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处于初期阶段,“首先要解决人长期在太空中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问题,这也是中国建立空间站、空间实验室面临的重大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20_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神9”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航天工程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会逐渐迈大……

早在明朝时期,有个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了,万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

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同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20_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

20_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20_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齐身与强国之中!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向中国航天英雄致敬”

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满天繁星,你是不是心中也会感叹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以及对地球之外的好奇。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勇敢地搭乘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经过前期充分的论证与试验,七次试射中的最后两次才得以成功。人类这首次的太空之旅并不顺利,加加林绕地球一周108分钟的太空之旅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也正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不易,人类的首次载人航天才更加值得铭记与纪念。加加林的壮举实现了自古以来人类飞天的梦想,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联合国大会20_年4月7日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迄今已整整60年了,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这60年来,我们国家的先辈们披荆斩棘,不懈拼搏,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又经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默默付出,将我国的通天之路修筑得足够宽广。20_年国务院通过确定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以此纪念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20_年4月24日,我国迎来了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当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的音乐声响遍全球,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20_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如今,中国开启迈向空间站的时代,触角伸向更远的星际。

杨利伟:中国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20_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天,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组成神舟七号飞行乘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太空之行,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手持红旗,漫步太空;刘洋:于20_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号顺利升空,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她说:“被国家需要是最大的幸福”;景海鹏:中国三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20_年6月,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_年6月,他再次奉命担任指令长,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王亚平:我国首个“太空教师”……成为一名航天员,他们需要经过严苛的训练。天梯无捷径,唯有苦登攀。他们为祖国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为了航天事业无怨无悔。他们为祖国出征太空,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实现了中国航天梦,他们名副其实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航天英雄。

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到多人,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在浩瀚太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脚印,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空间站建设、载人探月、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的时间表正在加速。我们的征程未完待续,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每次发射牵动亿万国民的心;每次点燃,筑就千年飞天梦。今天,让我们致敬中国航天英雄!致敬,中国航天人!学习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航天中学作为一所航天特色学校,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之际,我们初一1班全体同学倡议每一个航中学子积极行动起来,学一个航天人,看一本航天书,画一幅航天画,多了解航空航天知识,为未来筑起宏伟航天梦!为中国航天日献礼!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名中学生,飞天的梦还只是我们的梦想,可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地学习,好好掌握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遇到困难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将来就一定会像航天英雄们那样,乘坐巨大的宇宙飞船,飞向美丽的太空,让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

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x班的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致敬航天人,共筑星河梦”。

星空之上,深邃而迷人。我相信大家都在某一个夜晚抬头仰望过星空,寻找那北极星、北斗七星、还有那长长的、泛着迷人光泽的银河。日落云起,天光抹绯。疏落银河灿灿,泻缕缕潺涓,一派璀璨。从人类仰望长天,见星,见云,见星空的那一刻起,长天成了画卷,星空成了谜题,让每个醉心者神思牵挂,心有向往。

星空之下,一代代人仰望着星空,疑问着、探索着。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天问火星,寄托了先辈们的梦想和思考。一路过来,“神舟十三号”已在前天凌晨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汗水经验铸成了一道铁打的阶梯,携着前人之愿,一路伸向那未知的天空。回头看来,明代万户在飞天之前也曾仰天大笑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万户飞天虽然不成,但那种探索的精神与英雄无畏的气概却被后世流传下来,至今尤让人铭记。再往后看,那些为了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人,虽然没有万户那样传奇的故事,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已然刻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航空飞天、火箭结构……这些距离我们似乎都十分遥远。那些飞天的动人故事和激动新闻似乎也像星星一样,被我们熟知而又似乎为我们疏远。刚好,本次“航天巡展进校园”活动弥补了这一遗憾。在我校体育馆一楼和教学楼C楼同时展出了与航天相关的实物,受到了大家的广大关注。于我来说,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火箭残骸。很难想象这些残骸是如何在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以及落地时的碰撞中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另外,如果细看,也能发现这一些航空材料内是由多个三角形组成,也不奇怪这些部位的坚固了。为此,我还是不得不惊讶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科技水平之高。

本次航天巡展活动也带来了一位即将升空的新朋友——一颗低轨道通讯类卫星。几天内,华二学子结合自身,查找资料,奇思妙想,投稿了各种寓意深刻的名字。最终以六年级7班的孙艺萌同学的创意“华曜星号”定稿。试想,今后祖国的天空中有一颗我们华二人自己命名的卫星,正发挥着作用,何等自豪!

