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历代文人墨客无限思绪流注笔端,抒写下了千古诗词名篇。下面小编总结了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范文,欢迎观看。
【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这样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前两句诗时,我们先要弄清“独”“异乡”“倍”等关键词的意思。知道了这些关键词,我们才能清楚这两句诗到底讲了些什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他乡做客,每当遇到节日,我就会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由此可见,这是一首表达思乡、思亲的诗。
至于诗中提到的有关插茱萸登高的事,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这首古诗表达的意境,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维在家乡时,每逢重阳佳节,他都要和自己的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据说:到了九月初九,阳气已到了极点,阴气便开始滋生,各种各样的阴邪之物便会出来生事,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当时人们都说茱萸是一种可以辟邪的草,那么登高的时候,自然要头顶茱萸了。
如今,这两句诗已成为外出的游子思乡抒怀的名句。每当佳节来临,无法归家团聚的游子便会吟咏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第一、二句的意思是:我远离家乡,在京城长安谋生,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自己的亲人。第三、四句的意思是:想到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在这一天都会头插茱萸,到城外的山上登高远眺,但这时却少了我一人。全诗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人和兄弟们,所以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写过上千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之一。全诗总体写的是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加倍思念亲人,自己却不在他们的身边。表达了王维当时的心情与情绪。
【三】
本文是一篇古诗词论文范文,古诗词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让“诗意”溢满孩子心田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古诗词及学生及诗文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古诗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学习古诗词既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陶冶学生情趣、丰实学生语文积淀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充分说明了新课改进程中古诗文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古诗词教学中找到一条适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最佳路径,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的目标.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四】
怎样写古诗词本科论文
一、“吟”诗,声情并茂的强力
中国语文教育深受孔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思想的启迪,“吟诵美读”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说:“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有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赞美自然景观,或表达思乡之情,或讴歌大好河山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低年级的学生积累这些优秀诗文,诵读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即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然成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变单一的学习为有序地引导,我在教学古诗词过程中进行了内容的整合.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诗词串联,如“春夏秋冬”系列,采用“春之歌”、“夏之莲”、“秋之月”、“冬之梅”四大篇章,用优美简洁的语句进行串联.导入:春天是一幅水彩画,艳丽而真切.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从而引出贺知章的《咏柳》、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孟浩然的《春晓》等结束语: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动物篇”“植物篇”,“花之语”“情之思”等等,把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古诗词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因为有主题、有内容,古诗词的诵读就变得丰盈而充实,学生吟诵起来就容易把握语言情感,体会诗词意境,也容易积累和记忆.
二、“写”诗,龙飞凤舞的引力
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诗词与书法同是与文字有关的艺术.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得好:“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优美的硬笔字和硬笔书法作品,能令人赏心悦目,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把古诗文教学和书法作品结合起来,开展一些以古诗词为内容的硬笔书法比赛,不失为一种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五言诗,课内的李白的《古朗月行》《静夜思》《夜宿山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课外的《江雪》《竹里馆》《相思》等,都可作为书法比赛的材料.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雨》和孟浩然的《春晓》,这是非常优秀的练字材料,我利用下午的文体活动课,指导学生进行写字比赛,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别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们发挥合作的力量,从写字质量和正确率方面进行挑选,对选出的优秀的作业每组再选出1名小评委进行再评价,最终挑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和张贴.教室的四壁,走廊的墙壁等都可以作为学生作业展示的资源,这些古诗词书法作品,既给班级中的习字优秀学生创造了展示机会,又让所有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优秀古诗文.
三、“绘”诗,妙笔生花的魅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朱光潜在他的《诗论》里也提出了“诗不是用来‘解’的,而是用来‘见’的”的观点.把古诗“译”成画,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实施拓展型课程的一种创新.课堂内,尝试诗画结合,美术和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课堂外,给学生创设拓展的空间和探索实践的平台.如教学《咏柳》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柳树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用画笔去赞美它.有的学生抓住柳树嫩绿的颜色来表现春天的到来;有的学生用拟人的方法把柳条画得像少女的头发,以表现柳条的柔美;还有的学生从写实的角度把迎风飘扬的柳条画得很逼真等然后,教师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让学生通过画柳咏柳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种方法既帮助了学生理解诗中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绘”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还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修养.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诗的意境,正是古诗词另类教学的魅力所在.
