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回到原点作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伟原本是个活泼的孩子,爱跑,爱跳,爱打闹。有一天,他贪玩与小伙伴在巷子里耍弄风筝,见风筝缠在高压线上便毫不犹豫地爬上去取,结果触电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小命虽保住了,却从此没有了双手。
小伟因此沦落成一个残疾人。学也上不了了,整日在家里颓废茫然,还常常无端大发脾气。没有双手,便不能自己吃饭、穿衣,不能打球、写字,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小伟成了一个事事都需要旁人帮手照顾的小“婴儿”,人生仿佛回到了原点。
可是生活总得继续啊,父母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鼓励他。“看看这个叫雷庆瑶的的‘感动中国’人物,她和你一样因为事故失去了双手,可是她用那双脚学会了吃饭、写字,甚至还会骑车、游泳。她可以成为你的榜样啊!”小伟看着电视里雷庆瑶为众人演示自己的“绝活”,不禁为她的乐观开朗所感动,心中也有一股热血直涌上来。回到原点又如何?自己怎么就不能像别人一样重新出发呢?
第二天,小伟开始练习用脚夹汤匙舀饭。他艰难地把双脚曲到饭桌上,用趾头笨拙地夹起汤匙。这时他想起了小时候妈妈不厌其烦地教他用手拿汤匙、拿筷子,不禁涌出一股热泪。用手和用脚,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从头开始练习。回到原点,有什么可怕的?
一个月后,小伟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吃饭、穿衣了,他开始新的训练——翻书、写字。在失去双手以前,小伟本是一个顽皮的学生,不爱看书,不爱写字。而现在,小伟看着书本、笔,却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他坐在地上,用脚翻着书看,油墨那清新的味道使他忘记了因过多练习而酸痛的肌肉。小伟随后用脚趾夹起笔,笨拙而坚定地学习写字。他想起刚上一年级时,老师耐心地教他拿笔的情景。有这么多关爱自己的人在身边,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有什么难的?
眼下,小伟又回复到活泼的个性,不同的是,多了一份成熟。“地球是圆的,哥伦布转了一圈也回到了原点,但却收获良多。”他说。
地球公转一年又回到原点了。但人在这条人生道路上,无论怎么兜兜转转都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原点的。因为时间总是不断地流逝,人总是不断地成长。既然这样,倘若我们错过了最初的原点,就别在回头作无谓的叹息。因为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原点,每处都是一个新的原点,就在此时此处出发才是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回到原点,当我们发现自己所走的路经已不对头,别再执着沉沦,及时回到原点,重新分析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就像鲁迅的弃医从文,回到革命的原点,依旧能走到革命的前端;就像方力申之前身为一名跳水运动员,但一直都是碌碌无为。最终他毅然回到自己事业的原点定位自己,选择了演艺歌手这条路,终使他能到达自己事业的顶峰。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并不是半途而废的放弃,而是为了更好的追求,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是智者的选择。
所以,当你错过了最初的原点,不要再去追悔伤心,时间并没有嫌弃你。人生这条路更不会抛弃你。分析一下原因,重新确定一个原点,再整装待发踏上心的行程。
现在的学生,小学便是最初的原点吧!错过了这最初的原点,到了初中,有的人就懂得以此作为新的原点奋斗。有的人却不懂得其实这就是一个原点,一味以基础差学不了为借口欺骗自己。这便造成了他日后学业成绩的千差万别。殊不知,求学路上,原点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天开始奋斗,今天就是原点。
人生路漫漫,从原点出发,无论一路走得多好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最初的这个原点。仕途上,陶渊明并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因为忘不了他的出发原点是公正廉明为百姓请命为朝廷效力。为了名节保身而归隐田园。诺贝尔在科学的道路上获得了巨大的名利,他依然没忘了自己的出发原点是推动科学的发展,将自己的财产作为对科学有贡献的学者的奖励。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世上,死后也不能带走什么的,唯有的就是过程,潇洒走一回。
人生道路上走歪了,没关系,确定新的原点,找准方向再走,无论走得多远都别忘了出发的原点。
原点,就是一个人最初的起点,最初的方向,最初的梦想。正如设计迷宫的商人所说:这座迷宫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他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目的,方向和欲望。其实迷宫的入口就是出口,这启示我们,要想走出心灵的迷宫,就必须回到心灵的原点。那么,如何才能回到心灵的原点呢?
