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走心的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关于甲午风云观后感(精彩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在看《甲午大海战》之前,我就想,我并不期待场面能够拍到像泰坦尼克那样绚丽,画面那么柔情,我只期待它会产生多大多深广的影响。有些电影,也许当你出了电影院便会忘记;而有些电影却在某一个片段里触及到了你的某根神经,叫你没有办法轻易地忘记。有人说,看电影是放松心境的,不是看一部这么沉重这么虐的电影。
可是,就那个年代而言,背负的仅有“沉痛”二字,给我们留下的仅有心碎的声音。如果想了解历史,明白中国的痛点,就必须选择这样一部能涤荡自我灵魂的电影,它至少让我明白一个叫“甲午战争”的故事,至少让我坐在荧幕前,贴近那个时代,一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及的时代。也许以我的资格,根本没有办法去评价影片中的某些真实,可是简明的叙事手法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
剩下的便是填充。
将爱国的信仰作为它的大脑,将不降的坚守作为它的心脏,将那些被流传在人们口中的被写进教课书被迎奉进祠堂里的英雄人物作为它的四肢手足。那么其实我们看到的,便是活生生的历史。
在叙事方面,大东沟海战之后和电影前半部分相比显得急促了,略感凌乱。可是前期的重重铺垫、邓世昌的壮烈殉国,以及刘公岛海战中刘步蟾、杨用霖的自杀,已将整部电影的情感带至高潮。所以即使凌乱,也毫不破坏观感,无损电影的活力。光绪皇帝在风雪中应对颐和园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李鸿章在病床上含泪概叹“千古骂名”,算是给这段历史以苍凉的结笔。我们经常会因为它过于沉重而不去应对,可是这段历史远远没有结束,它注定深深的影响着国家的进程,当电影结尾处,解说人在海上回忆往昔,解说一百年后中国以三千五百万人的牺牲为代价,取得抗日的胜利,夺回因甲午之败、马关条约而失去的澎湖列岛和台湾;镜头中,碧蓝的大海深处,是沉入海底的北洋舰艇锈迹斑斑的船体,海面上人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尽情欢笑。这是一段属于我们自我的历史和现实,钓鱼岛-黄岩岛,从黄海到南海,那些沉淀在海下的遗骸是有着和自我相同的血脉。此时,他国的军舰还在本国海疆巡游之时,作为后人有何面目去反感甚至讥讽一个老人的忧愤!
或许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看着邓世昌开着致远舰破釜沉舟的冲向敌人的时候,我不住的擦着眼泪,在看着他明明有机会生存下来却义无反顾的选择牺牲的时候,我已经心痛的无法自制。在这场战争面前,连一条狗都选择了忠义,那些朝廷吃着俸禄克扣军饷的负义之人又有何颜面应对北洋水师的牺牲!用血液去警醒国人,这是影片中邓世昌说的。用自我的鲜血去警醒有着中国血脉却还在醉生梦死的人。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也并非是整个大海战中中国方面的总指挥人。但他的在这段历史中所展现出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定义下的英雄的所有层面的美。这种美,好苍凉,让我心痛。
历史不应当只用来歌颂英雄,更应当用来警醒世人。
很高兴,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中国的崛起和昌盛是前辈们用鲜血浇筑而成的。中国的提高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然而在这背后,依然有坚毅却无奈的部分,在应对黄岩岛、钓鱼岛这种中国主权问题时,铁铮铮的中国人是绝对不会让步的!甲午大海战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放,伤痛的怀念,更应当是激励和奋进,否则,会不会有点商女犹唱后庭花的感觉呢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它的发生是日本密谋已久的。观看《甲午风云》,我深深地被邓世昌那伟大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两次请战均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十分痛恨那些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员,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不想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贪生怕死,遇到战争就退缩,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失去了当中国人的资格,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们构成了鲜明的比较。邓世昌是一个愿为国家牺牲自我的人,是一个愿为民族牺牲自我的人,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邓世昌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必须要努力的学习,在长大了以后继续发扬这一种精神。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上自我的一份力量。
电影的开篇是从洋务运动的兴起开始的,洋务运动,似乎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注入了一股活力,而北洋水师应该是洋务运动中着重打造的。当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时,看到少年的邓世昌引用彼得大帝那句"凡是只有陆军的统治者只能算有一只手,而同时还有海军的统治者才算是双手俱全"名言时,看到这批少年将要远渡重洋,到西方去留学学习临别之际送给邓世昌一张合影,并且在登上游轮后,少年们集体向即将远离的故乡跪下时,我也和他们一样满怀豪情,热泪盈眶。经不住想背起梁启超先生所写的那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当这些留洋学生远赴重洋终于学成归国,可以报效国家时,我想他们一定是满腔热血的。所以,开着从英国定制的最新的战舰归来时,即使是当时的清朝又再一次遭受了败仗,可是谁都没绝望。那句"我们的大铁船来了"可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最朴实真实的反应。片中有个镜头让我特别热血沸腾,就是李鸿章检阅这些军官们时,军官们一个个亮剑步出队伍高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与毕业院校。这个场景仿佛令我也身临其境,穿过百年的沧桑也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北洋水师初初建成的精气神。
