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观后感优秀13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13篇《上学路上》观后感,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1

我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替我们交的,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王英上学的学杂费是她自我经过劳动换来的。

故事讲了:在一个山村里,有一所学校。这天,是学期的最终一天,教师宣布:“下学期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王英的朋友三花因家中没钱,无法再上学,只能出嫁。而此刻王英家中还有大瓜、二瓜两弟弟,家里再也拿不出钱让王英去上学了,可妈妈对王英说,你能够自我赚钱去上学。

王英走上了赚钱的道路。

王英把自家的十个鸡蛋,取出来后卖了,共挣了两块五。又从一个小男孩的手中用一块五买了一只笔,又卖了五块钱,此刻王英的手里已经有了六块钱,她听说能够坐车出摘枸杞,就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刚上车就被车主赶了下来,要收十块钱的车费,王英哪有那么多钱啊,只能下车回家了。

在此之后,王英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只羊,用五元钱做了押金,花八十元买了那只羊羔,卖羊人告诉王英,等长大一个拳头大小,就能卖一百元。

王英在家中时间不多,哪有时间照顾小羊啊!只好让两个弟弟每人去山上打草,可那两个弟弟那么懒,那肯去啊!王英没法,只好买了一盒糖。大瓜、二瓜吃了糖,才去割草的。

可干了没几天,两弟兄就干够了,就把王英量半身长的木枝割断了一拳头,这可害了王英,当天就卖了,可也只得了八十五块钱。

最终,王英攒够了十元钱,坐上车去摘枸杞,好不容易攒够了学杂费二十四块八,最终能够去上学了。

我们此刻的孩子,学杂费、学费都是家长出的,完全感受不到挣钱的辛苦。二十四块八在我们的想像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在王英她们眼中是上学与不上学的差距,这些钱来之不易啊!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电影,是方刚亮导演的《上学路上》。

故事发生在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这里被称为全国“贫困之冠”,本片的主人公王燕是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她的年纪和我差不多。她就生活在这样贫困的小山村。王燕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妈妈在村子里做一些粗活 ,还有两个调皮的弟弟。学校放暑假了,老师宣布了下学期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元五角,可是王燕家交不起。但是她特别想上学,于是她决定自己去打工赚钱!王燕想尽了各种办法,买羊、喂羊,卖羊,卖鸡蛋,攒足了去山里采枸杞的路费,最终把学费凑够了,“我又可以上学了!”她高兴地喊着。在开学的那一天及时赶到了学校,交了学费。在电影里我还知道了在贫困地区,王燕和她的同学们得到了“希望工程”的帮助。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3

昨天,学校带我们看了《上学路上》这部电影。

《上学路上》主要讲了一个农村小姑娘因为家里太穷,开学交不起学费,就上不成学了。可是她很想上学,所以她就做了许多事情。她先去卖鸡蛋,又卖了一枝笔,后来又喂了一只小羊,养大卖羊挣钱等等事情,最后终于可以上学了。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很惭愧,我的条件比她好几倍,我从来不会为学费发愁,平时还有不少零花钱,我也从来没想过还有这么没钱上学的孩子。想到他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平时总是贪玩,从来没有主动学习过,为此让妈妈没少生气,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总是提不高。

从现在开始,我不乱花钱,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长大后,一定做一个有用的人,如果我有很多钱,我一定要把钱捐给没钱的孩子,让他们上起学。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4

看完电影《走路上学》,我没有像许许多多的饱含同情心的人们一样眼泪乱飞,我也没有觉得主人公的生活有多么的可怜,请读者先不要骂我,静心下来看完再批判也不迟。

电影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傈僳族姐弟俩—娜香和瓦娃,姐姐为了到对面去上学,不得不每天溜索过江。弟弟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呆在家里。后来姐姐溜索弟弟送新鞋,途中鞋子差点跌落江中,姐姐反身抓鞋子失手跌入滔滔的江水中,再也没有回来,弟弟瓦娃从此沉默无语,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直到后来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桥,瓦娃终于可以走路去上学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我震撼于怒江两岸绮丽的风光,我震撼于娜香与瓦娃那种可以换命的姐弟情谊。我渴望有一份那样的爱,渴望有一个哥哥姐姐或者一个弟弟妹妹,而不是像现在那么孤单,我渴望在那种淳朴、真挚的生活里纯净着自己灵魂。

