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的国家楚国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划龙舟,往江里投饭团、鸡蛋等,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饭团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粽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到底有哪些习俗呢?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传统习俗。粽子皮是树叶做的,粽子馅有很多种。吃粽子的习俗还漂洋过海流传到国外呢。同学们,我想问几个问题,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你粽子吗?怎么包的呢?对,最常见的就是糯米、大枣包的粽子,你喜欢吃什么口味都可以自己调,也可以包肉粽子呢。我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端午节前举办过包粽子活动,当时我和姥姥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也会组织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呢。
端午节赛龙舟也是一种习俗,每年电视上都会演赛龙舟。
我听妈妈说,她的家乡在端午节有很多纪念活动。比如,清晨用艾叶洗手洗脸,门上插着艾草、彩色葫芦,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气洋洋。总之,这个节日很重要,是民间的一个大节日。
以前端午节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年人们都会拿五彩线团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后一个雨天,人们就会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传说这样会带给人们一年的好运。
我们国家一直重视传统节日。近些年来,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全国人民欢度传统佳节。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喜欢外国的洋节,比如说: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每过一次传统节日,身心都受到洗礼,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久远,但他的爱国情怀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需要我们每代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大家!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个香袋呈“心”字香气迷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关于端午的演讲。
端午节,现在的已经作为我国法定假期了,这充分证明我们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增强了许多。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广泛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曾经有位诗人,名叫屈原。当自己的祖国被占领时,他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楚国人民十分悲痛,用种种方式来追思他。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说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习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传统形状为三角形,也有长方形的。一般根据其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在粽子里撒上白糖,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除此之外,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当属赛龙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蛟虾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遗体。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记得小时候,妈妈用具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听说这叫长命缕,也许戴着便能“长命百岁”吧。不过,现在这个习俗已不常见了。另外,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家庭中,还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我猜这些东西和辟邪有关。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典故》。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xx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等。在我的记忆里,每逢端午,奶奶都要包粽子,煮咸鸭蛋、蒸大蒜,给我做香襄,带五色线。爷爷把买来的艾叶插在门上驱邪。今年的端午节是个星期六,爷爷奶奶星期五就把过节用的东西准备齐了,等着我们回去。
回到奶奶家,奶奶把做好的香襄和五色线给我带上,我闻着艾叶的清香陶醉了。我主动要求学习包粽子。奶奶说,包之前问一个问题,看你知道不知道。粽子的叶为什么外面是青的,里面是白的的。我回答不上来。奶奶说,寓意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像屈原一样。听完奶奶的解释,我感叹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真好,不仅让我们吃到美食,还有教育人的作用。
开始包棕子了,我从芦苇叶堆里挑出一个又大又绿的叶子,碧绿似翡翠,笔直的纹理清晰可见,漂亮极了。我将叶子卷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卷,不知怎么回事,调皮的棕叶总是不听话,刚卷好,准备放米的时候,又恢复了原样。看着奶奶她们已经包好几个,我急的“满头大汗”。妈妈看着我的窘相,笑着说:“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想包好是不容易的,就像你们学习一样,勤学苦练,才能学会。”
听了妈妈的话,我静下心来,认真的看奶奶她们包,(原来我错就错在把粽叶卷成了类似金字塔的卷)而她们是把叶子卷成的是圆锥形的。
我又一次上了战场,这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将粽叶卷成了一个类似于圆锥体的样子,然后抓了一大把米塞到了圆锥体筒里,谁知米宝宝玩滑滑梯呢——漏了下去,我又对筒进行了改造,终于好了,这下可不会漏了。然后我把馅塞了进去。
开始包了,我迅速将粽子绕成了一个密不露缝的“空间”,可再看看这个形状,简直是惨不忍睹,算了,好不容易包成这样,算好的了,开始缠线吧。于是,我回忆妈妈缠线的过程,将粽子的中间缠几圈,再打个结就可以了。
经过努力,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不好看,但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还为我的作品骄傲呢!我还把我包的粽子照了相,放在QQ上,留作纪念。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谢谢大家!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在我真中的梦里,飘着粽叶的清香,飘着粽子的甜香;在我梦中的真里,有一片令我永远回味的粽叶,那粽叶里包裹着美好的节日,包裹着节日里奶奶的笑脸,还包裹着童年的无忧与欢乐。
又到粽叶飘香时,城里的繁华,挡不住我思乡的情绪,我决定利用假期,马上回到家乡寻找粽叶。是的,我寻找的不仅仅是粽叶,我寻的是那段有着粽叶香的岁月与情怀:质朴而沉静,悠远而绵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404班的黄一凡。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粽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爱国精神,重拾传统文化。”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三天假期,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你是否去过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那些为革命胜利抛头颅撒热血的战士们;你是否去过已故亲人的坟前吊唁,怀念起曾经与他们相伴的点点滴滴?无论我们用哪种方式,最终也是殊途同归。我们都在这一天里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爱戴。
