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是他仿效民间歌谣的作品。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实用的小学五年级包饺子作文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桃羞杏让: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桃腮柳眼: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桃花人面: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夭桃襛李: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描写桃花的诗句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3、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5、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6、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7、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8、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9、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白居易《晚桃花》
10、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1、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2、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4、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15、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16、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7、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8、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20、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21、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
22、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23、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24、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2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8、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2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30、沅水***,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31、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2、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33、一树桃花,向人独笑。——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34、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5、正过雨、荆桃如菽。——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36、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7、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38、宝钗分,桃叶渡。——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39、而今丽日明金屋,春*在桃枝。——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40、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4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4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3、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4、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45、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46、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47、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辛弃疾《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48、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49、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元稹《樱桃花》
50、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5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52、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53、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54、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55、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5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7、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58、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关键词】刘禹锡 贬谪诗 骚怨 继承 超越
屈原忠君爱国,竭忠尽智却遭谗被逐,其《离骚》中所表现的凄恻的怨愁、沉痛的忧伤和极度的愤懑,奠定了贬谪文学的主题。屈骚的 影响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所说,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刘禹锡的人生遭际和内在品格与屈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使得他对屈原骚怨精神的理解深深地浸透在作品中,但刘禹锡毕竟生活在屈原千年之后的唐朝,处于封建社会 的鼎盛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又培养了刘禹锡不同于屈原的精神境界,因此,刘禹锡在继承发扬屈骚怨愤精神的同时,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越,从而形成了他旷达与自适的独特风格。
怨刺与忧伤——对骚怨精神的继承
怨刺 屈原一生致力于其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但其理想与楚国黑暗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人生遭受了重大挫折,因此内心郁积着一股深沉的怨愤之情:“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字里行间饱含着悲伤怨愤,蕴藏着满腔的爱国激情,“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怨”是屈原作品中一个深刻的主题,也是其作品情感内容的渊薮,但他的“怨”并非是普通意义上人生多难的哀叹,而是其美政理想破灭之后的无可申诉与痛苦挣扎,其背后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孤独无依。
刘禹锡与屈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学阮公体三首》其一),因不堪面对日渐衰落的国势,永贞元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的 政治 革新运动,只惜革新不久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旋再贬为朗州司马。从此踏上了“一辞御苑青云去,十见蛮江白芷生”(《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见怀之什》)的漫漫贬谪之路。“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答杨八敬宣绝句》)这一时期,诗人为时所弃,空怀凌云之志,独处僻壤,难与同道过从。诚如“饱霜孤竹”,但“竹”虽孤而有节,斫以为笛,吹奏的是“声偏切”的繁音促响。这一串串发自诗人内心最深处的激切悲壮、刻骨铭心的音符回荡在巴山楚水原始蛮荒中,激荡着忧怨愤切的骚怨情怀。
刘禹锡的怨愤之情在其谪居朗州时期表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朗州地方的偏远,俚曲的委曲低回,深山林间的半夜猿啼,这一切使得诗人心中固有的那种忧怨委曲之情愈加浓郁和难以抑止,于是发出了“高莫高兮九阍,远莫远兮故国”(《楚望赋》)的感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移的无期,郁积于心中的哀怨也愈加强烈:“莫高者天,莫睿者泉,推以极数,无逾九年。伊我之谪,至于极数,长沙之悲,三倍其时……”(《谪九年赋》)语调之苍凉,幽怨之深重,让人不忍卒读。
才高遭嫉,志洁被诬,是历代被贬谪者的共同感受。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却因群小毁谤而连遭祸谴,因此,他在辞赋中用了大量的言辞对奸人进行斥骂:“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离骚》)。同样,刘禹锡认为其贤者失路、命途偃蹇之部分原因也是小人谤毁所致,于是在诗文中作不平之鸣,用寓言的形式,借物陈情,对朝廷权贵们的任意诬蔑和无由处罚进行尖锐又深隐的讥刺与批判。这类作品主要创作于朗州时期,如作品《聚蚊谣》、《百舌吟》、《昏镜词》、《有獭吟》、《鹈鴂吟》、《飞鸢操》等等,而以《聚蚊谣》最富批判力和战斗性。在诗中,他把那些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直接比喻为本性贪婪凶残、卑劣渺小的蚊虫,以表达自己对它们的极端痛恨和鄙夷。蚊的“声如雷”、“嘈然啖起”、“喧腾鼓舞”、“利嘴向人”, 自然 让人想起永贞革新失败后官宦们肆意中伤谗害革新派时的得意忘形的小人嘴脸。刘禹锡曾说:“骇机一发,浮谤如川”、“虽欲周防,亦难曲施。加以吠声者多,辩实者寡,飞语一发,胪言四驰。”对那种群言汹汹的无由指责,作者在此做了正面的回击,并警告它们:“清商一曲来秋日,羞尔微形饲丹鸟。”虽焰高一时,但终将被歼灭。
在《百舌吟》中,刘禹锡把“笙簧百转”、“舌端万变”的“百舌”喻为钻营投机者。诗中揭露其“摇动繁英坠红雨”的凶恶,“迎风弄影如自矜”的轻薄。诗人蔑视百舌“天生羽族尔何微”,充满信心地指出其害人的伎俩只能得逞一时 : “南方朱鸟一朝见 ,索漠无言蒿下飞。” 表现了诗人“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咏史二首》其一)的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
