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读你作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观看一集纪录片,不如亲身去欣赏体会大自然的美妙,那湛蓝如洗的天空万里无云,清澈见底的池塘波光荡漾……不禁地想去再次品读你——大自然。
清晨的我睡眼朦胧,被调皮的阳光掀起眼帘,又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被这美好景物的渲染,便不愿再次睡去。吃过早饭,便开始一天的学习。伏在案前,却溢满了浓厚的阳光,让我无法学习。抬首望向窗外,一片春和景明,似乎被这阳光牵引,情不自禁融入自然中,去欣赏,去品读又一年春天的自然美景。
漫步在山野间,清凉而又柔和的风亲密地和我触碰着。撩起的发丝随着风一起舞动。使我的步伐轻盈起来,踏着风,在山间穿梭着。风儿刮动了树上的新叶,发出“啪啪”的声响,渐渐地,我愈来愈清晰的溪水声。走进看,风儿又挥着,圈起小小的波涛,溪水发出“淅淅”声,我读到了你——大自然,是风,带动着所有的事物,一起舞动。
离开深深地树林,往外走去,我似乎听见妈妈叫喊我的声音,在树林里回荡着。我便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忽然,没有注意脚下石阶很滑,一下子,我就从石阶上画了下来。又幸好台阶上有苔藓,青绿色,垫着我,不是特别痛。最后,我停留在一片碧绿的草堆里,嘴里含着一口青草,向四周望去,如同草原一般,无尽的绿色包围着我,白色的衣服也被草渍沾满了。突然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读到你的颜色,大自然的颜色。你的色彩让我感觉舒适万分。
我喜欢去品读你,大自然!一个神奇的地方,你的美,你的妙,你的气味,你的色彩,只有细细品读,才会有收获。
阅读书籍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关注社会可以增加你的人生经验,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镜来借鉴……但我阅读的却是一种叫胡杨的树。
那一年暑假,有幸在内蒙古沙漠见到了胡杨林。说起胡杨来,大家对它的“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一定有所耳闻。可谁又能见证它的千年传奇呢?在我所看过的记录片中,胡杨要么倒下,要么生长,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那次亲眼目睹胡杨林,它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置身于胡杨林中,一阵绿意与凉爽扑面而来。可如果仔细观察,这里有好多胡杨树干都不同程度的腐朽了。只要将手伸进树干便可掏出大量的木屑,特别是一些粗壮高大的树干内部的空间都可以容纳下一位成年人,但顺着树根向上看,枝干却是那么的健壮。所有树干都争着向广阔的天空张开双臂,绿叶紧紧地抱在一起,为这片沙漠撑起一顶顶绿色的大伞。可谁又知如此富有生机的绿洲出自于朽木之手?
现在反观我们,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挫折就让我们萎靡不振,但胡杨这种“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司马迁,越王勾践,这些历史上身体和精神遭受过重创的人物不也能够做出卓越的贡献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坚强的面对挫折,甚至一次小小的考试失利就垂头丧气呢?
胡杨不仅仅是树,更是一种精神,它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坚强,那就是面对挫折一定要迎难而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不知是不是上天给我的恩泽,让我可以在美丽的厦门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是一座温馨的小城。
有序,是厦门岛的早晨。
天微亮,靠海而居的人抬眸可看见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耳闻厨房传来母亲做早餐的声音,厕所父亲洗漱的声音,我在朦胧中睁开双眼,打开窗,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抹暖阳温暖着我的脸颊,外面的世界依旧一片宁静,少许的车辆在地面上迅速穿行。吃过早餐,同父亲一同下楼,看见不少学生在站台上等车,也有人在早餐车上买早点,犒劳自己的味蕾。来到学校,又是生气勃勃的一幕。
和谐,是厦门岛的傍晚。
