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书外作文650字(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书里书外作文650字(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里书外作文 篇1

一本书,就是一个小世界。当碰上喜欢的书时,人就会与书中的世界产生共鸣,退出来后,人的情感、心理等都会发生变化。真是书里有个你,书外还有另一个你。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张白纸,干净、纯粹,让人不敢着笔。只有美丽的童话才能成为这绚烂的第一笔。《安徒生童话》就是我的第一笔,放到现在,仍说喜欢。

这本书曾经带给我们快乐,教我们认识善恶,产生美好的憧憬,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期待。在《安徒生童话》这个小世界里,我与它产生了共鸣,我与豌豆姑娘为伴,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到难过,憎恨大灰狼……在书里,我犹如一个智者,俯瞰各色人物的生活,为其喜,因其忧,明白了善良,立下了为善的决心,要去帮助他人……在书里,我是一名勇士。

我这名勇士在书里纵横万里,退出来也只是一名懵懵懂懂的娃。我踏入现实世界,准备发挥善的意义。然而我发现,书里书外不一样。书外我没有遇到我想帮助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蓬头垢面的老爷爷在墙角蜷缩着,我很想去帮助他,但我发现我不会魔法!

原来,书外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像我在书中俯瞰的各色人物一样普通,面对困难就如置身孤岛,不知所措。

但这又能耽误什么呢?书外的我是快乐的、自得的,这在那个年龄已经足够了,现在再想想,善恶的分辨、好坏的区分不也都在那时产生了吗?童话对书外的我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句话曾言:“童年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童话就是你童年的东西,是绚烂的第一笔,书里的你快乐,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书外的你。

其实,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书里的'我是痛苦的,因为那时读书具有很大的功利性,书里的我不再是一个自由人,被一个叫分数的小人驱使,强迫着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物交流,不能驻足欣赏……书里的我成了一个奴隶,满脸怨愤,形体枯槁,被斥着、推着、扶着、拉着、拽着走……那时我很难受,无法排遣,但我知道,不能求书里弃书外,虽被分数追,但拿到高分,在那时,书外的我是成功的。

书外的我的成功不能丢,丢了,于当下于未来都是巨大的损失,那书里的我只能用其他方面来弥补。

于是,我的枕边多了一些书,一些用来慰藉书里的我的书,是一些散文,梁衡的、白落梅的……他们的文字很轻、很美,安静得像黑夜里的灯塔,纯粹得像冬日里的落梅。睡前读,虽捧着书,但人仿佛已不在床上,而是到了一个静谧的角落,那里有阳光,有流水,有树有花……还有我,隔绝了喧嚣,融进了书里。书里的我又享受到了自由,得到了安慰,而书外的我也面带微笑,感受宁静带来的美好。

童话、课本、枕边书……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书外也有另一个你。万物皆是千姿百态,可能书里的你幸福,书外平凡;书外痛快,书里的你郁闷……无论怎样,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管什么样,都可以尽全力去弥补,让书里书外的自己都舒服,书里书外都好!

书里书外作文 篇2

我的人生好似一本书,外表有些缺损,但内容却十分精彩。

书皮中的故事

小时侯,我很讨厌读书。上课经常走神,心不在焉。老师把我的情况反映给妈妈听,妈妈并没有因此而慌张,因为她有办法让我爱上书。从那时起,妈妈在我临睡前都会拿着本《格林童话》给我讲故事。我立刻被故事中的情节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但妈妈那时经常卖关子,每次到了故事最要紧的关头,她就合上书。接着像是个说书人似的说:"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从小就有好奇心的我哪受得了这套,心想:你不讲给我听,我就不会自己看吗!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我真得不会看,我才发现我有好多都不认识。当即,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就可以识字,识字就可以读懂很多故事。就这样,书这个字在我心底扎下了根。书使我从一个不识字的,厌学的到肯去查字典,肯去问问题的人。不知不觉中,我和书的关系竟是如此亲密,形影不离。

