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希望自己有健康的体魄,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谁不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家庭、生活、工作都平平安安,我想回答是肯定的,然而我要说,如果你、我、他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疏忽了“安全”二,那么,这些愿望就很难实现了。因为每一个不安全因素的背后都隐藏着因违章操作、麻痹大意酿成的一桩桩人间的悲剧,所以今天,围绕“家庭与安全”,我演讲的题目是“家庭为安全保驾护航安全是家庭的守护神”
对于我们电力企业而言,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对我们电力职工的每一个家庭来说,安全就是健康,安全就是欢乐,安全就是每个家庭平安与幸福的守护神。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职工出工时的心态和情绪。
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职工,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他会永远以饱满的情绪出现在工作现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而后顾之忧;而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的职工,沮丧和忧郁会永远挂在他的脸上,家庭的琐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情绪,让他分心、使他走神,也许他是一个爱岗的、敬业的好职工,但这也难免有一次会因为思想上的波动而造成行动为上的失误,以至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要知道电力生产中,一次小小的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轻则违章,重则事故,会严重危及电网、设备及人身安全;一次次小小的失误经常演绎着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故事,经常给国家财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我说“家庭为安全保驾护航安全是家庭的守护神”。
在我蹒跚学步时有母亲急切的呼唤;在我飞车上学时有父亲留在风宁中的叮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千万要注意安全,啊!”这是出工前爱人对我殷殷的嘱托。也许,大家会说这不是很平常、很正常的事情吗?是啊,这是很平常、很正常、会发生在每个成长过程的人身上的一幕幕,但仔细想想,您不觉得这是温馨吗?这就是“家”!一幅温馨的伊甸园图画!当一股股永不磨灭的能量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时,当千家万户洋溢出欢歌笑语时……这又是一幅幅多么和谐的人间美景!但“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我们工作中稍有疏忽,安全意识刹那间离开我们的头脑,那可怕的瞬间,火光电闪之处,一切的美好,企业的兴旺,家庭的温馨甚至生命的珍贵……都将化为乌有!
往事如烟,当我坐下来翻阅一期期安全简报时,那大红的标题是多么的刺眼,那一次次损失是多么的让人惋惜,尤其那一幕幕血淋淋的场景又是多么的瞩目惊心。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不外乎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对现场设备不熟或安全措施不齐等等,但您千万别忘了家庭的稳定与和睦业是何等的重要,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及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因此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啊!不知大家是否记得1986年10月20日发生在二热电厂的那次事故,那就是一次典型的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而导致的一次人身死亡事故,事故中那位年近三十岁的焊接工人连具完整的尸体都没有留下,就去了……他走了……。走的是那么急匆匆,那么悲凉凉,留下的知是家里的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一个半瘫在床的老母亲。从此,妻子失去了丈夫,除了承担巨大的悲痛生活又给她柔弱的肩头上压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年仅六岁的孩子失去了爸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童年将怎样度过;从此这家将不再有欢声笑语!难道,生活就应当是这样的结果吗?不!决不是!
所以我还是要说“家庭为安全保驾护航安全是家庭的守护神”。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决吹响,我们定西电力像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青年也想着她心中远大目标努力前进。回顾走过的这二十余年,有甜蜜、有辉煌,也有不少的伤痛,而这伤痛就来自于那一次次的安全生产事故。近两年,我们在“六个坚定不移”精神为指导,“五防、四严、三加强”思想的保障下,大大增强了全员搞好安全生产的信心,通过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表明,我们不但在安全生产上本身下了大功夫,而且我们还通过工会、团组织不断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营造和谐、轻松生产、生活氛围,使职工心情舒畅、安心工作;组织了一次次的家庭“安全知识答卷、安全演讲赛”等活动,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为安全生产的主力军。而我们的每一个职工及家属则更应该致力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在我们普普通通的日子里,别忘了对情人的关爱,出工前别忘了嘱咐一句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注意安全”,送上你的祝福,还有你担忧和牵挂,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在座的各位前辈、兄弟姐妹们,为了我们电力事业更加辉煌,为了每一个家庭永远充满欢歌笑语,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永远灿烂,让我们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永恒的主题,因为它是一句充满人间爱意的呼唤,是以孩子的希望,使妻子的祝福,是白发父母隐隐的企盼,更是我们电力事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和保证!
让我们从零点开始,从现在做起,为了安全、稳定、发展的目标,为了我们明天美好的生活行动起来,把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长期抓,让家庭为安全保驾护航,让安全永远成为家庭的守护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起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美满的。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小争吵,可大家也都会互相谦让一点,和好如初。现在,我就来跟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庭成员吧!
