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优秀3篇)

【导语】《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作者通过记述父亲的逝世、母亲日渐苍老到儿子离开,再到兄弟携手共进等事件,向读者展现出了作者的缠绵不舍与绝然的虚无。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篇1

龙应台喜欢写作,喜欢走路,喜欢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喜欢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喜欢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生活的心情。因为,在她眼里,太多美的事物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读罢《目送》全文,我认为《目送》地七十三篇散文一共可以分成七大部分:一,亲情和友情可以归为一类,而这一部分是《目送》的核心部分,贯穿全书,写的主要是“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1,母女情:《雨儿》,《明白》,《胭脂》,《散步》,《回家》,《五百里》,《女人》,《假牙》。2,母子情:《十七岁》,《爱情》,《为谁》,《母亲节》,《年轻过》,《老子》,《关山难越》。3,父女情:《如果》,《缴械》,《同学会》,《走路》,《眼睛》,《注视》,《冬,一九一九》,《魂归》。4,兄弟情:《共老》。5,友情:《牵挂》。)二,以独特的眼光对现实生活的入微观察。(《目送》,《寻找》,《忧郁》,《我村》,《薄扶林》,《金黄》,《杜甫》,《蔚蓝》,《花树》,《Sophistication》。)三,对人生中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茫然,及对时光流逝的怅然等。(《山路》,《寂寞》,《不相信》,《1949》,《什么》,《寒色》,《俱乐部》,《菊花》,《两本存折》,《舞池》,《星夜》,《乱离》,《时间》,《距离》,《幽冥》。)四,对幸福的理解。(《幸福》,《苏麦》,《慢看》。)五,对世界上忍受战争之苦或者处于最底层人民艰辛生存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跌倒-寄K》,《江湖台北》,《手镯》,《最后的下午茶》,《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普通人》,《首尔》,《雪白的布》,《淇淇》,《狼来了》,《新移民》,

《距离》,《莲花》,《慢看》,《关机》。)六,生活中一些趣闻趣事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海伦》,《火警》,《黑帮》,《卡夫卡》,《常识》。)

龙应台的散文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她的内心特别细腻,特别喜欢细心观察生活百态,细细品味人生。他的感情特别容易被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所激发,可以是早晨灿灿的阳光,也可以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还可以是一棵树,一只鸟,一种花,一只猫,甚至是一条虫。她经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因为看到一个很小的东西而联想出很多东西,并引发出很多对人生的思考。

龙应台在做学问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譬如她在读《花间词》时,只因“黄独”觉得在哪见过,就“钻到旧籍里寻寻觅觅”,找到了杜甫当年跋涉到甘肃同谷时所写下的诗,诗中就有“黄独”,然后又去查《庄子齐物论》,《盗跎》,《野老歌》,《中国有毒植物》,《本草》,最终弄明白“黄独”是什么,并从中体会到了一代诗圣曾经所经历的酸楚。同样的例子还体现在《淇淇》和《花树》上,《淇淇》中只因与纪中先生闲聊时谈到“巨鱼”——白鳍豚,而去捧读《入蜀记》,《尔雅》,并查阅白鳍豚在中国灭绝前国际科学家寻找白鳍豚的经历,最后以“淇淇独处世间长达二十二年,郁郁以终”而表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这对我的启发是:要想博古通今,就必须做到不懂就问,不懂就查!

