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世界传统医药日演讲稿(精选13篇)
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要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目前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
江苏道地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据悉,薄荷的中国专利共申报有16件,国内申报有8件,国外申报为8件。尽管在专利数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
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上述列举的专利问题之外,还包括商标、商业秘密、行政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保护十分重要。药品商标不仅是商品和企业的象征,还可以作为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注册商标对于企业创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同仁堂、达仁堂等知名商标,在消费者与同行中都有良好的声誉。但我国许多中药企业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品牌流失严重,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普遍存在。
除了上述问题外,中西医文化差距,比如:中医的“阴虚”等术语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误解,比如:关木通等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肾病”令许多国外舆论对中药存有偏见等,均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仍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有一天中医药将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在我国,作为传统医药的中草药、中成药,不仅是当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象征。但是在我市很多年轻人心中,有病看西医吃西药成为治疗首选,只有部分中老年人对中药情有独钟。
“西药治病、中药养生”,在很多人看来,中药只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在疾病治疗方面,西药才是绝对的“主力”。连日来,我们通过对我市老中青三类人群的调查了解到,有病首选看中医、服中药的市民不足三成。部分市民难以认同中医治病理念,认为中医药治疗上过于玄乎,且不如西药见效快。
有人说中医讲究全面治疗,治疗效果缓慢。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套治疗理论未免有些落后,中医固然有用,但检查手段、用药理念却一直没有太大的革新。反观西医,各种仪器、检查手段、药物层出不穷,治病还是得西医。
中医药已在我国传承几千年,这种传承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并不是西医带来的冲击,而是来源于市民缺乏对中医药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中医始终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加上目前对中医药宣传力度不够,中医人才出现断层,使中医药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
近年来有关西药副作用的报道层出不穷,西药只能通过加大剂量来达到治疗目的,而一些疾病本身的细菌或病毒则存在进化的可能,当药品的剂量大于人体耐受程度时,就会出现药品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副作用小,它本身采用的就是一种生物(植物),且通过胃、肠道吸收,有效成分不易丧失。中医和西医其实各有优势,不能极端地认为中医好过西医,或者西医胜过中医。
近年来认可中医药的市民开始逐渐增多。不过,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由于中医理论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经验的积累,较为枯燥无味,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学中医,以至于传统中医学逐渐没落。希望国家能够真正重视中医学的发展,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学习中医学,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吗?我猜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经走过24个年头了。其实不仅我们普通人不知道,就连许多中医药的从业者、专家也都并不了解。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似乎正在渐渐走向衰落。然而我们的“传家宝”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吗?
近些年,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功效逐渐走向世界。“自然疗法”“绿色疗法”等特色、以及“预防胜于治疗”“治未病”等观念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认同。在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针灸尤其受到欢迎,很多国家甚至出现了“针灸热”。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治疗43种疾病进行推广,更进一步促进了针灸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xx年,美国大概有针灸师2万人,全美有40多所针灸学校。又如据德国一项民意调查,70.4%的德国病人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其中31%的患者已经接受过中医的治疗,而且大部分人对疗效十分满意。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受限于各种因素,中医药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其科学性饱受质疑。它本身是一门经验性的学问,中医的诊断和描述往往又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中药的成分不明确、疗效和作用机理难以阐明……现代人处处讲究“科学”,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当然也绝不能含糊,中医的这些问题是人们所难以接受的。
另外,中医药在运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仍有待加强,其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同时,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法律地位有待加强。此外,目前还没有传统医药国际标准,这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优势的发挥。
这些年我们常说“民族复兴”、谈“中国梦”,到底我们应该复兴什么?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大的图景我们可能难以构筑,但是像传统中医药这些具体的项目,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换言之,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我们应该复兴的东西。而只有当我们了解它、深刻理解它,才会主动地去保护它、传承它、发展它。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法律界正加快建设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制度,为知识创新提供坚实的土壤;20世纪50年代后,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加速了中医药教材统一编写和学科体系的规范建设;医学界不断探索“中西结合”的理念和方法,以激发传统医药学的新活力;同仁堂等中药行业老字号也在向世界输出着中医药的品牌……
祖先们跨越千百年,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带给后代们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生命的健康和长寿,就回馈这份恩情而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展这份“传家宝”?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吗?我猜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经走过24个年头了。其实不仅我们普通人不知道,就连许多中医药的从业者、专家也都并不了解。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似乎正在渐渐走向衰落。然而我们的“传家宝”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吗?
