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提升策略
1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看,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限制优势:
1.1 减少住宅建筑建设时间优势
减少建设时间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一大重要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以往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企业还要1至2个月去做诸如防水、窗口剔凿这些施工。而运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后,其在墙面施工中就将外窗安装所需木砖做好了预留,这样一来便能够让企业在封顶后着手进行封闭情况下减少约2个月的时间。第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地运用能够为预制楼梯进行栏杆孔洞预埋、飘窗栏杆埋件以及墙体水电管槽预留,这样一来可以在减少后期装饰开洞、开槽等施工情况下节约近1个月时间。第三,外墙装修、保温材料粘贴等施工如果采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话,其耗时通常为2-3个月,但运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话可以让企业在外墙与飘窗预制中便能够将保温层和装饰层一同进行完成,从而有效地减少工程整体建设时间。
1.2 节约资源的优势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能耗极大的一个行业。相较于发达过来来说,我国建筑能耗是其2-3倍之多。当前我国仍有不少建筑没到达到节能减排的生态要求。不仅如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国建筑耗材如水泥,钢筋等使用量也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而,在建筑结构中所使用到的水泥硅酸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材料,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拌和1m3混凝土时,其所消耗的水泥要多出80kg。当前就我国现有技术而言,在建筑解体后是无法循环利用硅酸盐材料的。此外,在排放气体方面,全国建筑用能产生的气体排放已占到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因此可以知道我国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会严重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如,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是预制外墙板,不但降低了外墙模板的使用量,而且还能降低约22%的大钢模使用量。而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的叠合板阳台能够节约架料以及水平模板的使用量,降低了高达40%的木材使用量以及10%的钢架料。不仅如此,由于该项技术中的预制构件工厂化可以有效较少建筑耗材,降低了作业过程中废弃物的生成量,而且还能够降低因为要填埋的废弃物而要损耗的土地资源。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使用的是预制构件,减少了约30%的现浇作业,减少了约75%的外墙抹面与保温作业,减少了约70%的小金属焊接作业等,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能效果。
1.3 降低工程造价的优势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都是采用由生产厂家集中预制的预制构件,并将其运送至作业现场后便可进行施工。因此,无论是生产预制件或是现场安装,均是能够复制的,流水式的劳动过程,不仅施工便捷,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将建设成本降低。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节约人力成本无疑有利于整体工程造价的降低。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降低材料损耗,缩短工期,因此其对整体造价降低,企业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4 降低施工扬尘优势
从住宅建筑施工实际来看,由于受到材料运输、装修、地基开挖等各种施工行为所影响,工程周边环境往往会受到扬尘所影响,如此一来便会造成环境污染与周边居民及施工人员健康受影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地运用就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施工扬尘,这主要是得益于该技术所使用PC构件由工厂分别制作好后发至现场,之后在进行装配,这样一来便能够在减少现场作业情况下降低扬尘。
2 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策略
2.1 加强资金投入
根据笔者研究可知,目前国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和发展,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就充分地表明了该技g所具有优势及可行性。结合实践来看,对每一项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来说,资金地投入都是确保其更好运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通过加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在确保材料质量、设备完善以及支持技术进一步研况下推动其实现更好地运用和发展。
2.2 做好企业之间充分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就现阶段看来,在我国不同建筑企业中所应用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有部分企业已经能够很好的应用该项技术,但是部分企业还处在一个初始发展阶段,所以在面对该种情况,应当要增进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交流与探讨已掌握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通过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来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实现技术上的资源共享。此外,相关技术人员也需增进合作与交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并结合当前技术所存在不足之处来积极优化与改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努力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从而为推动该技术更好地运用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运用效率;探究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别的施工技术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该技术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原料,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所以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建设的时候都会使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以往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比较陈旧,效率不高,所以更多建筑企业转而使用预制构件来开展组装工作。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并且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国家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所以专家和学者还要对其重点分析和把握,找到优化的措施和方法。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征
1.1设计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和建设的时候可以运用更多的设计方式,而且建筑设计也更加灵活变通,可以更好地摆脱之前建筑物中的不足之处。装配式建筑物的空间更宽阔,能够结合用户的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建筑企业还要配置高质量的隔墙,因为隔墙具备轻便的特点,还可以实现灵活隔离的效果。企业在设计装配式建筑物的时候还会使用到轻钢龙骨和石膏板,从而赋予了装配式建筑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特点。装配式建筑的外墙中安装了保温层,保温层可以根据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节约资源和能源;第二,装配式建筑物的墙和门窗具有很好的封闭效果,可以远隔噪声;保温材料的吸声效果也很好,能够给住户更好的居住体验;第三,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比较好,所需使用的施工原料比较简单和方便,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实际重量;第四,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通常使用的是高燃点的防火材料;第五,装配式建筑具有延长使用时间的优点,不容易出现变形或者裂缝,也不容易褪色。