忧伤 贬谪文学中的忧伤主题,首先表现为忧国思归的理想。屈原在作品中反复申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哀见君而不再得”,“哀州土之平乐兮, 悲江介之遗风。”(《哀郢》) 每念故国,不忘欲返。同样,刘禹锡贬谪时期的作品中,也无处不在地表达着流放者的归思眷恋之情。“就日秦京远,临风楚奏烦。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武陵抒怀》)“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采菱行》)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九日登高》)“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勤忘归路,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这种忧君思国的感情与屈原那种望君门而九重的哀怨心情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身在江湖,却都心怀魏阙这是屈、刘共同的政治愿望和政治品格。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诗歌当中运用了诸多香草美人的特殊意象,以披香戴芳、饮露餐英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的高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这些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使我们如睹其崇高圣洁之丰姿,如闻其道德之芳香。刘禹锡继承了屈原的这一意象传统,借助草木禽鸟等意象抒发感情,曲折委婉,深微动人,如对群小们的批判和讽刺。此外,刘禹锡也一再使用诸如伤禽、哀猿、悲鸟、孤雁等意象来表达其“拘囚之思”:“鸷禽毛羽摧 ,不见翔云姿。”( 《和董庶中散调词赠尹果毅》) “山城少人江水碧 ,断雁哀猿风雨夕。”( 《泰娘歌》)来寄寓心中的那种因生命陡降而产生的巨大失落感和郁积着的哀怨痛苦。
对巴山楚水间 历史 人物与 自然 风物的自觉关注,通过咏物怀古的方式来寄托和表现愁情,是刘禹锡创作中骚怨特色的重要 内容 。千年前的楚地上漂泊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三闾大夫孤独的身影,千年后在他“行吟”的地方拘笼着的是命运多舛、无罪见弃的刘禹锡的落魄形迹,同是忠君爱国、拯时救物,同是时乖命蹇、无罪见弃,同是才高被嫉、远谪遐荒,惊人相似的遭遇,同病相怜的情感使刘禹锡内心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对前贤的认同和归依感。“北渚吊灵均”(《游桃源一百韵》),“灵均何年歌已矣 , 哀谣振楫从此起。……曲终人散空愁暮 , 招屈亭前水东注。”(《竞渡曲》)在一片孤独的情思中 , 深蕴着对屈原的怀念。此外,刘禹锡还多次运用屈赋中的物象:“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楚水多兰若 , 何人事撷芳”(《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这些高洁意象反映出一种身处逆境、独立不移的人品节操和精神境界 ,表达了他与屈原一脉相承的刚劲志节。
对屈原骚怨精神的继承更主要的体现在对巴楚文化及风物本身的体验和认同上,他对外物的感知有鲜明的哀怨色彩,“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送春词》)将芳菲可人的春景渲染得何等凄丽,“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泪竹痕犹在,从此因君染更深”(《酬端州吴大夫泊湘川见寄一绝》),月下的斑竹、啼血的哀猿及湘妃的清泪把诗人心中的那种忧伤,渲染到极限,读之令人潸然泪下。不仅如此,即使那些描写南地风情的诗篇,后面也往往拖着一条哀怨的尾巴。《竞渡曲》描绘热闹欢快的竞渡场面后,写道:“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采菱行》以轻盈的笔触写了秋月平湖、菱歌泛夜的场景,但在欢歌笑语、轻松明快之后诗人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逐客身份,结尾写道:“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至于那些咏古怀古之作,他把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身的生命悲剧感叹相融合在一起,同样令人黯然神伤。
旷达与自适——对骚怨精神的超越
千百年来,以封建文人为载体的贬谪文学一直在演绎着同一个主题—&m〔〕dash;骚怨。屈原的“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自不必说,西汉贾谊贬为长沙太傅,追怀伤悼,为寿不长;南朝江淹贬官吴兴三年,畏惧忧戚,泣下沾襟;初唐名相张九龄罢为荆州长史,有瘴疠之叹、拘囚之思;平日豪气万丈的李白,一旦长流夜郎,也“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韩愈更是一贬而准备就死,凄楚地嘱咐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柳宗元出为永州司马,悲苦填膺,无所寄托,于是“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而刘禹锡在心头负载忧怨的同时,又能不被忧怨所拘笼,在万死投荒、量移无望的情况下,却以豪迈健劲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贬谪文学沉湎于幽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贬谪诗歌昂扬、光明的新路经。