世界是纷繁多姿的,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经历,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精彩。我认为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一个永远成功的人不会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成功。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娜香和瓦娃值得同情,让人可怜,我不这样认为。至少他们能守候在自己的故乡,守候那些山山水水,守候那一份牵挂和付出。而我们,我们这些移民迁徙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像一片没有根的浮萍,在人海中漂浮着;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没有了兄弟姐妹,有的没有姨妈舅舅,没有叔叔伯伯,就这样成长着。回到祖居地我们成了外乡人,生活在广东我们成了北方人。我们的父母辈在艰难中奋斗,而我们在无奈中孤单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要苛求世界为你改变,也不要轻易的去改变世界。

到底谁装典了谁的梦?到底谁同情了谁的眼泪?到底谁羡慕了谁的幸福?到底谁苦了谁的生活?到底谁错过了谁的错?

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出生在大楼山下,那里有着自己的祖先和族类,那里说着先辈们的语言,那里有着鸡犬相闻,你来我往的村落。

到底谁收留了谁?到底谁爱了谁?到底谁又欠了谁?一个人看着镜子,忍不住问:“whocareyou??”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5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走路上学》,看完之后,感触良多。

电影发生在云南福贡县马吉乡,主角瓦娃是一个七岁的傈僳族的孩子,奶奶因病卧床不起,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独自一人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打理田里和家里的大小事情。他除了姐姐娜香之外,只有一条叫明明的`狗陪着他玩。

瓦娃羡慕姐姐能够溜索过江去读书,但因妈妈一次不明原因而差点坠江,从此,便不让瓦娃溜索,妈妈要瓦娃等外出的爸爸回来后一起陪同瓦娃才能溜索,可瓦娃不听却悄悄地溜到了江对面,他来到学校多次偷看被聂老师发现,一次家访,妈妈得知后大发脾气,瓦娃答应妈妈,只要把姐姐得到的红雨鞋给他,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鞋给了姐姐。后来,娜香又得到了一双新鞋。急着给瓦娃送去,却一时失手而坠入江中,活生生给淹死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娃娃从此不再说话。

几个月后的一天里,一坐爱心桥建成了,瓦娃踏上了桥仿佛看见了他和姐姐,在初春里,两人一起走向那座通往希望的桥。

瓦娃七岁,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却被困在一寸之地,无法看到大千世界,他的姐姐娜香为了上学,每天都靠一根尼龙绳、一个自制的滑轮,从200米的钢索上滑过日夜奔腾的怒江,去对面的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生死一线,一个疏忽就能让她失去生命,她太喜欢读书了,但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娜香为了读书得到知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瓦娃是幸运的,因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伸出来一双双手,献出了他们的爱心,建起了一座桥,让那里的孩子终于能够走路上学了,也许一座桥对于别人来说仿佛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那群渴望读书,渴望得到知识的滋润的孩子,却如大雪中的碳火,沙漠中的甘露。但愿能有更多这样的希望之桥,让那些人处在贫困边缘的孩子得到物质的满足,心灵的慰箱,让娜香的故事不再发生,让千千万万的瓦娃能无忧无虑地举着童年的红风车,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影片结束我哭了,为娜香悲惨的命运而哭,为生命的不公而哭,也为这个世界的大美和大爱而感动。但愿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摆脱这片苦海,站在这个世界,拥有属于他们的快乐。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6

这天下午带女儿看了电影《上学路上》。故事的主人公王燕生活在大西北的一个贫困家庭。学校放暑假那天,王老师告诉大家,开学的时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块八毛钱的学杂费上来。十二岁的王燕三姐弟上学,七十多块钱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不是一个小数字。妈妈告诉她,为了保证两个弟弟上学,下个学期她不要再去上学了。生活在一片漫漫黄土地上的王燕,只有透过自我的聪明和努力,在暑假里把自我下个学期的学杂费挣出来才不会失学。