回到原点,我们需要摆脱名利的羁绊。当我们一味追名逐利时,我们的双眼已经被名利所蒙蔽。修齐治平是儒家士人的理想人生,可是在这条理想大道上,有多少人蝇营狗苟,说违心话,做违心事,无所而不用其极。陶渊明正是看透漆黑的官场,毅然决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脱离官场,种豆南山,饮酒赋诗,好不自在。诗仙李白正是看透了宫廷的黑暗而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逍遥自在于白鹿青崖之间。陶潜李白李正是回到原点,方得心灵之自在。
回到原点,我们需要做真正的自己。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指出童心就是真心。可是现实中,有多少人利欲熏心,心比海深;道貌岸然,心如蛇蝎。他们失却真心,整日里机关算尽,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到头来后悔不迭。而一海之隔的宫崎骏,这个日本老头为何能做出让全世界少儿都心动的动画片?原因就在于他那颗赤子童心。他厌恶算计,内心始终保持着童真。他凡事都按照自己的真心来做,一举一动都是真实的自己,绝无造作。李贽宫崎骏正是回到原点,才拥有了一颗真心。
回到原点,我们要找寻真正的幸福。时代在进步,我们总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好。可是幸福却总想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越接近,越遥远。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更充裕了,可是人们并没有比原来更安静悠闲,相反却更加浮躁了。据调查,世界人均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是英美,不是日韩,而是内陆小国不丹,一个经常被世人遗忘的国度。他们经济虽然不发达,可是人们却十分幸福。佛经有梵志献花一事,佛祖让梵志放下,梵志放下了鲜花;佛祖又说放下,梵志不得其意。佛祖说,你还要放下内六根和外六根。佛祖所说的放下就是放下欲望,回归原点。老子曾问:心灵纯洁,无所挂碍,能如婴儿乎?回归婴儿,就是放下欲望,回到原点。唯如此,人生才能幸福。
回到原点,是真正的智慧。我们唯有摆脱名利的羁绊,做回真正的自己,方能找寻真正的幸福,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回到原点吧,惟如此,方能走出心灵的迷宫。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泗泗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饮车间,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仅仅由其印数和销量来决定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然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些作家以“作家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这样的闭门造车,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作。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这个原点。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著作期间漫长的时间里,他总是深入到庄园里,与那里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印数与销量。文学创作本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全然忘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带着使命周游列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先人的理念,却是绕着这个原点,带着使命来创作。如今,我们已经偏离了这个原点,如果我们再不回到原点,那这种姿态必然阻止文学创作走向深刻,走向宽广辉煌的文学圣殿。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们要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确实,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再闭门造车,去看看先人们是怎样做的,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
人总是这样,做错事时总会说,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够做好。然而世间很多事物都是如此,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永远也不能回到原点,从头来过。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然而在这富裕的背后,人们却失去了很多东西。多少矿藏被挖掘,导致了地质结构的破坏;多少的植被被毁灭,导致了某些动物的灭绝;又有多少废气被排放,导致了地球的逐渐升温。虽然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于是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恢复从前的生态环境。但是,无论人们多努力,都无法寻回消失的矿藏,也无法找到灭绝的动物,更难以阻止渐升的气温,根本不可能恢复从前的环境。因为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不能再回到从前的状况。
同样人亦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从孩童变成了成人,从黑发变成了白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会错过了很多事,或许会做错了很多事。但不管怎样,你都无法回到原点,从头来过。生命就像一条东逝的河流,总是无情地向东流去,从来没有回过头。在这东去的路上,两岸总会有美丽的风景。但只要你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身边的风景。无论你多么后悔,都不能回到原点,重新欣赏,只能无奈地向东流去。
虽然事物一去不复返,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使它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但我们不能因为此而对生活失去希望,变得颓废沮丧。相反,我们更是要因为此,用心地珍惜现在的事物。我们不能恢复从前的生态环境,但我们能阻止现在的环境继续被破坏。我们不能重新回到孩童时代,享受曾经错失的东西,但我们可以用心去领略从黑发变成白发的过程。我们不能重新欣赏错过的风景,但我们可以展望未来道路上更美的风景。
