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是一部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联合拍摄的纪录片,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担任导演。下面是整理的《迁徙的鸟》观后感作文(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寒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看一部由30个科学家用了40个月拍成的电影一一《迁徙的鸟》。主要动物是:斑头雁、丹顶鹤、夭鹅、海鹦鹉等。它们春季飞往北极圈,翻山越岭,不怕恶劣的夭气,中途不吃不喝,不怕艰辛,终于到达目的地。鸟儿们在这儿生儿育女,秋季把孩子带回自己原先生活的地方。别看小鸟们那么小,可它们还是使出吃奶的劲儿,尽量跟上妈妈。
我想:迁徙的鸟儿真可怜啊!它们有的不分昼夜地飞,有的白天飞,晚上休息。但还是有种种灾难迎接着迁徙的鸟儿们:自然灾害、环境破坏、人类偷猎者们。这使鸟儿们的队伍从一队减少到一半;从一半减少到两三只。有些鸟儿因为非常疲倦,就在工厂旁休息,结果,被油浸得飞不起来了:有些鸟儿因为喝了废弃水,就中毒死亡了;有些鸟儿被烟雾熏死了;还有些鸟儿被偷猎者打死了。聪明的科学家正在想办法让迁徙的鸟儿不迁移,这样,鸟儿的只数会越来越多,不再减少,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办法!再说,绝大多数鸟儿都是消灭害鼠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是农民、渔民的“助手”。在科学研宄中,鸟儿有很多用处:人们根据鸟儿的飞行发明了飞机:鸟儿还为研宄空气污染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我们要学习鸟儿坚强、坚定,不达到目的永不灰心的品质。我们还要保护鸟儿,让人类成为鸟儿的好朋友。要成为鸟儿的好朋友,必须做到几个条件:不能乱砍伐树木;要保护环境;不能捕杀鸟儿;工厂排出的废物必须在当地就处理,不可乱排。要是人类再不保护鸟儿的话……也许,它们就会从世上消失,那就意味着我们再也见不到鸟儿了。所以,我希望人人都保护鸟儿,让它们世世代代,繁殖后代,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迁徙的鸟》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候鸟们艰辛万分的迁移过程。虽然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文字,但每个人都感觉得到候鸟们那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们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浩瀚汪洋中如何猎食;如何逃避人类残忍的猎杀……这些困境,候鸟都要一一面对、一一克服。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它们既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风沙的摧残,可它们都能昂首挺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飞达它们的目的地繁衍生息;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狮、海豹们对抗到底,保护企鹅宝宝的安全,尽管危险重重,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大天鹅飞越1200公里,始终对生命保持着一份坚持……这些候鸟们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又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佩服更令我感动。鸟儿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生活中的人们,何尝也不是像这群迁徙的鸟一样呢?你只有张开双翅,努力地、无畏地、坚强地飞,一直保持着一份对未来的坚持,不被重重困难所压倒,才能实现你人生的目标啊!如果遇到困难你怕了、累了、跌倒了却不愿自己站起来,那也许永远不可能达到你理想的目的地。所以,坚持下去吧,只要坚持下去,你肯定会看到成功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迁徙的鸟》观后感
雪鹅4000km、鸽子4000km、长颈天鹅3000km、加拿大鹅3500km、白头鹰3000km……
当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摆在我面前时,我实在不明白:是什么动力驱使这些迁徙的鸟儿飞越重重困难,年复一年地进行这危险的飞翔呢?
在迁徙中,鸟儿们面临着众多难关:枪杀、雪崩、寒冷、天敌、疲倦……没有人可以帮忙,更没有人拥有能力去帮忙。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鸟儿们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决定命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大自然千百年来默守的法则,对于鸟类也不例外。于是,不计其数的鸟儿被淘汰了。记得一群红鹅在跨越东欧时,其中一只被工厂沥青粘住,同伴们只能选择离开,剩下他孤单地静候死亡,一群加拿大鹅迁徙时,突如其来的马群使得一只加拿大鹅被抛弃,最终只能徘徊在广漠的戈壁,不断哀鸣……
既然如此艰险,它们又为什么要迁徙呢?
我想,这动力应该是鸟儿们的一个梦,一个关于温暖春天的梦。没错,迁徙是痛苦的,但鸟儿们也会快乐,因为它们知道:只有经历过最苦,才能品尝到至甜。它们飞着,痛并快乐着。
其实,人不也跟鸟一样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如同圈养的家禽,虽然十分安稳,但到头来只有被人果腹的下场;而那些勇于拼搏,渴望未来,充满梦想的人,如同那些展翅高飞的鸟儿,勇敢地向温暖的春天迁徙!