书中的精彩

随着成长的时光,我渐渐懂得去利用书,体会书。我学会体会书中故事情节的喜怒哀乐。我学会收集书中许多谚语、名句、成语。在写作时我就会把它们用上。一来能为自己的作文添加许多语言美,显得语言功底好,自然会拿高分。看到自己家中书柜里的书多得塞不下,里面全是经过挑选的好书:《城南旧事》、《冰心作品精编》。它们让我有满足感和成功感。从书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知道不学无术的要害,书中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不再局限于童话书里,不再是那个只会听别人讲故事的女孩。

最后的结尾

越读到我越看清楚了自己,原来我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只是一开始没有找对方向。好在还有时间可以补救,我会去利用好书创造自己的未来,好好珍惜这个差点被我丢掉的好友。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人们找资料都在网上查找,很少有人会想起"书"这东西,可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便利,我还是喜欢用书,因为它有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很有真实感,还因为毕竟是它改变了我,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

书里书外,竟迥乎不同,但都是围绕着"书",它才是故事中的主角,是我与知识结缘的"大媒人"!

书里书外作文 篇3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读书并非仅有这般狭隘功利的用途。它固然可成为猎取名利的工具,但是拓宽视野、滋养心灵、修身养德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书籍使我收获良多。

讀书塑造了我的人格。从小,妈妈就给我读《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教育我做事要光明磊落,成为埋在我心中的第一粒饱含光辉的种子。我初中时读明史,读于谦的大义卫国,读杨继盛的铁骨铮铮,读海瑞的刚正不阿,读杨涟的忍辱负重……他们用时间、鲜血践行着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免于成为帝王随意操纵的棋子,而成为彪炳史册、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们的事迹令我叹服,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筑起了一座道德的丰碑。读书,使我立志成为一个有清正气节的人。

读书催生了我的理想。读《大学之路》,书中对高等教育的解读让我对大学学习生活心驰神往,鼓舞我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读现代作家和艺术家的传记,我努力尝试根据他们多彩的人生勾勒出自己未来的图景。从小与文字结缘使我日益坚信我将寄此生于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家作品的鼓励下,我的未来正一步步变得清晰、圆满。读书,使我逐渐成为一个有抱负的人。

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读《悉达多》,智者悉达多那心如止水、度人度己的博大智慧令我敬佩;而在毛姆的笔下,思特里克兰德为追寻心中艺术的月亮,放弃了众人竞相争夺的“六便士”,其魄力和勇气深深感染了我,自此我以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顽强的毅力要求自己。读书,使我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意志更坚定的人。

读书丰富了我的诗意生活。平凡如酷热的午后,也因优美的诗词品出似水年华的味道;寻常如仲夏的夜晚,也因经典的戏剧而有了魔幻气息。只要心中有诗,生活何来苟且?读书,使我成为一个内心充满诗意的人。

书籍,是艾略特《荒原》里的玫瑰园,是普鲁斯特的“心脏搏动的间歇”。而于我,它是一场裹挟了现实的冒险,是一场梦,是一首海上钢琴曲。无论书里书外,我都将砥砺前行,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书里书外作文 篇4

暮春。一束光漫过窗棂,透着野草的清香。泡好一杯茶,坐于阳光灿烂处,茶叶浮沉,光影斑驳。便翻开夏目漱石的《草枕》,趁着春日,走进那诗与远方的画卷中。

天色黯淡,雨丝飘絮,云雾般朦胧。在山间的小路行走,两旁都簇拥着芳香与盎然。左顾,是成片的油菜花田,雨幕下仍是漂亮的颜色;右盼,是满山杂树,青墨一片,略显深沉,此中又不乏有浅粉色的山樱花层层摇曳,构成一幅和谐而难以言状的风景画。想必是自然界的美妙之处。

跟随着漱石先生,步履不停。在诗境中漫步,心境也得到濡养。远离尘世的繁华,只盼能在非人情的天地逍遥片刻。生活在尘埃四起的烟土里,即便是纯净的心灵,也不免会受到些许污染,也不免会坠入浊水同流合污,一旦坠入歧途,便难以修正。滚滚浊浪在身后呼啸,这时,我们渴望进入那样一个境界。“春风伴惟然,唯闻串串马铃声。”

