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精彩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功的快慢其实需要很多因素造成的,你现在已经手握几个因素了呢?天时、地利还是人和?其实说到底,成功的重要因素还是你自己。此时的你,也许正在为成功的生活而努力着,也为了接下来做的事而思索着,对于成功来说,最重要的你:思考快慢的速度也决定了你对事物的判断,在随机应变和深思熟虑这两种状态上,哪个你更加游刃有余呢?
随机应变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灵活和适应能力,还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思维敏捷。比如你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会担心安全,住宿和生活环境的问题吗?
你能否在遇到陌生人的欺瞒时,能快速鉴别这个人的目的?或者说,你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可以很快接受它的文化,气候和环境等,这些你都有体会过吧!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像之前我们去菲律宾旅游时,知道海岛上的生活条件有别于城市的完善,可岛上的居民都不差于城市市民的友好,淳朴而善良。毕竟是旅游海岛地,肯定会有商贸,那自然就有桶装水卖,就不会对淡水资源的问题产生什么恐慌。一路前往酒店的路上,有留意酒店附近商铺,当放好行李后,就组织大家去买日常所需的饮用水。
看吧,随机应变的能力其实会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和新环境时,能及时作出的判断,也是一个人的直觉惯性得来的系统1。而深思熟虑也能在那次海岛旅游中体现出来!因为旅游地是在东南亚,8个人的自由行旅游,考虑交通和住宿问题,肯定需要精打细算,是直飞还是去香港转飞?
而这个考虑的过程就得对比不同机票价和计算总和结果后,分析判断后讨论方案如何执行,这个过程的思考就慢了,就是系统2。
只有深入思考的问题后,你所做出的判断才有利于你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会需要说一个人的思维直觉做出的判断不准确,其实也是取决于人们对某一方向的积累范围有多广,积累时长有多长,才能提升系统1初判断的正确性。
在此之前还没有这一功力的话,我觉得还是需要对系统2进行长期的刻意训练。凡事都有个过程的,惯性思维也是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产生的一个思维方式,因此慢思考需要考虑事情的逻辑和发展因素,也能减缓事情发展的负面影响。思考,快与慢,接下来跟大家来探索一下,“学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事情的看法和思考的范畴也不同,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呢?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思考,其实我们在思考的快与慢中,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该书作者主要是对人们在遇到事情时进行思考的情景提出了框架体系。通过这个框架体系,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比较思考系统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反应。系统1和系统2,系统1主要是指人类非受控或者无意识的思考模式,系统2指的是受人自身控制的或者有意识进行的思考模式。在这样的对比下我们不难理解,用系统1进行思考或者是事情的判断是非常快速的,而系统2则更加耗时一些。
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在第一时间中形成观点,很多时候我们的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去改变。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利用系统1得不到结果,或者是结论并没有出现时人们就喜欢用系统2进行思考,在系统2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效的针对我们之前的问题进行补充思考。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快速反应就好比是负责思索的第1系统,而系统2只会在慢慢校对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根据思考的快与慢,我们更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进行思索,并对相关的事情进行有效的衔接。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系统1和系统2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认为思考应该采取的模式。二者相比,系统1是比较快速的,但是在我们长期的记忆中,一些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结论和印象,会造成主观思想在思考不正确的情况下出现错误,而这种错误主要是来自于我们脑海中的偏见。系统2虽然是比较慢,但是长期记忆源自于我们对工作记忆的信息来源,相比之下更加的精准。以此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观点,就是我们的本能并不是外在影响了我们的思维,而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早就潜移默化的形成,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思考方式,才能够抑制这些偏见。遇事慢些思考比我们快速的做决定更加稳妥。我们的思考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寻求能够提升自己的方向。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还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思考方式,明白了思考的快与慢,我们可以多一种方式进行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和调整会更好的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效。
慢下来慢慢的多元化思考,我们会找到更多事情的解决方法,我们能够更好的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也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去善思善为努力的做到最佳。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被告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时的欣喜: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一定要自己亲眼所见才去相信。
小时候之所以对这句话欣喜,是觉得从今以后自己懂得了一条处理事情的“真理”。
可是这么一条所谓的“真理”不知坑了我多少次,蓦然回首我才发现,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我自己亲眼见到的东西很多是假的。什么才是真的?