一个精神融入一个梦想,古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寰宇有所提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年前一句发问,现今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那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追赶、并跑、超越之势不可挡,展现出的航天梦想与精神。科学家们也正是以航天人自强不息的无畏,才永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这始终如一的精神,才会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翱翔九天,追星不已。

诚然,航天事业需要一代代的不间断的.研究与奉献。“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也愿我们一同努力,坚定信念,看好空中星,走好眼前路,在未知的前方一同踏路拓荒。也愿大家有朝一日能随风而起,扶摇直上,去追寻自己心中那颗闪闪的星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宇宙飞船游历星海,离不开地面天文平台对天文数据的细致观测与遥感基站的精准导航,下面就让作为梨园学校金鹏科技团的一名观星员的我,和大家来分享从天文望远镜中看到星辰大海之后的认识和感受。

每逢重大天象,梨园学校的金鹏社团都会带领学生和天文观测设备,开展公益性观测,进一步激发了我校爱好天文的学子对天文知识的热爱情结,学生们的科技兴趣得以更大激发,更激励了梨园学子为祖国骄傲、自豪的情感。

天文观测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提升了我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是在挖掘自己潜能,发挥自己才能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参加学校的航天活动,我对天文知识的了解由一无所知变得逐渐丰富,我领略了四季星空的变换,感受着宇宙星辰的浩瀚与力量;我亲眼见到了划过夜空的流星,目睹了北斗七星的蜿蜒曲折,感受了牛郎织女的含情脉脉。在那璀璨银河中,流淌着巍巍中华五千年的深厚历史。从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再到如今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我学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从古至今,每个中国人都拥怀揣着同样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强国梦!这梦想一如星河,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潺流过每个中国人的内心,这梦想也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回眸历史,从1921年到20_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这100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科技水平实现了飞跃,发达的科技让梦想走进现实,“神十”升空接“天宫”,“嫦娥”飞天探月球,“蚊龙”潜海寻龙宫,航母入水显国威。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全世界注目于中国时,中国梦还在继续着,我们有理由相信,伟大的祖国将再结出累累的硕果。

身为未来国家栋梁的我们,心中怀着一份坚持,怀着一份荣耀,勉励自己,让我们心怀中国梦,努力奋进,砥砺前行!

关于中国航天精神的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1970年,中国人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那一年我三岁,正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年纪。每当我的父亲被我没完没了的为什么,问得哭笑不得的时候,他就会说,这有什么为什么呢,火箭都发射啦,卫星都上天啦,所以在我那会的记忆里边,发射卫星、发射火箭,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牛的一件事情。这个想法就像一个种子一样,种在我的心底,等到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为高考填什么志愿犯了愁。有一天,我在图书馆里边,看到一本《人民画报》,上面有一张“长征三号”的照片,突然我小时候那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苏醒了一样,我就想如果我不去学航空航天,不去从事这个职业,我可能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去接触一枚真正的运载火箭。所以一瞬间,我就知道志愿怎么报了:北航、西工大、南航,而且还豪气万丈地说了一句,不服从分配。这样呢,在北航的五系读了四年本科,然后又去西工大上了一年研究生基础课,之后就来到我现在工作的这个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了整整25年,这25年里有13年,都是在做“长征五号”。可以说我这一生,就只干了这一件事情。

有人问,中国为什么要搞“长征五号”大火箭?为什么要搞航天?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刘亚洲上将写道,太空是如今这个世界里边,所有国家和军队最后的希望,失去了太空,将会失去未来。我觉得将军说得非常好,在当今这个世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我们没有独立、自由自主地进入空间的能力,就好像大航海的时代,我们不能造船一样,就像当年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错过大海一样,我们将会错过太空。所以发展“长征五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大幅度地提高中国人进入空间的能力。

这个火箭的特点就是突出一个“大”字,大的发动机、大的结构、大的电气系统、大的地面支持系统。我们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了120吨,是中国火箭发动机里边推力最大的,采用的是高压补燃技术,它的压力,泵后压力最高达到50个兆帕,我们周利民副院长说得很形象,它可以把黄浦江的水直接打到青藏高原上去。“长征五号”的芯级,采用大的氢氧发动机,液态的氢和液态的氧,是人类现在已知的,能量水平最高的火箭推进器。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你最高的性能,也给了你一大堆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我们这个发动机,在启动的那一瞬间,它有的部件的温度要从零下253度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急剧跳升到零上三千度,涡轮泵的转速要从零迅速加速到好几万转。氢氧发动机号称是火箭发动机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航天大国,能够掌握这个技术。那么“长征五号”不但研制出了大氢氧发动机,而且一研制就是两种。

