,这主要基于平时预防检查过程中对发生事故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工作面的长度、顶板类型、清水管路是否到位、工作面坡度、风筒以及各种系统是否完好等情况的掌握了解,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抢救方案。如果平时预防检查对于第一手资料的掌握程度不够,仅靠矿方提供的资料,或依靠灾区侦察情况,这显然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为救援队伍心中没底,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就会给抢险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救护指挥员制定现场救援方案带来不确定因素。预防检查工作作为矿山救援队伍来说非常必要。
4 预防检查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矿山救援工作在客观上讲发生了重大变革,技术装备日新月异,在全国范围内先进舒适的正压氧气呼吸器已取代了落后的负压呼吸器,各种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应用而生,救援人员已由重体力向智能型转化,但是,这些新型的救援队伍,救援经验少,救援知识溃乏。从阅历上讲,目前的救援队伍中,在煤矿井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时间短,有很大一部分队员进队之前甚至没有从事过井下工作,对煤矿井下矿井概况、生产方式、系统环节、工作方法都比较陌生,加之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好转,事故率大幅降低,一旦发生事故,都是重特大事故,突发灾变事故场景更加险恶,危险程度更加严重,新型救援队伍的心理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能力只有依靠日常应急救援演练和预防检查工作来获取,由此看来预防检查工作,是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救援工作的需要,具有时代特色和紧迫感。如何才能彰显矿山救护队的个性,得到社会公众公正的认可呢?除了争取行业规范化管理外,还要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地通过预防性安全检查来找准与矿井、乃至社会舆论的契合点,以提高对矿山救护这个行业的认知度和公信度。
5 救护队预防检查工作的日常管理
矿山救护队作为一支专业化、军事化的队伍,预防检查非常重要,但过于频繁地执行预防性检查,势必会影响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训练,也会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影响到煤矿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会使服务矿井感到厌烦。因此,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预防性检查工作,注重预防检查的质量,不能只求数量,顾此失彼。
总之,矿山救护队参与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是严格贯彻落实“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战备方针的具体体现,非常必要、情势紧迫,此项工作是矿山救护队工作职能的积极前置,是锻炼救护队伍,增强作战实力,充分发挥矿山救护队作用的有效途径,值得业内人士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0年3月1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4月1日颁发的《矿山救护规程》.
平煤救护大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平煤神马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矿井灾害事故处置的职业性、技术性专业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平煤救护大队现有12支救护中队,其中救护1中队和救护2中队为直属中队,3~12救护中队为驻矿中队;平煤救护大队共有42个救护小队,在册人数655人,具有国家矿山救援一级资质,是质量标准化救护大队。
平煤救护大队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和较强的整体作战能力,技术装备较完整,队员素质高。在历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比武中,曾获得过3次团体第一名和两次团体第二名;在参加的两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曾获得过模拟救灾第一名,呼吸器席位操作第一、二名和医疗急救第三名。建队50多年来,平煤救护大队累计参加应急救援3075次,抢救遇难遇险矿工及其他人员6 721人,其中生还4 808人。
勇当救援先锋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平煤集团接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紧急通知:“平煤救护大队,立即组织10人救援队伍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平煤救护大队立即行动,迅速成立由1名副大队长、6名党员和3名骨干组成的精锐救援队,并紧急出动。救援队于2008年5月14日晚9时到达德阳市,又于当晚11时30分赶到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并立即向指挥部请战。队员们迅速整理装备,准备开展救援行动。
清平磷矿位于汉旺镇西北30多km的大山深处,海拔近2000m。地震发生后,道路破坏、通讯中断,3000名矿工和家属生死不明,指挥部派去的联络人员也杳无音讯。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主动请缨,于2008年5月15日8时携带药品、食品、急救装备及搜寻装备,向大山深处进发。道路被滑坡山体、泥石流掩埋,救援队只能在山体垮塌的半山腰和乱石滩上前进。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队于15日下午到达清平磷矿。
与矿方取得联系,将药品、食品等交给矿方负责人后,救援队迅速投入救援。整个矿区处于缺医少药、食品短缺、伤员无法及时救治、人们极度恐慌的困境。救援队对被困人员进行了安抚,并与矿领导商定了撤离方案:“次日带领大家下山,对无法运出的伤员,留下部分职工照顾,等待空中救援。” 2008年5月16日5时30分,救援队开始组织1000多名矿工和家属向山下撤离。在撤离过程中,救援人员明确分工,在难以通过的险要地段,队员将救生索进行固定,让群众拉着绳索逐一通过;遇到湍急的河流,队员们就背起老人和儿童,让群众跟在身后并拉着绳子通过。1个多小时后,清平乡的近万名灾民也加入到撤离队伍中。
由于余震不断,再加上大家下山心切,使撤离行动的组织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滑坡形成的乱石堆中行进时,人员拥堵,狭隘的山道根本不能满足众多人员通过。如有余震发生,新的滑坡将造成更大的伤亡。于是,队员们迅速冲向前面开辟新的道路,引导人群分流通过危险地段。经过近8个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将清平磷矿1000多名矿工和家属以及清平乡的近万名受灾群众陆续撤离到安全地点。
2008年5月17日,救援队又接受了对汉旺镇中心幼儿园和居民区的搜救任务。救援队员两人一组,进行拉网式排查搜救,边根据现场情况判断,边采用人体搜寻仪进行搜索。据附近居民介绍,此前已有多支救援队在此搜寻过,均未发现人员。当救援队员搜索至一栋居民楼时,发现信号。面对垮塌的整座房屋,队员们先将楼顶用大锤砸烂,并剪断钢筋,再用锹镐和手进行清理,直到11时左右终于救出了1名遇难人员。
2008年5月18日,救援队奉命前往天池煤矿。到达该矿1号井后,见到的是倒塌了一半的4层办公楼,未倒塌的残墙也布满裂缝,部分圈梁和楼板悬于空中,摇摇欲坠。经过搜寻,救援队发现1名遇难人员被压在垮塌的楼板之下。为了确保救援安全,由专人观察情况,队员们轮番作业,经过4个小时的支护和清理,救出了遇难人员遗体。2008年5月21日,救援队再次向指挥部请战,要求到最危险的天池煤矿1号井寻找被埋的8名失踪人员,得到了指挥部的批准。经过两天的连续奋战,终于将8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救出。
救援任务的完成是对救援队伍战斗力的考验和检验。几十年处理各种事故特别是煤矿复杂事故的经历,锻炼了平煤救护大队,使这支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救灾实战经验,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老百姓信得过的钢铁队伍。