迟暮的春色里,诗人善作俳句,身临其境时,不由得诗兴大发,同时画意也顺势浮起,拿起画板,在茫茫空白中渲染出一片色彩。路途还在继续。绕过一道山川,偶遇漫天烟雨,偶遇遍地落花,开阔的天地,尽收眼底。空旷的山谷间,偶尔有几声云雀啁啾,踮脚而行,却始终不见踪影,唯有空闻其声,也算作一种珍贵的享受。心中想到,人与自然的距离,仍有三分。尝试亲近,也须敬畏。

浮生半日,却也走过了。行经山中旅馆,歇息一些时日。沏一壶茶,与人长谈;泡一温泉,竹林环绕;春宵花影,月下低吟。纵使此刻脚步停下,但是心的旅程依然。漱石先生热衷于吟诗作画,而我也在独自思索。

“醒悟无论搬去何处都不易生存时,便产生了诗词,出现了绘画。”诗画,是人寄托心灵的去处,阅读,又何尝不是?我虽不是画中人,但心中已然有一片意境,那是满篇的诗情画意。艳红的山茶、洁白的木莲,此起彼伏地绽开。心境的窗口,也都一扇扇地开。全然没有顾虑。书中的世界,是漱石先生寻得解脱之境,也是我在空虚时的安身之地。

文字,固然让人心旷神怡,而文字给人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则愈加难能可贵。那是心在沉淀。我们的一生,无时无刻地背着行囊,无论轻重。时代的浪潮在背后滚滚而流,它推动着前面的人前进,同时也将后面的人吞噬。即便是蜗行,我们的步伐也不得停止。谁都不想落后于谁。于是,我们步履不停,而心,也要激进向前。

夏目漱石笔下的世界,是我心中的一幅永恒的画卷。那般的描绘,那般的写照,总能让人心安,让人有归宿之感。在阅读中,我体会着艺术家的情感交织,同时也洞察着自己的心境更迭,偶尔有几缕思绪,便把它记下,小心翼翼地珍藏。

书里,是脚下的路在走;书外,是心灵的路在走。

暮春。里里外外,步履不停。

书里书外作文 篇5

原野苍苍,百物竞生,书里有记载;星辰日月,璀璨光华,书里有描绘;奔腾江河,曲折绵延,书里绘其形;风花雪月,才子佳人,书里录其影;金戈铁马,气吞如虎,书里摹其状。

书里与书外,原本就是隔着一幕墙,那墙名字叫生活。书里的世界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此高颇有深意。我理解为:书是一面镜子,走进书里的世界,大有乾坤。

看《史记》,高祖刘邦白手套空狼,虽成就帝王霸业,仍掩盖不了身上的无赖之相。喜欢赊酒的亭长,得到富户吕员外的青眼,成了家,兜兜转转就开启了创业之旅。刘亭长的人生并不是开挂的人生,计谋与铁血,唯独没有柔情。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的开疆辟土,命悬一线时的绝处逢生,带有几份天选之子的圈定套路。

沛县野道边,车轮辘辘。飞扬的尘土,在大风歌中一路飘扬,每一粒高高扬起的尘土中,都留下车辙驶过的印迹,一路奔到长安。从略带诡异的剑斩白蛇开始,刘大叔招兵买马,挖别人墙角毫不手软,到最后一步步除掉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但德高望重的权臣们,无不体现了一位谋略家的铁腕与无情。

当他落魄时,韩信来投奔,并且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来帮助他,可以说,汉朝的江山大多数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打下的。可惜了韩信,这位智商富余情商不足的二愣子,不知不觉,无心无意中得罪了最高统治者而浑不自知,只等来了被诛灭九族。曾经的帮助与雪中送炭都一切归零,有的只是后人轻轻的一声叹息。