这得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做大量的深入分析,敞开怀抱,不抱偏见,实事求是地思考之后,方能得出相对真实的结果。
这也是本书《思考,快与慢》主要讲的内容,快是指依赖经验无意识快速作出判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说话不经过脑子”;慢是指有意识的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谨言慎行”之类意思。
这本书主要围绕“快与慢”这两条主线来说,说的话题很切合我们的生活,可读性很强,在读的过程中我时而会心微笑,因为我的确从中感受到了智慧。
这是一本有用而又有趣的书,却又不落入俗套,更不是赤裸裸心灵鸡汤般的说教,我想这些都是这本书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我相信深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或者从反面来说,这个人可以成为一个行骗的高手。
据说所谓科学的方法无外乎合理的定义与区分,比如这本《思考快与慢》,其实就是给大家分析一下思考是怎么思考的。作为一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作者丹尼尔·卡尼曼确有独到之处——传统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可事实证明人往往很不理性。至于为什么会不理性、不理性的程度以及相应的反应,似乎就是本书试图要告诉读者们的。这大概就是思想家最让人兴致盎然的地方吧!思考思考的方式和类型,往往能得出很多出人意料的答案。
比如书中一开始就提到的系统一与系统二,系统一是快思考,简单、迅速、自然、接受、直觉;系统二是慢思考,分析、质疑、评估、反省。绝大多数时间起作用的思考方式都是系统一,而它正是人们普遍不理性的基础。系统二或许可以称为理性,理性确实是可控的、往往能指导、监控和影响系统一的,但使用理性需要消耗精力和注意力,这种付出又不符合生物的天然的惰性保守性……
如此一来,理性反而显得稀缺了起来。从书中的内容来看,理性似乎总是相似的,与专业训练、习惯、专注度等息息相关,而不理性则有各种各样的不理性——感情因素的影响、利害得失的顾虑、环境效应……快与慢的结合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依存,才是完整的思考,尽管觉得用系统一、系统二来进行分类显得挺唐突,却也觉得这样的泛化定义也很不错,毕竟喜欢草草下结论定答案是系统一的风格,在想不出更好的说法之前,似乎编号是最好的方法。
区分了快思考与慢思考,下好了定义分析了特点,接下来谈的就是各种现实体现。比如启发与偏见,往往就是外部样本信息影响了思考系统的反应。能够启发的往往是系统二,形成偏见的通常是系统一,因为系统二往往在分析了外部信息,得到了概念和规律之后就把一切丢给了系统一,开始了“不假思索”的运作过程,却忽略了所获得的外部样本信息是否周全可靠。偏见其实是轻松获得答案的方式,惰性是一种对自身有限资源进行自我保护的特性。
当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偏见的存在,至于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利用,就看各种具体发挥了;比如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不过是因为人有限的精力和记忆力使得我们往往通过建立一个信念和一种思维结构来解释一切,从过去到 ww w. 未来莫不如此,而这种思维结构又基于对自己有利的基础之上。这种思维结构能够修正完善却很难推翻重构,因为推翻重构会造成回忆的错乱。
当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更愿意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放宽知识面、多采纳外部意见、敢于面对失败并通过更专业的训练来获得更好的效果——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来自思考系统的局限性,克服它只能是缩小这种局限性而已。至于选择与风险,在乎于关注点和注意力的着力点以及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至于延伸的利用更是不胜枚举……
一些理论,加上大量有趣的实际案例分析,构成了这本富有思想深度又简单易懂的书籍。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己了解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错觉是自然而然的时候,是不是会把心放得更宽、把眼界抬得更高呢?