旷达 屈原所处的黑暗的历史现实与他的爱国理想的冲突构成了其悲剧生命。诗人在现实的挣扎中感到苦闷、孤独、愤懑以至强烈的失望,但仍持节不屈,在诗篇中反复申说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格操守以及至死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纤尘不染的人格注定了他不可能随波逐流,更不可能与世俗的丑恶同流合污。以芳洁自守的屈原最终选择投身汨罗、自我毁灭向整个污浊不堪的 社会 作了最后也是最有力的抗争,从而完成了他的悲剧命运,千载而下,犹为世人所感叹。
在贬谪遐荒的漫漫二十三年里,刘禹锡难免有过感伤和忧郁,但他从不降心辱志,而是能在思索中积极振起,并对现实人生和 政治 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故志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瞠视。”(《砥石赋》)借赞美经过砥砺重为利刃的佩刀,表达他百折不挠的劲节和待时而起的雄心。“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鞕长句》)借咏赞竹鞕表达自己坚贞、正直的耿介个性,寄托重返长安的迫切愿望。“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学阮公体三首》其一)、“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其二)的坚强不屈;“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的通脱自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其八)、“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 , 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的圆融豁达 ,无不表现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诗人在贬谪生活中更多的 学习 了屈原“苏世独立” 、“横而不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刚强精神,有的是和屈原一样的对美好理想的执着与坚守,摒弃的是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有的是在专制政治压抑下自我意识的日渐觉醒和在历史残暴中自我保存能力的日趋增强,放弃的是像屈原一样执著于现实 , 在剧烈的情感波涛中苦苦挣扎的倔强。正因为如此 , 刘禹锡也才终于没有像屈原那样以身殉国、以死殉志 , 而是顽强地活着,斗争着,精神境界也因此变得更加得辽阔。
自适 在被流放的日子里,屈原忍辱含垢,有志难伸,其眷恋君王、报效故国、拯物济世的热望与愤世嫉俗、傲岸不屈的精神如两条绳索紧紧缠绕着他,美政理想不能实现,存君兴国的抱负不能施展,空留下无边的痛苦和深广的忧愤使其始终无法摆脱。同样,在贬谪的岁月里,刘禹锡也有过悲伤与怨愤。但他有悲而不哀,有怨而无悔。他所寄情的山水风物是明丽清新的。纵目洞庭,他看到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著名的《秋词二首》写得天朗气清,远胜春光,打破了千古悲秋的主题,凸现了诗人爽劲豪健的心境、奋发向上的精神。他眼里的民俗多是新奇可爱的。武陵人的端午竞渡,采菱御客,阳山祭神,在他的笔下,都被描绘得有声有色,充满欢快的气氛。“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踏歌行》四首)写得情趣昂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竹枝词”原本是流行于巴蜀一带的民歌,在演唱时“幽怨恻怛,若有所深悲者”,很适合表达悲苦哀怨之情,容易勾起被贬谪者心中的失落之怨、乡关之愁。如白居易就曾写过《竹枝词》:“《竹枝》何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元稹也有《竹枝词》曰:“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呜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刘禹锡共有《竹枝词》十一首,虽有感于屈原《九歌》精神而作,但与《九歌》在 内容 上倾向于 政治 抒情不同,刘禹锡在《竹枝词》中主要是表现巴蜀一带 自然 风物和方俗民风,前者如:“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等,在诗人的笔下简直成了一副副意境幽深闲远的山水画卷。对当地方俗的描写则更多,这里有幽怨彷徨的蜀女情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有结伴出游踏青的纤腰少女:“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有高歌不歇的往来人群:“桥东桥西好杨柳,人去人来唱歌行”;也有别处少见的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与屈原那种借用神鬼以抒发政治怀抱的写法不同,他是直接取材于地方上的现实生活,因而显得更真实,也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可以说,正是贬地风土人情的真纯美抚慰了刘禹锡那颗受伤的心灵,而心灵得到抚慰的诗人,便更从容地发现了当地乡俗中的那份天然朴素的生态美。这是屈原的《九歌》所不具备的。可以说,这是刘禹锡对屈原骚怨精神苦发怨吟的一种超越。
刘禹锡正道直行,“忧国不谋身”,但却大半生“落魄不自聊”,偃蹇寡和,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便自然流露深沉的悲伤意绪和强烈的孤愤情怀。同时,他又能不沉溺于困厄的泥潭,而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豁达乐观的情怀,豪劲坚忍的气质,通脱圆融的态度,超然自适的心灵,来面对多舛的命运,克服忧患,自我拯救,从而看到了生命中更多的美丽,开创了贬谪诗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刘禹锡这一诗歌风貌的底蕴,正是一种源于苦难现实并对现实苦难有所超越的精神,它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生命力的坚韧不屈,从而也展现了 历史 重压下人性的顽强。
参考 文献 :
1、《楚辞要论》褚斌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屈赋 研究 论衡》赵沛林著 天津 教育 出版社 1993年版