纵使我们过去错过或做错了很多东西,但我们都不能因此而沉浸在悔恨中不能自拔,因为无论你多么悔恨,都不能回到原点,从头来过。我们应珍惜好当前的事物,把握它。只有这样,才能不会使今天的起点成为明天想要回到的原点。
佛家有云:"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可见,到达一定境界后,人们所追求的便是重回原点,重拾本真。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孰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已经被统统遮去,却恰恰也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被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散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转身回望留下的痕迹,已翻越无数高山。
身为汉高祖刘邦智囊团的核心,张良可谓是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在刘邦登上皇位后第一个重赏的便是张良。然而张良却选择了明哲保身,自请告退,重新回到市井之间,重食人间烟火。在历经了沙场和官场的腥风血雨后,张良选择回到原点,摒弃了世间一切,他看透了,此时他已无虑名利,这也使他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
然而陶渊明却没有选择的余地。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陶渊明选择回到原点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然而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丢失的本真,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
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远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拨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了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认为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将会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呢?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回到原点,重获人性的尊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当回首身后走过的路,留下的痕迹,你会发现,回到的原点并不是原先出发的起点,而是对令一种境界探索的新起点。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得到了锤炼,人格得到了完善,灵魂得到了升华。
多少次有多少次,回忆把生活画成一个圈,而我们在原地转了无数次,总是回到最初的原点。
——题记
由于身体不适,在高考前二十天我回家调养休息,结束了日夜忙碌做题考试的生活。早上起来喝着妈妈给我准备好的鲜奶,接着跟爸爸走出外面晨跑,然后回来洗澡,做做练习,中午稍息,下午看看书,妈妈在一边做着家务。不时提醒我,要注意身体,别累坏了。我忽然发现,生活又回到了以前原来的样子,(初中时我每次生病回家,妈妈都会给我准备好吃的,让我适度学习,坚持每天跟老爸出去晨跑。)像是回到了原点。我惊讶生活竟有如此趣味,观察联想回忆大千世界,无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回到原点的事情。
一天24小时,从零点开始再回到零点;一年365天,从元旦开始,再回到元旦开始新的一年;落叶乔木,春日发芽,秋风落叶,再待沐浴春风;宇宙星球,各行其道,循环往复,莫不是从原点出发再回到原点。生活尽管无奇不有,人生尽管高深莫测,但你仔细观察,处处隐藏着从原点回到原点的事情。先是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晚上爬回到床上睡觉,早上再从床上爬起来;再有接手新的工作,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完成了工作再接手新的工作;还有烧菜做饭,从采购到烹调,然后再回到采购烹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最后我竟发现人生最大的原点是,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莫不是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
回到原点,看似是自然现象,冥冥之中好像是一种约定。有时候,我们在困难面前绕了一个大圈子,当你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时,最后竟然是刚开始时自己的想法。曾经的初衷,自己不敢坚持,硬是瞎折腾一翻,还是转回了原点。在这个从原点到原点的过程,中间我们经历了苦苦的探索。正如中国革命事业一样,我党最初坚持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建立农村根据地,形成武装割据。后来王明博古他们排挤毛泽东,指导思想改成城市包围农村,正面对抗,放弃农村,攻打城市,结果节节败退,关键时候还是毛泽东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我党才真正认识了“农村包围城市”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路线,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回到原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重新开始。你失败了,就从失败开始,把失败看作是原点,然后努力争取成功。你成功了,那你就把成功看作是原点,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生活中不管你遇到好的事,还是坏的事,当你摆出回到原点的心态时,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将更从容。
回到原点,那是一种心态;回到原点,那是一份从容;回到原点,那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