对于我,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有人说,那太辛苦了,可我不这么想:如果成功,那便说明我是个强者;如果不幸失败,我也不算输——毕竟比起那些不愿尝试的人,我已经是赢家!
还记得影片结尾说:"这些候鸟的回归是对春天的一种敬意,归来为完成一个诺言。"现在应改成:这些候鸟的回归是对勇者的一种敬意,它们归来是为了证明——自己从不曾后悔!
一切为了生存
——《迁徙的鸟》观后感
“候鸟迁徙的故事,是一种承诺,一个回归的承诺。它们的旅程,飞越数千里,当中危机重重,目的只有一个:生存,候鸟大举迁徙,是为生存搏斗。”除了飞行,他们别无选择。
关于《迁徙的鸟》,总有太多溢美之词难于言表。影片力求客观地纪录了一场关于鸟类迁徙的梦,而创作者的摄像机亦经历了这一场长途跋涉的飞行。候鸟迁移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鸟类的迁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尽管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候鸟面对逆境不屈不挠,克服着自然环境中的重重困难,它们的族群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得以延续。
而人类在鸟类的迁徙过程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位老妇人为迁徙的鹤送上食物;在有些地方,候鸟遭到射杀;一只还不会飞翔的雏鸟被联合收割机碾过;一只候鸟陷在工厂的泥浆里,无法逃脱……鸟类绝望的反抗中,人心的卑劣与渺小亦凛然曝晒于外,工业时代对大自然的玷污无情得令人汗颜。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配乐。有人称经盛赞该片的配乐“拥有如尼采般接近太阳的气魄”,充溢着独属于梦想时代的宏大情怀。纵观影片中鸟类群翔的段落,那适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或而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或而是空灵圆润的女高音独唱,与影片中的自然声效完美地弥合成一体,相映成章,透露出一股莽莽苍苍的悲怆之气。除去现场音效,音乐的烘托也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作为与情感有直接联系的元素往往能够深入到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感情,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激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型数字纪录片《迁徙的鸟》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内容上,均带给了我们久违的惊喜,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
陡峭的黄山,宽阔的黄河,翻腾的长江,雄伟的长城,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繁华的北京,奇妙的鸟巢。
鸟巢,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鸟巢看一看,所以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
这个暑假正是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而我也很庆幸,因为我们学校组织同学去观看比赛,虽然只看了两场,但我也很兴奋,因为有一场圆了我的梦,是去鸟巢观看比赛。
早晨才3点,我就起了床,奔向我们那可爱的学校。到了学校后,所有人都兴奋的谈论着鸟巢,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终于出发了,在车上我就想象着鸟巢是多麽的宏伟,水立方十多麽的美丽……突然车停了,原来是到地儿了,我们下了车开始向鸟巢前进。
我们越往前走,鸟巢和水立方露出的面积越大。终于我们到了鸟巢的脚下。这时,我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感。科技和古老文化的激情碰撞闪耀出炫目的火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祥云;水立方的拔地而起,“鸟巢”的傲然挺立不正是我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吗?
过了检票站,我们进入了鸟巢,乍眼一看,座无虚席。比赛在一片欢呼中开始了。运动健儿们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才艺,唯一令人遗憾的就是刘翔因为腿受伤退出了比赛。但是,我们相信他,也相信每一个运动健儿,因为他们都是最棒的!比赛结束了,我们回到学校后,都自己回家了。
到家后,我心中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感,因为中国强大了,它被唤醒了!鸟巢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它的陡峭胜过了黄山,它的宽阔胜过了黄河,他的翻腾胜过了长江,他的宏伟胜过了长城!鸟巢是中国的结晶,是中国的自豪!更是中国的骄傲!
我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明天会更强!中国!加油!