3、《〈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译注别集 》(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译注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关键词:贬谪诗歌巴渝地域
据尚永亮先生《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一书,唐代被贬到巴蜀地区的士人总数仅次于岭南地区,因此在唐代的诗歌中不乏反映巴渝地区经济、政治、民风民俗及文化底蕴的作品。在对巴渝的认识上,唐前古题乐府诗虽数量不少,其内容多描摹巫山、三峡的写景之作,但这些作品未必是诗人亲临其地的真实感受,因而诗作往往有概念化、公式化倾向。而唐代的巴渝诗大多抒写诗人的亲身经历和独特感受,熔铸了诗人自身的遭遇和真实的情感,来渝逐臣,终日伴随着比肩苍穹的山峰和凄凉哀婉的猿啼,不禁心生怀友之情,因此被贬来渝诗人多写悲叹身世和寄远友人之作,这无疑给巴渝的形象赋予了新的情感色彩。
一、白居易忠州贬谪对巴渝形象的塑造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率先上书奏请缉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三年(818)改任为忠州刺史。元和十四年(819)二月,白居易携全家由江州启程,溯江而上,奔赴忠州任刺史一职。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趣见情深。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在至忠州途中,白居易写下此诗。诗中的“鸟笼”指江州,诗中不仅充满了对崔相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即将离开江州的愉悦和对赴渝的期待之情。“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虽然此去路途遥远而艰辛,但有家人的陪伴,途中仍充满着喜悦。
初入三峡,当他看到了两岸高耸入云、壁立万仞的群山,水流湍急、礁石丛生、滩险相继的峡谷之后,诗人不禁对此行的安全担忧起来。“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竹篾稔,欹危楫师趾。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自古飘沉人,岂尽非君子?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长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初入峡有感》)特别是峡中的夜晚,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在《夜入瞿塘峡》中作者记录了他夜经瞿塘的深切体会。担惊受怕、险象环生的行舟之旅让先前还欢喜有家人陪同的诗人身心疲惫。
到忠州之后,诗人所见到的是“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初到忠州赠李六》)这个市井只抵其他地方一个村子,驿站仅为小小的兰船,地势格外崎岖的忠州城给诗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还不止这些,这里的天气也是“雾雨多阴天”。因为巴渝地区多云雾,就连白天,城里也是暗沉沉的毫无生气,这让作者感到十分压抑。到了傍晚呢?则是“悄悄复悄悄,城隅隐林杪。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西楼夜》)由“悄悄复悄悄”、“灯火稀”可知当时这个地区人烟稀少。
巴人自古靠刀耕火种,田地窄且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顿,市面冷落萧条。即使是诗人看作“鸟笼”的江州也没有到如此萧条之境地,这样的环境让白居易生出很多的不满,他常常将这种不满写入诗中从而告知远方的友人。在忠州时虽“门前亦有客”但却是“相对不相知”的,因此诗人只得将这种孤寂苦闷不平之感以书信的方式寄予远方的友人。如《除忠州寄崔相公》、《初到忠州赠李六》、《初到忠州登楼寄万州杨八使君》、《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即事寄微之》、《寄王质夫》、《哭诸故人,因寄元八》这类诗作大多数记录了当时诗人在忠州时的所见所感: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总之白居易由初到之时的恐惧,到感到孤独从而生出不平之气,最主要的是借巴渝的山水形胜、气候特征,来抒发自身对朝廷将“本是关西贤”的诗人抛弃的不满,但且喜当地民风淳朴,人民刚健尚一起,少案牍使诗人有闲暇,来打理自己亲手造的东坡乐园。到最后竟对这样一个“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三月蚊蟆生”,“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的地方依依不舍。
二、刘禹锡对巴渝形象的塑造
与白居易同时期的还有一位诗人也被贬到了巴渝地区。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宪宗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刘禹锡被召回京,不久又被外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刘禹锡担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其在夔州待了近三年之久,创作了许多歌咏巴渝山水形胜、巫山神话和人民生活场景的诗篇,但其成就最大的当属对巴渝本地民歌竹枝词的创作贡献。