或许是吧!因为思考了思考是怎么思考的,才找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局限性。发现问题最重要,因为没明白问题,一切答案都是枉然。生活是过程,可我们惯于追求结果;问题往往不只是判断,可我们常常喜欢判断。当我们习惯于简化一切提炼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渺小的自己其实也被简化和提炼了呢?如果有,那就学习一下这本书的理念,时不时通过测量经验自我来了解自身系统一、二的运作情况,通过补充体验来避免认知错觉从而增加过程完善思维模型;时不时思考一下生活,尝试改变问题、增加开放性,避免忽视过程,小心每个答案……如此或许才能有更多的成长吧!要学会思考,还真得琢磨琢磨思考是怎么思考的这个问题。
“我们往往想要找到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这就是慢思考。与之相反,快思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和启发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全书分为5个部分: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基本原理、启发式判断法研究与难以具备统计型思维探索、人脑的局限、决策制定的性质与理性“经济人”原则、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描述。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前者指出了理解全书的基础,后者则刷新了我们对日常决策过程的看法。
卡尼曼将我们的认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系统1反应快速、依赖直觉,而系统2则懒惰,工作起来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它也理性、精确。我们每天都在两个系统间切换。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被测者观察打篮球的视频,其中,穿不同颜色队服的运动员不停传球,被测者的任务是记录穿某种颜色队服的人传球次数。视频中出现了一个大猩猩,当结束实验,研究人员询问被测者是否发现什么异常,结果大多数人都表示没有。为什么?记录传球次数占用了系统2,发现大猩猩这样的任务被忽略了。这种认知差异使我们的直觉充满错误,例如,对于复杂而华丽的句子,我们会觉得信息量丰富、赞叹不已,尽管它们没有传递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简单说来,如果我们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作是必然事件而犯错,就像“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关于大脑的局限性,作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比如光环效应、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得性偏见,前景理论等。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锚定效应”,即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将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当你给出锚定值,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
有这样一个促销案例:某超市以九折销售水果罐头,有一半时间摆出“每人限购12罐”的告示,这期间买了罐头的消费者平均购买7罐,而没有限购的另一半时间,平均每人购买3罐。由此可见,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客观的。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促销领域,如果我们了解到大脑的局限并有意识地去避免,对于提高效率和理性决策非常有益。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读管理类书籍的原因,前人理论化系统化的经验总结能够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职场少犯错误有时也是一种优势。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的这本书充满智慧,幽默诙谐的语言和丰富的实验案例让复杂的理论通俗易懂。和许多古板严肃的经济学教科书不同,这本书的显著风格是“饮水机旁的闲谈”,让人感到轻松惬意。读完后,我受益匪浅,开始反思如何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如何脱离光效应和可得性偏差来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如何避免锚定效应导致的非理性消费。我决定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培养和提高慢思考的能力,慎重对待每一个决策,而不是仅仅依赖直觉来判断是非曲直。
马上两周了,书却没有读了一半。不过对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已经有了基本了解。
大脑通过快思考(且称为直觉)和慢思考(且成为理性)对某一事物/事件认知,随后根据认知做出反应。直觉会首先接触到所有的事物/事件,调动记忆、感官、当下情绪等等因素对事物/事件进行一个初步评定(例如:好坏、喜欢厌恶、难易等等),并将评定结果传递给理性。理性可以选择相信这个结果,此时人会对当前的结果做出对应的行为;当直觉无法对某个事物/事件做出合理的认知和评定,或者理性认为直觉给出的结果超出了一般情况,或者理性本能的对直觉产生怀疑时,理性就开始真正的发挥作用了。理性通过调动注意力、记忆和感官以及其他因素等对直觉给出的结果或者直接对事物/事件进行客观的、带逻辑性的重新认知和评定,得出更具有客观性的结果,从而影响身体做出反应。
请于阅读完下面的问题后在2秒钟内给出答案:
池塘内有一片水草,水草以每天一倍的速度生长,48天后池塘会被长满。请问池塘被水草覆盖一半时需要多少天?
答案是24天。
我第一次回答也是24天。但是回答完就发现有问题了。仔细算算,就会发现正确答案应该是47天。能感觉到直觉和理性了吗?有种更通俗的说法,是能很快算出47天的的人比回答24天的人要聪明。
我们通常说的“聪明”不光指天赋,更多的是我们能够调动更多的注意力让理性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怎么更多的让理性发挥更多的作用呢?
sorry,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对直觉的分析结果做更多的怀疑和对事物/事件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应该可以提高自己的正确认知。但是如果每天都对自己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事件都分配很多注意力并认真思考,会不会很累呢?
