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彩5篇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彩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这不,我已经过了12个元宵节了。

在元宵节那天,我们家有个不变的习俗,就是早餐一定要吃汤圆。汤圆有煮的、炸的、蒸的。汤圆馅有黑芝麻、五仁、果脯、巧克力等等。而我们家只吃煮的黑芝麻或五仁馅的汤圆。中午,通常都吃炖菜,比如说酸菜炖排骨、小鸡炖蘑菇、鱼、泥鳅等。晚上则出去走一走,顺便吃一些路边小吃,有烤冷面、炸串、豆干、臭豆腐……光是想想我都会流口水。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就会出去看烟花。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烟花。烟花有红色的,旁边有黄色点缀,还有绿色的是用金色装点其间。但这些我都不大喜欢,我喜欢的是秀丽的金色烟花,中间和四周还用黄色和红色做装饰。看到这么美丽的烟花,我不禁感叹:烟花为了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美丽的色彩。看到这么美丽的烟花,我按奈不住了,于是买了“摇摇花”玩。“刺啦”一声,烟花亮了,火星不断地向下掉,向左划半圈,再向右划半圈,一个爱心便出来了。烟花也玩够了,那就要看看那些路边摊里都有什么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卖小玩意儿的路边摊。每次我都会买一些头饰,比如说带变色灯的花环、猫耳朵发夹或是一些可爱的小挂件。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些好吃的。有我爱吃的棉花糖、糖葫芦、烤冷面,还有毛蛋、烤串、手抓饼等。

烟花一停,元宵节也就要过去了,真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呀!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2

中秋和洛阳邂逅

常馨羽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与我的家乡—洛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最早见于《周礼》的“中秋”一词,就始于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时。洛阳与中秋节已相识千年,如今的邂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家中秋祭月时,老月饼和瓜果是不能少的。中秋节前,正是各种瓜果成熟之时,孟津梨、伊川枣、偃师葡萄、洛宁苹果、宜阳柿子等行销洛阳,丰富洛阳的节日市场。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带着我去市场采购,还会带我去参观卖老月饼的店里是如何制作月饼的:他们用面粉做皮,包上白糖、芝麻、桂花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然后在锅内烙制。这就是洛阳的传统月饼。

中秋节晚上,明月高升之时,爷爷代领全家在露台的桌子上摆上买来的瓜果和老月饼,然后郑重其事地向月神行礼,礼毕后,爷爷将月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会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月饼,奶奶会用香炉焚香上供,虔诚祈福。我问爷爷奶奶:“为啥要拜月?”奶奶耐心地告诉我:“月神嫦娥又被尊称为牡丹花神,传说八月十五晚上是她下凡种花之日。因此,这天被称为牡丹的生日,晚上拜月,寄托了洛阳人盼望花开天下、富贵吉祥的愿望。”我一边赏月,一边听着奶奶讲着这美丽的传说。

中秋节是我们洛阳最有人情味的节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赏明月,共食一块月饼,成了千古不变的主题。即便不能团聚,那也要面向明月,倾诉心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的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400字 篇3

春节是我们农历的新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是祭祖和行彩桥。

祭祖是在除夕日与初一日对祖先的祭拜,意义重大!需要准备的食材有鸡、鸭、鹅、鱼、水果、饼干、菜、粿肉等,桌子上要摆12个茶杯和12个酒杯和筷子,在杯里倒上茶和酒,煮好米饭。接着把香炉放在桌子前方,在香炉旁摆上蜡烛,最后摆上祭祖用的纸钱,就可以祭拜祖先了。在祭拜时,要先向祖先祈求,可以祈求新年平平安安,工作顺利,孩子学习进步等。等到香烟烧完,就把米饭端上来放在桌上,然后把纸钱烧掉。烧完后再跪下拜一次祖先,这就是祭祖的完整仪式。

正月十一,正是行彩桥的日子。路上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吃食店铺的美食应有尽有,独具特色。街上人山人海,人们熙来攘往,摩肩接踵地来来往往。老人常说“摸石狮,不同部位有不同意义。所以老妈赶紧带我挤到石狮旁边,说:“摸狮头,富雅贤。”我知道这是我妈妈对我美好的期待,希望我将来能够过上好生活。

怎么样呢?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很有趣呢?如果你有时间就来我们揭阳榕城体验体验吧!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4

家乡的元宵节

魏艺涵

我的家乡洛阳,过元宵节没有一家一户的灯是不亮的,熬夜到十一二点,那都是常事。

不过,要说起元宵节的起源,还是从汉朝的时候说起吧。

相传,汉武帝的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姑娘”,此姑娘长得十分漂亮,可她因长年幽于宫中,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大臣东方朔见她这副模样,决定帮助她。于是他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想要逃过劫难,必须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那天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大臣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了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节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啦!在我们家,每次团汤圆的时候,奶奶负责和面,当然,一定要用糯米面和;妈妈和姑姑来拌馅儿,黑芝麻馅儿的、豆沙馅儿的、枣泥馅儿的等等无所不有;而我们小孩儿,就来团汤圆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一点糯米面揉成一个小球,把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馅儿填进去,最后封口,是不是听着挺简单的?是呀!每次我、大哥还有妹妹都能团得十全十美,就是三哥的汤圆总弄不好,汤圆一经他手,都畸形了。做好以后,端上餐桌,它们的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五花马门的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吃起来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甜滋滋的、软绵绵的,就连嘴里吐出来的气里也仿佛带了一丝芝麻香。

吃完汤圆,我们就该赏花灯了。我们一般在第二天晚上赏花灯。花灯各式各样,有的一律是普通的球形,有的清一色是走马灯形状的,有的都是纱灯,可热闹了,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走在人群中,望着头上的花灯,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姿态万千,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真是目不暇接!

元宵节就是这样,我们虽然在城市中,可也像农村一样,而且过得十分热闹。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600字 篇5

春节是咱们中国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说起春节的习俗啊,那可是太多了,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贴对联,因为今年我家的对联,就是我和爸爸一起贴的!

下午,爸爸一手扛着梯子,一手拿着几幅对联和一个胶布,来到家门口,只见爸爸先把梯子靠在墙上,如一只猴子利索地一步一步爬到高处,把旧对联小心地撕下来,露出光滑如新的墙壁。接着,便将新对联整齐地铺开,一点点地在墙上移动位置,移正后,再用力将它按在墙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胶布贴好,最后将对联一遍遍摩平,一张端端正正的对联便呈现在我面前。

我看得手痒痒了,便自告奋勇地对爸爸说:“下一张我来贴!”爸爸看我那自信的模样,说:“你看,这幅对联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呢?”我随便指了个,爸爸笑着说:“贴对联可不是那么容易哦!贴春联可是有讲究的呢!”于是爸爸跟我讲了春联如何区分上下联,哪种春联应该贴在哪里,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还有这么多讲究呀!

我立刻就开工,奈何个子不够,只能贴低一点的地方。我颤颤巍巍地把铺开的对联移动到墙上,一手将胶带胡乱地贴上,贴好后,刚想欣赏自己的“杰作”,却发现自己竟然把对联贴歪了!歪歪扭扭,皱皱巴巴的,哎呀,这可不行,这时,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好主意,把新对联按旧对联的痕迹贴,不就正了吗!说干就干!我用这个方法试了一次,果然成功了,看着端端正正的对联,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经过我和爸爸一下午的努力,终于把对联贴好了,看着崭新的对联,红通通的灯笼,栩栩如生的年画,处处都洋溢着过年那喜庆、欢乐的味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