王燕从十个鸡蛋开始了她艰难而富有想象力的积累"财富”的过程。她把这十个鸡蛋拿到集上换回了三块钱。当妈ma逼她前去相亲的时候,她从前来相亲的男孩那儿用这笔钱买到了一支漂亮的笔。在老师那儿,这支笔卖到了五块钱,她又拿这五块钱到集上赊了一只小羊,把养大的小羊卖掉以后,她挣到了去枸杞园的路费。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王燕攥着自我挣来的学费和其他孩子一齐迈进了学校的大门。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开发西部步伐的加快,当地孩子上学也得到更多外部的资助。也是这一天,而同样还没读完小学的女孩三花却屈从了命运的安排,辍学回家并听话地出嫁。王燕送给她一只笔,也给她留下了对知识的渴望。影片在歌颂绿色的小诗中结束,象征着黄土地绿色的期望。

追求梦想的路是曲折的。影片向大家展示了一种精神。在贫困地区,资助只能让很少的人受益,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得靠自我努力,靠知识改变命运。但这种努力只是孩子的智慧和想象力,而不是大人的沉重和老练。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7

4月份,大朗镇开展了亲子电影月活动,一共播放了四部电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路上》这部电影,因为这电影让我看到了燕儿的童真,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经历,给予我一种亲切感。

“上学路上”,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讲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等我看完影片后,才发现,原来是讲主人公小燕面临辍学,她利用暑假自己挣学费的故事,展现了她求学路上的艰辛。

小燕生活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但她的毅力和恒心不比我们每个人差!小燕的家境贫困,姐弟三人正读小学,妈妈交不上学费要燕儿退学嫁人,但小燕坚决不向命运低头,自己挣学费继续读书。她的生意头脑可不简单:把自家的鸡蛋拿到市场上卖;把从小男孩手中买的圆珠笔卖给老师;买了小羊回家养大后卖出去;去摘枸子……经过了千辛万苦,燕儿终于挣够了学费(24元8角)。看到这,爸爸便对我教育一番:“你看人家,多懂事,自己挣钱交学费,你呢?不浪费钱,节约一点,就是好事。”

其实,我并不比燕儿差,我也有靠自己的双手换取钱的经历,不过,并不是挣钱交学费,因为现在是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我筹钱为的是捐款。在上次的玉树振灾活动中,因为我家不富裕,父母给了我极少的零用钱,我捐不出手,只好自己想办法筹钱。我的拿手本领是做茶叶蛋,于是,我趁双休日,把亲手做的一桶茶叶蛋借摆在熟人的摊子上。头一次出来做生意,我总低着头,生怕遇到熟人,当我想到玉树灾区时,就顾不得那么多,抬起头,喊到:“卖茶叶蛋,卖茶叶蛋!”路人听了,都投来异样的目光,正在这时,一位阿姨迎面走来,对我说:“小朋友,我要5个茶叶蛋,多少钱?”我听了,心一喜,说:“您是我的第一位客人,收4元!”就这样,我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我已有燕儿的生意头脑,但这只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并没有燕儿那种坚持与执着精神。

看了《上学路上》这部电影,我感触颇深,我深深体会到贫困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社会的关爱以及孩子的自强不息。小燕身上的坚强值得我们学习,她敢干面对困难与失败。我从她身上看到人虽然贫穷,但志不穷,生活得快乐,生活得有价值,更胜一筹。让我们向王燕学习,学会奋斗,学会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8

今天中午,从高中同学的微信中看到:20xx年4月11日,我国曾经先后获得华表奖、金鸡奖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奖项的、有深圳出品的影片《走路上学》,在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首次展演。晚自习后,我将这部影片仔细进行了观看。

