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影评(优秀7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影评(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1

某一个周末晚上,我在朋友家喝酒,沙发上坐着一个小朋友,大概上初中的样子,在看李安执导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反复看过好几遍。隔一阵,我离开酒席,跑过去看一会电影。

电影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叫派(圆周率π)的小男孩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之间建立了奇特的关系,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为人师。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开始告诫小朋友,这部电影很好看,但也很深刻。你需要多看几遍来了解,比如你好想想那只叫理查德的老虎到底代表啥,是不是真有这只老虎,为什么老虎在他们抵达岸边时悄然离开了。这一块才是电影的内在含义。

讲完这些貌似深刻的话后,我被召回酒桌,继续喝酒。

过后,酒醒了,我渐渐觉得有点惭愧。一是不知道小朋友到底有没有看完这部电影,假如他很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他肯定会看完。假如他只是闲着无聊,随便点播了这部电影,我却神叨叨地在他面前讲了半天电影的深层次含义,他绝对没有听进去半句。

二是即使小朋友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也不需要我来科普和指导。看电影是个很私人的活动,主观性强,好看不好看观影者自己决定。我这么一说,肯定极大降低了他的观影体验。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故事也像童话一样,很符合小朋友的口味,小朋友大概率会喜欢。

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海上漂流,人和虎从开始的对峙、不信任到最后的互助、达成默契,中间碰到风暴、飞鱼、鲸鱼、食人岛等奇妙景象,加上电影CG技术的运用,画面感强烈而唯美,肯定会吸引到小朋友的眼球,让他不住感叹美不胜收。

小孩子看到奇妙的故事和美丽的景象就已经足够了,所谓老虎代表派内心人性等深层次解读属于成年人的认知范畴,没有必要强加给小朋友。看一部电影,好玩就行,强加意义,就如同做阅读理解题,只会让小朋友失去对语言文字的美好,陷入与自己心智不相称的枯燥无味中。

由此让我想起小时候背诵古诗。最早课本里选的古诗大多为明快、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文字清丽,通俗易懂,所表达的大都是良辰美景,大好河山。但问道这些诗的主题思想时,归纳起来总是离不开这种说法:诗歌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总结就有点拔高,让人对描写的自然有了一些距离感,好像看山写水都得有所寄托,枯燥感慢慢滋生。

如今再读那些古诗,就是单纯的山水田园风景,诗好在语言、结构、角度、韵律,适合小孩子读书认字,假如诗中还有所寄托,如今也能很自然读出来,并不需要将干巴巴的概括思想灌输给小孩子,破坏了最初的美好。

就好比看少年派这部电影。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惊叹于画面壮丽,景象恢弘,对老虎的最终消失有所疑惑,看完读到一些评论,再回头去看,就又有了新的感受。倘若我刚点开电影,就有一位智者坐在我身边,谆谆教导我说,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那只老虎,它究竟代表了巴拉巴拉,我再看电影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心安。剧透有多么讨厌,总结提炼电影思想只会甚之。

好为人师、喜欢总结概括,实质上表现出人内心的不耐烦,不安心,不踏实,总想着走捷径。如果有意忽略感受和过程,只追求赤裸裸的结果,那么他的动机和嘴脸就会变得赤裸裸,令人生厌。

好的电影、各类文学作品和所有的世间道理,都有多层次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等到再过几年,小朋友变成大朋友,出落为社会人,再看少年派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老虎是什么,他心里也会有新的认识。