锤炼救援队伍
平煤救护大队在队伍建设、装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工作、安全救灾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队伍建设是基础
队伍建设包括设施建设和组织建设。基础设施是队伍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高素质队伍的战备、训练、学习、值班和生活的需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煤救护大队对基础设施的布局、功能进行了科学分析、认真设计、精心施工,并不断创新、调整和改造,保证投入到位。
组织建设是队伍战斗力的根本。为了保证队伍旺盛的战斗力,必须及时进行人员调整,实现指战员的新老接替。2010年,平煤救护大队公开招聘新队员,通过自愿报名、文化考试、身体检查、体能测试和面试答辩等程序进行预选。平煤救护大队用3个月时间全面培训,再次考核,一次选拔了75名条件好、素质高的新队员。平煤救护大队又用3个月时间进行了强制训练和编队实习,考核取证,全部充实到了两个直属中队。平煤救护大队不失时机地对各级指挥员进行经常调整,把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政治合格、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优秀尖子,提拔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整个队伍充满了活力。
装备建设是条件
要保证队伍能够安全、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必须保证装备投入。平煤救护大队每年投入300万元,从指战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到常规装备,从指挥系统到定位系统,从救生装备到急救装备,从高空作业装备到地下探测装备,从生命探测装备到人体搜寻装备,从前方救援装备到后勤保障装备等,不断引进及更新,确保了队伍的装备水平。
制度建设是保障
平煤救护大队坚持狠抓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并实行民主管理。平煤救护大队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工种、每个个人、每项工作等,都建立有完善的制度及职责,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其执行情况实行各级民主考核。平煤救护大队共制定了职责58种、制度64种、考核标准40余项、操作规程30个,实现了队伍管理无盲区、无漏洞。
培训工作是关键
培训是指战员学习技术、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增长知识、交流经验的最有效途径。平煤救护大队不断修改培训大纲、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大队级指挥员除了学习法律法规、理论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外,还要重点研究事故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决策和指挥能力;中队级指挥员则侧重于提高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现场指挥能力、实战能力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能力;小队级指挥员则侧重于学习操作规程、急救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实战能力和执行能力;队员则侧重于学习急救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除了开展常规培训外,平煤救护大队还开展了专业培训、专项培训和装备培训。
安全救灾是目的
安全救灾是救援队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平煤救护大队除了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月考核外,还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年度比武、季度竞赛、职业技能赛和半年一次的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活动,积极参加省内比武、全国比武和国际竞赛活动,并建立了激励机制。上述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平煤救护大队指战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队伍战斗力水平的稳步提高,为实现安全救灾奠定了稳固基础。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装备换代升级及人员交替培训、技术经验交流,平煤救护大队的应急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能够承担复杂条件下的陆地搜寻与救护任务。
建设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建设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并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1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使其具备陆地搜寻与救护人才、技术、装备储备及培训、训练等功能,承担矿井井下、城市地铁、铁路或公路隧道、人防工程、地下仓库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事故灾难的被困人员的搜寻与应急救援任务,包括人员定位、救出、现场急救和搜救过程的技术保障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国内开展远程救援时,专业搜救人员可在7~12h以内到达灾害发生地点或附近的较大型机场;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时,一般在24~30h以内到达事发国家或地区。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可独立工作72h。
一、党建引领,抓实抓好党支部各项工作。
矿山救护队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抓实抓好党支部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班子建设。救护队党支部设有党支部书记一名,并从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中选举党小组长1名,纪检委员1名、组织委员1名,组建了一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谨自律的党支部班子。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矿山救护队共有在册职工36名,其中中共党员10名。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核心作用,学习上通过“传帮带、以老带新、拜师收徒、结对子”,定期组织各小队学习操作新装备;生活上实行人性化关怀,培养指战员爱装备、爱学习、爱岗位、爱拼搏、爱奉献的“五爱”精神。三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采用课堂学习、思想交流、收看新闻、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精神、讲话精神、以及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不断树牢在急难时刻为人民群众利益勇于担当付出的战斗思想。