四、“唱”诗,余音绕梁的活力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回到“诗”的源头》一文中提到:“汉字中,从言必开口,譬如说,譬如讲,譬如谈,譬如诵,言说即是诗.所以,这样看来,诗更像是个动词.这就难怪,诗人被称为‘吟客’,诗稿被称为‘吟笺’,诗集被称为‘吟集’,甚至连诗人的书斋也被称为‘吟堂’等”.汉武帝时的《长门赋》是先作好词,后谱曲传唱;宋词“填词”是按早已有的曲牌再填上歌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的《无题》等一些优秀的诗作早已被谱成脍炙人口的歌曲,千古传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许多优美的古诗词已经被谱成了动听悦耳的少儿歌曲,学生易学易会,如《锄禾》《春晓》《游子吟》《渔歌子》等,通过校园广播反复播放,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诗词就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用歌曲的形式演绎古诗词文化,可以激发孩子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体味生活中的真善美.
【五】
古代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诸侯征战、王朝更替,最受苦的莫过于老百姓了。而我国的漫漫历史进程中战争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着战争我们民族的那些充满了思考和家国情怀的诗人们更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诗歌,来阐述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
人类社会的产生便伴随着战争而行,从传说中的黄帝统一中国到近代中国战争一直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着的话题。在我国这样的一个注重国家情怀的国度中,歌颂战争的诗歌是很多的。我国最早的战争史在《诗经》中出现,是以官方视角写下的战争诗,辞采华美,气势宏大。首先来看《大雅·常武》、《大雅·江汉》、《大雅·皇矣》及《颂》诗中的一些篇目,这类诗篇多是对统治阶级、上层将领征伐武功的赞美。《大雅·常武》以激昂的文辞夸耀王师的兵强马壮与士气高昂,气势撼人心魄,《大雅·江汉》更是以不吝笔墨、近乎矫情的夸耀直陈功业的辉煌,这种 “主旋律” 式的风格体现在许多同类的篇章中,多是对君王、诸侯王、将领攻伐武功的歌颂。诚然,这类诗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仕宦之手,或经过史官乐官的润色加工,也由此可以发现,战争对于统治阶层,是建立荣耀与功绩的机会,记录并反映战争的诗歌必定会着力表现国力的强盛、胜利的辉煌、王师的威武与武功的浩大,这便形成了审视战争的官方视角,在此视角统御下的战争诗,呈现出壮丽雄浑的艺术格调,折射出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要求。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更是成了周期性的家常便饭一样,这个时期关于战争的描写、研究也达到了很深入的地步。到现在为止还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孙子兵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完成的,还有很多描写战争的文章和诗篇也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涌现,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关于战争的描述和认识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汉代的时候由于国家的开疆辟土和大量的对外征战,这一时期出现了文人诗的雏形和蓬勃发展的乐府诗。如《李陵歌》、《十五从军征》、《古歌》等,这一时期诗歌大多是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而成,而诗人本生多亲生经历了战争。所以诗歌所反映的多是诗人自生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战争功绩的赞颂同时也有对战争的一种厌烦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之情。汉代之后的三国时期和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时战争诗逐渐走向繁盛的一个阶段,但
真正的战争诗的繁盛应该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个时期国家实力强大,对外用兵力度和汉代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而这一时期产生了我们很熟悉的边塞诗人,他们主要是描述边塞的战争戎旅生涯和表达自己内心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同样是这一时期很多的诗人将他们的笔触摸到了最普通的百姓身上,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杜甫了。这位被誉为“诗圣”的大家留下了很多描写战争的残忍和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的诗句,其中的很多篇目就算今天的我们读来也可以感受到那种凄惨和世道的炎凉。三吏三别是杜甫对于战争中的百姓生活和精神状态描述中较为出名的几篇,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到:”老翁逾墙走,老妪出门看”每每看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都会为之一颤。这反映了当时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了多么沉痛的灾难啊!
战争诗并没有随着唐朝的衰败而没落掉,到了宋朝的时候大量的描写战争的诗涌现出来。其中很多都表达了一种为国效力、保家卫国的情怀。诗人的笔是细腻的,同时也是历史最好的记录者。时间淹没了历史的很多事物,但在诗人笔下的那些个豪情壮志和关于战争的描述使得那些消失了的画面在经历了漫漫历史长河冲刷后同样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种.种情形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了眼前。为国效力的情怀至今人鼓舞着我们。陆游等一批爱国主义诗人用他们的诗歌谱写了作为国家的一份子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慷慨激昂的热情。
诗人于战争的态度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和人生感悟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诗人身上那种对于百姓生活疾苦的关注、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在他们的诗句中都有很多的体现。相较而言,对于战争给黎明百姓带来的深切灾难诗人的表述总是充满了关怀和文字的力量。
诗人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记录和展示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即使身处今天那些思想同样具有深度和影响,是我们值得品位和学习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