孩子长大,需要耐心,自然生长就好。但忍住说理,不点评电影更需要耐心,以及不自然的控制。

《少年派的奇幻漂》观后感 篇2

电影主人公派讲述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那是他与家里乘坐轮船举家迁往加拿大途中遭遇到的海难而发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派在船沉之前,坐上了救生的小船,与他一起上船的还有斑马、鬣狗、红猩猩、孟加拉虎,之后斑马、红猩猩先后被鬣狗咬死,之后在派愤怒地决定与鬣狗搏杀时,孟加拉虎突然冲出来咬死了鬣狗,就这样派与老虎在互相斗争、共生共存的状态下渡过漫长、乏味、恐惧、绝望的海洋漂流行程;第二个故事是派与自己的妈妈、水手、厨子一起坐上了救生船,水手摔断了腿,厨子是一名很丑恶、残暴的人,他甚至吃了一只老鼠,他说要将水手的摔断的腿砍掉,不然伤口感染会死掉,而就在砍掉了腿之后,厨子将水手的腿拿来作为鱼饵,之后水手痛苦的死去,他的尸体也作为鱼饵和厨子的食物,然后是派的妈妈,厨子厌烦她的埋怨,与她进行争执,暴怒之下起了杀心,派的妈妈叫派赶快逃到他们之前搭的捕鱼的浮船上,而他妈妈却没有跟上去,就这样被厨子杀死,这时的派心生愤怒与恐惧,在第二天,派杀死了厨子,而厨子的尸体也和水手的尸体的下场。派就这样一个人支撑着渡过漫长、绝望的孤身漂流,最终得以存活。

两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少年派希望呈现给世人的是他与动物之间的斗争与互动,他不希望将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表达出来,因为这太过残忍和绝望。

人性总是多面的,我们在看到红猩猩、斑马、鬣狗、老虎之前的搏杀时,我们可能不会有太多的触动,但我们看到对应着它们的不同性格的人类在现世中的弱肉强食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人性的绝望,在面对生存、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去应对?!就像派一样,一开始只能是一味的顺从和害怕,厨子的残暴,可能他与母亲只能是妥协与无助,可派母亲也被厨子杀死,派失去了最后能够软弱的理由,这时他内心的那头猛虎才被唤醒,是恐惧也好,还是愤怒也罢,他要保护自己,他要为母亲报仇,他要生存。

在派小时候,想要去碰触自己内心的兽性,可是及时被父亲制止,他似乎也像没有了活力一般,似乎生命力也被一同抑制住,觉得生活没有了乐趣和希望,当然,自从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才开始重燃生命的热情。

小时候一直被父母小心的庇护住,自己内心的那头猛兽也从未再现,也没有必要出现,事实上那样的力量也是可怕的,所以派一直小心的安放在内心深处。即使他们举家迁往加拿大,在船上遇到厨子不尊重他们,无视他们的用餐要求时,也是他的父亲站在他们的前面保护他们。这时的派只需要躲在父亲的身后就可以了。

而这次的沉船,派失去了父亲和哥哥,甚至亲眼看见自己的母亲被厨子残忍杀害,终于激活了派内心的兽性,他要反击!

之后,派终于漂到陆地,靠了岸,被当地的居民救下。可派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他说理查德帕克(老虎)走向丛林,而在正要走进丛林时停了下来,可理查德帕克并没有回头望派一眼,就又继续走向丛林深处。这时派悲伤至极,而派确实安全了,而他内心的恐惧与兽性也可以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不需要再出现。这是值得庆祝的,可是派却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对它说声“谢谢”,毕竟它支撑他走过了绝望、恐惧的日日夜夜。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座食人岛,派在没有到达大陆时,登上过一坐岛上。上面和可爱的一大群猫鼬,有清澈的淡水,也有可以吃的植物,可是这座岛晚上却特别恐怖,水会变成腐蚀性液体,而整个岛就的全貌是一个躺着的人像。之后派抓住一个包裹的植物,一层层剥开,里面看到了一颗人的牙齿。这时,派开始醒悟,这并不是他的目的地,他如果求安逸的生活在此,等待他的只会是更深层的绝望至死。第二天,他决定继续重回海上漂流,叫上理查德帕克一起,找到最终的生的陆地。