二、党员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矿山救护队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严管”“勤学”“苦练”,努力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队伍。一是军事化“严管”。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保证24小时值班,随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始终秉着建成军事化管理模式,按照会组织、会指挥、会讲评、会示范的“四会”指挥员的标准,坚持“增强体质、加强技术、打牢理论”训练,按照“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原则,每天坚持进行军事化队列、队容风纪、礼节礼貌集训等。二是常态化“勤学”。常态化开展培训、复训、个训,万米耐力训练,每月制定详细的训练、考核、达标计划,每周1次业务知识小竞赛,每月1次闻警集合、战前检查、医疗急救、技术操作、仪器操作比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实战化“苦练”。每季度1次高温浓烟训练行动,每半年1次万米佩带呼吸器拉练行动,坚持从模拟实战中训练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
1、救护队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及我矿各种文件精神,并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创先争优”、“党风廉政建设”等主题教育,对职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并勉励职工要强素质、树形象,发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装备优良、技术过硬的矿山救援队伍。
2、积极推进救护队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使支部成为战斗力强、党员信赖、发挥作用好、活力和凝聚力强的坚强堡垒。按照党章的要求,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党员的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提高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把党章对党员的要求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改进组织生活方式,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3、重视党员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组织党支部成员学习。坚持每月组织两次支部成员学习,由支部书记备课、授课。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每月组织全体党员进行1次集体学习,通过集体学习,让党员及时了解相关的业务信息和理论知识,互相交流经验和进行总结,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救护队党支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矿党委的要求和职工的期望,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够强,学习讨论的深度不够,学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党建创建活动开展不够深入、持久,活动缺乏创新,内容比较单一。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理论学习不能放松,重要理念学习和讨论要有全年计划、阶段安排,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注重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和连续性。
我们的训练队伍是由来自联盛和福山九个煤矿的五十多个人组成的。训练日程非常紧张,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的军训时间是上午6-7点,下午5-6点,培训时间在上午8-12点,下午3-5点。时间很紧,而我们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
我们主要是学习在矿山发生危难时如何进行救援。熟练掌握自救呼吸器的原理、构造以及使用是我们培训的主旋律。
培训的老师让我们实际观看了自救呼吸器、一氧化碳鉴定器,给我们讲解了他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了让我们能够更熟练的应用它,老师让我们亲自使用这些仪器。更有趣的是,为了让我们适应救援时的环境,有一天让我们背着自救呼吸器在山上跑呢!理论加上实践,我们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的使用方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我们需要很好的体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灾难可能随时都会发生,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就连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要爬山,这种近乎魔鬼式的训练让我们体会到了救援时的紧迫和突发性,生命一份不容等待的急迫。
岗位技能竞赛评比总结
直属中队XX年首届“矿山卫士杯”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于9月23日圆满结束,一小队以475.95分夺得集体第一名,个人项目青年组。通过此次竞赛,中队的整体实战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年轻队员的迅速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第五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比武工作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中队对此类竞赛活动组织较少,动员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各小队对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反映出我们日常工作的诸多弊端。
一、训练、竞赛思想消极
从8月26日中队下达岗位竞赛通知以后,各小队并没有立即紧张起来,投入到训练工作当中去,而是中队领导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就自己学习。各小队人员配制不一样,整体素质也不一样,每个小队应针对自己小队的弱项进行专门训练,而不是随大流,别人干什么什么,学习、训练积极性不高。
对待竞赛工作有一部分同志抱着反正我又拿不上名次,竞赛个人项目能过、不扣钱就行了,集体项目跟着大家混的态度,这是一种对个人、对集体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把竞赛当作一种提高、学习的机会,反而把竞赛当成了一种负担、累赘。
二、具体成绩分析
1、业务理论成绩
经中队会议和一些同志反映,中队对此次理论考核内容进行了改革,以实际运用题为主,辅以应知应会考题,考题的改动也主要是考虑到中队老队员比较多,背题比较难,以实际运用题的形式,对他们较为有利。但是考试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全中队参加考核人员最高分89.5分,最低分0分。考题中出现的反风线路和必备知识有一半以上答错,对实际运用题年轻队员答的都比老队员要好。说明我们在日常学习当中,没有真正把业务理论知识当成我们每个称职的救护队员必须的本领来学,思想还停留在只要下井能干活,有经验,学不学都无所谓的地步。甚至有些人以文化低、不识字为理由要求免考。中队的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基地的注意,在人员文化素质上,特别是新招收的新队员文化素质上一定要有所提高,否则我们今后的工作将陷入补动。
2、体质项目
体质项目中年轻队员发挥较好,基本上都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体能,老队员稍有起色。但是对于个别人从去年甚至前年到现在没有一点进步,连最起码的标准都达不到,对于这种人我们今后要如何进行训练。不能让任何人到今天还抱着吃大锅饭的态度,影响其他人的训练积极性,拖集体的后腿,我们能解决、能处理的我们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处理不了的报基地处理、解决。
3、仪器设备、技术操作项目
这也是我们抢险救灾工作当中经常要用到的基本技术,每个人都应该百分百的完成,并有出色表现,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仪器操作项目中有多人出现单项零分的现象,这和我们平时的训练强度,要求的严格程度有一定关系。从8月底训练以来,每个小队的仪器设备、技术操作都存在问题,但是各小队并没有拿出一个合理的补救措施和改正意见,而是听之任之,这项工作出现的丢分现象是不可原谅的,所有达不到标准的同志必须按中队考评制度进行处罚,并限期达到标准要求,达不到的停止工作,自行训练,中队不打考勤。