近些年,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功效逐渐走向世界。“自然疗法”“绿色疗法”等特色、以及“预防胜于治疗”“治未病”等观念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认同。在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针灸尤其受到欢迎,很多国家甚至出现了“针灸热”。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治疗43种疾病进行推广,更进一步促进了针灸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xx年,美国大概有针灸师2万人,全美有40多所针灸学校。又如据德国一项民意调查,70.4%的德国病人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其中31%的患者已经接受过中医的治疗,而且大部分人对疗效十分满意。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受限于各种因素,中医药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其科学性饱受质疑。它本身是一门经验性的学问,中医的诊断和描述往往又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中药的成分不明确、疗效和作用机理难以阐明……现代人处处讲究“科学”,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当然也绝不能含糊,中医的这些问题是人们所难以接受的。
另外,中医药在运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仍有待加强,其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同时,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法律地位有待加强。此外,目前还没有传统医药国际标准,这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优势的发挥。
这些年我们常说“民族复兴”、谈“中国梦”,到底我们应该复兴什么?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大的图景我们可能难以构筑,但是像传统中医药这些具体的项目,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换言之,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我们应该复兴的东西。而只有当我们了解它、深刻理解它,才会主动地去保护它、传承它、发展它。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法律界正加快建设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制度,为知识创新提供坚实的土壤;20世纪50年代后,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加速了中医药教材统一编写和学科体系的规范建设;医学界不断探索“中西结合”的理念和方法,以激发传统医药学的新活力;同仁堂等中药行业老字号也在向世界输出着中医药的品牌……
祖先们跨越千百年,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带给后代们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生命的健康和长寿,就回馈这份恩情而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展这份“传家宝”?
近年来,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正为全世界所关注,众人瞩目之下,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也愈发凸显为焦点问题。
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中医药的标准化取得了一些进展。近年来,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对应,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是国际医药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新时代里日渐迸发出新的光彩。目前,我国中药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医药和其它传统医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传统医药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在我国,作为传统医药的中草药、中成药,不仅是当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象征。但是在我市很多年轻人心中,有病看西医吃西药成为治疗首选,只有部分中老年人对中药情有独钟。
“西药治病、中药养生”,在很多人看来,中药只能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在疾病治疗方面,西药才是绝对的“主力”。连日来,我们通过对我市老中青三类人群的调查了解到,有病首选看中医、服中药的市民不足三成。部分市民难以认同中医治病理念,认为中医药治疗上过于玄乎,且不如西药见效快。
有人说中医讲究全面治疗,治疗效果缓慢。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套治疗理论未免有些落后,中医固然有用,但检查手段、用药理念却一直没有太大的革新。反观西医,各种仪器、检查手段、药物层出不穷,治病还是得西医。
中医药已在我国传承几千年,这种传承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并不是西医带来的冲击,而是来源于市民缺乏对中医药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中医始终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加上目前对中医药宣传力度不够,中医人才出现断层,使中医药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
近年来有关西药副作用的报道层出不穷,西药只能通过加大剂量来达到治疗目的,而一些疾病本身的细菌或病毒则存在进化的可能,当药品的剂量大于人体耐受程度时,就会出现药品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副作用小,它本身采用的就是一种生物(植物),且通过胃、肠道吸收,有效成分不易丧失。中医和西医其实各有优势,不能极端地认为中医好过西医,或者西医胜过中医。
近年来认可中医药的市民开始逐渐增多。不过,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由于中医理论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经验的积累,较为枯燥无味,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学中医,以至于传统中医学逐渐没落。希望国家能够真正重视中医学的发展,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学习中医学,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要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目前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
江苏道地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据悉,薄荷的中国专利共申报有16件,国内申报有8件,国外申报为8件。尽管在专利数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
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上述列举的专利问题之外,还包括商标、商业秘密、行政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保护十分重要。药品商标不仅是商品和企业的象征,还可以作为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注册商标对于企业创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同仁堂、达仁堂等知名商标,在消费者与同行中都有良好的声誉。但我国许多中药企业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品牌流失严重,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普遍存在。