这座食人岛,派说之后经调查或才文献记载,并没有过这座岛的任何信息,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就像电影里说的,其实这座岛像是派的一个梦境,而岛的全貌是一个人形,这不就是派躺着睡觉的样子吗?!在梦中,有这样的一个海岛,里面有无公害的可爱动物,有供人吃的食物,有淡水,似乎可以满足一个人生存的所有供给,就只是没有其他的人类。晚上,理查德都害怕的赶快离开,也就是他的恐惧得以消散,他本可以就在这样满足的状态下,永远的梦下去,可是他看到了那颗牙齿,看到了腐蚀肉身的池塘,看到了食人的植物,他需要重新醒过来,唤醒自己的恐惧,重新踏上救生的旅程。

派得以存活,支撑他的是内心的恐惧、兽性、生的信念,这也可以归结为是神的指引,无论如何,我们内心都是有对于生的深深的渴求,我们内心的所有信仰,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加轻松一些、快乐一些、坚强一些、勇敢一些,而生存本身就有着无限能量的。

无论如何解读派的幸存,都是对于生命本生的敬畏和执着,这是人类生的品质,支撑着我们一代代人生存的信念。虽然惨酷,但又真实。

心理老师武志红说,李安的作品中是在绝望中深深的开出一朵花来,而这部电影我看到了绝望,也看到了那朵盛开的花朵。

《少年派的奇幻漂》观后感 篇3

昨晚看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看的一半时就似乎知道李安想讲一个什么故事了。很特别的方式来讲述这样一个少年在海上沉船遇难的故事。用的是寓言式的,说实在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直接的看这样的电影。虽然之前看《纳尼亚传奇》时也有这种感觉。李安这次是站在一个纯少年心理上来讲关于人类生存的事。主角其实很简单。大自然(食人岛,大海),人,老虎,鬣狗,母猩猩,斑马,小老鼠。这是一个自然中的简单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又分两层。狮子之上与之下。当然这里就出现了电影的戏剧冲突人与老虎的矛盾。但这里编剧作家到导演都完美的设定了派这个少年的饮食特性,又给了他足够多的活命的食物。他主要的饮食困难是淡水。派是个素食者,这就定了一个调。大自然中的植物,他都是想吃的,因为大自然中大部分是植物。但冲突在于他是人,当然如果说他不是一开始就是素食者,与父亲,哥哥一样都是可以吃荤食。或许他会想吃了老虎的。但他没有,虽然他最终吃了打来的鱼。但那是他认为可以吃的食物。类似于肉汁放在饭里的食物。接着他就在漂流中遇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寂寞。人不能寂寞。特别是绝对的寂寞。于是他就开始驯化,就是他自己所想的沟通。与老虎的沟通。让老虎成为他唯一的玩伴。当然派心理是多么想与老虎沟通的。可是不能。这感觉也是李安在这个电影中让我感觉有意思的地方。为何不如索性把老虎设定为童话性,或是感性。但没有,还在电影开始就做了一个铺垫,就这只老虎是在快要成年时在溪边喝水时捉住的。就是说这只孟加拉虎是在自然中已经兽化了的。当最后那只虎看也没看他自己进了森林中时。派就更加理解父亲说的话了。

在大海,在那个半天是正常的淡水,夜晚变成酸性水的岛上。在那个植物花蕊中,派看到了人的牙齿时。这个电影就全部揭开了这个寓言想说的了。

人是有理性,但对于大自然而言,是渺小的,但人又是想改变大自然。通过各种工具,方法。但想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说到底是去更好的适应大自然。不然,就会被大自然所回归。对就是这个回归这个词。当然或者说被捕获。

最近看了《一九四二》。定的调是人与人的争斗。看《暮光》讲僵尸,狼人与人类。看《异形之前传》是人与外星球之生物。《行尸走肉》表面上看是人类与行尸的争斗。实际还是与人争斗。在第二部结尾时,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尸毒的隐性携带者。换句话说就是有人为的投毒做实验了,是政府或是某些人。那就另说了。