4、实战项目
实战项目竞赛当中,三个小队均没有发挥出训练时的水平,三小队高泡灭火甚至超时不得分,这和我们包括老队员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竞赛需要紧张、兴奋,但过了头就适得其反。年轻队员在训练当中,不能只单一的按照规定进行一个任务的训练,而应全面的了解、掌握整个训练项目的过程和技术要求、评分办法,我们的训练就是为了实战而练,一定要懂得训练和实际运用的区别,不能照芦葫画瓢,死搬硬套,小队在训练当中也应强调这一点。
5、内务卫生情况
中队内务检查每个星期都在进行,每天上午半个小时都是我们打扫卫生的时间,但是在检查中仍然出现了卫生不合格现象,二小队甚至被扣10分。我们对此次竞赛活动的态度由此可见,同时,中队也放松了对卫生打扫工作要求的程度,促使大家放松了对内务卫生工作重视,内务工作关系到我们军事化管理队伍的形象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要是解决不好,必然会导致其他工作也向这个方向发展。
三、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通过这次竞赛,既提高了我们实战水平和技术业务能力,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日常工作中很多的不足,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尽快地把中队工作搞上去。
1、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小队为单位自行开展战例学习,每星期一次,中队监督、检查,认真深入的学习业务理论一百题,对考核两次不及格的队员要进行考评以外的处罚;
2、增加体质训练强度,老队员必须保持在中队规定标准以上,年轻队员根据个人情况不同,由小队自行调整,但前提是只许提高,不许下滑。对个别身体条件特殊的同志,要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限期提高,达不到的交中队处理。
3、仪器设备操作,在首届“矿山卫士杯”岗位技能竞赛当中出现问题的同志,必须在2个礼拜内达到规定标准,中队每月不定期在全中队范围内抽查。不合格者所在小队小队长写书面检查,上报整改计划。
4、实战训练,由于经费问题,我们实战训练工作每年只能开展一到两次,但是只要开展一次,我们必须取得一次的效果,不能年复一年,没有提高。同时我们要增加新技术、新装备的学习、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指战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文化素质。对材料费不贵的项目我们要经常开展训练,达到人人都是指挥员,人人都是战斗员的目的。
在国家的发展规划中,矿山救护队的职责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要完善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在现阶段的应急救援体系中,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责任是参与事故初期侦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及参与事故调查等工作,特别是对火灾、水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冲击地压、冒顶等事故的处理。特别是新形势下,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已不仅仅局限于矿山事故救援。通过学习,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救援队伍能力。
一、提高政治思想站位,强化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其根本要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是救人于水火、于危难的民生大事。大力提升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同时,还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救援”作为贯穿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全过程、全时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措施。
在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加强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当前应急救援队伍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提升救援能力。作为指战员的我们,要结合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以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上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此次复训班的各位专家通过精心准备和用心挑选为我们准备了具有学习性、总结性、借鉴性和警示性的学习课件和案例。课件和案例中既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认真吸取的深刻教训,更有参战人员的深切体会。这次复训班学习既是一次具体而真实的实战教育课,也是一次生动而感人的精神洗礼课,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实战经验,还提高了大家的实战能力、科学决策、科学施救和现场处置能力,我们更要用心总结,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以救援初心践行使命,切实增强事故救援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立足岗位实际,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在培训学习中,每名专家反复强调最多的就是要加强体能训练、业务素质和救援能力,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中学习中,更是强调,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无论是从重要讲话还是在复训学习时专家的要求都可以看出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极端重要,9月11日、8月20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圣国、总经理王鹏分别在大队和古城煤矿调研指导工作期间也多次提出了要提升救护队指战员综合素质。我认为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安全形势,我们一是从实战出发,抓队伍思想教育和实战训练。大队每名指战员都要牢固树立“敢打能上”的观念,强化日常体能训练和模拟实战演练,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矿山救援队伍,切实履行救援责任和义务,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二是注重安全仪器标准规范使用。在日常训练、执行井下安全技术性工作和抢险救灾等任务时,严格执行标准化要求,制定仪器操作规范,提高指战员规范操作的综合能力和行为习惯。三是强化体能训练,加大装备投入。在体能训练方面要攻克弱项,练时间、提速度、提高标准,加大强度,增强指战员求生技能,确保关键时刻能够保障自身安全。在装备投入方面要考虑全面,完善基础精良设备,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和队伍整体战斗力。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取长补短、长远发展