这本书是9月4号买的,现在都两个月了才看了200多页,也就看了一半吧。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很高。这本书看起来比较枯燥,大部分是通过心理学实验来阐述主题。书中概括了思考的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类似于直觉,系统2类似于理性。整本书也就围绕系统1与系统2如何协调工作的。
直觉与理性的分寸我们有时很难把握。不同人、不同事或同一件事不同人以及同一个人不同事对直觉与理性的要求是不同,而我们往往会把它们搞混。直觉与理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有时直觉些好点,有时却需要理性些。在对待我们无法处理的事,直觉或许更好些,以其用理性思维去苦苦搜寻答案,还不如当机立断给一个答复。这好比一个小学生做一道大学高数题。对于他来说直觉与理性对这道题的答案都没有任何帮助,还不如直觉的给出一个答案,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直觉与理性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我们先要学会尝试。只有尝试后你的直觉与理性才有发挥的余地。
人生像是一个待求得方程式。方程式的未知参数太多,可能我们这一辈子都不能求解出这个方程式,但只要我们不断的去尝试,用尝试后得到的结果来拟合这个方程式的曲线。每一次尝试的结果都会使这根曲线更加准确。被拟合好的曲线也会指引我们人生下一步的方向。
本书也对成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它认为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成功是源于运气和光环效应。不管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对于我们从事的工作都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对于工作的决定,不管你用的是直觉还是理性,有时效果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们成功是因为运气好罢了。如果你之前有过成功,那么这次的成功就会在光环效应下再次夸大。你的成功会被放大,而你的失败会被缩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伟人的失败,就算伟人失败了,我们也会找各种借口说服自己,“那不是失败,只是失误罢了”。
运气像是跳动不定的粒子,你不知道何时它会跳到你的袋子里。而我们能做得就是把我们的袋子撑的更大些。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不管你是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还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袋子就会被撑的更大,运气跳进来的几率也就会更大。当然我们也应专注自己的选择,不要去开“多进程”,“多进程”会用去我们过多的调度消耗,得不偿失。
如果天上会掉馅饼的话,那请把你手中那个袋子撑的更大些吧,去收获成功后的那份感动吧。
我们对成功有着巨大的渴望,可当我们踏上通向成功道路的时候,我们内心却充满了浮躁和迷茫。
浮躁的时候,我们需要尽快让心平静下来。我们需要思考,静静的思考。抛开手机和电脑,拿一本书背上小包,带好干粮。一直往前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坐在草坪上静静的领会书的韵味。累了就躺在草坪上美美的睡上一觉,感受阳光的温度,聆听鸟儿的歌声,倾听不远处溪水的流动。饿了就一边品尝带来的干粮一边遥望远方无尽的地平线。亲近大自然,让浮躁不安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迷茫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在路途中停下,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做的选择,开始试图说服自己放弃。我们该怎么办。记得年小时和奶奶走夜路,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中,看不见前方的路,总是左顾右看,总担心会落水。而奶奶却一直要摆正我的身子,说道:“别动,往前走。”在人生的道路也如此,我们常常会迷失了东南西北,但我们却能分清前后左右。在我们不知道该往哪走的时候,请往前走吧,按着原先的计划走吧。
在迷茫的时候好好问问自己内心,为什么你面朝的是那个方向而不是其他别的方向。请回头看看那个过去的你和那双一直在注视你前进的眼睛,它在不时的对你说:“再往前走点就到了!”你现在停下了脚步,跟自己说你要放弃,你还对得起过去的那个你吗?