除了上述问题外,中西医文化差距,比如:中医的“阴虚”等术语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误解,比如:关木通等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肾病”令许多国外舆论对中药存有偏见等,均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仍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有一天中医药将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然而,不管是学中医的内行人,还是不懂中医的外行人,都对这个节日颇感陌生。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让世界瞩目,可是目前的中医药却面临着难以生存、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古代宫廷的养生之道”……如今,打开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有着“中医养生”的链接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在一些老中医眼里,传统的中医文化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
日渐式微的中医文化还体现在应用领域。不管是在医院还是药房,医疗器械和药物都是以西医为主。许多中医感叹,西医的强势让纯中医很难生存,许多人都是因为西医不管用才来找中医,大多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网上的养生之道也是看的多,学的少。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悠悠五千年,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和独一无二的传统技艺。这些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是独一无二的个性标签,如果失去了这些精气神,抽离过去千百年的积淀,国家也就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和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而不是被同化,需要我们借助“世界传统医药日”这样的节日提升公众的文化记忆和认同,更离不开国家和政府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但愿“世界传统医药日”能唤起更多人守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别让传统文化丢了传人,别让中国的传统特色失了颜色。
现在一提到“老中医”,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广告:骗钱的;一提到“中药”,就觉得是老古董们用来养生延寿的,年轻人根本用不着;一提到“中医疗法”,就想到了针灸:“不明觉厉”,却只是出现在古装剧里。
不得不说,现在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待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深知传统中医药是“传家宝”,是老祖宗们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它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些年,随着西方医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我们更加对它不闻不问了。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吗?我猜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经走过24个年头了。其实不仅我们普通人不知道,就连许多中医药的从业者、专家也都并不了解。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似乎正在渐渐走向衰落。然而我们的“传家宝”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吗?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屠呦呦是怎么说的——
去年屠呦呦在获得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她也曾经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生药学专业,是因为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事实上,虽然当今社会冒充“老中医”行骗牟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无法否认,传统中医药蕴藏着巨大的智慧。
之所以说中医药学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不仅因为它的一些具体疗法、药方功效显著,更因为它的一些独特的理念至今深入人心。
举个例子,中医强调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按照中医的说法,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太过,或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都会引起疾病。我们平时说得最多的“怒伤肝”也是这其中的道理。
此外,中医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草纲目·序言》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体现了中医药“仁”的理念,等等。
细细一想,这些理念放于今天,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智慧?中医药看似古老而遥远,其实就在身边。
中医药在许多现代疾病的防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许多难治的重大疾病(如癌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某一治疗阶段运用中医药辩证论治,往往能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或减少复发以提高远期疗效。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药防治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等等实例也再次证明,传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人民最好的礼物。
今天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这个被人们遗忘的日子显得异常安静,就连平日里对中医争论不休的网友似乎都忘记了它的存在。其实,外界永远都在争论的这些永远也没有结果的“大问题”,都能在陈主任看病的一点一滴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抑制,控制,替代。”西医有着自己完整的诊疗规范。疼了,可以麻痹神经抑制痛感;血压高了,可以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得了糖尿病,那就用胰岛素替代胰腺的分泌。所以,西医治的是人的病。
而中医看病则有很大不同,它是针对病的人。王阿姨患过敏性哮喘七八年了,每次发病也吃了不少抑制免疫的西药,但仍有间断发作,就好像人们说的,“疗效快,但不治本。”陈志刚在问诊把脉时发现,王阿姨平时几乎不出汗,还常有口干、心烦、大便干燥、喜冷恶热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说明里面的热以及炎性反应,是因为不出汗的表闭以及大便不通畅的里实所致。由于机体能力的限制,人体想出汗却出不来,想通便却通不开,于是内热不安。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他的热和汗发出来,顺应人体自身的抗病趋势,在体表和体内打开一条疏解通路,郁热得以宣散,病自然就好了。”