早晨,最先出场的是妈妈。“起床啦!6点半啦!要上学啦!小懒虫起床啦!”这时,我才会懒洋洋地从我的“窝”里伸出头,穿衣服。而“窝”边上的“天然闹钟”看我起来以后,才放心地去做早餐。但走时还不忘啰嗦一句:“洗漱完再吃早餐哦!”唉,我这个妈妈,最喜欢唠叨和说多余的话。
之后,我上学时,外婆外公便帮我把水壶装好,纸巾放好。然后千嘱咐万嘱咐后,才让我去上学。回来后,又让我洗手,吃饭,写作业。所以,他(她)们是负责我生活的。
到了晚上,爸爸才出场。他回家后,就和我谈天说地,逗得我捧腹大笑。不仅是这,当我在学习上有不懂的东西,他不会先告诉我答案,而是只告诉我解题思路,让我自己解答。若是还是没懂,那就用画图来进一步解释,直到我会了为止。然后再叽里呱啦地跟我唠叨许多关于学习的事。
有一次,我假装一题怎么都不会做,由此来考验考验爸爸的耐心。没想到爸爸的耐心在我的意料之外!爸爸能不厌其烦地讲到我都烦了!呵,这就是我的爸爸,幽默,唠叨,有耐心。
这就是我的家庭。当我有困难时,家人们会安慰我,鼓励我,坚定我的信心,使我感到亲情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家人永远幸福美满。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家庭用爱铸就》。
有一首歌每一天都会产生新的旋律,每一天都会谱写新的篇章,这首歌拥有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家。
家是什么?
家是你、家是我,家是夫妻两人间,互相的拥有,相伴的一生。
家是妻子的温柔,子女的孝顺,天伦之乐的源泉。家是厨房内飘出的菜香,室内柔和灯光散发的温馨。家是母亲放飞风筝后,又紧紧攥在手心里的的末端。家是一种对父亲坚实脊背的感恩、母亲温暖怀抱的缅怀。家是一种对根的追寻,追寻那缕缕炊烟中的遥远记忆。家是一种离开后挂念、挂念后回归、回归后尽责的最终归属。
说到底:
家是孤舟远航归来后,平静的港湾;家是拼搏后疲惫,慰藉的温泉。
和谐的家庭,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爱和职责;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有一个瘸腿的小男孩,他常常自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有一次,父亲要几个孩子每人栽一棵树,并且说,谁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礼物。由于自卑,小男孩决定放下。于是,在给树苗浇了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有管过那棵树。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的树苗却比其他孩子的长得更好。父亲给他买了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并且称赞他以后必须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从此,小男孩变得自信乐观了。最后有一天,他发现父亲一向在偷偷地护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树......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男孩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态的具体表现。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情感支持是极其缺乏的。当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那些只顾忙着挣钱,忙着官场追逐,忙着应酬的为人父母者,舍不得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情感支持越来越少,家庭和谐愈趋愈远。因此,我想在那里强调,爱,是家庭和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人说:家是青砖灰瓦红窗花,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人说:家是一面飘摇的帆,单薄、弱小却与每个人风雨同舟。一个和谐家庭的稳定与和睦,其承受挫折程度,与灾难抗争的坚韧性,往往体现了家庭成员的精神境界。而家庭成员的这种精神往往影响邻里及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的正负反射点。
农垦建社区居民徐亚杰数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拉扯孩子、孝敬父母、邻里和睦团结,承受了惊人挫折,经受了巨大的磨难和压力,使众人看到了一颗善良而火热的心,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徐亚杰和丈夫都没有固定的工作,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孩子上学、老人吃药看病,她瘦弱的双肩承载了太多的担子。而五年前公公又因病瘫痪在床,使得这个家雪上加霜。刚开始的时候,婆婆受不了打击,病倒在床榻,丈夫外出打临工帮不上任何忙,孩子还小也需要照顾,她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夏天天热,过一阵就要给老公公翻个身,每一天要擦洗好几遍身子,才不至于起褥疮,就算再忙再累,她也坚持每一天推着公公出去晒太阳、按摩。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她每一天都要清洗被褥、脏衣脏裤,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没有一点异味。她没有什么高的追求,也没有什么奢侈的欲望,只想撑起这个家的整个天,让老人、丈夫和孩子少受点罪,再少受点罪;自己多苦点,再多苦点也无怨无悔。多少个含泪不眠的夜晚,思绪翻滚,但是她还是选取了坚守。邻里看在眼里,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家和万事兴,在她的影响下,孝敬老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农垦建社区和谐家庭建设的主旋律。
音律和谐,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家庭和谐,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谐家庭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佳境,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让我们以德治家,礼貌立家,知识兴家,勤劳富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使家成为永不消竭的力量源泉、情意绵绵的温暖港湾,让我们一齐努力,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尽职尽责,共同谱写家庭与社会双赢的时代凯歌!衷心的祝愿各位,家庭幸福,事事顺心。
