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彩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22日晚间,走进了电影院。事先早已备好纸巾,然而,当幕尾王菲的《心经》响起时,纸巾完好无损,只任眼泪自然流淌,两颊留下清晰印记。默默地离开电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电影带给我的震撼。记忆76年地震的特效还原,触动更多的,是对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记忆。山崩地裂,房屋顷刻倒塌,生命转眼被无情吞噬,真情在危机中的释放……影片还原地震带来的视觉震动,不得不让我在那一刻,勾起亲历5。12的伤感与叹息。记忆,是电影强加给我的一项符号,也是串联电影的一根主线。女儿因为那忘不掉的回忆,记恨母亲三十二年;母亲因地震中对丈夫、女儿愧疚的印记,守望废墟三十二年。
亲情电影所彰显的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尤其是,剧中对“亲情”的刻画,让我增添了很多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愧疚。剧中母亲抚养儿子所表现的坚毅,为完成自我救赎而坚守破房中的固执,触动我心灵的,是母爱的伟大;养父在生活中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面对消失五年的女儿的牵挂以及留下的凄凉背影,折射出来的,是父爱的纯真;养母临终前的嘱托,以及表现出来的坚韧,撞击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亲情……坚强在电影中,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的,还有“坚强”。
母亲是坚强的,为完成对婆婆的承诺,为回馈对丈夫的感激,为省视对女儿的亏欠,用一生的担当,独自守望着心中的废墟;养父是坚强的,支持女儿寻找亲人,默默忍受对女儿的思念与孤独;儿子是坚强的,以残疾的身躯,始终想着为母亲分忧解难,开创着属于自己的事业;女儿是坚强的,虽纠结于儿时的“忘不掉”,但始终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始终藏着感恩的心。……剧中的“他们”,都是坚强的。或许,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广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带给我们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索、对亲情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经足够了,不应过于吹毛求疵。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颤动的不只是身体,而是灵魂……
刚刚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看之前是没抱多大希望的,用一家人的命运来承载整个唐山人或者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但是我还是终究坐在电脑前哭得稀里哗啦,关上电脑,我一直在想徐帆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其实,我还是无法体会这样一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们还没有“没了”,23秒,或许短的我们眨一下眼就过去了,这23秒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想起来曾经学过的王蒙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我甚至早已经忘记了它如何讲述的,只是记得这四个字,是的,敬畏,不是单纯的珍惜,是敬畏,尊敬的敬,畏惧的畏……
电影开始的时候,徐帆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
悲情?感动?承重?……
很难用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但是有时候沉默就够了,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因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记得和一群朋友谈论,假如安徽以后真的地震怎么办,我想有些事情不是想逃就可以逃过的,但是不逃避不代表迁就,只是带着一份感恩过我自己……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看电影,我可高兴了。一进电影院我()就乐的呱呱叫,妈妈叫我不要吵,不要影响别人。
电影很快就开始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两个小朋友正在床上睡觉,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在睡觉。就在这时,发生了地震。医院垮了、接着就是那两个小朋友的家也倒了、很多建筑物都倒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听到地震声时已经晚了,大家都被埋在废墟里。后来,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牺牲了。地震后妈妈发现这两个小朋友被压在水泥板下。救人的叔叔说只能救一个。让妈妈作出选择,姐姐就在下面使劲的敲石头,因为她的嗓子哑了已经喊不出来了。弟弟的脖子被水泥砖压住了。两个人都想让妈妈救自己,妈妈在上面大声的呼喊两个都要救,但是现场的情况只能允许救一个。在救人叔叔的催促下妈妈最后决定救弟弟。我看到姐姐的脸上马上流出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也哭了。因为妈妈无奈的选择深深的伤了姐姐的心。电影的最后姐姐原谅了妈妈,他们一家人团圆了。
电影结束了,我发现人们跟往常不一样,有好多叔叔阿姨都在低声的哭泣,妈妈哭得眼睛都红了。我的感触很深。以后,我会学着孝敬爸爸妈妈,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会更加尊敬我的老师,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她们。在学校我要交更多的好朋友,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长大了,我要用我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孤儿、老人、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