从《典型矿山应急救护事故案例分析》课件学习中可以看出,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很多。虽然当前安全形势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救护队指战员存在极度缺乏实战救援经验、指挥员现场指挥决策能力亟待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性天气频发,矿山救护队由专职逐步向“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救援方向转变,这就对我们矿山救护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典型矿山应急救护事故案例分析》课件就对近几年典型的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造成自身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指战员个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不强,缺乏救护实战经验,现场的恶劣环境的突发性及不确定性,团队之间的配合不默契,救援人员麻痹、侥幸心理严重等一些主要问题普遍存在,无论是在救护行业还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有能力救助遇险遇难人员,才能真正发挥我们救护指战员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难从严加强日常学习训练,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要求,确保在执行“艰难险重”任务时队伍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战得赢。
四、创新思维,以高精尖装备实现高效救援
在《矿山应急救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及其安全技术要求》课件学习中可以看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救援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为井下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和技术保障。特别是能源集团多次调研各集团救护大队时强调,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逐渐完善、配齐救援队伍装备设施,依靠科技提高应急救援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和救援实战能力。但是,有了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不能根据现场的各种情况正确使用、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那么再好的应急救援装备其功能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严重影响救援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指战员的教育培训,做到会检查、会使用、会维护、常见故障会排出,特别是在执行特殊任务时仍能够高效使用。另外,在做好装备维护保养的同时要挖潜现有装备价值,寻求如何优化仪器装备操作方式方法,尽可能达到操作简便、人性化的目的,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契合,积极促进救援装备创新与发展,为救援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科学的装备保障。
五、标准为基,以法律法规打基础
Abstract: Mining rescue is key specialty of mining safety. The destin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inner-outer training, combining introduction with engagement, developing textbook through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excellent course based on item teaching method, that can exploit potentialities of teaching team towards coaching dual teacher type. It provided the qualification of teachers in mining rescue specialty. That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eleva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coal mine.
关键词: 矿山救援;教练型;教学团队
Key words: mining rescue;coaching type;teaching team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247-02
1 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基本任务。救援技术专业是煤矿安全类专业群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与煤矿企业现场紧密结合,迫切需要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人才。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成立矿山救援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定专业教师培训计划,要求在矿山救护大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调研,尽快熟悉救援技术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专业教研室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训课程开发研讨,根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将教学任务分解、细化,充分挖掘各自潜力,整理后形成合力,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
2 内外结合打造“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1]
2.1 内训外培
2.1.1 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2] 救援技术专业成立前,该专业教师大多数从事煤矿安全专业教学工作,对救援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救护规程、救援预案的编制等专业知识还不够熟悉,学院派遣专业教师到矿山救护大队学习调研,逐步对救援设备的原理操作和故障诊断等流程熟悉起来,并潜心研究前沿技术装备的发展动态,以便充实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基地淮南队作为学院实训基地,于2014年5月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正式挂牌,该救护大队救护设备资源充足,救援力量雄厚,汇集了全国救援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专业课教师在这里当徒弟认师傅,尽快熟悉救援技术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必须取得专业资格证(矿山救护高级工),方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
2.1.2 参加国内高水平的职教理论学习 该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国内高水平的职教会议,如参加国内著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博士、姜大源教授等主持的职教会议,并根据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运用到平时教学和实践中,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时间稍长的专业培训,与国内专业前沿接轨。不断夯实和提高专业水平。
2.1.3 参加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2006年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矿山救护实训室,教学团队成员从实训室的平面设计、设备安装和调试到实训演练,都付出一定心血,并获得宝贵的经验,目前该实训室实训器材充沛(正负压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模拟人复苏、矿山救护通讯、惰气和机械泡沫灭火装置、压风自救装置、灾区净化水装置、各种形式的自救器等),完全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和取证的需求。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制定学生平时实训和定岗实训的培养计划,目前建立的以救护大队为主、四个煤矿救护中队为辅的立体网状救援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企业现场实训资源。
