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细节描写作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精彩的记叙文最核心的生命力就是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刻画环境、塑造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必不可少、效果最突出的手段。
也许很多文学作品你已记不起它的具体内容,但传神而经典的细节描写,一定在你的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比如严监生的“两根灯草”;葛朗台抢女儿的梳妆匣,“像老虎扑向刚睡熟的婴儿”;朱自清父亲苍老的背影;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水生的女人手叫苇眉子划破了,把手放到嘴里用力一“吮”……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微末中见人性,何其妙也!
一、训练细节描写的常规方法,做到经典而传神。
“好的写人记事的文章,均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何永康语)塑造人物的方法,无非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着重在神态、动作和语言上下功夫,做到经典而传神。
比如,有一篇写“紧张的老班”的。“突然看到一个‘蹑手蹑脚’的身影,老班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后门,生怕吵醒了我们。哦,她正踮着脚尖呢!三厘米的鞋跟悬着,身子前倾……”专家组点评:“一个‘蹑手蹑脚’的简单动作,一个因为爱得真、忧得切而显得紧张、笨拙、羞赧的鲜活年轻女教师形象跃然纸上。”该考生前面写了“老班”很多絮絮叨叨的叮嘱,虽然真实,但远不及这个“踮着脚尖”的细节感染力强,令人回味。
再看一篇写“山楂糕”的优秀作文。“‘来块山楂糕!’‘好咧!’只见伙计取下一块糕,拿出一张暗黄的油纸,三下两下就包好了,然后祖母的一分钱便从衣襟里滚了出来。‘噹’的一声落入盘中。”专家组点评:“作者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描摹出童年记忆中故乡的风物、风景、亲情、人情,字里行间流溢出浓浓的爱恋。”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令人魂牵梦绕的“山楂糕”不再受青睐,作者在文末如此写道:“他叹了一口气,拿着它来到窗前,风很大,吹过他干枯的手和白发。他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一点都没变,或许早已都变了……‘哎!’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结尾的一声长叹,包含了〈WWW.BAIHUAWEN.〉五味杂陈的忧虑,也使文章意犹未尽,发人深省。
二、强化记叙文的“生活意识”,细节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要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许多老师在高三阶段不敢让学生写记叙文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太少,写出来的文章很容易“低幼化”,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议论,至少可以拿到基本分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关键是老师有没有引导他们去挖掘。就算他们的人生经历平淡无奇,但他们所接触的人的身上有岁月的沉淀,有值得挖掘的东西,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学会“嫁接”。可以严肃地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低幼化”的文章正是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忽略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造成的!
所以,细节描写要感人,它必须来自于生活,必须是学生最熟悉的、最擅长的材料。基于这个前提,细节描写要注意符合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要能展开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忧与爱》,写高考这一天早晨母亲如何“迷信”。 “作者精心截取了几个很有现场感的典型画面,充分而细腻地展现了‘妈妈’对我的十分虔诚的‘忧’:穿着上,一定要‘金黑衬衫就着白色长裤’;饮食上,一定要吃‘糕粽大拼盘’,还得‘先吃糕,后吃粽’;妆扮方面,一定要在口袋里揣上一个用准考证号码做的‘福包’:举止方面,还必须跨过‘纸符’,且‘一直走,别回头。’”(
请看这个精彩细节:“吃早饭时,尽管妈妈一再叮嘱‘先吃糕,再吃粽子’,我还是面对她的‘糕粽大拼盘’时,因为素来喜欢吃粽子,先夹了一块粽角。我这一夹不要紧,妈妈急了,‘别吃别吃,放下,重夹糕先吃。’我吓得赶紧从命。”这个细节很真实,符合天下母亲望子成功的心理特征,符合中国人的观念习俗。