太阳留下最后一抹红霞在天边。上班的人,学生又都熙熙攘攘地来到车站,等着一辆回家的公交车,有的三五成群聊天,打发时间,有的低头玩着手机,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公交车是否来了,有的则一个人在旁边,焦急地等待。搭上公交车,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嬉笑打闹,大家不约而同地保持安静,压低音量,让一切变得那么和谐。有时人多,一些人从后门上车,大家帮他们把e卡通和钱井然有序地向前传,帮他们刷卡投币,车厢也并没有因为人多而嘈杂,好心的人为幼童老人让座,让车厢里充满爱心。
惬意,是厦门岛的夜晚。
夜幕降临,几颗不知名的星星在墨蓝的天空中闪烁,就在下一刻,每一家店铺都打开了灯,每一户人家也都打开灯,夜灯在夜色茫茫之中为晚归的人们指引方向,霓虹灯在闹市区闪烁着,一瞬间,厦门岛灯火通明。吃过晚饭,学生在书房完成作业,挑灯夜战;闲暇的人在客厅谈天,看电视;注重养生的人在附近的小公园锻炼身体;也有人还在为工作劳累奔波;但有的人则在闹市区购物······已是深夜,有的的店铺已关门,有的还生意兴隆,路上仍是车水马龙,厦门的夜晚,足够让人各取所需,让人惬意。
你,厦门,无数人寄居于此,安居乐业。读你,让我品味到你的美丽,充满魅力。
窗外,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上的阴云仍旧在上头徘徊。
下午,出了门,刺骨的寒风刮着脸颊,沉闷的天气,压在心头。不经意间一瞥,看见一个年幼的孩子坐在天桥上。他,大概只有十多岁,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露出里头高领的橙色毛衣,圆顶帽盖在头上。他双手平放在大腿上,哆嗦的小手缩进衣袖中,头发散而乱,在风中飞扬,细嫩的脸上,有着淡淡的红润。他的眼凝视着河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锁着,心中的结也紧紧地。沉重的书包耸拉在他的双肩,双腿不断摆动着。那思索的眼球之中时而清晰似水,时而浊似黄河。他或许只是休息一下吧!
他的身后,无数行人走过,没有回头,走尽了,唯剩下这孤独的背景在咧咧寒风中停留。
他怎么了?他心中到底有什么事深埋在里头?谁又能理解他的心呢?在他摔倒时有没有人为他搀扶?在他独自一个回家,有没有人紧跟他左右?在寒风中坐着,有没有人为他而留步?谁知道这孩子经历了什么?
我们人生中不知遇过多少个这样擦肩而过的路人,或是相视一笑,或是冷眼相待,他们始终在我们生命中只是一个过客,没有人会惦记着他们,也没有人再次相遇后会认出对方,我们不知他们的曾经,以后,更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时间一去不返,他们便消逝在岁月中,如此不被人在意,他们心中的秘密也就永远埋在了心里,不被人挖掘。
夜晚已至,窗外月光如霜洒在大地上。窗外万家灯明,照亮一片天地。在这繁华的都市里,那男孩此时身在何处?是否有人读懂他的心?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当代文学史上,都踊跃出一批批或热血或恬静的文学伟人,他们以自己的文学为誓,挥洒出一片又一片时代的晶莹。而杨绛先生,就是我心中最晶亮的那颗时代的结晶。
初次遇见杨绛还是在语文课本上。我被这样一个仔细记叙生活小事的作家所打动,她笔下的老王是多么有尊严有骨气啊!就这样,我被吸引进一个名为杨绛的质朴的世界。
杨绛先生的文字就如一粒粒草籽,种下了,就平静地等待它破土发芽。种下了,便会长成参天大树,枝叶间还依稀带着春天的那抹嫩绿。杨绛先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温暖和煦的春天。有人会问:春天难道不是百花盛开吗?可是我认为,百花盛开只有一瞬,树木长青才是永存。杨绛不同于其他藻饰华丽的作家,她的文字更高于春风温和、柳叶长青,一如她的人生,一如她自己。
每每读到杨绛先生的文字,我都不禁惊叹于她对世俗的云淡风轻,她也曾在《一百岁感言》里所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她的文字对我来说像春叶一样铺满心田,我从她的故事里也感叹到生命的从容。她说:“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这教会我如何心静如水;她说:“我与谁都不争,我与谁真都不屑。”我从中感悟到她的超脱世俗。她在自己翻译的著作里烙上她自己的印记:“我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火灭了,我也该走了。”在这句话里,我抚摸到她平静如水的心——她也确实如此做了。这个如暖春般的人,在去年永远的安息。在祭叹亡灵的时候,她那棵绿叶常青的树,种在我心田,在我心里,永远春天。
春季之时,漫天飞扬的柳絮,在祭奠着杨绛先生高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