我们那个发射平台大概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自重两千多吨,高度七十多米,在火箭发射的时候呢,它要承受每秒钟3.5吨的高温燃气的冲刷,燃气的温度总共会达到摄氏三千度以上,速度每秒钟四千多米,真正的烈火焚身啊!这样的发射平台,它又非常精密,它可以3%毫米的精度去调节我们的支撑腿的高度,在发射时候,承受着巨大的力学环境,噪声震动,它的噪声水平会达到164个分贝,164分贝是100分贝能量值的251万倍。那么偏偏呢,在我们的这个发射台内部,又是精密的电子设备,是我们的配气供电的设备。外面这么严酷的环境,发射台内部必须保证一个非常好的力学环境条件。所以这样一个2000吨重的庞然大物,外面是钢筋铁骨,里边是柔情似水,要保护这些设备。它偏偏还能够行走,还能够这么精密,所以你看了我们的发射平台,就不用再去看变形金刚了。

大的发动机,大的结构,更大规模的电气系统,更大规模的地面发射支持系统,这一切大都为了一个,就是大的运载能力。因为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人一步迈进了世界大火箭国家的俱乐部。

20_年的10月份,“长征五号”正式工程立项,开始了它艰苦卓绝的十年铸箭历程。在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里边,“长征五号”是第一个立项的,但却是最后一个首飞的,就因为它的研制难度太大。第一个就是新技术比例太高,这个火箭95%的技术都是全新的,完全突破了国际上,一个新火箭新技术比例不能超过30%的这个惯例;第二个难就难在它的研制工作量巨大,在研制初期,我们测算过,这个火箭的研制工作量,相当于一般火箭的3.5倍,但是到了研制后期,我们再审视的时候,发现当时估计保守了,可能相当于4到5倍。4到5倍的研制工作量,国家没有给我们4到5倍的研制周期啊,没有配备4到5倍的人力资源啊。除了采取一些新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之外,全靠我们这支队伍夙兴夜寐,这么多年,只争朝夕去拼搏,去努力。

我们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我们首发试验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5岁。在我们总体设计部,有一个年轻的空气动力学的专家叫苏虹。20_年的5月20日,一个大型试验成功之后,我说我请大家吃个饭吧。在饭桌上,大家都说这一年我最开心的事是什么,苏虹说,她这一年最开心的事,就是终于把自己嫁出去了。原来,我们才知道,她为了这个型号,几次推迟婚礼,第二天就要举办婚礼了,亲友都请好了,单位通知出差 ,拎着包二话不说就走。那天在饭桌上,苏虹她哭了,我问她说你这么难,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啊?她说型号任务这么急迫、这么紧张,我怎么能因为我个人的事情去耽误工作呢。

在我们天津火箭公司总装车间,有一名叫崔鑫的年轻工人。有一年春节,单位说任务紧,我们只能给大家放两天假,总装车间有个说法,晚上12点之前都不叫加班,那么厂领导知道以后说,这不行,大家一年这么辛苦,你就狠狠心,下个决心给大家放三天,规定正月初四早上必须赶回车间。那么这个崔鑫呢,他为了能够准时赶到车间,他大年初二就出发,结果大年初二那天,天降暴雪,高速封路,火车停运。他怎么回到岗位上?你们能猜到他怎么回到岗位上?他选择走回来。从山西忻州啊走回来,一路上有老乡的拖拉机,他就搭一段,有别人的摩托车,他就搭一段,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他就选择走。他愣是在正月初四凌晨四点钟,顶着漫天的飞雪走回了总装车间。谁说我们的80后、90后,他们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没有担当呀,你看看我们航天这些年轻人,我想火箭起飞时,喷薄的烈焰,就是对他们辛苦付出最好的致敬。

其实每个人最初都有他的梦想,有的人坚持下来了,有的人中途改变了。但是不管你选择了什么,年轻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能够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不要为这个世界的`风华,去干扰你的视野,不要因为短期内没有得到回报,就沮丧或者放弃,不要急功近利。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事业,是需要你花很长时间,去努力,去追求的。就像我们“长征五号”这支研制队伍,这些年轻人,他们花整整十年时间,只做一件事情。我想有一句广告说得非常好,每一个普通人或大或小的贡献,成就了这个国家的梦想。我想你们也是一样,你们每天点滴的努力,也一定会成就你们各自精彩的人生。我看到现场这么多年轻的面孔,就像看到清晨绚烂的朝霞一样,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你们的身上,我祝福你们!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