1.2制造工厂化,提高效率与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以往的建筑施工相比据有较大的优势,建筑企业使用以往的施工手段可以打造魅力的建筑物外观,但是建筑物外面的涂料容易掉色或者污染。但是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因为装配式建筑的外墙通常使用的是一些机械装置或者模具进行喷刷,然后使用一些烘烤技术,这样就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完整和干净。当下,越来越多的塑钢门窗运用到预制装配式建筑物当中,这种制造技术比较高超,而且可以让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更加稳固。保温材料也由原先的散装材料转变成板毡材料,不同的部件与构件也是使用机械化进行生产,这样可以确保构件的精确,还可以确保零部件的质量。装配式建筑中很多材料都需要经过精细化加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原材料的性能,具备更多的优点。
1.3施工过程的装配化
在整个装配式施工和建设当中,工作人员要事先准备好预制建筑构件,并且确保整个构件质量上乘,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展构件的组装工作,同时,工作人员还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干净。建筑企业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如期完成相应工作,也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的市场,从而更好节省下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确保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另外,工作人员还要检查好每一道工序,营造安静的工作环境,不断地提高施工物料的使用效率,这样有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2.1进一步明确施工技术的使用条件
建筑企业在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和建设的时候要合理地统筹好施工工作,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还要进一步地确定好施工目的,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合理地考虑好不同环节的衔接和过渡性。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需要服务整个建筑工程,所以建筑企业要充分地考虑不同方面的要素。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且把握好建筑工程的级别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第二,企业还要全面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三,要控制好施工成本,不能盲目地投入过多的资金和设备。
2.2明确具体的施工技术目标
建筑企业要对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目标加以确定,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还可以扩大施工技术的运用范围。工作人员在确定工作目标之前还应该反复检验施工技术的标准,做好充分的调研与勘察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知晓项目能不能运用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另外,建筑企业还要知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要求,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2.3合理地控制好施工进度
首先,建筑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施工的对象与时间,有效地划分好施工资源和设备。第二,如果发现施工程序上存在交叉或者矛盾现象,那么企业管理人员务必采取有效措施来分配施工时间。第三,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时间浪费现象,不断地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做到及时决策和尽早沟通。第四,要更好地控制好施工进度,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做好装配式建筑技术运用和实践工作,施工人员也要积极地配合到技术运用和实践中来,并且适当地使用一些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施工人员的潜质,优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五,建筑企业还要多考虑外在因素,也就是及时地制定相关的规避方案,最大程度地消灭不良要素,确保整个施工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做好。
2.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但是很多施工人员还是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也不具备先进的思想意识。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所以施工人员在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前要进行通过正规的培训。施工人员要正确理解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含义,还要重视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求,施工人员还要减少工作上的失误,有效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第二,工作人员还要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且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问题,然后努力地解决和完善。第三,企业还要强化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加以调整和修改。
2.5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
建筑企业在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还要做好预制内剪力的施工工作,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和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建筑企业在安装预制构件的时候要在下板层留出一些插筋,这样插筋就可以渗入到内墙的预留板螺栓孔里,并且使用水泥砂浆来灌入到螺栓孔里面,使用螺栓来稳固建筑工程的剪力墙与不同结构。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还要在建构中心安置好剪力墙与螺栓的连接部分,这样有利于后续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
2.6有关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企业在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要点,首先,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业性比较强,其中包含较多内容,所以企业要认真地选购施工材料,并且合理地购置好机器设备,这样才可以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与验收工作,确保机器设备的相关参数满足施工要求。第二,建立健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这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企业还要不定时地分享和总结技术成果,这样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有效开展。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国家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有着较好的发展态势,可是还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当下,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地研究和思考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越来越健全。建筑企业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管理费用,让施工人员接受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后,预制装配技术在国家公共建筑或者工业建筑等领域会有较大的发展,造价较高的连接构件和预埋件也会更加经济化,从而有效降低套筒预埋钢结构的价格,还会不断优化流水生产线,从而真正地提高生产综合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整体
1.装配式结构体系
装配式结构( Prefabricated Concrete,简称PC) ,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并得到很好的推广,而目前在国内,处于大力倡导和积极探索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 见图1) 。但经过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并未得到规模性的推广。主要原因是理论实践受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约束,机具设备和运输工具落后,无法满足工艺的要求,加之推广力度不大等客观条件遏制了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目前,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现浇体系处于主导地位。这一体系在国内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但由于需要现场进行支模,钢筋绑扎连接,混凝土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手工操作,因此现浇体系存在诸多弊端: 工程施工工期长;工程成本不易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难以可靠保证;全面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图1 装配式结构建筑