朋友,你是希望下班回到家,就如同回到了一派春光明媚,夫妻情意绵绵的“桃花源”,还是希望坠入大事没有,小事吵个不休的“多瑙(恼)河”?是希望回到了鸟语花香,夫妻心心相印的“杏花村”,还是希望钻进了一触即发、硝烟弥漫的火药库?是希望回到平平安安、和睦相处的“平安里”,还是跌进夫妻之间爱答不理,闷声不语,冷战升级的“北冰洋”?我想既然选择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选择了神圣的婚烟殿堂,百分之百的朋友会选择“桃花源”、“杏花村”、“平安里”的,谁也不愿意看到家变成了多恼河、火药库、北冰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是,当今的社会现实不容乐观,诸多不和谐的音符笼罩着某些家庭,婚外恋、家庭暴力、家庭经济纠纷、夫妻感情不合、“第三者”插足等现象的频频发生,导致了许多家庭婚烟关系的破裂;不仅如此,更多的家庭还处于亚健康状态,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家庭矛盾却非常多,两口子就是凑合过日子,真正幸福的并不多。
到底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幸福家庭呢?我认为,家庭里面一定是有分工、有合作的,男人是中心、女人是核心。中心得保护核心、核心要支持中心。中心是本体,核心是灵魂。这两个“心”一定要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不能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那么要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家庭处处律动着幸福和谐的音符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评为“三明市五好文明家庭”的黄国华同志的一家。
黄国华同志全家共有12口人,上有一位90高龄的老母亲,下有众多晚辈,子孙四世同堂,他和他的妻子俞建英结婚37年来,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是优秀员工,而且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用传统美德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在工作上,他们廉洁治家,爱岗敬业,积极奉献。
俗话说得好:“妻贤夫祸少,子孝夫心宽”,两口子作为中共党员,能够常怀廉洁之心,把好家庭廉政关,算好家庭廉政帐。俞建英是原市社保公司财务科长,从事人事财务工作35年来,严格执行会计法,遵守财务制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曾两次获省先进工作者表彰、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黄国华同志分别担任过原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从事水利事业工作41年,勤勤恳恳,他所负责全市水政水资源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并且多次评为省级先进单位,他本人曾两次被评为部级先进个人、四次省级先进个人、五次市级优秀党员,是市直党工委党员示范岗人员。可以说,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生活上,他们赡养老人,争做子女的楷模。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人之行,莫大于孝”;说的是孝敬是所有美德的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和赡养老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俞建英是一对老人从小抱养培育成材的,婚后两口子就一直赡养着老人,他们经常对子女说:养父养母应该比亲身父母更要尊重。当养母72岁碰到车祸在家瘫痪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雇请保姆,俞建英和女儿轮流看护,不言烦不言累、悉心照料、无怨无悔,整整坚持了3年,直到老人安祥地离开了人世。在婆媳之间关系上,俞建英是又当婆婆、又当媳妇,由于公公早逝,她知道婆婆的孤独,除每月按时支付生活费外,每逢佳节都寄礼物,还经常打电话问候关心,通过聊天,知道婆婆的想法和需要,弥补老人内心的孤独。他们的外甥女武汉大学毕业考上荷兰研究生,寒暑假特地回国看望太姥姥,让她享受天伦之乐。
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共同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每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先是找一种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听听音乐、看看小说,直到思想冷静,才进行互相交流,求得问题妥善解决,决不把大小问题、矛盾隔夜处理。做到了家庭大事商量,小事不计较,各自发挥特长,如购置大宗电器由丈夫拍板,零星小事由妻子安排。每逢节假日,由子女安排各家轮流聚会、加餐,交流思想。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婆媳之间、连襟之间关系十分亲近。
在待人接物上,他们勤俭节约,邻里团结,热心助人。
由于人口众多,在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他们采取“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方法过日子。在邻里交往中都树立一种“远亲不如近邻”观念。俞建英是负责社会保险养老基金工作,此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一个重大养老制度改革,许多问题不为众人所知。她经常帮邻里办些业务,每次加工资都先告知那些退休的老人,整个街坊邻居都知道有个社保的老大姐。黄主任也是25幢的楼长,经常做打扫楼梯,安装过道灯泡等工作,热心履行楼长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