清明节与中秋,元旦等并称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八节”,由此可见清明节的重要性。可这个如此重要的节日,却在布置不觉间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却。同学们,如果说清明节不放假,你们是否还记得四月四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如果说端午节只是吃个粽子,中秋节只是吃个月饼,那节日的文化又何在?前两年,清明节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前年开始我们还能够享受到三天假期。我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个节日赋予我们民族的意义。节日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甚至也有类似清明节的风俗。同学们,让我们重视传统节日,了解民族文化,用真诚的心来缅怀革命烈士,瞻仰他们为祖国的和平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让爱国的风扬起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前进的帆,让中华民族千年的灿烂辉煌文明历史得以继续在世界,在今天熠熠闪耀。
谢谢大家。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在此佳节来临之际,我祝所有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x、《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演讲稿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x,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x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随想。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大家接受我提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要把粽子纷纷投进河里,让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尸体,而去吃粽子。说起粽子,我那时还小,不会包,婆婆一边包粽子,一边对我说:“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然后再把圆锥的里面装上糯米,把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用线将粽子捆绑结实,放到锅里一煮,这样,粽子就包好啦!”,我按婆婆说的包粽子,呀!真的包出一个三角型的粽子了!吃着甜甜的粽子,心里高兴极了。
端午节不光可以吃粽子,还有其它的活动。如在门上挂艾草,涂雄黄……我们家通常包粽子的是我和我婆婆,我的婆婆可厉害了,包的粽子一会是方的,一会是三角形的,一会又是圆的,真有意思!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高兴极了。
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我们见面了。这时候人们纷纷展开纪念活动,比如说:“包棕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些,你们一定想知道我去那里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妈妈昨天约好一起去北流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妈妈在做早餐,我就赶紧过去跟她说话。
“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好吧,问什么问题。”
“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嗯……对了,今天好像是端午节。”
“完全正确。”
“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可以,问吧。”
“今天去那里?”
“嗯……对了,去北流看望爷爷和奶奶。”
“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
“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的六一礼物《淘气包马小跳》了。
过了几分钟,妈妈煮好了早餐了,我赶紧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妈妈说:“真是色、香、味惧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妈妈说:“到十点钟我们按时出发!”
到了十点,我和妈妈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后,便坐上摩托车,开车了。突然,一个坑把我们都弹了起来,还好弹的不算高,不然的话我们的命就回没了,我望了前边,发现到处都是泥坑,根本没有平地,我和妈妈都抱怨为什么政府不修好这条路,本来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变成了双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费到了极点。
“终于到了。”我和妈妈都叹息着,我熟练地打开奶奶家的大门,让妈妈把车放进去。当我走进屋子里,看见奶奶的时候,只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爷爷也非常高兴,不停地问我吃不吃这个,喝不喝那个,简直高兴死了。
可是对于我来说,端午节最好的品味就是吃棕子啦。奶奶一看见我要棕子就立刻端来了一碗刚出炉的棕子给我,我说了声:“谢谢”。而奶奶却说:“不用谢。”我吃完那完棕子后,觉得太好吃了,还想吃一碗,没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给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觉得非常舒适,就津津有味的看起电视来。
傍晚,凉风习习,在晚风的护送下,我们要回容县了。爷爷、奶奶在门口向我道别,好像舍不得我走,我们在一阵“再见”的声音中坐上摩托车回容县了。
这是我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因为我从来没有那么开心了。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然而在20__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__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时间较中国的传统端午节晚一千多年,从中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与退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当元宵的灯会不再流光溢彩,当端午的龙舟不再激情澎湃,当中秋的月饼再也品不出深挚的内涵,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
虽然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遗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还有,随着端午节来临,也就意味着整个学期临近尾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复习,也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考、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学们,加油!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_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最后我们还是要讲到安全问题。天气越来越热,学校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同学们不要去江、河、塘、湖畔或工地积水坑等水边玩耍、洗手、洗脚、游泳。
2、同学们外出游泳,一定要有会游泳的家长陪同,万一发生溺水事故,便于抢救,学校绝对禁止学生私自组织外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3、游泳时要有自护意识,在身体过饱、过饥和过于疲劳都不要下水游泳;
4、游泳时要有自救常识和能力,若发生了抽筋现象,应一边自救,一边大声呼救,以免发生意外。游泳时不要互相打闹、嬉戏;不了解水深及水底情况时,不要跳水;患有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不能参加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不逞强好胜,有的人自觉水性好,好表现,喜欢长时间潜泳或在深水区做各种动作。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保守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孩子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看完“端午节学生作文演讲稿3篇”的人还看:
5.端午节的作文4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的6月20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 ,赛龙舟。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xx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