食人岛的形象是和影片前段出现躺着的毗湿奴像是一模一样的

至少看了李安这个电影就会简单的看清楚了。当然也要多少理解一些寓言哲理的。不然也只能会被那奇光异彩的大自然所迷恋一下。被电影摄影师的拍摄所迷。其实这很难称奇幻。因为那种身体能发光的动植物,人类现在知道的有很多。别外按洋流,季节迁徙的动物也很多。至于鲸鱼就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如果说真有奇巧一点就那个岛的定性为阴阳兼而有之。这与派的信仰有关吧。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Brahma)梵天是创造之神,毗湿奴(visnu)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湿婆(Shiva)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湿婆就是一个阴阳合体的神。这在藏传佛教中也能看到的。食人岛的形象是和影片前段出现躺着的毗湿奴像是一模一样的。而其性质又是湿婆的。而整个岛又表现出的是大慈大悲的梵天的特性。人与大自然的合协。那些狐鼬是一种独居或者成对四处游荡的物种。有时它们三到四只组成小群,群体内性别结构并不清楚。狐鼬能在地面和树上活动,它的跳跃和奔跑能力很好。奔跑速度快并且用尾巴平衡身体。能从一棵树跳跃到相邻的树枝上。遭遇危险时它会发出短促的咆哮,寻找最近的树爬上去,虽然通常保持沉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4

这是一部关于冒险、希望、信仰和生存的影片,这是一部让李安坦言曾经觉得没法拍成电影的影片,这是一部看后让人觉得内心挣扎的影片。3AX的票,跑了半个城市赶了早场。

看完出来我毫不掩饰我的失望。

在电影院里我看到了绚丽的画面,松散的故事,僵硬的表演,还有片尾像赵本山改行搞家装一样粗糙,算命先生给三位赶考书生竖起一枚食指一样忽悠的二次解读空间建构。而在网络上,我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牵强附会自我意淫式的单相思解读:朴素一点的说画面如梦境,五星。看过指南的则像模像样的去分析导演思想,挖掘细节赞叹伟大,五星。更有甚者说没有什么内心的镜头,可是我能感觉到它。五星。.。如此种种玄妙解读不一而足,我一位从事影视行业的朋友说的是我觉得每个准备结婚的男人都应该带女友去看少年pI,然后问她你相信哪个故事,回答第二个故事的,那么这个男人可以考虑换一个结婚对象。并且下了20xx年最好的华人导演电影没有之一的评价。对此,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男的以此来做婚姻的决定,那么这个女的也应该考虑换个男朋友了。

对于少年派,网络上的热评赞语,生活中朋友的一般看法时常让我觉得有些错乱,就好像我看见啤酒罐上的大象产生的顿悟一样猛烈且突然。这个银灰色的、眼睛深沉的大象让我想起了自己被各种奇幻文学包围的童年,那时的我看山海经,封神榜等本土神话故事,看格林、安徒生、豪夫等异国童话,看俄罗斯、日本、印度等民俗传说。动辄和小朋友们摆龙门阵,讲夸父追日张羽煮海,讲鬼怪被人类捉弄、女妖在铁犁下歌唱,北风被太阳战胜,讲无耳琴师、伊万智取血滴变成的魔鬼、印度王子与神猴携手打败十头魔王。.。更不用说大师们的科幻力作。就在今天下午,我还听到了善神与恶魔拔河争夺永生之水的故事。这些故事雄奇瑰丽浪漫壮阔,形式华美内涵深刻,它们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想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凭借热情的智慧缓缓汇聚成为一个璀璨的起点,奠定了我对类似定义的内容的一些粗疏的看法,也同样造成了我对某些冠以艺术作品之名实在不过启蒙读物的主观看法。

