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动人演讲稿(汇编3篇)

教师动人演讲稿(精选3篇)

教师动人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滑县博文学校的校长贾天霄。博文学校位于桑村乡,创办于20xx年,是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164人,教职工90余人。

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培养自主管理习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博文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创办农村优质学校,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优质不仅仅指条件优、成绩优,还包含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校为学生创造各种平台和机会,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接下来,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好自管自律。

学生会、班级岗位负责制、学生个人量化考核积分制是我们在学生自管自律方面采用的方法。对学生会和班级岗位负责制大家都很了解,也有很多学校在用,今天我就不再详说。我想重点说一下我校的学生个人量化考核积分制。

到了学期末,每个学校都会评选优秀学生,小学的优秀学生大部分都是老师定的。我们学校的优秀学生不是班主任选的,也不是同学们投票选的,是通过每班的《学生量化考核积分表》产生出来的。我们抓住孩子争强好胜、热爱荣誉的特点,利用“量化考核积分制”调动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学校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四方面制定了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简单、操作性强的学生综合评定细则。让同学们分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做得好的加分,不该做或做得不好的就要扣分。再把学生分成6人小组,每组有组长和监督员,小组长负责扣分,监督员进行监督,全组成员共同参与,互相督促。这是学生在进行检查。每学期开学初,每人100分的基础分,每月汇总,扣了几分,加了几分,还剩多少分,在班级排名多少,一目了然。到了学期末,量化考核积分高的学生就是本学期的优秀学生。孩子们为了能当优秀学生发奖状,就会在各方面努力做到更好,想办法提高量化积分。大家都这么去想,去做,“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风自然形成。这一办法的最大好处是不再只追求考分的高低,对学生的评价也更科学更全面,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让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参与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有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三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不讲。小组长能带领大家学会的老师不讲。优秀学生能代替老师讲的老师不讲。

② 作业互改互纠。学生们的作业写完以后,先自查,自查过后同桌互相检查,然后由小组长进行批改,批改完以后自己订正,不懂的向一帮一的小老师请教。作文还采用了同年级班级之间互评互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天份、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养成了“善学、乐学、勤学、博学”的好习惯。

三、以生活为训练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成长,缺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训练,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从学生入校开始,我们的生活老师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洗头发,直到孩子学会为止。每逢周末,我们布置“帮家长做家务”的实践作业内容,并要求拍摄照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对能积极参加劳动、做家务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劳动的品质,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为主导,拓展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

“空间有多大,孩子的发展就有多大”。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社团活动,拓展孩子们自我教育的空间。

1、 特色课程。一是“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读什么书、开展什么活动,都让学生们商议决定。二是我们的“新闻课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晚7点整,我校师生一起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看完以后,写新闻记录和观后感,我们的新闻记录本,这是孩子们的新闻记录。还要用用自己的语言说新闻内容。我们的新闻课程让学生增长了见闻,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国家大事和世界动态,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三是生本课程的开展。结合学生意见和喜好,每年级一个主题,本学年课程的安排:一年级:折纸;二年级:手工制作;三年级:剪纸;四年级:呼啦圈;五年级:棋艺;六年级:腰鼓。以生为本,全员参与。

2、 社团活动

舞蹈社团、葫芦丝社团、鼓号队、美术社团、篮球社团、红领巾广播站……都是结合孩子们的喜好和特长,由孩子们自愿选择参加。

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还给他们提供了展示、交流、促进、提高的平台。

通过以上具体的方法,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氛围,孩子们拥有了自律、自主、自信、自强的宝贵品质。

各位领导,校长朋友们!教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主宰着未来。国家的未来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让每个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最好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快乐,是博文永远不变的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创办农村优质教育”的初心,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茁壮成长,成就精彩人生!

谢谢大家的聆听,恳请批评指正!

教师动人演讲稿 篇2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的颂歌》!

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坛,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周遭的人给了我更多的关于师德的诠释和教诲,我便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领导告诉我,师德就是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同事告诉我,师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帮互助;

一届一届的亲若朋友,宛若亲人的学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他们的是是非非、评评论论,用他们在与你交往中的点点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诉我,师德就是真诚相待,公平视之,用爱心、细心、耐心拉近距离,指引方向,召唤迷途的羔羊,唤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而现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同事、与社会中诸般人的交往;阅读了太多太多有关教育、有关教学、有关教师、有关师德的报刊杂志、论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关于学科教学、学科教育、职业愿景、动力、职责、操守等等。在这太多太多的经历、太多太多的阅读、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让我对教师、对师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进一层的体会和理解。

师德,她从苦苦构想执教思路,终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来,带着疲劳却一袭芳香,醉人!

师德,她从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洒脱中款款走来,痴迷于课堂的高效教学的追寻,快意!

师德,她从课下和学生促膝谈心、释疑解惑、坦诚相待、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来,带着点点滴滴情感的积淀,诱人!

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怀;

举不尽,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师德,她融进了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她体现于为师之人的方方面面。

师德,她宛若《诗经》中情感的追寻,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神圣!

师德,她宛若《离骚》中屈原的一声长叹,指引的是一种理想的情怀!

师德,她宛若《史记》中司马迁的坚守,告诉我拉的是一种担当与承受!

其实,她更像标点中的省略号,需要我们用一腔热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劳、永恒的执著、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寻、实际的践行来填充这座人生的、为师的丰碑;来演绎、诠释这场自我的、为师的角逐!

谢谢大家!

教师动人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提起教育、教学,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对此,我有所领悟:一位眼中有光、灵魂有爱,手握戒尺、心怀敬畏的老师会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公正与善良,真挚与光芒会在学生清澈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教育,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教师,我所选择的崇高职业;育人,我所承载的终身使命;师爱,我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师爱是一抹如童话般干净而温暖的阳光,洋溢着简单却完美的幸福。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那一群群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带着情怀,像接纳阳光一样去接纳每一个学生,做一个眼中有光,灵魂有爱,手握戒尺,心怀敬畏的老师。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

很多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知识渊博、课堂精彩、气氛活跃、学生表现的机会多、说话带劲、充满激情、教学有自己的,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当然还得眼中有光,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要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更重要的是悦纳学生,对所有的学生都持有平等关爱的态度,用同等欣赏的眼光来对待他们。李镇西老师说:“教育者应该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用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的语言表达他那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他们才会信任我们,才会亲近我们。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老师是学生们梦想的启迪者,亦是人生的指路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学生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身教”无痕。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有情,对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和行为,这种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但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以成为教育好学生的能手。作为老师,一定要全身心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用自己爱的.火种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心灵的土壤去培养学生的心灵。

悦纳学生,才能正视学生的差异,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个体,才能把差异当做教育中的一种财富和底蕴,才能允许他们犯错误,视他们的缺点为成长、发展的生长点,不苛责,不抱怨,对他们始终充满着宽容和期待。

教育是人生修炼,是度人度己。表面上看,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根本上却是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一场人生修炼。

教育好学生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要让自己的职业生命不断增值,我们做教师的,对教育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学生和自己的职业。自尊者,人尊之;自爱者,人爱之。卓越的老师都是把教育当成“命业”,都是有光的行者和思者,以生命在场的姿态,唤醒、点化和润泽着生命。

教育,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教育信仰和梦想。教育,是爱的事业,让我们做眼中有光,灵魂有爱,手握戒尺,心怀敬畏的老师,保持自己的阳光心态,把爱的气息弥散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绽放。

我只管去爱我的教育,用最干净的美好去做艰难而又美好的教育,珍惜大好时光,努力过好每一天,成长路上,笔直前行,阳光灿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