2.2 内化外强
2.2.1 内化教学能力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最佳一节实训课”、“说课”、“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锻炼教学能力,学院通过奖聘结合的方式(获奖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水平,近五年取得教学比赛获奖情况见表1。
2.2.2 加强专业交流 该教学团队与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技术交流,合作编写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瓦斯防治技术》,该教材是全国高职煤炭院校推广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职函[2013]6号文件精神,双方共同承担了由教育部高职高专主办的《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目录修订,并已圆满完成任务;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编写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矿山救护》;与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煤炭高职院校加强技术交流。通过这些专业交流,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了解专业建设最新动态,并及时加以修订,与之接轨。
2.2.3 强化技术服务 该教学团队一直重视技术服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加强区域矿山工人培训。为了提高煤矿工人的学历教育,学院制定了“送教上门”的原则,即专业教师到煤矿现场进行专业教学,提高工人的学历层次,受到煤矿企业的热烈欢迎;二是加强兄弟院校业务指导,学院对口扶持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该校进行实践教学辅导,提高该校实践教学教师的师资力量;三是积极参加省级部级技能大赛。在2012“淮北矿业杯”全国技能大赛中,团队一部分专职教师担任裁判工作,一部分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得两个三等奖的佳绩。
2.3 引聘结合 引进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大拿担任专业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优选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3 深层次挖掘“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的内在潜力[3]
3.1 加强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4] 该教学团队根据企业实践和平时教学心得,相互探讨,并与兄弟院校合作,编写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一些列的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矿山救护》《矿井瓦斯防治》;“十二五”规划教材《安全评价技术》;校本教材《矿井通风》《煤矿安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等。这些教材的编写不仅在本校而且在兄弟院校也引起了较大反响,收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 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教科研项目研究[5] 该教学团队科研氛围活跃,专业教师注重平时教学中的经验积累,并根据工学结合特点,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教科研项目,见表2,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该团队的科研兴趣,为打造创新性教学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3 加强核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发展。以《矿山救护》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救援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开发的 “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矿山救护》课程对矿山救援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以矿山救护工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基准,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针对矿山救护设备的操作、维护、管理工作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达到“够用”。
②注重课程内容项目化,做到项目间相互融通,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孤岛效应”。
③课程组织形式是以项目、任务取代章、节传统的做法。
通过《矿山救护》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矿山救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矿山救护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及其井下突发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为企业培养高技能矿山救援人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4 成果及展望[6]
救援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显著:教学团队成员全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专业交流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经过长期的遴选,逐渐建立评聘结合的外聘教师专家库;根据自身教学研究成果加强了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和校企合作的教科研项目研究;按照职业能力的标准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教学团队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煤矿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练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长期的雄厚的基础积淀,今后在团队建设中,继续加强与国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开发,积极创造轻松活跃的教科研氛围,挖掘团队潜力,多创造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开发的实训教材、教科研项目和精品课程,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矿山救援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徐东,李异民。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8(3):72-73.
[2]武俊梅。示范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思考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1-24.
[3]马起朋。浅谈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2):90-91.