2.装配式结构体系巨大的优势
1) 住宅建造由工地化向工厂化转变,使影响住宅质量和性能的不可控环节纳入到可控制的体系下; 2)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及梁、柱,在工厂进行产业化生产,再运至现场直接装配连接,安全快捷,节能环保; 3) 各预制构件机械化程度高,提高构件尺寸的精确度,减少材料浪费; 4) 现场作业人员减少,劳动量降低,作业时间减少,提高效率; 5) 节水、节电、节材、保护环境,社会效益提高。因而,建筑业应打破目前的建筑体系格局,积极引入住宅产业化的先进技术,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住宅。
3.装配式住宅现状
近年来,工业化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政策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入,工业化建筑产品也开始在地产开发、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指引,我国的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新曙光,而装配式住宅则是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发展装配式住宅,可以改善结构精度、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提高隔声、保温、防火等性能, 便于系统维护、更新。装配式住宅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提升了住宅品质和效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特点。可见,装配式住宅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中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我国目前装配式绿色住宅还存在发展瓶颈,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装配式住宅的设计、生产、安装施工验收评定等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试点成果无法大规模推广。二是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比传统方式每平方米高500元左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原因是未形成大规模生产,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同时,工业化生产属生产企业,构件工业化生产产品要交纳的17%增值税,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是具备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目前不具备专业化生产能力,尤其是装配式住宅生产、安装的能力不足,少数具备能力的企业又无承包项目资格,造成专业化公司还要挂靠,增加管理成本。尽管装配式住宅尚存在发展瓶颈,但我国已有些城市和地区实现了突破。以深圳为例,深圳市的一些保障房住宅,目前实现了图纸标准化、施工工厂化、管理可视化、现场整洁化,达到绿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评价标准,同时建筑质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得到缩短。作为钢材生产大国,钢结构住宅和钢木结构混合住宅也是未来装配式住宅的一大方向,而且其施工方式和建造成本更具优势。
4.新时期装配式住宅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 号文)中第(八)项为推动建筑工业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2014 年1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绿色保障房工作,并同时了《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明确各地依此研究制定本地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政策,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导则》共有项,其中强调了绿色保障性住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和制定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和产业化等技术要点。此外, 《导则》还专项设置了产业化技术指标和体系化技术。为大量、快速的住宅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
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较好的城市
沈阳:标准配套齐全,引进的技术论证严谨, 结构类型品种较多,构件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完成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等9 部省级和市级地方技术标准。
北京、上海:有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作保证,标准配套基本齐全,部分装配的剪力墙结构的技术成熟。北京出台了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11 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上海已出台5 项且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
深圳:工作开展的较早,装配式建筑面积较多,构件质量高,编制了产业化住宅模数协调等11 项标准和规范。
江苏:结构体系品种齐全,部品的工业化工作同时开展。
合肥:近年来政府推动力度较大。
总 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住宅我是国建筑的发展趋势。从环境问题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考虑,它也将成为房地产业的引领者,目前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潜力巨大,节能效果好,对减少PM2.5空气污染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还要建大的住宅,依靠大量劳动力已不再可行,建筑质量无法保证,成本也在上升,所以,我国现在发展装配式住宅正当其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住宅; 装配式; 工业化; 产业化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背景
2O世纪5O年代,欧洲由于受"二战"的严重创伤,对住宅的需求非常大。为解决房荒问题,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 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1989年,在国家建筑研究与文献会(CIB)第11届大会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被列为世界建筑技术的趋势之一。[1]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是伴随着建筑市场的发育成熟的。在美国,住宅部品和构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居民可以根据住宅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目录,进行菜单式住宅形式选择、委托专业承包商建设,建造速度快、质量高、性能好。澳 大利亚的住宅产业化要晚于美、加两国,其国土条件与美、加类似。
我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经过了近些年的发展, 我国已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体系,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 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为扶植和推广产业化住宅,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从2001年开始试行,2006年6月正式实施。至今就住宅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在全国部分城市先后批准建立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他们分别是:[2]
以沈阳市为例,为构建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进一步推动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沈阳市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沈政办发〔2011〕89号和《沈阳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暂行办法》沈建发〔2011〕94号文件规定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因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所增加的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保障性住房推进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
