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6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这里是编辑有缘人为大家整编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6篇),欢迎参考。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樊锦诗 篇1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她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__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毛卓云 篇2

20__年,宁波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将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于宁波市看守所。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高传染性的监管风险和空白的监管经验,许多人望而却步,毛卓云却主动请缨,一干就是12年。

为了拉近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距离,毛卓云只试穿了一次单位为他配发的防护服就搁置了。20__年,为更加拉近距离,他将艾滋病在押人员从装有玻璃墙隔绝的特殊监室搬到了普通监室,近两年他更是将谈话室搬进艾滋病监区,但随之而来的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毛卓云表示,管好艾滋病在押人员,让他们既体会法律的威严,又感受人性的温暖,在认罪、悔罪中看到未来和希望,将为社会安宁增加一个重要砝码。

曾经,一些艾滋病患凭借着一张疾控中心诊断书,有恃无恐、屡屡作案,因“不符合收押规定”而继续流窜社会、危害社会。正是因为毛卓云挑起重担,啃下硬骨头,违法犯罪艾滋病患依法得到惩处,涉艾案件隐患大幅减少,为平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心做,他就成了不简单的业务专家

毛卓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毛卓云主动钻研法律法规,向市疾控中心请教知识,自学心理、教育、医学等知识,成为全市艾滋病防控的行家。同时他潜心钻研,边实践边总结,12年来积累了十余万字工作笔记,总结提炼出 “五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毛卓云工作室”获得省厅命名授牌,本人被评为优秀教官,在他的精神感召和传帮带作用下,市看守所多名同志主动要求接班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

忠诚使命、胸怀大爱,他成为在押人员眼中的 “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艾滋病在押人员既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也是社会上受歧视的人群,很多人心理扭曲、漠视亲情、仇视社会。12年来,他对艾滋病在押人员就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有爱心、有耐心、有真心,给予艾滋病在押人员活下去的决心和重归社会的信心。他教没文化的在押人员读书写字、他为被木刺扎进手指的在押人员拔刺止血……他成为了在押人员眼中的“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即使在押人员离开了看守所,毛卓云还和他们经常保持书信联系,还为他们组建一个“关爱会”微信群,继续传递正能量,巩固教育转化效果。他立足公安监管平凡岗位,用行动用爱心感化温暖艾滋病边缘人群,让红丝带飘出高墙,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群体的关心爱护。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中国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_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20_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 篇4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10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5

今晚的晚自习我们并没有上课,而是看电视《感动中国》。期间,有些情节真的非常动人,很多同学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__把能够拥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岗位,直到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他共参加了四十五次核试验活动,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最终却被确定为肝癌晚期。5月26日上午病情恶化了。他却依然坚持工作,不能长时间坐的他,在电脑前一连工作了5个小时,最后在老伴的呼喊声中安然入睡再也没有醒过来。

陈斌强从小被妈妈一人独自带大,他非常辛苦,带大了三个儿女。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但是他为了照顾妈妈,把妈妈带到学校。他的休息安排表除了上课就是照顾妈妈。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孝更绝伦足可今。

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玥病情恶化,在手术前无意间听到了医生和家人的谈话。她知道自己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却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她告诉妈妈,在自己去世后,要把自己身上的器官捐出去。当天成功救活了三个人。

高淑珍一个普普通通话的农民,却帮助了一百多个残疾孩子。让他们上学校,学知识。

张丽莉亲切的将自己的学生称为宝贝们。为了救学生她失去了双腿。其实,在我们周围都有许多这样的人我们要也热爱祖国,帮助需要的人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 篇6

“以前是在屏幕前看春晚,今年能够亲临春晚现场,又是作为‘最美教师’的代表受邀观看,我觉得很荣幸,收获很大。”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作为“海牛”项目组首席科学家、我国第一台深海钻机发明人出现在荧幕上。

当晚11时45分左右,在央视春晚主持人的介绍下,万步炎作为“最美教师”代表,挥手向观众致意,献上新春祝福。“这让我感觉肩上责任更重,更让我对做好今后的工作增添了许多动力。”谈及参加春晚的体会,万步炎仍难掩兴奋。

2月2日,见惯了“大场面”的万步炎向记者坦言:“现场观看演出感受妙不可言,尤其是还能跟崇敬的时代楷模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这场文化盛宴,百感交集,十分开心!”

屏幕中,坐在万步炎正前方的是童朝晖——“最美医生”代表,他始终坚守在重症救治第一线,抢救最重的病人。在万步炎的右侧,大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群体代表。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正在实现一系列伟大壮举。“(我)和刘伯明聊天了,说他代表‘九天揽月’,我是‘五洋捉鳖’,大家心情都很激动。”万步炎说,航天员们以征战太空的超凡本领,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丹、张连印、吴亚琴、艾群……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这些代表们立起了先锋楷模的时代标杆。

为解决我国深海资源勘探装备卡脖子问题,万步炎带领团队实现了海底钻机装备技术从无到有,技术水平从与国外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领跑的革命性跨越。

2021年4月7日23时许,万步炎团队迎来了“海牛Ⅱ号”刷新世界记录,深海钻机钻探达到231米的'骄人成绩,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万步炎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他本人也获得2021年全国“最美教师”、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海洋梦就是我的中国梦。”作为一代海牛人,万步炎说将会始终以奋进者的姿态,在蔚蓝的大海中钻得更深。

春晚结束后,万步炎谈到虎年的心愿,“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坚守三尺讲台,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攻克科研难关,做出更好更多成果,为国家海洋事业奋斗终身。”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