[4]时密林,李洪亮。论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1):36-37.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建设;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矿井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先进设备、工艺与技术得到应用,矿井开拓开采方式发生了本质性改变,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经营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作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矿山救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矿山救护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矿山救护队建设与管理的要点。
1.矿山救护队的建设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为了实现矿山救护队建设的标准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目的就是使矿山救护队的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但是目前,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矿山救护队,大多还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满员。普遍表现为一个小队达不到9名以上救护队员,一个中队达不到至少三个小队的编制,有些矿山救护大队不够两个中队的最低编制,还有些救护队技术干部配备不足,指战员的年龄层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矿山救护队的战斗力不足,在事故救援中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在日常训练时,救护队员编制不足会导致日常训练不能正常开展,战备值班违反规定。工程师、技术员配置不足,会造成队伍业务素质低下,管理干部缺乏。因此,按标准完善编制,是矿山救护建设的关键,是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也是矿山救护队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主要包括办公楼不按《矿山救护规程》的要求设计建造,功能不齐全、不完善。夜间值班室不合理,单身宿舍不够人性化,家属住宅缺失等。训练场地、训练设施不标准、不正规,没有演习巷道等重要的训练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健全,会直接影响救护队的办公、学习、训练,致使有些训练项目不能正常开展,指战员的身体、业务素质、综合实战能力达不到要求。相反,完备的训练设施有利于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给救护指战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指战员专心于工作。有些专家还建议救护队增加拓展训练设施,这也是提高救护指战员心理素质的好方法。
第三,大型救援装备配备不到位,主要装备更新不及时。大型救援装备如大型防灭火装备与器材、气体分析化验设备等,有些矿山救护队还应根据服务矿井的特点,配备大型排水装备、钻探设备、大断面巷道快速封闭设备等。配备这些装备的好处在于事故救援时能及时到位,救护队可以提前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不至于延误战机。另外,氧气呼吸器等常用装备是矿山救护队最重要的装备,关乎指战员的生命。但是由于这些装备市场较小,设计、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出现产品价格奇高的情况,一些救护队因经费问题,至今还没有配备质量较好的正压呼吸器。在煤炭市场形势较好的时期,矿山救护队应加快实现装备的现代化。
2.矿山救护队的管理要实现制度化、人性化
首先,矿山救护队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有些救护队虽然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但是,这些制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所以管理基础就不牢固,在日常管理中,人为因素太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另外,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办法,是促进救护队日常管理和学习训练的重要保证。以月度为时间单位,实现合理的评比奖罚,可以达到引导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在事故救援中,对作战勇敢,安全措施执行得力的指战员实行重奖,可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其次,军事化管理要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谈到矿山救护队的管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军事化管理,军事化管理是救护队管理的基础,同时,管理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如救护指战员的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应该得到保证。救护指战员在战备训练、事故救援以外的“家务事”要处理好,让他们安心于工作,家中有事,允许他们请假。许多救护队做不到这一点的原因是救护指战员人数配备不足,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还不强,制度建立的不合理、不完善。
第三,矿山救护队应尽可能实现精炼高效,减少后勤人员职数。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救护队来说,经费以及工资待遇是一个突出问题,精炼高效的队伍,有利于救护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职工待遇。所以,科室工作人员、汽车司机、氧气充填工、仪器修理工等,可以让年龄较大的救护指战员兼职。
3.矿山救护队的学习训练要实现专业化、科学化
第一,矿山救护队的战备训练要与服务矿井保持紧密联系。目前,大多数救护队与服务矿井的联系就是预防性检查,且在检查中存在不严不细、走过场的情况,对矿井的通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避险系统等不很了解。这样,在真正需要事故救援时,就会显得非常被动。所以在平时,救护队就应该积极承担矿井瓦斯排放、启封巷道、通风系统调整等工作任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检查,甚至可以主动承担矿井挡风墙、防火密闭墙等通风设施的建造,参加煤矿大型救援设备的培训与操演,与服务矿井联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
