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这次为您整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往今来,英雄人物往往出身与乱世,而在安乐世界,英雄却很少出现。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重要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意思原本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不错,忧患确实是人们得以更好地生存的原因; www.paomian.net 安乐,也是人们逐渐颓废衰亡的原因,俯拾皆是的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在三国鼎立时,占据西南一带的刘备,就是出自充满忧患的乱世,这为他开创一片江山打下了基础。而他的儿子刘禅,在他的父亲为他创造好基础,就等他来接班的情况下,却因他生长在一个安乐的环境中,从未有过一丝忧患感,最终将蜀国的江山拱手送给别人,自己也落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千古骂名。
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经历过无数的忧患,这才使他懂得老百姓的疾苦,明白“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所以将唐朝的江山治理得非常好,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开创了被后世赞誉的“贞观之治”。可他的后代就不同了,唐玄宗李隆基从小生活在宫廷,养尊处优,未经历过磨砺,晚年一味贪图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而衰,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在忧患中出身,带领部下反抗明朝统治,占据了大明半壁江山,是何等的豪迈奋发啊!但是,当他占领北京后,忘记了忧患,和他的部下一味沉醉在奢靡享乐中,天天在“过年”,结果在仅仅过了八十多天,就被清军赶出北京,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顿时土崩瓦解,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啊!
忧患是必不可少的,在忧患中,人们会感到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激励人们的斗志,可以磨砺人们的品格,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可以积累成功的经验。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促使人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可以使人有一种紧迫感,不轻易放过每一次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忧患是成功的催化剂。而贪图安乐却能消磨意志,涣散人心,瓦解士气,它是成功的腐蚀剂。
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定要牢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圣先贤的遗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创造更大的成功。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与安乐,自古以来都是长存于人们心中的。总的来说,也就只有八个字:忧患于心,安乐即外。
忧愁发自内心,安乐的感慨表现在外。二者的辩证关系是非常难搞懂。生命的变迁,时光的荏苒,忧乐不曾断过。不时仰天长笑,无奈对酒当歌,不忘倚歌而和。
忧愁都是有感而发,而安乐也许只是忧愁的催化剂。风雨烟云,飘飘而过,留下的也只不过是独自仰观宇宙之大,与自己的忧愁四目相对,细细品味。永和九年,群贤毕至一无名小亭——兰亭。虽说无名,景色动心,欢饮尽兴。可乐归乐,饮归饮。乐在其中,忧从中来。俯仰之间,人生已过几十载。尽情地安乐,也只能引发无限的忧愁和对苦短人生的感慨。
无独有偶,与王右军同感的还有苏东坡。虽说写给子由,迸发的却是自己对国之忧,对己之愁。“明月几时有?”对月亮质问,对人生怀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乐上几天,忧上几载,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自忧患而来,辗转反侧,昼夜难眠。深度探掘着忧愁之本。云游四海,不知老之将至,到头来也不知人生之忧是否值得一谈。
忧患与安乐一直是并存的,只是角度不同,所感不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东坡贬于黄州,人生质疑也便不请自来。“何似在人间”时的饮酒长啸不也是如此?可反面一想,“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呢?造物者之无尽藏,“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岂不是人间之大快。一世之雄的曹孟德不知是否有之同感。说忧有乐,道乐有忧。待到东方既白之时不知东坡之感。也许只是忧患于心,安乐即外……
忧乐相存,但也不时相互交替,捋不清关系。可或喜或悲也正是生命情感的本质。
忧与乐变化无常,难以琢磨。三十载的栉风沐雨,逝者如斯。年过半百的曹操,立足于江东,俯望孙氏疆土,背后八十三万大军。乐在其中,可回顾群臣,不觉发现“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自何来?“天下归心”动感群臣,“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亦感天地之大,万物之雄。忧情涌上心头,也只得赋诗一首,飘入生命长河。
忧乐无情,但我有情。渺渺人生,忧在,乐亦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才是人生境界。
正所谓:忧患于心,安乐即外。
没有人会有风平雨顺的一生,只有耐得住前方风吹雨打,才能体会后路晴空万里。过去的日子总是充满磨难,走过来,生活也会变得坚韧不朽。
一个生命若一直生活在舒适温润的环境中,再坚强的灵魂也会变得精神萎靡,在美好的温室里腐烂枯萎。三年级的秋天,任风怎样吹打着树叶,树叶落下的哗哗声,抹不去我心灵的伤疤。手臂骨折,成绩下滑,双重的打击,不断敲击我的大脑,显露各种负面思考。生命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她如此娇艳,却无法轻易去触碰,若生命不带一些磨难的滋味,人便不会成长。生活会开一些玩笑,滋润着你的心灵,磨炼着你的意志,使肉体也经历了考验。
在撒哈拉沙漠中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不到水潭里的水,母骆驼纵身跳入水潭;悬崖边,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一个接一个跳向悬崖,为小羚羊在下坠时当一个跳板;油锅里的鳝鱼始终拱起腹部,只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在忧患中活着,只为了饱尝苦难,收获真谛。过去的日子总是最好的,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在生命的前方会发生什么。过往,是给人最大的警钟。人在不断挑战未知的困难中活着。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对手才能不断强盛。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因贪图享乐,纸醉金迷,最终,鲜血染红了他的殿堂。没有强大的敌国,没有谨慎的士兵,灭亡只会离他越来越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在痛苦的环境下才能存活,只是得到磨练,生命得到滋润。不是在安宁的环境就会死亡,只是不要贪图享乐,珍惜生命的精彩罢了。
文言文阅读。(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劳其筋骨
(3)困于心衡于虑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小题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被选拔 (2)使……劳累(3)通“横”,梗塞、不顺(4)明白,了解
小题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小题1:都是出身低微并历经磨难,后来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业。
小题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如要成才就要经受磨练,遇到困难时要经得起考验;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安逸等。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六位名人的共同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生活实际来谈即可。
今天我学习了《中华古诗文读本》的第一首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首诗对我的教育很深。
诗中讲了舜以农民的身份被发现重用,胶鬲在被重用之前是个鱼盐贩子,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后而重用的,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宰相的位置。所以上天把这些重大的责任交给了他们,先困苦了他们的思想意志,劳累他们的筋骨,让他们饱受饥饿的痛苦是他们一天天的瘦下去、经受困苦的苦恼,这样,才会使人的性格变坚强起来,增强他所缺少的能力。然后才会明白:忧患可以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我还明白了人要想获得成功,取得伟大的成绩,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这些理想而奋斗,不辞辛劳的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成为最后的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