《花树》中只因喜欢蒲公英,而喜欢蒲公英只是因为早先受爱默生诗的影响,于是又找来爱默生的诗来读,但因别人汉译过来的不准

确,自己就重新一了一遍,译到最后竟然发现《紫杜鹃》这首诗与十六世纪王阳明的思想很相似,我想这种惊喜的发现对于经性文学研究的人来说是一个快乐无比的过程,而这其中的快乐应该只有像龙应台这种深入研究并热爱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有时候她看待世界的视觉很奇特,如《黄金》中,她把香港的各种花树当做这个城市的原住民,她以及尽爱怜,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种花,一颗颗树写活了,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千秋”世间沧桑巨变,惟有那些树木与野花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

她的联想有时候又丰富的惊人,她的视野也是那样的开阔,譬如《幸福》中,她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角度详细的诠释着寻常百姓真正需要的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她是一位作家,一位摄影家,但我觉得她更多扮演的是一位人文学家和人道主义者。她非常关心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譬如 《手镯》一文中,先描写一条卖工艺品的街是那么的美丽迷人,而在美丽的背后却藏着说不出的酸楚,因为那些美丽精致的工艺品是由一些本应上学但迫于生计不得不辍学的孩子们做的,一天为了挣二三十块钱需要连续十几个小时雕出一万五千多粒。用数字来震撼力读者是龙应台常用到的,如《四千三百年》,《阿拉伯芥》中都用数字来表现强权者侵略一个国家时当地一代代人们所埋下的巨大隐患和痛苦,从而表达了对战争的极度厌恶,对霸权主义者血腥镇压不顾后果的愤恨,和对饱受战争遗物——地雷之苦人们的深切同情。 《江湖台北》中在表现她古文掌握之娴熟,文学功底之厚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大局的担忧。

《最后的下午茶》和《冬,一九一八》中,龙应台通过余纪忠老先生和父亲对年少时光的讲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并以我的视觉和想象引领读者真切感受到了战争年代那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卡夫卡》和《常识》中,龙应台虽然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是有些生活小常识懂得却比别人晚,因而也闹出不少笑话,每当读到这些时我都会失声笑出来,然后就不禁会想:伟人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但是有些小的方面却显得有些愚钝,我想这就是大智若愚吧!毕竟人无完人,人应看到自身的优点,然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缺点要虚心改正!

有时候她也会表达一些很深沉又迷茫的东西,像《两本存折》,《乱离》,但是任何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打击,阻挡不住她对生活的热爱,至少在薄扶林村,她找到了一份纯洁宁静的心灵乐土!

其中还有一些表达对当代教育在教化孩子心灵方面的缺乏的忧心,对一些孩子轻生行为的悲痛,在《跌倒—寄K》中,她以极尽轻柔的语气,想象着他们离世前的情景,用一颗慈爱的母亲的心想要去温暖那一颗颗冰冷的心,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可以鼓励以后处于彷徨中的人!生命诚可贵,珍惜生命,也是应该对父母最大的承诺与责任。人不应该为自己一个人而活,一个人走了,有没有想过父母会怎样的痛心!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怎忍心让他们心痛整个下半生!

作家的居住地不稳定应该是搞文学创作的人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吧,因为他们要“体察民情”,要寻找灵感,比如说她去老挝,去广州的街市,去香港九龙山,去台北,去杭州,去伦敦„„

读她的散文又像读一篇篇小故事,小小说,但与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是真实的,感情是真切的!每次开始阅读一篇散文,身与心都交给了龙应台,自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游客,乖乖的跟在导游的后面听她耐心讲解。每当“游历”完一个地方,都会听到她在讲述一些人生道理,而我都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当听到她讲述有关战争和那个残酷年代备受欺凌的人们的痛苦经历时,又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最感人的还是亲情,作为女儿她是非常孝顺的,渐渐老去的母亲因为父亲的离去而忘了现实的人和事,思维完全回到了年轻时的时光,她陪母亲坐公交,搭捷运,当母亲晚上睡不着时他陪母亲一起折腾,然后清晨四点到外面散步。她为母亲买了很多种的指甲油,让母亲平时由于她工作无法陪她时消磨时光,因为她知道母亲曾经很爱美!她为母亲洗脚,为母亲照相„„父亲在去世前,她陪同父亲参加同学会,给父亲擦身,教父亲走路,让儿子们跟爷爷沟通„„该做的她都做了,但她可能还为自己由于工作没能天天陪他们而感到遗憾。儿子们渐渐长大,已开始与她慢慢疏远,两代最亲的人都在离她远去,怎能不让她的内心感到孤独,寂寞和恐惧?