人类需要做大量的决策,可以说人生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每个人都希望每个决策都能带来最终的好结果,但很遗憾,人类的思维模式存在大量的“缺陷”,导致做的一系列决策是“随机”的。地球上的生灵在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每时每刻生存下去是第一任务,因此导致有动物性,也可以说是人性。
投资是个反人性的游戏,金钱得失的情绪波动,窄框架的思维模式,可得性导致的决策条件存在偏差等等。无论投资经验多么丰富,这些固有模式都无法避免。思维的缺陷主要来自:
1、直觉思维是无声的,也即是难以控制。
动作、心情、放松或紧张、劳累与否,都会影响人们是否采用直觉思维。思维的发散性让人们作出直觉性判断。所以每天做交易决策时,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评估是必要的。
2、人们经常考虑不到尚未掌握的信息,却认为眼见为实。
表现为认为无懈可击的逻辑即是高确定性的结果,但事实往往并不是和逻辑一样,因为有大量的未知信息,影响了判断的确定性。所以认为高确定性而重仓单一股票长期看绝对是致命的。
3、人类大脑无法妥善处理没有发生的事情。
对过去的了解比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企业成败的故事,忽略了运气的决定性力量和回归的不可避免性。
4、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和信念。
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这引起后见之明,而事前是无法知道的。并且,一旦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
5、窄框架思考模式。
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的一致性的理想状态。也即是,人类更多地考虑短期的得失,而忽略了长期的得失。
6、合取谬误。
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人类对于罕见事件会过分关注(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或者完全忽略(没有画面感)。
7、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
禀赋效应,即拥有某种东西,会增加对其效用。这又导致了损失厌恶:规避损失的动机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没能实现目标的厌恶大于超过目标的愿望)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对不同可能性的得失,会有如下的思维模式:
较大可能性的得到——选择规避风险;
较大可能性的失去——选择冒险;
较小可能性的得到——选择冒险;
较小可能性的失去——选择规避风险。
体现在投资上面,有很多带来错误决策的思考方式:
1、人类需要前因后果的解释。
人的思维喜欢寻找连贯性。表现为喜欢对股市的涨跌寻找理由,但大部分情况下是随机波动的。比如说研究过去熊市牛市的成因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环境是复杂多变的,K线的形成背后可能是无数因素互相作用。
2、锚定效应:
历史的估值、股价、业绩、同行的财务数据,会在无形中影响判断。就比如创业板4000点时候,可以想象跌到2000点,但很难以想象跌到1000点。创业板历史估值是平均40倍多,这个40也会影响我们对估值下限的评估。
3、可得性启发法:
人们寻找更多的论据时,会对论点的信心下降。而越简单找到支撑论据时,会大大增加信心。表现为热门股更容易找到利好消息。而找热门股的负面信息会比较难,看空的信心会下降。反之,对市场一致不看好的股票,寻找正面信息会较难,信心普遍下降,表现为股票进一步被低估。读后感逆向投资需要克服这一点。甚至启发法还会导致人们会用“哪个股票容易想起来?”去替代“我该买什么股票”。所以,广泛涉猎多种投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4、忽视基础比率:
事件在脑海中浮现的容易程度,容易启发直觉思维,导致忽略基础比率信息,作出错误决策。在整体下跌的趋势下,由于更容易想到自己股票的优点,大家常常有信心认为自己对手中的股票可以逆市上涨,忽视在下跌趋势中,可以逆市的股票比率其实是很低的。
5、对证据的质量不够敏感(眼见为实)。
人的思维都是懒惰的,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获取信息非常简单,对于看到的信息,很少人会去反复求证来源的正确性,或者信息发布者的目的。还有,人们只会思考信息a对结果A的影响,而对于未知的信息b、c、d…对A的影响是没有进行思考的,这就会导致信息a对结果A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
6、心理账户。
人们不会把会导致人们卖掉盈利,保留亏损。
偏离常态的行动导致不好的结果,往往会更让人后悔。人们会清理掉受到质疑的股票。会有一种因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个人认为可以减少这些思维缺陷带来错误决策的方法:
1、重视公式化。
由于人类对思想中的东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不会知道在周围环境有微小变化时,会作出不一样的判断。但公式不会。所以尽可能用公式替代人工判断,克制人工判断。此外,要多采纳外部意见。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锻炼来消除思维缺陷,但就像视觉错觉图一样,明知道两根线一样长短,但视觉上还是有错觉。所以根据公式化的原则,在交易中设置了“每日情绪评分表”“自选股评分表”等。应用评分的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思维固有缺陷的影响。
2、重视均值回归。
3、建立不可知论的世界观。
4、多进行负面思考。
可以多设想如果该笔投资结果惨败,那么其缘由是什么。
5、采用宽框架的思维模式。
在股票投资中,大部分会给予短期的得失更大的决策权重。解决办法是,降低查收益的频率。
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派开创人之一。
书中提出,人的大脑里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快思考,类似是本能的第一反应;系统2是慢思考,类似是冷静的理性思考。大脑只有当遇到系统1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启用系统2。我猜作者在书中不直接用“快思考”代替“系统1”,就是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转个弯,多启动系统2,更加理性地阅读、理解这本书。
书中讲了几个大脑因为系统1,导致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心理实验。例如以下两个选项:
A有60%概率得200元,40%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B肯定能获得100元。
是你,你选哪个?作者的实验结果,选B的受试者明显比选A的多,担心自己什么都得不到。但如果你动用系统2,算一下期望值A是60%X200+40%*0=120,B只有100,A选项期望值更高,理应选A。你是不是也选错了呢?