那种如朝阳初升的澎湃之气,令我不禁感慨若是这支海军队伍能一直保持着这种气势,那该多好啊,那是多麽锐不可当呀。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那段惨烈的、悲壮的、憋屈的、充满无奈的历史终究是上演了。其实以我这种外行人来说,抛开粉丝的身份来说,海战的画面还是相当震撼相当不错的。虽然画面朴实(给人一种很原始的画面感)但是这样更显出一种真实之感。加上激昂深沉的背景音乐,让人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使是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即使知道是失败,可是依然感到非常紧张,依然抱着期望。想即使是可以打沉一艘敌舰也是光荣的。可是,北洋水师因为资金不足年久失修炮弹装备也不够,打出来的炮都是哑炮。用的都是教练弹。每次观影都会想,如果当年北洋海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历史就该改写了吧。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每每看到这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海战时,都会不仅仅是悲痛,痛恨慈禧为了一己之私而毁掉了整个国家,痛恨当权者孱弱无能,痛恨指挥者纸上谈兵战略失策。但是还是最想感叹腐败亡国,腐败亡国啊!这一天,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这是一部群戏,英雄不止是邓世昌一个人。邓世昌当然是其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的。当邓世昌命令将士们挂冲锋旗,全力向吉野号冲去时,那种决绝之情,让人心生敬畏。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邓世昌如是,刘步蟾他们亦如是,他们用生命阐述了"舰与人共存亡"这句话的含义!其实他们终其一生都没背叛当初远渡重洋时"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这段誓言。也许这就是一种传承,正因为有这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的传承,我们这个民族才会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邓世昌和刘步蟾们又何不是这样的中国脊梁呢!
可是反观现在,这样的人今天已经很少很少了。而我们眼前川流不息的,是把"挣很多很多的钱"当作理想的孩子们;是卑躬屈膝、恭迎拍马的官员;是留在国外永不还乡的"人才";是英雄流血又流泪;是"真小人"成为明星,大丈夫成为笑柄;是"仁义道德"成为"迂腐"的代言词;是人们都患上了"社交强迫症",拥有一大堆"朋友",却遗忘了"知己"的含义;我们听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也看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正气;有种叫做"人格魅力"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有种叫做"民族精神"的正气,逐渐抽离我们的躯体。
而这部电影,正可以让人们振奋的同时也让人们深刻得反思。让我们从历史中得以反思,反思历史,也是在反思自己。我们虽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却是能做到"独善其身".或许,导演也正是如此意图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些小毛病,可是瑕不掩瑜。最大的问题还是电影的剪辑,感觉导演有太多内容观点细节想要表达,成片上有些详略失当,所谓"芝兰当道,不得不除",如果适当删掉一些尤其是叙述人的镜头和观点,整个片子的流畅度会更好。
总之,失败也是我们所需铭记的,它与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想到,如今中国四周的形势,中日与中菲以及中越等在领海问题上的争端,我们更需要铭记百年前这场惨痛的失败,知耻而近乎勇。当年,丢掉领土或许可以说是国势衰微,国家落后。而现在,绝对不容许当年甲午丧权辱国的重现。没有一寸领土,一里领海领空是浪费的,都是值得誓死捍卫和珍惜的。
我虽不是好战者,可是我也知一味地求和,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若现在再失寸土,我们又有何颜面面对那些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呢!
中日甲午战争,对我们文科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从初中到高中,关于这场战争的背景、大致过程、结果和影响我们都曾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也都仅仅是对这场战争宏观的认识。《甲午风云》这场电影,却是以一种立体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的相互作用,好像带我们真正回到了那年战争前后时,让我们不仅看到劳动人民和爱国官员的热血,还有清朝后期的腐朽、贪生怕死的走狗的丑恶嘴脸。
方伯谦贪生怕死,谎报战功,得了2000两赏银,却想用20两打发真正的功勋所得者炮手王国成,王国成断然拒绝,显示了劳动人民的铮铮铁骨。王国成想为国家效力,却因官员的私欲被无情开除,求一不得求二,去找邓世昌,这不仅显示了其精忠报国的决心,也显示了他的智慧,识得邓世昌为一个可以信赖的好官,以言语说服邓世昌收留他,二者共有卫国保家之心。相反,方伯谦做出了失颜辱国的事情,却还敢冒领功劳,在庆功宴上谈笑风生,被邓世昌揭穿后依然脸不红心不跳信口雌黄,可谓厚脸皮之至。
邓世昌不惧章程军法,思量过后毅然收下王国成,得知真相后在参加方伯谦的“庆功”典礼时与其呛声,揭露他的真面目。邓世昌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在海战中对敌人的攻击无所畏惧,乘胜追击却发现炮弹用尽,欲与敌舰玉石俱焚。船上的士兵们无一人临阵脱逃,已知无法生还,脸上带着慷慨就义的凛然,立如松。被敌舰***击中的那一刻,邓世昌最后的音容相貌在屏幕上淡淡散去,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间。
看着致远号上海军战士们一张张目光坚毅的脸,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勇敢正直视死如归的人存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应该有的精神和气节,是他们让我知道无论西方列强怎样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怎样的压迫,中华是不会被打败的。
但是,在这种骄傲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致远的沉没是一个悲剧,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甲午海战的失败,它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的有力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