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我国的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他打破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记录,使我国文学家能够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莫言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在领奖时穿得很朴素,给人一种和蔼,亲切的感受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莫言的作文,供大家参考。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莫言的作文精选5篇800字【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2012年10月11日,我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莫言,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作家,他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那一天,举世瞩目,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我相信那一刻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在为这一喜讯欢呼,莫言也坦言那一刻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激动与惊喜,但是在这份激动中又包含惶恐与忧虑,。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他说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莫言的这番话令我们深思,回首过去的一幕幕,竟发现很多时刻自己也有着这种纠结复杂的心情,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凡是皆有两面性吧!
其实,很多很多的例子都能说明这个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极生悲”“物极必反”都是这番意思。但是往往我们都只想到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这就酿成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而文学大师莫言却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成功时不骄傲,明白学无止境,告诫自己还要继续努力,或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真谛吧。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心理,考试取得好名次了,一方面是兴奋,另一方面是忧虑,害怕下次自己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跑步比赛时,一方面会因为超过了前面的一位同学而高兴,又会因为自己落后第一名太多而焦急,其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人人都有,这就延伸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但是只要我们铭记:成功时,不骄不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失败时,不气不馁,吸取教训,努力进步,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莫言只是对他作品的一次认可,一次鼓励,他觉得,自己不过是那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幸运儿而已,他坚信,文学之路是没有尽头的,他还需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创造出更多地优秀的'作品,“惊喜而惶恐”就是莫言对自己的勉励,也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以后,迷惘时,忧虑时,着急时,想想这五个字,想想这个五个字给予的我们的人生哲理,我相信,一定会海阔天空!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史。莫言是自学成才的土作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优越的读书条件。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一盏灯挂在中间客堂间里 晚上全家就靠这盏照明,莫言一到晚上就会站在门槛上看书,把门槛都磨得光滑了。莫言十一岁缀学,当“半劳力”别人赚10分钱,他只能赚6分,全家上下就忙着糊口,生活不堪回首。每天劳作完后,他还会为别人推磨以借书看。
我的鼻尖蓦得酸了。生活已那样艰苦,可他从未放弃,从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是种怎样的信念啊!即使生活贫困地无法支付学费,即使为了养活家人疲惫不堪,可他想读书,他用尽一切办法读书,他为人推磨,他进部队当班长、当图书管理员…… 我肃然起敬。
莫言的作品刚刚面世时,遭到不少人唾弃,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细细品读,才会品到苦涩中的清香,这才是有价值作品的真谛。直到今天,仍有一部分人不喜欢莫言的作品,认为它太乱,太血腥,可莫言从未改变风格,一如既往,把真实的、最触动人心的写出来。
他说:“这虽血腥,可也最真实。”他的信念一如既往的坚定,无人可以动摇,他叙说着自己的内心的色彩,他讲叙着封建社会的黑暗的最真实的一面,他是那样的坦率且真实性——他成功了! “我从未试图改变什么,我只是每天都重复做着一件事,并且会不停地把它做下去。”
莫言获奖了,获得的是诺贝尔奖,从中国积贫积弱以来,这个奖成为一个中国被世界关注的标志。中国是逐渐崛起了,从军事到经济,进而是文化。
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大力发展,我们开始向世界发达国家靠近,在拜金主义横行的今天,莫言是一个默默耕耘的人。所以,莫言的从学态度得到了发达世界的认可。中国一直被称为无知的国家,一直被称为按摩店多于书店的国家,一直被称为是不爱读书的国家,而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文学的体温该热了,莫言的书在书店里脱销,不管是发自内心对书的喜爱也好,还是跟风也罢,反正国民开始读书了,读书享受的是灵魂,也是精神。从莫言的教育经历,可以看到,他只接受了五年的基础教育,以小学毕业生的身份,开始创作、发表作品,而了解我国大学教育的人,大约也会明白,其之后接受的大学教育、硕士教育,更多是“镀金性质”。
要通过莫言获得文学奖,来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是证明不了的。莫言的教育经历更说明,作家获得诺奖,与其接受的填鸭式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反过来倒值得我国当前的教育深思:按照我国当前的教育方式,一名学生完整的接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他们就会有创造力,想象力了吗? 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限制与扼杀。
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中国本土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可能性是十分渺茫的。而与传统艺术填鸭式教育相对的,正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才符合社会的需求,这才符合世界的'潮流。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的优越性。
莫言获奖后的获奖感言中提到:“二十多年来,尽管我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有一点始终是我坚持的,那就是个性化的写作和作品的个性化。”而莫言提到的个性化也正是艺术教育的优势所在,艺术教育打破了千遍一律的教育,注重的正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给学生制定的是个性化方案,而这也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需要提醒广大艺术生的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定会在今年艺考中形成热点,比如即兴评述、比如根据其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暖》,比如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的比较……作为一个艺术生,就要时时关注热点,学以致用,这才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我个人第一次知道“莫言”这个人的时候是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继而我去读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书中洋溢着莫言独有的丰富饱满的想象力、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并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堪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的史诗精品。
再一次真正爱上“莫言”时候是看了导演霍建起把《白狗秋千架》改编成了电影《暖》,我也买了《白狗秋千架》小说来读,电影唯一的缺憾是少了“白狗”这种很具有意蕴、地域特色动物,如果《暖》的电影出现“白狗”这种动物的话,我想这部电影会出彩很多,大家都可能看过《101只斑点狗》、《导盲犬小q》、《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忠犬八公》之类的电影,当然还有即将春节档上映、由快乐家族们主演的电影《快乐到家》,但这些电影都是讲都市里的人与狗之间的那种胜似亲人的感情,而莫言小说里的。“白狗”和“秋千架”这是乡村、民间常见的两种东西,今天都市里面的狗都是宠物狗,但是在乡村里面,这个狗它不是我们城市人“宠物”的概念,它就是家庭里面的一个很忠实的伙伴,它不一定要宠着,反过来这个狗还要为主人做很多事,不是人宠着狗,而是狗要忠诚地为主人服务。
生命还在继续,生活还在继续,希望中国多出些像莫言这样接地气的作家!你心目中的莫言是什么样的呢?他对你影响深吗?你是怎么样认识或者喜欢上他的?不妨也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