再来一个选择题。假如有人找你玩这么个抛硬币的游戏,正面他给你150元,反面你给他100元,你玩吗?打算玩几局?
吃一堑长一智,算一下期望值,50%X150—50%X100=25,期望值为正的25,对你来说明显是个赚钱的买卖。当然玩,而且玩的局数越多赚得越多。
但作者提出了更加人性化的前景理论。假如你家境窘迫,全部家当就200元,你还玩吗?连输两局就倾家荡产了。这其实就像做投资,很多投资计算出来是稳赚不赔的,但在赚到钱之前,就把钱亏光了。
像这样颠覆我们常识的研究结论书中还有很多,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避免踩坑,推荐你读一下。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他是第一位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每一个人生活在看似应该的表象之下,但千差万别。当所有人犹太人都认为德国人是魔鬼的时候,也会有这样一个发了善心,把一个宵禁时候走在大街上的犹太孩子送回家,所以人性是复杂的。
丹尼尔。卡尼曼主要研究非理性的成分。峰终定律—就是说一个人评价这个东西的痛苦程度,最重要的是看他峰值和结束时候的感受,中间的往往被忽略掉,而结尾的时候的痛苦量才是他判断的一个依据。
我们的大脑有两套思考体系,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简单直观的想法,它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费脑力完全处于自主的状态,就像自动驾驶。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一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向系统二求助,当求助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生理性的指标就是瞳孔会放大。人类的大脑非常懒,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这是所有人的通病,因为用脑真的是会损耗能量。
曝光效应—熟悉的东西更容易被别人相信,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对你产生感情,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同意你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经常出现在他面前。看得多了,对你熟悉了,慢慢的产生认知放松,就把你当成自己人了。如果你在遇到了谈判的时候,对方提了一个数字很高,你其实是没法控制自己对于锚定的想法,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拍案而起,摔门而出,下次再谈,因为你已经被他锚定了,下次我们要想办法先出我们的锚定。
效应层叠—就是一个并不怎么严重的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被炒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热。真正能够培训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最重要的手段是表扬,就是你要肯定他做得对的时候,这时候才能让他表现得越来越好。回归均值—人们往往把先后关系理解为因果关系。人类的大脑即是上帝最杰出的创作,又是最糟糕的创作,因为有BUG。未来一定是不可预测的。事前验尸—当你特别乐观,特别有信心的去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先用事情验尸的方法来进行纠偏,减少过度乐观所带来的决策错误。
你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绝对不是简单的通过算算术就能解决的,你要去了解人们心理当中能够感受到这个东西的强度。厌恶损失—每个人都不想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心理账户—一个东西本身值多少钱不知道,但是它心理账户的价值却不一样。在我们面对失去的危险时,我们才更容易冒险。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情;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情,愿意赌一把。
我们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这是一本能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书,希望大家能够认知的学习一下。
总结:大脑里面有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处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毫不费力,但是当它需要用力的时候,它就会求助于系统2,而系统2就需要理性的分析,需要认真的琢磨。因为大脑不喜欢动脑,我们大脑的习性是能不使劲就不使劲,所以我们会犯特别多非理性的错误。这里边就包括了用启发性的问题来替代实质性的问题,然后带来启发性的偏见,同时产生过度的自信和决策错误,因此马云才会采用事前验尸的方法来解决阿里巴巴未来的问题。通过前景理论我们也可以知道选择与风险。通过这扇窗户让我们了解到了非理性的世界,让我们变得更加的清晰,更加明白的认识自己。
樊登老师最后一句说的特别喜欢:听完这本书我们很有可能还会用非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了自己对在哪里,错在了哪里,这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