《迁徙的鸟》是一部很值得观看的电影。它获得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奖。据说,摄制组由300多名成员组成,包括50多名飞行师和50多名鸟类专家,跟随着侯鸟的迁徙路径整整三年时间,全部拍摄行程近十万公里。看过的人都被它的画面所震撼,也会被它的音乐所感染。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英文杂志上看到《To Be By Your Side》这首歌,简单看了歌词大意,以为只是一首普通的情歌。在后面的介绍中却得知它是一部描述候鸟的影片插曲,好奇感油然而生。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开篇的这句简短的话引起了我对鸟与人类关系的深入思考。鸟是影片里面帅气的男主角,大自然便是美丽却不妖艳的女主角,人类连配角都不是。影片中没有太多的解说,大自然被它拍摄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可以看出,导演确实花了很大的心思,太多的言语显得苍白无力,活生生的画面足以说明一切。
鸟是人类最难与接近的动物,是什么样的拍摄技巧使得人类能够与鸟零距离接触呢?拍摄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到了鸟类的信任,风雨过后总会绽放绚丽的彩虹,他们收获了成功。候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这种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光是领略到还不够,必须拿出我们的诚意来,我想这才是导演的意图。
鸟作为地球的一分子,它们眼观人类的进步也暗自欣喜,同时也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为了配合所谓的现代化建设,它们不得不从这片林子迁到另一片林子,林子越来约难找,窝越来越小。飞翔不再自由自在,渐渐的,空气中有了尘土的颜色;渐渐的,也将听不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曾几何时,俯视大地,看不到路上飞驰的汽车;眺望空中,看不到航行的飞机;它们带着自由与飞翔的梦想,享受着单纯的快乐。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们不但渐失梦想,而且渐失幻想的能力,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飞翔。于是,失望与难过不断纠缠,它们开始躲藏自己远离人类。大自然因为有了飞翔的鸟儿,更加的神奇亦更富有魅力。作为地球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家园保持原有的魅力,唤醒身边沉睡的`人们,还鸟儿一片自由的天空。
《迁徙的鸟》观后感真正的朋友是什么
候鸟迁徙的故事,是一种承诺,一个回归的承诺。它们的旅程,飞越数千里,当中危机重重,目的只有一个:生存,候鸟大举迁徙,是为生存搏斗。除了飞行,他们别无选取。
关于《迁徙的鸟》,总有太多溢美之词难于言表。影片力求客观地纪录了一场关于鸟类迁徙的梦,而创作者的摄像机亦经历了这一场长途跋涉的飞行。候鸟迁移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应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鸟类的迁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尽管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候鸟应对逆境不屈不挠,克服着自然环境中的重重困难,它们的族群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得以延续。
而人类在鸟类的迁徙过程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主角:一位老妇人为迁徙的鹤送上食物;在有些地方,候鸟遭到射杀;一只还不会飞翔的雏鸟被联合收割机碾过;一只候鸟陷在工厂的泥浆里,无法逃脱鸟类绝望的反抗中,人心的卑劣与渺小亦凛然曝晒于外,工业时代对大自然的玷污无情得令人汗颜。读书笔记1000字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配乐。有人称经盛赞该片的配乐拥有如尼采般接近太阳的气魄,充溢着独属于梦想时代的宏大情怀。纵观影片中鸟类群翔的段落,那适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或而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或而是空灵圆润的女高音独唱,与影片中的自然声效完美地弥合成一体,相映成章,透露出一股莽莽苍苍的悲怆之气。除去现场音效,音乐的烘托也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作为与情感有直接联系的元素往往能够深入到内心世界,将主角的感情,
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激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型数字纪录片《迁徙的鸟》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资料上,均带给了我们久违的惊喜,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那种应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
雪鹅4000km、鸽子4000km、长颈天鹅3000km、加拿大鹅3500km、白头鹰3000km……
当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摆在我面前时,我实在不明白:是什么动力驱使这些迁徙的鸟儿飞越重重困难,年复一年地进行这危险的飞翔呢?
在迁徙中,鸟儿们面临着众多难关:枪杀、雪崩、寒冷、天敌、疲倦……没有人可以帮忙,更没有人拥有能力去帮忙。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鸟儿们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决定命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大自然千百年来默守的法则,对于鸟类也不例外。于是,不计其数的鸟儿被淘汰了。记得一群红鹅在跨越东欧时,其中一只被工厂沥青粘住,同伴们只能选择离开,剩下他孤单地静候死亡,一群加拿大鹅迁徙时,突如其来的马群使得一只加拿大鹅被抛弃,最终只能徘徊在广漠的戈壁,不断哀鸣……
既然如此艰险,它们又为什么要迁徙呢?
我想,这动力应该是鸟儿们的一个梦,一个关于温暖春天的梦。没错,迁徙是痛苦的,但鸟儿们也会快乐,因为它们知道:只有经历过最苦,才能品尝到至甜。它们飞着,痛并快乐着。
其实,人不也跟鸟一样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如同圈养的家禽,虽然十分安稳,但到头来只有被人果腹的下场;而那些勇于拼搏,渴望未来,充满梦想的人,如同那些展翅高飞的鸟儿,勇敢地向温暖的春天迁徙!