再看一篇写“山路行车搭载路人”的优秀文章。“汽车飞奔在回乡的山路上,荒凉且崎岖的路途只有车轮飞转的声音作伴。我打开广播,断断续续的女声飘出来:‘……三岁女童,卡车碾压……十多路人漠视,不治身亡。’开着车的爸爸轻叹一口气。这时候窗外倏忽闪过一个人影,爸爸并不减速,将那背着包等待着什么的年轻人甩在车后。”当只是在口头上说说的事情,生活中突然出现,“开着车的爸爸”也不能免俗。他“并不减速,将那背着包等待着什么的年轻人甩在车后。”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我”的深思、“爸爸”的反省和精神的回归张本,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极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忧于心发于行,做在当下播洒真爱,才是真正的忧爱同行’的文章主旨。”
三、细节描写需要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细节描写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把细节写得真实、感人、典型、突出,就是好手段。
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比如,写“父母之梦”的优秀范文。“儿子”虽成绩优秀,但爱攀比,由“爸,妈,你们怎么每次都穿同一件衣服啊?”“妈,我要买安踏运动鞋,体育课上同学们都穿这种的。”“妈,今天买了一身乔丹的运动服,给我报销!”“爸,我是高中生了,给我买个苹果手机!”“爸、妈,我大学了,给我买辆奥迪。”到最后出车祸,“男的盛气凌人:‘打什么110?我爸是×××!’”而相对的“父母”,由对孩子的一味宠溺到孩子出事自己从梦中惊醒才发现是一场梦到最后终于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谛。专家组点评:“说梦之考生,非痴人也。”
还可以通过环境烘托。比如一篇写“父亲陪女儿检查”的文章。当知道女儿的眼睛没有问题的时候,“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这场淅沥的冬雨,一直贯串全文,把父亲对女儿的爱与忧,渲染到极致。文章最后说:“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专家组点评:“对于一个会写作,特别会说故事的考生来说,再简单的生活事件也会演绎出精彩的文章。”
四、要集中笔墨打造细节,力求精致、突出。
何永康教授说:“写记叙文不要动不动就发表议论,生怕人家看不懂。好的记人叙事的文章,均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有‘亏他想得出来’的好细节,这就是‘机智’,这就是‘尽在不言中’。”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如何能尺水兴波,那就要看各人的好手段。既然选择了记叙文,就要花大力气,集中笔墨打造细节,做到精致、突出,做到言尽而意无穷。
比如一篇写“桃花坞木刻”的优秀范文。文章着重打造“侯爹”年轻时走乡串户卖年画的情景和“侯爹”摔伤后“英雄迟暮”的凄凉,把对传统文化慢慢消逝的感伤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文章在:“轮椅停在一片小湖前,侯爹细眯着双眼,似要看清远方,但额头上那似晒干的葡萄干似的皱纹却并未舒展多少。侯爹突然来了一嗓子:‘桃花坞木刻年画!’听着,竟有几分英雄迟暮的凄凉”这里就戛然而止的话,文章更含蓄隽永。遗憾的是作者怕点题不够清楚,又画蛇添足地写了几句:“‘舅爷,您还要轮椅干什么?’我问。‘我要卖年画,我怕十年后你们不知道什么是桃花坞,我很担忧。’为什么要担忧?因为侯爹爱她爱得深切!”的确有些多余了。
精当的细节的确能胜过千言万语,但愿老师们重视记叙文,切实强化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方法,让考生能在800字的作文中比较轻松地跳转腾挪。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细节就是标点符号,没有它,你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说人生是一条火车轨道,那么细节就是其上的一颗螺丝钉,没有它,可能会酿成火灾难。所以,一定要从细节做起,重视细节。
重视细节可以赢得他人的尊敬。一位著名的医生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手炉,保持手的温暖,当别人问及此事时,他回答:“由于我照顾的病人大多数是身患癌症抱着求生的欲望来的,如果他们开始接触到的是一双温暖的手,也许他们就会萌生活下去的希望,如果他们开始接触到一双冰冷的手,也许会打击他们脆弱的心。”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这别人都不曾注意到的细节,这位医生注意到了,并因此温暖了病人的心,使病人燃起生的希望。重视细节,这位医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重视细节还可以让人脱颖而出。一次公司面试,在众多面试者中只有他是大学毕业,别人都是研究生毕业,然而最终只有他被录取。原因很简单,主考官房间里面的扫把放倒,而参加面试的人里面只有他主动将扫把扶起,举手之劳,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他的胜出是重视细节的结果。