《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娜香和瓦娃小姐弟俩,姐姐娜香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弟弟瓦娃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呆在家里。后来因弟弟瓦娃的新鞋而坠落江中,弟弟从此沉默寡言,直到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桥,他才得以“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多么简单的字眼,多么简单的动作,而观看了《走路上学》这部影片后,我了解了“走路上学”是那么的不平凡。当我看到娜香不顾危险溜索去上学,弟弟瓦娃在绳索这端望着对岸时的期盼眼神,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当我看到他们把一个简易风车,一双便宜的雨鞋视为最宝贵的东西;娜香为了弟弟的鞋子而失去生命,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地心酸、无奈、痛心;当我看到聂老师为孩子们买鞋、家访,不遗余力寻求每一种可以帮到孩子的方法,我感受到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帮助和关心热爱;而当最后瓦娃站在新桥上面对奔涌怒江时绽放的笑脸,我感受到了他的释然,他的满足,他的如愿以偿。

家庭环境,生存环境,都不是他们可以自己去选择的,而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改变生活,却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坚持、不放弃去追寻的。这不禁使我联想到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每一个都过着父母提供的幸福无忧的生活,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去担心,只因为他们的父母无论是富有还是普通,都拼尽自己的全力去给孩子提供最优越的条件去生活学习。可是,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如此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不懂珍惜。父母的爱是深沉的、无私的、伟大的,而孩子们应该做的就是去珍惜,去懂得,去回报!

作为一名老师,当看到了片中那位聂老师的一系列做法,再想到如果把我放在她那个位置,我可以确定,我一定没有她做得那么好。她给予孩子们的无私的爱,不遗余力去帮助孩子、帮助家长去解决问题,都让我深深地触动了,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聂老师非常值得我去努力学习。

《走路上学》是一部优秀的适合家长和学生观赏的励志教育影片,呼吁中小学利用班会让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让学生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9

在我国西部农村,有位12岁的小朋友王燕,利用暑假为自己挣了学杂费24元8角。

王燕挣的好辛苦啊,卖鸡蛋,鸡蛋被踩破;卖圆珠笔,圆珠笔丢了;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到很远的地方帮人家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挣到四角钱,挣够二十四元八角的工钱,就要摘六十二千克的枸杞。她要摘多少粒?摘多少天?她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

开学那天,她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钞票摊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我们为她能继续上学路上而高兴。

我读四年级了,从来没有为学杂费担心过,也不知道爸爸妈妈为我交了多少钱。和王燕比一比,她想家的时候,有谁为她擦去眼角的泪花?可是,坚强的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家里的贫穷。现在我才明白我不吃饭时为什么奶奶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不好好做作业时妈妈为什么要发脾气,与王燕比,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上学呢?

我要像王燕一样,自强自立,以辛勤劳动为荣!好好学习,以愚昧无知为耻!

电影《上学路上》观后感800字 篇10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电影院观看电影《上学路上》。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地的农村,它讲述的是十三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挣学杂费的故事。为了二十四块八角钱的学杂费,王燕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她去卖鸡蛋、卖圆珠笔、卖小羊,终于凑足了去枸杞园的十元钱车费;终于能在枸杞园帮人摘枸杞;终于在开学那天,赚够了二十四元八角钱的学杂费。王燕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被汗水湿透的钱递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燕跟在卖羊人身后恳求他卖羊时的情景—— “摘一斤枸杞可以挣到两角钱,摘一百二十四公斤枸杞我就能挣够二十四块八角钱,有了这二十四块八角钱,我就可以交学杂费了,我就可以上学了!”听到这段话,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这个小女孩的年龄虽然和我差不多,可她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望尘莫及。她那强烈的要上学的愿望感动了我,她不怨天忧人,自强自立的精神折服了我。她要挣够二十四块八角钱的学杂费,就要摘一百二十四公斤的枸杞。一百二十四公斤黄豆大小的枸杞,她要摘多少粒,摘多少天?她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想家的时候,谁为她擦去眼角的泪花?可是,坚强的她却从来没有埋怨过爸爸妈妈,也没有抱怨过家里的贫穷。