是的,少年派在我眼里就是这样的初起作品,其形式最多算得上比下有余还谈不上美轮美奂,而思想表达又是如此匆忙肤浅欠缺说服,唯一能让人分辨出其作品的似乎就是他那一贯的细腻和多愁善感,当然技术也能让人说句不坏。就好像我和朋友说如果这一笔钱给BBC再加上一个韩国反转剧的编剧去拍两个小时的3D故事电影,那么肯定要好看的多,当然文艺青年们肯定不会买账。因为姿态高端却见识有限的人是最难伺候的,他们要的是一个品牌然后拿来进行各种自我感动的解读,却全然不顾形式与内容的基础结合才是故事的根本。甚至他们都不需要故事,因为一颗矫情的心可以把品牌加工成任何他们所想象的东西以供自赏,你不会懂他们对标签的渴望就好像你不会懂最炫民族风和江南style的风靡一样,而他们也没想让你懂,他们只是想让你知道他们与众不同。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老高来,这位河北汉子前两天拿了三个金马奖项,而他这部亦庄亦谐的作品在豆瓣是6.5分,并且也好像没有引发什么关注激起什么波澜。想想少年派被各色人等捧的天花乱坠的现状,我真的想重复一遍今晚和我一位朋友说的话:电影的堕落,和观众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里并不是说意淫是一种罪过,只是想说,意淫也该有个限度,别让文化的娱乐消费主义毁掉一切,吹捧少年派的不妨看看吹捧寒战的然后冷静的想一想:就算你们在解读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可热衷文艺电影的你们难道真的能容忍和热衷商业电影的钻进一个阵营么?

还是多看点好东西再说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5

冲着李安导演的大名儿与该电影开播以来的好评,点开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看了演员以及整部电影的影风,其实并不想往下看,因为不喜欢印度、泰国之类的东南亚的影视作品,没有理由。但是当电影开始进入状态了之后就改变了看法,这时我想不愧是李安导演的作品、电影排成这样,无论是谁拍的、无论背景是哪个国家,都果断追啊,不仅是因为他讲述了人与老虎的故事,或者是写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或者是他为我们呈现了非常非常美的夜景,几乎让人陶醉其中的美景。

串连整部电影的是能够让人找到上帝的故事,一个法国作家由妈妈纪处得知派是个有故事的人,且有能够让人找到上帝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吸引力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致命的,因而那个作家找到了派,并且希望得知故事,派是个健谈的人,且由于是妈妈纪引荐的,他答应讲述他的故事,电影就此开始。

派的名字原本是一个高贵且优雅的法国游泳池,但是由于孩童的好玩与调皮,他的名字被叫成了小便,当然,也因为谐音与小便差不多,为此,在学校他没少被嘲笑,甚至一次上课时连老师也叫他的外号,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叫成小便之后,他决定要摆脱这个不太文雅的带有侮辱性的外号。他想了个办法,告诉别人他的名字叫做派,可是,外号哪有那么好去掉,同学们不买账,即使他在那一天每一节课上课前都介绍一遍都不管用,之后他使出了绝招,他将派在数学上的意义将给同学听,背下这个无理数目前所精确到的小数点,写了满满几黑板,用现在的话说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老师拿着书本一个一个地对比,发现一个都没有错,同学们也都十分吃惊,从此为自己正了名。说实话,看到这里时我觉得派在小时候就已经很有男子汉气概了,当自己被别人取了侮辱性的外号他很生气、不愿意背着这个外号过一辈子,所以就自己想办法,而不是屈服或是告诉大人。

派在还是孩子时曾经好奇心十足,他在不断认识到不同的神之后同时有了不同的信仰,当他同时有了三个宗教信仰,吃饭前要做诸多准备时,他的父亲与哥哥嘲笑他,他的父亲告诉他有很多信仰就等于什么都不信,少年派听了,正在吃饭的他停了下来,似懂非懂的眼神,顿了顿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少年派相信动物与人都有灵魂,他相信上帝。他的父亲是动物园的园长,因而他能够接触到很多动物。有一次,动物园里进了一只孟加拉虎,他叫上哥哥一起到关着孟加拉虎的地方,放开了第一道闸门,守在最后一道闸门外,向平时喂养员一样,但是他站在了平时喂养员放食物的地方,想与孟加拉虎进行互动,他的哥哥吓坏了,几乎是爬着出去找来了大人。他的父亲来了,同时带上了一只鹿,将派强行拉开后按在一边,将鹿拴在了刚才派蹲着的地方,然后放纵老虎,老虎一步一步靠近那只鹿,已经被吓得只想要逃走了,可惜被栓得紧紧的,即将捕杀鹿的时候,孟加拉虎抬头看了看周围围着的人群见没有人有阻止的意愿,便一下子扑向那只鹿,将利齿刺入那只鹿的脖子,毫不留情、利落爽快而狠绝,派被迫目睹了这一切。自从这件事之后,派觉得生活不再五彩斑斓、富有生趣了,他开始活着但只是活着了,探究生活吸引力的心被那被迫观看屠杀一事扼杀得干干净净,而他的生活重新有趣源于一位美丽的姑娘。