第二,矿山救护技术比武是矿山救护队日常训练的导向。矿山救护技术比武项目的设置,应有利于提高救护队的实战能力、有利于促进日常训练、有利于检验救护队的综合素质。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我国矿山救援的实际。目前全国救护技术比武项目,检验救护队员执行比武规则的成分较多,检验实战操作能力的成分较少,不符合我国实际。有些省份组织的救护技术比武,谁是东道主,谁就能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其中的弊端不言而喻。
第三,要加强救护指战员业务知识培训。矿山救护离不开矿井通风,因此,矿井通风理论、矿井瓦斯治理、矿井综合防灭火以及综合防尘,是矿山救护指战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新时期,矿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上级出台的新标准、新规定、新办法,矿山救护队也必须学习,如:有关矿井通风安全的AQ标准、“一通三防”各项文件等。矿井开拓开采方式、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巷道支护形式,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救护指战员都应该有一定的掌握。煤矿电工学的学习也是必须的,矿山救护队需要到井下单独操作电气设备,如停送电、局部通风机的安装、监测监控系统的断电或恢复,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的维护等。
4.救护指战员的新老更替要实现模式化、常态化
救护指战员正常的新老更替,是矿山救护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所以,救护队应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使人事部门建立长期固定的、可操作性强的救护指战员服役、退役模式。
救护指战员的新老接替要实现常态化,其待遇也(下转第60页)(上接第54页)要与煤矿一线职工相匹配,只有这样,煤矿的优秀年轻职工才愿意来救护队工作,救护队的退役人员也愿意去煤矿上工作。
如潮的掌声,是为首次将井下被困矿工送出地面的汾西矿山救护队响起的。之后,随着130多名被困人员的升井,数支救护队在掌声中完成了山西有史以来生还人数最多的一次煤矿事故救援。 汾西矿山救护队队长陈永生。
汾西矿山救护大队全称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是山西为数不多的部级矿山救援基地之一。这次,作为第一批赴现场并救出众多幸存工友的救援队,汾西矿山救护队的抢险表现被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夸赞为:“真是一支老虎队。”之后,“老虎队”成为他们的代号。
这也是矿山救护队首次得到来自全国民众的致敬――更多时候,他们为了井下的哪怕一个人,也必须掘地三尺,在危险中寻找遇难者,却默默无闻。
汾西矿山救护大队队长陈永生记得,在一起煤矿透水事故中,5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他们一救就是5个多月。5个月后,抽完9万立方米的积水,陈永生和队员们背上来五具尸体,全身已经长了将近30公分的白毛。半年完成―次任务,并非孤例。而他们面对的种种压力,还包括煤老板的瞒报要求、来自领导的压力、家属的责骂甚至暴力相向。
截至2009年9月,仅仅是这支建队50年的汾西救护队,共参加矿难救援428起,救活者仅324人,平均一起矿难不到一人,搬运出遇难矿工遗体1243具。
尤其在最近十年,随着矿难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急剧上升,他们见证了山西矿业繁荣背后最血腥残酷的一面。随着山西矿业的整合,也许这最血腥的一页将会翻过。
与死亡相伴的职业
喝完一斤多白酒,陈永生离开酒店,自顾大步向前,将一群朋友远远甩在后面。53岁、身高超过一米八的陈永生,依然有着健壮的身体。接受采访时,陈永生时不时将裤腿卷过膝盖,大声谈笑,丝毫没有整天在死人堆里打滚的印迹。
“在别人都往外撤的危险时刻,自己才进去救人,是要积大德的职业,比医生的救死扶伤还要高尚。”30年前,刚刚加入救护队的陈永生认为自己以后会是个英雄,抱着这样的理想下了井。
然而,这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在第一次下井后瞬间打破,“井下更多的是死人。”
第一次面对死人,和他同期入队的一个队友当场崩溃,大叫“鬼啊”,扔掉救护设备,一路号啕大哭奔向地面,从此退出救护队。“弛一度精神轻微失常,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陈永生说,“幸好那天并不是处理爆炸事故,不然,他扔掉救护设备跑掉,可能马上死亡。”井下的瓦斯爆炸后,一氧化碳浓度常常达到2-3%。而一氧化碳浓度只要达到1%,人只要吸入一口就会当场毙命。
事故后的矿井,可以称之为“死亡之窟”,救护工作如同“死亡之旅”。救护设施也无法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心理过硬有时和身体素质过硬一样重要。
队员梁晓辉第一次参加矿难救援任务时,与老队员一起下井侦察。数小时后,突然看到两名队员扶着一名老队员往地面撤退。“肯定是出事了!”恐惧让梁瞬间完全失控,“一股强大的气流直冲脑顶,脑神经极度紧绷,心跳和呼吸加速,我的面罩立刻模糊起来,很快布满了小水珠。”
幸好一名老队员看到这一幕,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手势告诉梁,心情要平静下来,呼吸要均匀。梁晓辉顺从地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调匀呼吸,摆脱了危险。 2010年4月,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
“当时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在井下复杂的气体环境中,是很有可能没命的。”梁晓辉说。
除了井下环境造成的不可预知的危险,救援矿工本身也充满变数。因为偶有奇迹发生,幸存矿工也常常已被吓得半死,精神失常者居多。
2005年3月9日,山西省交城县岭底乡香源沟煤矿二坑发生瓦斯爆炸,井下38名矿工生死不明。汾西矿山救护队下井搜救4个小时,眼前忽然出现闪烁的矿灯。“有幸存矿工!”但6名救护队员还没来得及兴奋,忽然一块煤碴兜头扔来。救护队员好不容易靠近两名矿工后,带队的中队长王根生正准备抬人,一名矿工突然坐起,对队员们又打又踢,王根生伸出的手被他抱住狠狠咬住不放。另一名矿工身上的衣服已被全部烧掉,脸上、胸上一片血红,呲牙咧嘴、不停飞舞着棍子,打向救护队员,队员们只得躲闪。
救援陷入了僵局。幸存矿工一再要求,除非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就跟着走,否则不准靠近。
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救援设备、冒着一氧化碳再次爆炸的风险在井下搜救74个多小时,救护队员没想到竟有幸存矿工这样对待他们。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人已经精神崩溃,以为救护队是传说中阎王派来收魂的小鬼。
最终救护队只得将他们绑起,暂时送至U通风处平静将近两个小时,才送出地面。
除此之外,每每在发生爆炸后,救护队还要冒着再次爆炸的危险,迅速抢出井下炸药库所存的炸药,以免事故再次扩大。在孝义安信煤矿爆炸后,汾西救护队曾在井下抢出113袋炸药、1箱***。稍有不慎,引发爆炸,全队从此就长埋地下。
不受欢迎的遇难矿工搜寻者
井下数公里处,受到的委屈和误解,永远不会有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