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琛雪
我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这里有我的家,更有我家的味道。我热爱北京,更热爱家的味道。
我从小就在姥姥姥爷家的四合院长大,这里有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最让我怀念的是姥爷为我做炸酱面的回忆,老北京炸酱面是最有名的,而我姥爷做的老北京炸酱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中秋后,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姥爷丰收完就会做我最喜欢吃的炸酱面。姥爷每次丰收回家就会买回一大块五花肉,姥爷对原材料的挑选可是非常苛刻的。五花肉必须要三分肥肉,三分瘦肉,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腻也不会太瘦;挑八角的时候一定要找新鲜的,有的时候他找了七、八家儿才找到满意的;葱只能是自己家种的而且必须是新拔的新鲜的葱。
酱是炸酱面的灵魂,只有把酱做好才能做出美味的炸酱面。每次我都求着姥爷教我做酱,但姥爷每次都说火很危险的,所以每次都不让我碰锅和灶,我只好拿着尖利的刀帮姥爷切葱和肉。等材料都齐全,接下来就到了姥爷表演的时刻了。姥爷先在锅里倒入一些热油,等油热了就迅速地放入两颗八角,随后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瞬间香气四溢,五花肉扑鼻的香味传到好远,干活的家人一不留神就跟着五花肉的香气来到了厨房,而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姥爷把炒香的五花肉放到泡好的黄豆酱中,一会儿大火烧开,一会儿小火慢炖,为了不让酱糊锅,姥爷一刻也不能离开,时不时就用锅铲搅拌,炸酱的香气带着五花肉的香味让我们欲罢不能。
而我们既然帮不上姥爷的忙但也不能闲着,一家人除了姥爷都围在一张桌子前忙着搓面,这里面就数姥姥的搓面技术好,姥姥的搓面技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一小团面能搓出好几米,姥姥的面又长又细就像一根白色的头发,一家人比赛搓面条,就数我的最粗最短。搓完面,酱也好了,在酱上撒上一些葱,酱的香气开始随着热水蒸气弥散开来,就算已经吃过饭,闻到这个香气瞬间食欲大开,早饭就好像蒸发没了。每每吃起炸酱面就能想起北京家的味道。
我热爱北京,更热爱北京家的味道,因为它系起了亲情的纽带,一家人挂的面和老爷独一无二的酱结合组成的老北京炸酱面,不仅刺激了我的味蕾也刺激了我的心灵,这独一无二的炸酱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老北京炸酱面。
马天祎
北京的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中,故宫博物院,更是涵盖了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而这些文物在展出之前,有些并不完整,需要修复,做这项工作的,就是我的偶像——故宫文物修复师。
小些时候,妈妈就带我参观过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未进入其中,雄伟的城墙已足以让我惊掉下巴。跨过门槛,金碧辉煌的宫殿映入我的眼帘,这更是让我目瞪口呆。
可当刚我步入展览馆,刚才的胜景就被我抛掷脑后,眼中只剩下的,只有那些珍贵的文物。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残破不堪的文物,修复师们竟能把他们修成这般模样,实在让人大跌眼界。就这样我对“偶像”最初的敬意产生了。
今年,学校要求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想起小些时候看过的文物,我迫不及待想要去观看了。于是我跑回家就打开电脑,看起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上一个个残破不堪的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经我的偶像之手后,变得焕然一新,令人只可惊叹他们的技艺精湛。
我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所以,钟表组的王津,王老师,就成了我的重点关注对象。在节目中,他修复了一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在他修复之前,钟只能计时,上面其他的装饰品大部分都动弹不得,而正是这些才能体现出他的尊贵。他经过八个月坚持不懈的修复,这座钟才终于修好。修完后,他也欣慰的笑着,看着这座钟的走时表演。他,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已近花甲之年的他,从不放弃,为祖国修复了两三百件钟表。除了王津,还有木器组的屈峰,陶器组的王五胜、纪东歌……他们均是我的偶像。
他们,为故宫修文物;他们,为祖国做贡献;他们,使百姓学国史。他们,从不放弃,永不言败。他们,技艺精湛,炉火纯青。由此,他们便成为了我的偶像。我需要做的正是努力学习,永不言败,积累丰厚学识,以为成人之后为祖国做贡献奠定基础。
天际的白光慢慢褪成浅绛,然后泛成酡红,我独自漫步在小区公园,抬头仰望,月光照亮我忧虑的面孔。与奶奶家相隔千里,却隔不住亲情,挡不住思念和牵挂。奶奶在不久前走丢,爸爸妈妈已赶往北京,我的心也飞走了,记忆里无数点滴漾开漾开……
爷爷奶奶居住的北京郊区,地方极简,却也依山傍水,独具特色。小时候,爸爸妈妈每年都要带我回来。每一次,奶奶都坐在门前那棵大榕树下迎接我,远远地看到,脸上挂满慈祥的笑容迎上来,用她那瘦小的身躯抱起我。我见到奶奶的第一句话就是“奶奶,我要吃炸小肉丸”。奶奶赶忙系上围裙,奔向厨房。剁肉馅,放入粉头、细细的萝卜丝、豆腐,拌上调料和匀,再用舌头舔一舔,咸淡刚好。看着滚滚入锅的油,奶奶的嘴角、眼角都浮着笑。待油开,奶奶抓一把丸子馅,拇指和食指扣成圆形,稍一用力馅从圆形中挤出,用小勺一个一个送进锅中。没一会儿,香味散开,丸子飘起,捞出。而我最开心的就是围着奶奶转,一起吃着刚炸好的肉丸,一边看着奶奶娴熟的动作。每次的相聚都那么短暂,尽管不舍,尽管思念,但却不得不分别。
时光飞逝,我上了小学,回去的次数也变少了。奶奶依旧在那棵大榕树下等我,依旧给我炸小肉丸,依旧是那个味道,可是奶奶的背弯了,眼里的笑意少了,动作迟缓了,有时甚至忘记了下一步要做些什么。奶奶怎么了?爸爸告诉我,奶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也许在几年后的某一天,奶奶会忘记我是谁。眼泪不争气的流出来,我不知道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但却害怕奶奶不认识我。再次的分别,望着奶奶的背景,我的心里不只有思念,还包含了太多的牵挂。
这一天终究来得太快,奶奶忘记了爸爸和大爸,也忘记了我,甚至忘记了回家的路。我每天放学给爸爸打电话,“奶奶找到了吗?”听到的都是一声叹息。一周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爸爸和大爸找到了累得、饿得奄奄一息的奶奶。
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奶奶,想念奶奶慈祥的微笑。北京,我希望离你近一些,更近一些,把我的思念和牵挂留在奶奶身边,让奶奶平安的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