沈阳市的地铁丽水新城公租房项目、地铁凤凰新城项目、地铁铁西区公租房项目列入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项目。地铁丽水新城公租房项目总建筑面积354730O总投资124792万元。地铁丽水新城公租房项目于2011年4月30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地铁丽水新城5000套公租房项目22栋楼已平均施工至地上12层该项目采用长沙远大住工技术模式进行建设计划今年10月份达到入住条件。
保障性住房推进住宅性能认定试点项目
由市建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局、财政局、房产局组织成立市现代建筑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以下称专家委员会负责提出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标准及确定拟按标准进行开发建设的具体地块对确定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开发建设的项目提出装配化率、全装修面积等技术指标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审核、认定包括审定装配式建筑项目技术方案、确定奖励面积数量、认定项目技术性能等事项作为项目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依据。
标准体系建设
以工程建设为依托在构件制作与验收、工程质量安全、节能、检测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工作。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三部省级地方技术标准已实施《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将于年初陆续实施《建筑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和施工技术规范》两部市级标准已实施
全面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建材产品、建筑部品制造业板块现代建筑工程机械和建材装备制造业板块两大制造业板块为重点实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四大产业和建设四大服务平台。四大产业包括现代建筑机械和建材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墙体产业、现代建筑用机电产业、现代建筑金属结构制品业。四大平台为科技服务平台、商贸服务平台、总部经济平台、公共服务平台。[3]
结束语:
住宅产业化关系到全社会住宅产业乃至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的问题,政策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研究、建立或完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针对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建立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配件工业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安装的管理体系;建立设计研究、构配件生产、安装施工队伍的培训体系。通过全行业,全社会的推动,使我国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住宅产业化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发展装配式住宅又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关键。应从住宅生产方式入手,研究解决住宅主体结构技术,促进住宅工业化,进而实现住宅产业化[5]。
参考文献:
[1]粟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8,30(3):201~202,208;
[2]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住宅产业化发展与实践。2011,12,22;
[3]沈阳市建委。沈阳、深圳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2011,12;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结构设计
引言
一、装配式建筑的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建筑的作用一般只有一个,是做住宅、办公、商场、还是剧院。此过程一般都是建筑外观设计,明确设计任务,考虑到建筑信息化,主要是建立项目的工程信息。最好还能给详细设计软件提供统一的设计模板,模板可以是一个配置文件,可以是一个数据库,里边规定了本项目中应用的一些构件属性的限制值。比如使用的入户门宽不能小于多少,梁、柱的承载力不能小于多少等等。设计室负责人将从设计师的草图中挑出相对较好的创意,通过各种绘图软件进行精细效果图的绘制,建筑项目的信息化从这里的开始。
二、装配式建筑的详细设计与并行化
设计精细的效果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详细设计,数字模型工程师能够使用BIM 软件使建筑模型由精细效果图变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模型包含各种基本的建筑构件以及构件的尺寸、材料、强度等等物理特性。在装配式建筑的详细设计的过程中,基本包括3 个专业:建筑、结构、设备。BIM 软件的发展使建筑、结构、设备进行并行设计成为可能。
2.1构件的详细设计、分析与制造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应包括装配体、子装配体和单个设备等相关的所有数据,都会与三维模型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包含在一个统一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同时连装配体如何装配,装配的顺序都会有所说明。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包括建筑构件设计、构件生产工艺、构件装配工艺、后期的构件维护工艺人员参与其中。经过BIM 软件系统仿真后获得结果,知道满足需要为止。
2.2设计领域的改变――并行化
并行工程已经在制造业十分成熟了,但在建筑行业,并行工程的提法还很少见,并行技术是绿色建筑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建筑设计的并行化是面对建筑领域的绿色倡导,同时降低成本,缩短时间的唯一捷径。
实现并行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并行工程集成管理环境。其中关键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建筑软件(包括建筑、结构、设备专业)的信息化。BIM 软件的大力发展,为并行工程提供统一的协同平台与数据管理平台,便于各个专业充分在数据层面表达自己的设计。
2)建筑的详细设计过程改变。详细设计过程变成一个类似敏捷开发的过程,逐次修正迭代。一个项目在详细设计阶段由众多专业的工程师参加,每个专业都会对模型做出本专业的修正,但每次修正表现在整体的模型上不一定总是积极的,出现消极冲突的时候,就需要相关专业的人员对修正进行讨论迭代,趋向于共同解决消极修正,以此避免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冲突返工。
3)分布式管理、统一协调、持续的跟踪,也就是人的作用。随着并行工程的进行,工程内部系统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剧,问题也多样化,分布式管理便于信息收集、统一协调,并与信息整理,持续跟踪便于问题的解决。
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大力推广,并行工程一定会得到重用。
三、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的BIM 与射频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统一制式,有利于BIM 软件的管理,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大空间的移动离不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射频技术的大力支持,射频技术是BIM 数据从虚拟三维计算机空间输出到现实的捷径,两者都是装配式建筑转向绿色全寿命周期建筑的关键技术。
3.1 BIM 技术
BIM 技术是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核心管理技术,避免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产生阶段性的信息孤岛。建筑设计多专业协同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是BIM 技术的优势,装配式建筑需要的管理系统正式这样管理系统。BIM 以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为核心,对装配体、子装配体和单个设备等相关的所有数据继续管理,同时提供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便于导入数据到分析软件进行建模计算,也可以实现一些耦合软件,在整体与构件之间做分析。
3.2射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射频技术能随时随地的记录构件的几何、物理信息。因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生产,项目地组装,会涉及到构件的生产、仓储、物流、安装与验收,各个环节都需要能随时识别出构件的身份,避免产生阶段性的信息孤岛,减少人工信息录入出错的可能性,有利于BIM 模型信息及时更新。同时射频技术有利于工程材料的物联网监控管理,极大方便构件的动态运输。
3.3维护的技术难点
在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建筑的维护、加固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轻型装配式物流中心仓库有过替换的实际工程,但是又太多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发挥出这一优势。如何找到那个合理的“千斤顶”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像机械一样做替换的关键。
四、结束语