环顾我们的生活,芸芸众生,百面莫辨,百心莫辨。书中的一幕幕就是生活中的一幕幕,你细看,你细品,就会明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氏后人靠着董仲舒先生用儒家思想来驭民,儒学立了起来,掌握着话语权,反观高祖刘三,其发家史就是一位野心家从底层摸打逆袭上位的过程,与儒家的仁与爱也仅仅是沾了一点亲,带了一点故而已。

项羽为世人所赞,除却有霸王别姬的铁汉柔情,大抵上也脱不开乌江之刎的坚毅,人们常常想不通势如破竹,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怎么会一夕间兵败如山倒呢?当寒光闪闪的利剑出鞘,贴上静脉贲张的颈部,没有人知道项大王心中想些什么,后人只是在猜测他会想些什么。乌江低咽的江水啊,江畔白头的芦苇啊,都目睹着,喃喃道:一切随风而散吧,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书里与书外,都是一样的!

曹阿瞒若是读《三国演义》,定会拉着罗贯中先生大加理论一番的,甚至会有一场官司要打。《三国》中挤挤挨挨、密密匝匝的一大截子人,乌泱泱地聚在一本书中,唯独曹操常常惹来骂名:曹贼,曹狗。忠君之士好像谁都能来踩其一脚,唾其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当了垂帘的皇帝吗?事实上,天下大乱,总得有人要出来收拾烂摊子呀!得了,棒打出头鸟。难道其他人就没有这么一颗野心了吗?刘皇叔背地里暗戳戳地笑道:孟德,谁让你姓曹,而我姓刘呢?

官渡一战成名薄,赤壁大火惹人笑。在《三国》之中,曹孟德先生从未得到过堂堂正正,敞敞亮亮的赞誉。《三国演义》一出,此后多年一顶奸雄大帽扣在孟德头上,好在时间终究会还原生活的本相,《三国》书里,曹孟德为绝世大奸,走出书外,曹操又是一代枭雄,旷世大才。难怪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圣人之言,果然就是真知灼见。

《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曾经读背到此句时,眼前浮现出一幅优美的图画:小河参差,水面波光粼粼,葳蕤的蒹葭在风轻拂下刷刷作响,那是它们在低吟浅唱,柔和的阳光铺满水面。老家宅子后面流淌的一弯小河,两岸泼泼辣辣地生长着一簇簇的芦苇。你瞧,走出《诗经》,蒹葭,便成了毫不起眼的芦苇。如果《诗经》中的蒹葭,是一位大家闺秀,那眼前的芦苇,就是村姑。那一瞬间,优雅的朦胧瞬间烟消云散,读起来很美的蒹葭,我怎么也无法与眼前摇摆的芦苇画上等号。如今,我离家去了外地上学,在艰难的适应中,每当想家时,我就会在头脑中蹦出蒹葭苍苍,就会想起老家水边的芦苇,进而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我的心灵深处,驱走我的惫怠,催我奋进,我终于理解了卑微的草们为何在《诗经》中会高傲地生长。

沃野上的一切生灵,只有毫不起眼,不具备杀伤力的植物,会对先民们释放友善,任由他们予取予求。生活的真相有时很残酷,带上十级美颜滤镜去看生活,写生活,那就是诗意盎然,能陶醉你我与古今。

书里与书外,只是隔了一堵墙,墙内墙外都是生活。走进去,我们要带着一双慧眼;走出来,我们要带着清醒的大脑。书里书外都是一个世界,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玩转生活,笑傲江湖,获得真谛!