然而不重视细节可能酿成灾难。一位和尚学习理发,师父告诉他先在冬瓜上练习,熟练之后再去理发店实习,一段时间后,他的技艺愈加娴熟,但有一次师父观察他练习时发现,他有一个坏习惯,每次如果有事离开时,他便将刀插在冬瓜上,回来拔出来继续练。师傅便劝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但他不听从师傅的劝道。终于到了实习阶段,出了问题。在有人喊他办事时,他顺手将刀插在了理发人的头上,如果当初小和尚注意细节,改掉这一习惯,也许就能避免这一灾难。由此可见,细节真的很重要。
重视细节,就像重视书中的标点符号,重视火车轨道上的螺丝钉一样,虽小却作用巨大。重视细节,人生会更加精彩。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细节是一种习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积累。从细节中我们可以看透一个人、一件事,看懂人生。生活中灿烂的细节无处不在。
回想起署假时爸爸妈妈回老家办事,家中只剩下我和弟弟,一日三餐都是妈妈远程操作,给我们点外卖。
第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分别待在自己房间里,我神情恍惚,思考着他们不在的这几天我该怎么度过呢?正当我陷入沉思时,妈妈的来电吓得我一哆嗦,回过神来。
妈妈说∶"我给你们点了午饭,等会儿如果有人敲门,记住!千万!千万不要开门,我会让他放在门口的,你过一会儿再出去章,记住!千万不要给别人开门,还有,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我不耐烦地说道∶好的,知道啦,不用你担心。"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的每一句话都是灿烂的细节,那背后是担心,是默黑奉献。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弟弟正准备去看一下是不是外卖小哥,我立刻把他叫住,不要去,如果是外卖妈妈会打电话让我们去取得。果然,过了一会儿,电话来了,妈妈说∶外卖放在门口了,你去章啊,吃完饭后睡一觉再起来写作业哦,不然下午没精神,记得把我布置的作业写完,然后拍照发给我,晚上记得喝一瓶牛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我随声附和道∶"嗯,嗯,嗯,好的,拜拜!"
唠叨的妈妈让我有一些厌烦,但又感到十分暖心,这些都是日常的琐事,却研成妈妈牢记在心。享了外卖,我和弟弟准备开动,我注意到外卖单上的备注上写着∶微辣!微辣!不加葱!我不禁嘴角上扬,微微一笑,妈妈竟还记得我最近胃不好,不能吃辛钟的,还有我从不吃葱、姜、赫的习惯。
这一点一滴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这者是灿烂的细节。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小小的细节绽放着灿烂的光芒。
我家有只非常古老的木钟,据说是文革期间抄走又退赔的财产。我,就是听着它那“嘀嗒”声渐渐长大的。
因此,对它十分了解,并有深厚的感情。
这只木钟是用菲律宾木头制成的,造型仿美国南部的别墅。屋顶为三角形,尖尖的屋顶上挂满了葡萄叶,一串串绿宝石般的马奶葡萄以假乱真,让你看了垂涎三尺。屋檐下有两扇百叶窗,窗下有五六个小人随着八音盒里优美韵音乐翩翩起舞,舞姿动人,服饰讲究。左侧另有一扇半圆形的门,在门的拐弯处有一个别致的小二楼,楼梯直通花园。花园里有秋千,一位美丽的少女金发披肩,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坐在秋千上,楚楚动人。秋千的旁边有一口井,一位少妇正在弯腰提水。右侧有一位农夫在敲钟。钟是古铜色的铃铛,用一根麻绳穿着,绳的另一头攥在农夫手中。
不到整点,这些假人、假景都是静止的。当指针指向整点时,屋檐下那两扇百叶窗就会“哗啦”一声打开,一只小鸟伸出美丽的脖子,张开小红嘴儿“咕咕”地叫起来。几点就会叫几声,绝不偷懒,声音清脆悦耳。这时屋里如果有客人,注意力会一下子转移到这座钟上。你还没听够,那两扇窗户却“哗啦”一声关上了,你只好再等一个小时。不仅如此,在鸟鸣的同时,秋千摆荡,少女的裙子也随风飘动,农夫晃动着双臂不停地敲钟,少妇在忙着提水……整个别墅沸腾起来,比大年三十还热闹。到了12点更是可想而知了…一’ 综观整个钟面,你会发现这简直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你看那由表盘和弧线组成的下半部不就是月亮吗?
上半部多么像天空,那绿宝石般的马奶葡萄像星星一样还在发光呢!
我家的这座木钟赢得了无数客人的赞赏,它设计巧妙绝顶,做工精致,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设计者竟然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出如此丰富生动的立体造型,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技艺、智慧与非凡的想像力。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金秋十月,秋姑娘换上了金黄色的秋装。他吹了一口气,把大树的旧衣服换上了新衣服;她飞过田野,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瞧!高粱红着脸,像喝醉了酒似的;她在草地上翩翩起舞,转眼间草地变成了金黄色。远看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子,闪烁着金光。我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呢!