刘禹锡在其《畲田行》一诗中对当地人民的耕作方式进行了全过程描述:“何处好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这首诗将巴渝人民耕种中祈神、烧木取肥、下种、等待收割的全过程表现得十分清楚,虽还是刀耕火种的方式却也有“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的闲暇。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之中,刘禹锡并没有像白居易那样只是一味地抱怨慢慢地销蚀自己的青云之志,而是入乡随俗自得其乐,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地劳动人民用竹枝词歌咏男女嫁娶、渔樵耕作、祈求神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清代北京竹枝词》说:“所以记风土,讽时尚也”;清人王士的《带经堂诗话》:“竹枝咏风土,诮细诙谐皆可人”。刘禹锡的竹枝词将本地地方情调和浓郁生活气息相融合,歌咏男女爱情则常常采用角色式的写法用男女的口吻来代言。清人王世《师友诗传录》中有一段话:“竹枝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而刘禹锡使其真正进入成熟阶段并产生了深广影响。
三、薛能对巴渝形象的塑造
“右唐薛能,……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唐诗纪事》卷六十)《新唐书・李福传》载:“会蛮侵蜀,诏福持节宣抚,即拜剑南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薛能作为李福的副将,后经李福举荐为节度副使,转摄嘉州刺史。薛能有《春居即事》、《平盖观》、《石堂溪》等描写巴渝地区民风民俗、天气与生产作物的诗歌;《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题开元寺阁》等描写巴渝地区山水形胜,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寄托于山水之间的诗歌,这类诗歌与前代刘禹锡、白居易的诗歌都有类似。
唐代蜀南产荔枝,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喜吃荔枝,据考证当时进贡荔枝的地方便是今天的涪陵。薛能《荔枝诗》序云:“杜工部老居两蜀,不赋是诗,岂有意而不及欤?白尚书曾有是作,兴旨卑泥,与无诗同。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将来作者,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在前期白居易也有大量的表现对荔枝喜爱之情的诗篇,如《荔枝楼对酒》、《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等,还亲手种植荔枝树,足以表现当时贬谪至巴渝的文人们对巴渝地区的山川秀美的风景的喜爱。
四、结语
巴渝这块土地由于自身文化传统的限制,本地并不出文人,因此巴渝诗歌中缺少本地文人对巴渝地区的书写,而相比本地区的冷清,外籍诗人对巴渝的书写相对热闹,特别是被贬文人的加入为巴渝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感彩,也带来了巴渝诗歌的繁荣。其原因有三:
第一,巴渝本地区的特有资源,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巴渝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其东接楚地西靠蜀国,文化受到两地的共同影响。还有巴渝的山水也历来为诗人们所称道,除此之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诗人们歌咏的对象。
第二,与唐代诗人喜漫游的风气密切相关。唐代的诗人多喜漫游,从而使他们都拥有一种出世的态度。李白曾经三次取道三峡,陈子昂青年时候也曾有宦游巴渝的经历,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如《白帝城怀古》、《金陵望楚》等,这些都对巴渝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三,被贬来渝做官的诗人们对巴渝诗歌的影响则是举足轻重的,其中以白居易、刘禹锡为典型代表。他们来渝虽然也有像或取道或宦游诗人类似的作品,但重在关注的不是美好的巴山渝水或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现状,从他们自身的体验出发揭示出当地人民的疾苦。至此,巴渝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宋]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0.
[5]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出版社,2004.
[6][清]王士著,张宗纂集,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朴玉女。中唐诗中的巴蜀[D].台湾逢甲大学,2010.
[8]陈雅欣。唐诗中的岭南书写研究[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09.
今天下午,我问妈妈晚上吃什么。妈妈说:“今天晚上吃饺子,不过你要和我起包饺子。”我想包饺子应该很容易,便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妈妈先给我拿了个擀面杖,又给我切好面。叫我先擀面皮,我边擀,边想:这有什么难的,结果我不小心用力过度,面全粘在擀面杖上,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它拿下来。谁知,我手松,擀面杖掉到了桌上,面又粘在了擀面杖上,我不得不再次把面拿下来。我狼狈地擀着面,但是我直没擀出块像样的面皮。最后,面皮没有擀成,厨房倒变成了个“垃圾堆”了。妈妈笑着说:“你别擀面皮了,过来包饺子吧。”谁知,包饺子比擀面皮更难。我 先拿出张面皮沾点水,把这边包好,没想到馅又从那边冒出来,我只好再拿张面皮把那边包起来。只见妈妈包的饺子个个挺着“将军肚”就像刚打完胜仗的将军,而我包的饺子就像上场就逃跑的士兵。我生气,坐在沙发上动不动。这时妈妈对我说:“孩子,不要太着急,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情都是要慢慢学的。”说完,耐心地教我包饺子。在妈妈手把手地指导下,没过多久我学会包饺子。个比个包的漂亮。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觉得格外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