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三分钟(实用3篇)

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三分钟(精选3篇)

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篇1

大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我很疑惑,长大渐渐发现,我们只是这一场“游戏”的参与者,却不是设计者。一旦走错,将无法挽回。

过去的日子,我不曾悲伤,也不曾烦恼,因为那些日子充满了快乐与欢笑。在那美好的日子里,我嘻嘻哈哈,愚昧的我曾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伴我一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段过去的日子时常浮现在脑海,短暂的快乐一旦过去,那些烦恼便会蜂拥而至!

只到小学毕业,成绩下来,一串串的数字闪过眼中,成绩已不再是成绩,稚嫩的脸上开始学会戴上虚伪的面具,尽管脸上虽表现出十分悲痛欲绝,万分痛心疾首的模样,但心中只是无所谓,只是添了些许点忧郁而已。那些日子里,学习我根本不在乎。直到那一场梦把我惊醒!

那天晚上,我早已沉睡在梦中。我在梦中自由自在地玩耍,突然在我面前出现了两条路,而我就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路口竖立着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前面两条路,一条通向成功,一条通向绝望。一旦走进,无法返回,请用心决定!

我站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虽然有两条路,但是从路口直望去的景色却迥然不同。一条是充满快乐,美好的向往;另一条却相反,它十分孤寂,显得很是恐怖,使我恐惧。面对两条路的选择,我最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条充满美好向往的路,它却改变了我的一切……

在这条路上,我无论怎么走也无法走出去。越是想往回走,越是要往前走,似乎有一种不可控制的“超能力”让我不能回头,只能一直往前走。

时间飞驶过去,梦中的夜色十分美丽。忽然,这条路渐渐改变了它的面貌,再也没有欢乐和美好,它变成了一个深深的泥潭。我在这泥潭中拼命挣扎,生怕它把我吞噬下去,越是挣扎,越是陷得越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力也飞快流失。最后因体力不足,这个泥潭如饥似渴地吧我给吞噬下去。最后,我的最后一丝气息消失在深深的泥潭中……。

“不要!”我被这噩梦惊醒了。我万万没想到,它令我胆战心惊。它让我看到了儿时的欢乐和未来的烦恼、痛苦,还有那曾经荒废的小学时光。

我知道,这虽然是一场梦。但是我再不改变,那和梦中的我没两样。此时,心中已是平静,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不由地说了句“谢谢你!”……

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初 班的,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在这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中国人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本是古代人祭祀活动所演变而来,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据《吕氏春秋》记载,那时人们在秋天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与祖先,祈求健康平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王维用这样的诗句描绘了这一节日,古代的中国人在这一天要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家人亲友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重阳节包含长久长寿的意思,推崇人们尊老敬老。我们不仅要在这一节日向老人们表达感激和祝福之情,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老、敬老、从点滴小事做起,可以在平常替他们多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照顾他们,抽空多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带去快乐。从而体现出对老人的关爱。“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展现我们青少年积极进步的风貌。

谢谢大家!

重阳节主题演讲稿三分钟 篇3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队的bfanwen。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同学们,你们都应该知道重阳节吧!——对,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好几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呢!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课本里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