不管怎样,人生就是这样,人人以相同的轨迹周而复始地运转着,只是路程的长短和具体的过程不同而以!但是只要学会珍惜,一切都将变得美好!

目送读后感 篇2

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课

封面,是绿的渲染。七十三篇散文,写尽人生的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目送,是别离的开端。目送着父亲的棺木进了火葬场;目送着母亲日渐苍老;目送着孩子长大成人开始嫌弃自己……眼睁睁看着一些东西从身边走失,珍贵的亲情、友情,因生命的期限而破灭。

无意间意识到,“华飞”好像现在的自己。我们,变了。在我们小时候,稚嫩的时候,对身边的一切倍感好奇与新鲜。我们为每一个未知和全新喝彩,那时候,父母也会笑,陪着我们一起“欢呼”。父母像没有思想的“傻子”,心里的快乐只为我们。可他们老了,我们却变了。我们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我们抱着理所应当的心态,认为父母看到的可爱的、神奇的、新颖的,就只能淡定地看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以为他们的阅历比我深,见的世面比我广,当他们变成一个“好奇宝宝”,在我面前手舞足蹈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我会无语、会尴尬、会难为情,敷衍几句“嗯”“哦”就了事了。在作者的这个角度看,我才觉得满分作文网,我仿佛是抛弃了他们那般的狠心、对待陌生人那样的冷淡……

当我们有一刻嫌弃父母时,我们就应该想起,在我们幼稚的时候,是他们填充着我们一个个可笑的梦。我们也应当记得,我们要以同样的回应去对待现在的父母。

渐渐地发现,看别人的人生,才会认识到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课。也发现,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一份事业时,他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却遗失了生活中的很多点滴。就像作者不知道杜鹃是杜鹃,与自己一墙之隔的那个邻居是谁,不知道生米里的虫用水泡泡就全能出来了。

或许,从稚嫩蜕变到成熟,经历了很多之后,看世界就会觉得一切似曾相识。曾经的我们,曾经的他们。我们可能要热爱生活;我们可能可以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可能可以记下每个生活中的瞬间;我们可能可以……

“一串红,二悬铃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针松,六月雪,七里香,八角茴香,九重葛,十大功劳。”……先人仿佛有意布下这朦朦胧胧的生活规律。我们或许可以拨开每一朵绿叶去看每一朵鲜花……

《目送》读后感 篇3

看着它,抚摸着它,静静的思考着,再把这本《目送》放回书架上的某个角落。

龙应台的《目送》讲的是儿子华安从懵懵懂懂到一个成人,勉强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过程,目送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和父亲在火葬场,目送着他离我们远去。文中写到华安上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手来到学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而华安十六岁出国时,“我”送“他”到机场,期待着他回头看我一眼,但并没实现,“我”知道华安长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记得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我反复地朗读着它,我把它告诉妈妈。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妈妈的失神让我回想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不在了。我惊醒来,望着身旁的妈妈,一动不动地望着她,仿佛离开一刻,他就会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里不停的嘀咕道:“不会的,妈妈不会死的。”念着念着我想到人总是要生老病死的,妈妈真的不在了该怎么办?那时的我极端地想:妈妈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现在的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妈妈不在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未来的路要自己走。而现在,我正处于青春期,我也常会嫌父母烦,父母唠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但一脸的严肃,也会不时让我们怀念起儿时那久违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愿接受父母的嘘寒问暖。有时候,青春期的人们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过接受,但在尝试中发现其实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并不能做到。

或许最好的结局不需要人为的改动,是要静静地享受着,吵闹时的烦恼。或许作者在儿子与他渐渐疏远时,除了无奈,还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却又无奈于不需要他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