对于我,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有人说,那太辛苦了,可我不这么想:如果成功,那便说明我是个强者;如果不幸失败,我也不算输——毕竟比起那些不愿尝试的人,我已经是赢家!
还记得影片结尾说:"这些候鸟的回归是对春天的一种敬意,归来为完成一个诺言。"现在应改成:这些候鸟的回归是对勇者的一种敬意,它们归来是为了证明——自己从不曾后悔!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迁徙的鸟》是由著名法国大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一部非常出色、评价极高的自然纪录片。它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丹顶鹤的优雅, 鹦鹉的聪慧,大雁的忍耐,天鹅的缱绻,企鹅的母子情深,白隼古怪的黑孩子,还有那红眼睛水鸟扇着短翅膀在水上奔跑的滑稽都在这部片子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该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带领观众体验候鸟迁居的艰辛过程,同时也捕捉各式各样候鸟的奇趣生态,既益智又生动。摄制组在镜头下孵蛋,使得刚出生的鸟儿不畏惧镜头,待到他们迁徙时,就会和摄像机一起翱翔,使得拍摄更加真实自然。
导演在时间、空间和故事结构上都做了巧妙的构思和编排,在成千上万种候鸟中选取一隅,围绕为完成归来的承诺,迁徙是一场生命搏斗的主题从危机故事和承诺的故事两个方面讲述了候鸟在时空编织的经纬中迁徙所遭遇的种种。
这部纪录片的音乐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20xx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开篇是澳洲音乐鬼才Nick Cave贡献的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混入鸟群展翅的声音,导演请音像师用迷你麦克风和便携式集音器专门录制不同鸟类的飞行声音做底本制作了片中的音乐,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一体。还有由艺术摇滚大师Robert Wyatt带来的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后的器乐作品中,时而以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候鸟们归来的优雅意象,时而以紧张的管弦乐合奏描绘迷途于工业污染烟雾中的候鸟们,进而用福音合唱赞颂鸟类飞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壮丽景象。
这部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内容上,都带给我们久违惊喜的影片,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归来的承诺。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这星期,我们学习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知道了燕子在迁徙途中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时,得到了瑞士人们的及时救护,并用专列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老师在课后向大家推荐了一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建议我们在双休日好好看一遍。
我认认真真地观看了,它讲的是各种候鸟们春天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的情景。
春天,候鸟们从南方飞往北方。雪雁、白鹳、丹顶鹤、大天鹅……他们告别南方,向着北方出发。有的要飞越2500英里,从墨西哥湾飞到北极地区;有的要飞越3100英里,从非洲中部飞到欧洲西部;有的要飞越1800英里,从美国西部飞到阿拉斯加……
从南方飞往北方的路程,危机重重。候鸟们总是要饿肚子,总是要找不到水喝。在雪山面前,候鸟们总是要遇到雪崩。候鸟们在雪山下的河里捉鱼吃,突然雪山上的大雪块从山上滑下来,机灵的鸟儿们连忙闪到一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鸟儿,就葬身大雪了。
在高低起伏的沙丘上,成群结队的鸟儿们在这歇脚,听见“哒哒哒”的声音,鸟儿们提高了警惕,不一会儿,一群马儿飞奔过来,鸟儿们马上飞走了。可等马儿们跑过了,还有一只鸟儿落队了……
每每出现这样的画面,背景音乐也会变得忧伤起来,我的心就会特别为这些鸟儿难过。
经过千山万水,候鸟们总算到达目的地。它们在那儿搭巢建窝,产卵孵蛋,养育幼鸟。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候鸟们又要开始迁徙了。
秋天到了,候鸟们要从北方飞往南方了,返回的路程比南方飞往北方的路程还要艰难。它们飞到田野上,猎人们拿枪打它们;它们飞到城边的河里,泥土粘住了脚,飞不起来了;经过荒岛,翅膀不小心摔断了……但是它们偶然也会碰到好心人,给鸟儿们吃的。
这样的跋山涉水,候鸟们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纪录片没有多少的语言,却用一幅幅画面和一段段音乐打动了我。好佩服这些小小的候鸟们,它们不管刮大风下大雨,到了迁徙的时间,再恶劣的天气也无法阻挡它们;不管迁徙的路上有多少危机,它们还是坚持飞到目的地。它们这种不怕风雨、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