我从来没有为钱的事发过愁——每当新学期开学,妈妈早早地就把学杂费准备好了;无论我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都会满足我,一不如意,我就会冲着爸爸妈妈发脾气。二十四块八角钱,对于衣食无忧的我来说,根本就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事,那只是一笔小小的零花钱,还不够我平时吃一个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的套餐呢,而在王燕的眼里,那是她的学杂费,是她努力挣钱的目标。与王燕相对比,我觉得十分惭愧,我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还不懂得去珍惜,而王燕虽然环境条件有点差,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学习知识的决心。 所以,我以后一定会珍惜我拥有的大好时机,抓紧一分一秒,努力学习,改正缺点,争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长大了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11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它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光为自我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最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 www.shancaoxiang.com 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上学路上》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习。她敢于应对困难和失败,还有她的勤劳和用心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期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习,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期望和阳光。此刻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12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包钢少年宫看电影,电影是《上学路上》。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她有两个弟弟,因为家穷只能供起两个弟弟上学,妈妈也很为难,说只要她自己挣到学杂费就可以继续上学,小姑娘利用暑假开始努力挣钱,好不容易挣够了十元钱,乘车去一个地方摘枸杞,她花了好大的工夫摘够了枸杞,换了钱,可以上学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贫穷时,不要总依靠别人,要靠自己,就象《中国少年儿童》中,舒航雅所说:“贫穷不能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渺小不能成为自我封闭的借口,越是贫穷就越是应该力求上进,越是渺小就越应抬头做人。小姑娘想上学,所以她不停的挣钱,我也要向她学习这种热爱学习的心态!

《上学路上》观后感 篇13

走在欢乐的上学路上,你是否想过有多少孩子因为没钱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听着教师淳淳的教诲,你是否想过有多少孩子为了为数不多的学费努力挣钱?看完电影后,回想起为了24.8元的学费而忙碌奔波的王燕,回想起王燕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回想起“我要上学”这句朴实的话语,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盛夏正午的太陽,毫无遮挡地照在西北高原的黄土坡上。虽然已是快放暑假的时候,但孩子们还穿着长袖的衣服。上完最终堂课,校长说出了要收的学杂费。按照学杂费每人二十四块八,王燕算了算账。加上两个弟弟,三个人加起来共是七十四块四毛。这可是笔不小的开支。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的农民来说,任何个父母也拿不出来,王燕家也不例外。但为了不像三花姐姐那样过早地辍学、嫁人,王燕从放暑假那天开始,为下学期自己二十四块八的学费忙碌起来。王燕决定去百公里以外的枸杞园帮人采枸杞挣钱。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几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系列交易。最终王燕最终到了枸杞园,在漫山遍野的红色海洋中采摘自己的期望……

“我想上学”,看完这部电影,王燕哪稚嫩的嗓音说出的话仍回荡在我的耳边。24.8元,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笔小数目,吃次零食可能都比这多,可这对个穷孩子来说,可不是笔小数目,在王燕的眼中,这不只是24.8元,而是她的期望,有了这些钱,她就能够上学,有了这些钱,她就不用像三花姐样早早的嫁人了。为了魂牵梦萦的“上学梦”,她开始了自己的“赚钱路”。可是,赚钱是十分辛苦的,鸡蛋被踩碎,圆珠笔丢了,小羊不值钱……可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强的应对,努力的拼搏,不懈的努力,执着的追求着。当她将皱巴巴,还留有自己的汗水和体温的24.8元交给教师时,我为她而高兴,为她能继续走在上学路上而高兴。

“我要上学”这句话中,包含着王燕的执着与不懈,包含着她坚定的信念,这句朴实的话语,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自己更是被王燕着坚定的信念,渴望上学的心境所震撼。

再看看自己,到饭店吃次饭就要200多元,而山区的孩子为了20多块钱就会忙碌个夏天。既然拥有着幸福的生活环境,就应当努力学习,不让教师和家长失望。

坐在舒适温暖的家中,柔和的灯光轻轻照在我的身上,我想,王燕是幸福的,正是因为她有梦想,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奋斗;正是因为有梦想、有坚持,才会有个幸福、美满而充实的人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