“就像把小兔子关在笼子里,它不停地蹦跶,想出来,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它出来。出来了,就不蹦跶了。”在他看来,中医不但要对病,更要对人。治人,才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中医很神奇,但总有那么一些“大师”让中医变得很离奇;还有一些年轻人不信中医,总觉得中医抽象得太离奇,就像抓不住脉络的“玄学”。“中医看病有一套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理论模型,它跟现代医学明确的概念相比,确实比较模糊,好像解释不清楚,这也就容易造成一些披着中医外衣的人浑水摸鱼。”陈志刚主任说,但是,虽然模糊,中医诊治依然有一定的依据,并不是随便使用的。而且,能否恰到好处的掌握这种规范,与年龄无关。
中医治病,就是讲究整体的观念。病人的每一个主诉都是人身体状态反应出的一方面,想治疗有效,就不能只抓单一表现,要从整体体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样的过敏性紫癜,有的人体热无汗,喜冷恶热;有的人疲乏无力、恶风怕冷。紫癜之外,其他症状的表现更能说明疾病的性质,由于这些疾病外的症状不同,总结出来的阴阳属性就不同,他给病人用的药方自然就不同。也是这个原因,那些因焦虑、抑郁来看病的患者,在治好心理疾病的同时,一身的毛病也都能慢慢地消失了。
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要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目前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
江苏道地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据悉,薄荷的中国专利共申报有16件,国内申报有8件,国外申报为8件。尽管在专利数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
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上述列举的专利问题之外,还包括商标、商业秘密、行政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保护十分重要。药品商标不仅是商品和企业的象征,还可以作为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注册商标对于企业创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同仁堂、达仁堂等知名商标,在消费者与同行中都有良好的声誉。但我国许多中药企业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品牌流失严重,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普遍存在。
除了上述问题外,中西医文化差距,比如:中医的“阴虚”等术语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误解,比如:关木通等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肾病”令许多国外舆论对中药存有偏见等,均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仍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有一天中医药将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近年来,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正为全世界所关注,众人瞩目之下,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也愈发凸显为焦点问题。
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中医药的标准化取得了一些进展。近年来,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对应,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是国际医药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新时代里日渐迸发出新的光彩。目前,我国中药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医药和其它传统医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传统医药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现在一提到“老中医”,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广告:骗钱的;一提到“中药”,就觉得是老古董们用来养生延寿的,年轻人根本用不着;一提到“中医疗法”,就想到了针灸:“不明觉厉”,却只是出现在古装剧里。
不得不说,现在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待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深知传统中医药是“传家宝”,是老祖宗们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它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些年,随着西方医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我们更加对它不闻不问了。
你知道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吗?我猜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它已经走过24个年头了。其实不仅我们普通人不知道,就连许多中医药的从业者、专家也都并不了解。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似乎正在渐渐走向衰落。然而我们的“传家宝”就真的只是“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吗?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屠呦呦是怎么说的——
去年屠呦呦在获得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她也曾经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生药学专业,是因为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事实上,虽然当今社会冒充“老中医”行骗牟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无法否认,传统中医药蕴藏着巨大的智慧。
之所以说中医药学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不仅因为它的一些具体疗法、药方功效显著,更因为它的一些独特的理念至今深入人心。
举个例子,中医强调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按照中医的说法,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太过,或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都会引起疾病。我们平时说得最多的“怒伤肝”也是这其中的道理。
此外,中医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草纲目·序言》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体现了中医药“仁”的理念,等等。
细细一想,这些理念放于今天,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智慧?中医药看似古老而遥远,其实就在身边。
中医药在许多现代疾病的防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许多难治的重大疾病(如癌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某一治疗阶段运用中医药辩证论治,往往能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或减少复发以提高远期疗效。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药防治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等等实例也再次证明,传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人民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