我想,少年的派其实像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原来,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可以是各种颜色的,世界上的规矩是不存在的,这样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与未知,我们乐于自己揭开所有幕布。但是,有一天,你可能因为探险而有较大的风险,这时,大人们不干了,他们大声呵斥你的所作所为,并且对你的行为盖棺定论,告诉你你做错了,这时你的不知所措的、茫然的眼神他们全然不放在心里,而执着于将真理一股脑儿地灌进你的脑瓜子里,以使你以后能够不再干那些显而易见的蠢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6

某一个周末晚上,沙发上坐着一个小朋友,大概上初中的样貌,在看李安执导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反复看过好几遍。隔一阵,我离开酒席,跑过去看一会电影。

电影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叫派(圆周率π)的小男孩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之间建立了奇特的关系,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为人师。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开始告诫小朋友,这部电影很好看,但也很深刻。你需要多看几遍来了解,比如你好想想那只叫理查德的老虎到底代表啥,是不是真有这只老虎,为什么老虎在他们抵达岸边时悄然离开了。这一块才是电影的内在含义。

讲完这些貌似深刻的话后,我被召回酒桌,继续喝酒。

过后,酒醒了,我渐渐觉得有点惭愧。一是不明白小朋友到底有没有看完这部电影,假如他很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他肯定会看完。假如他只是闲着无聊,随便点播了这部电影,我却神叨叨地在他面前讲了半天电影的深层次含义,他绝对没有听进去半句。

二是即使小朋友喜欢这部电影,其实也不需要我来科普和指导。看电影是个很私人的活动,主观性强,好看不好看观影者自我决定。我这么一说,肯定极大降低了他的观影体验。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看,故事也像童话一样,很贴合小朋友的口味,小朋友大概率会喜欢。

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在海上漂流,人和虎从开始的对峙、不信任到最终的互助、达成默契,中间碰到风暴、飞鱼、鲸鱼、食人岛等奇妙景象,加上电影CG技术的运用,画面感强烈而唯美,肯定会吸引到小朋友的眼球,让他不住感叹美不胜收。

小孩子看到奇妙的故事和美丽的景象就已经足够了,所谓老虎代表派内心人性等深层次解读属于成年人的认知范畴,没有必要强加给小朋友。看一部电影,好玩就行,强加意义,就如同做阅读理解题,只会让小朋友失去对语言文字的完美,陷入与自我心智不相称的枯燥无味中。

由此让我想起小时候背诵古诗。最早课本里选的古诗大多为明快、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文字清丽,通俗易懂,所表达的大都是良辰美景,大好河山。但问道这些诗的主题思想时,归纳起来总是离不开这种说法:诗歌描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光,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总结就有点拔高,让人对描述的自然有了一些距离感,好像看山写水都得有所寄托,枯燥感慢慢滋生。

如今再读那些古诗,就是单纯的山水田园风景,诗好在语言、结构、角度、韵律,适合小孩子读书认字,假如诗中还有所寄托,如今也能很自然读出来,并不需要将干巴巴的概括思想灌输给小孩子,破坏了最初的完美。

就好比看少年派这部电影。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惊叹于画面壮丽,景象恢弘,对老虎的最终消失有所疑惑,看完读到一些评论,再回头去看,就又有了新的感受。倘若我刚点开电影,就有一位智者坐在我身边,谆谆教导我说,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那只老虎,它究竟代表了巴拉巴拉,我再看电影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心安。剧透有多么厌恶,总结提炼电影思想只会甚之。