书里书外作文 篇6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勿庸置疑,书籍是我们最初吸收知识和思想的主要来源。读书能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脑海,让万里之外美景立于眼前。开卷有益,博学而多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读书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人生的初级阶段,读书是我们思想的启蒙。从教科书到课外阅读等,我们广泛涉猎,强闻博记。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我们的知识储备日渐丰满,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宽,从懵懂少年渐渐成熟,个体的精神大厦开始岿然建立。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光读书是不行的。封建旧式文人的代表孔乙己,迂腐清高,只会读死书,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养活自己,愈过愈穷。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书里与书外是有差异的,沟通书里书外的是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之外,学会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要知行合一。不仅要认识事物,更要在实践中检验认知的正确性,修正错误的认知,进而用正确的认知进一步指导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只关注书本,也许会使我们太过于理想化。英国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里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但现实世界与之有着巨大的距离和落差。对于乌托邦的设想,后来的作者也有反乌托邦的思考。尽信书,我们可能变得幼稚狂热,在现实世界中碰壁。相反,书里书外相结合,客观理性,把握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中庸》里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这个道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其实是指书外的现实与人生,是拓宽眼界、丰富阅历体验、提高认知广度和深度的重要途径。

清末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远赴重洋,克服困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为中国现代化开辟道路。康有为游历欧洲11国,研究了西方现代国家竞争经验,写下著名的《物质救国论》。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使他饱尝弱国子民的痛苦,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知道弱国的病根在思想,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

回顾历史上的这些杰出人物,正是因为视野开阔,使得他们对如何民族振兴有了更深刻的体察,他们通过广泛深入学习西方科技,洋为中用,将书本知识移植到东方这片土地上造福国人。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担负振兴中华的使命,是未来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现实,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提高和增强自己适应科技、社会飞速变化的能力。当今世界仍存在着饥饿、贫困、暴力、艾滋病等现象,关心现实世界,了解人类的生存状况,通过对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改善人类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书里书外,是一个整体。让我们多读书,多关注社会,做一个胸怀天下、学以致用的新时代青年。

书里书外作文 篇7

书,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有着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

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会让我们得到精神的升华、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强化以及性格的锤炼。书,是港湾、绿地,是林间的湖泊、月下的麦田、人生舞台的幕间音乐,它能使我们疲倦的心灵得到蔚籍。

有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些说得似乎玄乎了些。但捧书诵读,开卷总是有益的。书,可以将你带到一个又一个美妙绝伦的意境中去,可以将你的心灵一遍又一遍地洗涤,直至它纯洁得没有一点暇疵;书还可以让你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让你瞭望全宇宙的事态变迁;书甚至可以给你一双洁白的羽翼,让你驰骋天际——敢问世上还有什么比书更神奇?

书,可以让你潸然泪下、可以让你忍俊不禁、可以使你义愤填膺、也可以让你愁眉不展;书,可以记录贝多芬创造的美妙旋律;可以描绘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爱情;可以重现鲁宾逊的漂流生涯;可以记载世上最伟大的旅途———长征。

古人云: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用心仔细品读,书中万物皆有。书也是心灵的包装,智慧的源泉。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必然是"广知"又"专知"的,因为他能从书中读出创意、读出智慧和财富来。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慧,面对当时的混乱之治仍能从容不迫。难道诸葛亮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吗?相信不会有人这么说。他的那些有勇有谋的策略,也是平时从书籍中一点点的积累得来,从而使他成为了万古流传之风骚人物的。

当然,书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有字纸书。在当今这个竞争力激烈得令人无法想象的时代,怎样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我们必须就要博读、精读、社会和人生这两本无字之书。世界日新月异,过去所获得的知识有的已逐渐老化,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营养,而书本确实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内容。所以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去,适应现实,把握生活,有内心的充实,精神的充实,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吃苦、敢突破,那么世界之大,去哪里你都会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人生就像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它有着震撼人心灵的深刻内涵,有笑傲挫折的平静坦然、奇趣多彩的自然景观——缤纷的花絮散发着馨香,似茶、似泉,越品越知清洌;如海、如歌,越品越感深邃、越品越有韵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知识是财富,是时间和行为和化而成的。读书是生活的一种真心投入,是精神的一种畅达飞扬。

苍穹朗清,夜阑人静。

结束了一天繁重而沉重的学习,在喧嚣和恬静之间,在紧张和轻松之间,我们自由地穿越于堂内堂外的书的世界里,那些气度非凡且和蔼可亲的文字,会让我们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有了可以诉说肺腑之言的朋友。就这样,在这些书籍的照拂下一天天地健康成长起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