未来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工厂预制件和现场装配的优势,将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到建筑上,使结构与建筑及设备等专业密切配合,充分优化建筑性能与功能。 随着低碳、节能、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深入人心,预制装配式建筑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结构设计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家建筑产业政策,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8(03)
[2]严薇,曹永红,李国荣。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05)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当下最新颖的建筑模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材的损耗,还拥有非常多的优势是传统的建筑模式没办法代替的。预制构件在预制建筑中的应用,它取代了传统工程中的混凝土搅拌、浇筑、振动工序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员的使用量并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可以避免过多的建筑垃圾,实现环保。使用标准预制构件还可以降低施工材料的使用量,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节能环保效果更好。除此之外,使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渗漏、开裂等质量问题,再加之质量管理制度、管理责任、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都无法确保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应从根本上来转变施工工艺,实现标准生产的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预制建筑可以为项目质量提供有效保护,建筑中使用的部件均是按照工厂标准生产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施工准备的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之间搭配混乱以及构件不合理的堆放都是影响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准备施工之前,相关企业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规划,并且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来应对紧急情况。其次,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设备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另外,科学的施工方案以及建筑质量的规划方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质量。
2.2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的影响因素
经过大量的建筑探索发现,装配式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因而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但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掌握相关的管理技巧,对比于与同行业其他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人员在技术操作水平以及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依然采用最传统的管理办法,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积极引进新颖的管理方案、掌握新型管理技术,否则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此外外因为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良好构建,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
2.3管理协同的影响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工程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技术水平等方面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因为技术水平的飞跃式进展,装配式建筑的管理组织也将面临更为苛刻的要求。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协调,主要包括:建筑质量方面的协调、构件生产方案的协调、图纸、技术方针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协调。除此之外,要想建筑工程质量过关的话,与监管方与户主方之间也要进行很好的协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还需要安排相应技术人员,积极有效的开展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环节得以顺利的开展,还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并且在管理上为其提供坚实可靠的后盾支持。
3简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改变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要想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应根据时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应充分的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传统建筑模式管理中大部分施工企业通常没有做好组织工作,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也相对较弱。所以一定要及时转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理念,同时还要严格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相应的施工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从而充分保障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提高施工的质量。
3.2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传统的工程施工项目中经常会出现管理体制缺失等情况,如果将其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无法实现管理的目的。因此,为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的管理,符合发展要求,装配式建筑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起一套适合应用的施工管理体系。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纳入其中;同时还应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出容易执行且可以发挥出管理作用的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优化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管理工作;此外,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不断的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达到管理的目的。
3.3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发展过程当中,主要沿用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来招投标,一方面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装配式工程管理总承包的管理和检验通过率。总承包企业要加强施工许可、发包承包、质量监督以及完工检验等核心步骤的管理以提高整体水平。
3.4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监督管理涉及到图纸设计、部件生产、部件加工等环节,所以必须要针对各个环节实行追溯制度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节能产品的认定,要加强各方主体责任的管理,如果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必须要严厉查处。此外,建筑企业要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防水防火以及防腐蚀力度,严格实施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百姓的信任度,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3.5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然而事实上,相关技术人员的缺乏确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打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多的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为其长远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装配式建筑行业还可以依据现实状况选择相应的学校展开合作关系,有针对地培养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