好为人师、喜欢总结概括,实质上表现出人内心的不耐烦,不安心,不踏实,总想着走捷径。如果有意忽略感受和过程,只追求赤裸裸的结果,那么他的动机和嘴脸就会变得赤裸裸,令人生厌。

好的电影、各类文学作品和所有的世间道理,都有多层次的解读,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等到再过几年,小朋友变成大朋友,出落为社会人,再看少年派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老虎是什么,他心里也会有新的认识。

孩子长大,需要耐心,自然生长就好。但忍住说理,不点评电影更需要耐心,以及不自然的控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7

影院看完全篇,写一下感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是类似阿甘正传的叙述方式,起初以为是一部诙谐的经典励志片,本以为可能只是模仿了阿甘但绝对不可能会超越!一直看到20分钟,有一丝类似铁达尼号灾难片的赶角,看到30分钟才发现,这原来是一部3D魔幻+人与动物的情感纠葛,那海中和星空3D魔幻效果真够带感丝毫不亚于任何3D电影,人与老虎的情感也真够感人!可是一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看了后怕的惊悚片!一直到电影闭幕后,再回首电影才发现,原来整部电影是如此的深刻和严肃,将信仰和人性的剖析的是如此透彻和完美!

李安导演的还是很不错,故事的选择还有场景的设计,真的很美,很梦幻。感觉这部电影有很多让人思考的东西,认为这是一部对人性赞美的电影。

派的名字和一个泳池有关,但是却被同学认为是小便,于是派在自己的第二学习努力的改变自己在大家心里中的印象,于是他就成了π,也被大家所接受。努力想改变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是很好的,但是我想这不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吧,我想这和他所存在的环境有关,在开始冒险之前,派信仰三个教,只吃素,不吃肉,即使父亲很看不上他也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其实我感觉这种信念的具体内容无关重要,重要的是那种你称之为信仰或者信念的东西可以支撑着你,走下去。

派的全家前往加拿大居住导致了这场冒险的开始,因为中途遭遇了暴风雨。派神奇的在一艘救生艇上存活了下来,意外的是还有一直孟加拉老虎。那只他之前试着与之交流的却被父亲阻拦的老虎并且自己也被教训了。在这个小艇上,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而老虎吃了鬣狗,派看见这一切没有办法,因为每个生物都要活下去,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最后和老虎的较量中,让我看到了许多。

派和老虎最开始是势不两立的吧,因为老虎会吃掉派,派明显处于弱势,只能靠自己做的小筏子躲避危险,但是当老虎走投无路选择跳海吃他却在也上不到船上的时候,派救了老虎,救了一个一直把他当作食物的动物。人性的光辉就在于此吧,即使自己面对危险,还是会选择去救那些认为值得的东西,因为那只老虎成了他患难的朋友,虽然老虎没有这种意识,但是他把老虎救了上来,继续选择在小筏子上生存,并且那只老虎成了他活下的支柱,那是他的目标,他要让那只老虎活着。在那种情况之下,这就成了他全部的希望。活下去是因为有目标,是因为别人需要自己,是因为在被需要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你自己,你自己想要的。可能就是这只老虎让派撑到了最后,活了下来。

在海上,派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吃肉,不得不去违反自己的信仰,特定的条件下,我们的信仰都在变吧,从开始和老虎对立到和老虎交流共存,派经历了一个奇幻的漂流旅程。在海上夜里有发光水母的那段场景真的很美,还有鲸鱼。

派最后终于靠岸了,但是那只虎没有看他一眼就走了,派想到了最初父亲对他的教育,他开始认为父亲是对的,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不知道该如何来解释这只老虎,它是一只动物的存在,亦或是某种人类精神的化身,我也说不清楚。

最后还有一段关于日本人调查船沉默的原因,但是他们不相信派对他们的描述,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漂流的故事旅程,那个故事通过当时在船上的四个动物比拟了四个人的故事,他们相互厮杀最后和老虎一样的派活了下来。就是这样的故事,两位日本人接受了。但是听故事的人却喜欢前一种故事,我想我也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