忽然,一串金光从我眼前一闪,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银杏树的叶子在闪烁呢。银杏树的树叶;像一把小扇子,有的是金黄色,有的是鹅黄色,还有的是绿中透着黄的,真是太美啦!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随风起舞。我捡了一片银杏叶,用手一摸,感觉叶面有点粗糙,在闻一闻、嗅一嗅,叶子中透着清凉,这不正是秋天的味道吗?走进银杏树丛里,脚踩在银杏叶上,时不时还听见沙沙沙的声音。
咦?那边像一团团火苗的是什么?走进一看,哦!原来是一颗颗枫树呀!枫树的叶子像小手掌,叶子火红火红的,枫叶的边上有些小刺,摸起来刺刺的。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呀!又是一阵风吹过,枫叶从树上飘了下来,落叶归根,可以化作肥料让来年的叶子长得更好,不就正应了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了吗。
金秋十月的树叶真是色彩缤纷,给秋天增添了许多乐趣。秋天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我爱硕果累累的秋天,更爱五彩缤纷的秋叶!
爱的细节,在妈妈的手上,是您牵着我走过美丽的人生。
——题记
妈妈,爱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宽容。曾几何时,贪玩的我迟迟归来,您用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饭热好了,快吃吧!”曾几何时,我手捧不理想的成绩单站在您面前,您拍拍我的肩,“没关系,下次努力,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您的眼神中闪过一道光彩,我知道,那是宽容的色彩。
妈妈,爱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操劳。我记得,您每天除了工作外,承担着全部的家务活,可我却一点都不知道帮您一下。您从没有一句怨言,您说:“你还弄不好,去学习吧。”看着您白晳的手渐渐失去光泽,变得枯瘦粗糙,却仍在不停地忙碌,我的心溢满酸楚。我知道,那是操劳的印痕。
妈妈,爱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慈爱。曾记得,每天晚自习归来,第一眼看见的,总是您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打开门第一眼看见的,总是您倚在门旁的微笑。双手接过书包,亲切的问候,桌上摆的各式各样的水果。曾记得,下雨天,您总是第一个给我送来雨衣。看到您的双手被雨水无情打湿,您转身离去,轻轻拭掉头上的水珠,我的眼睛朦胧了。我知道,那是慈爱的背影。
妈妈,儿子没有用高山、大海、土地、山川来形容您的爱,儿子觉得,您给我的爱是最真实的、确切的、触摸得到的实物,而不是空洞的、遥远的、模糊的概念。您用双手在我成长的路上划出一道道细痕,其中装满了细节的爱。这细节给我带来一丝丝甘甜,一份份感动。它好似一泓清泉,滋润我的心田,温暖我的灵魂。
蓝天执着地守候着白云,大地执着地守候着飞鸟,海洋执着地守候着鱼儿,妈妈,您永远执着地守候着我。
星光点点的夜晚,接过您递来的奶茶,伴着一盏灯光,细细品味这爱的芬芳。
这是发生在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不明白为什么,我异常不爱刷牙,于是就引出了这个故事。
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早上,温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照在我的脸上,把我叫醒了。老让父亲、母亲催着刷牙多烦呀。算啦,还是主动一些吧。趁着父亲、母亲没起,我就已经把牙刷完了,并且还把牙膏、牙刷整理好了。牙刷上残留的牙膏被我冲洗得干干净净,就和没刷过一样;水杯也被里里外外冲洗了三遍,就差拿毛巾擦了!我着实为此骄傲了好一会儿。
不久,父亲、母亲也已经起来了。我正要告诉他们自我的“壮举”,突然听到了母亲的声音:“你怎样又没有刷牙呀?”“我刷完了!”我愤怒的跑进厕所,“你瞧,牙刷、牙膏、水杯,我都摆得整整齐齐的!”“胡说!这是我昨日摆的,我还不明白?”“这……”唉!跳进黄河我也洗不清了。
第二天早上,天上一向是阴云密布,直到七点钟,屋里还是漆黑一片,然而我还是很早就醒了,抢在了父亲、母亲之前。这,大概是生物钟的作用吧……
母亲起床后,还是直奔厕所。这回,她看到的不是前一天的整整齐齐,而是一根带有牙膏残渍的牙刷插在装有水的水杯里。这次,母亲果然默认了我刷牙的事实。
中午吃完饭,父亲走进我的房间,含着微笑对我说:“昨日你刷完牙把东西收拾好了,结果你妈就没看出来,冤枉了你。所以今日你就成心不收拾,对不对?”“知我者,父亲也!”
其实,父亲也并不是完全“知我”。说实话,第二天早上是我故意布阵,实际上根本就没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