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精选8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00字 篇1

《跨过鸭绿江》将让历史观照现实,激发我院学子的共鸣,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传递“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既要原原本绿色作文网本继承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也要从“心”出发,培育和涵养出新的时代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往直前、奋发有为。

2022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2

在中国过去艰苦岁月中,多少人牺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离,是那些英雄们的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造就了战争的胜利。在战争面前,能够让敌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强的战术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难面前,英雄们不畏险阻,英勇奋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题团课、队课的直播过程中,有多位曾经抗战的勇士的镜头,他们都已年迈,但眉眼间不失昂扬的斗志和不败的信念,他们抱着牺牲的心态为国家奋命一搏,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结束后,没有人质疑中国的实力,敢与中国讲条件,这场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权的,敢作为。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需要这种精神。现在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好,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受过的屈辱,更应该拼搏向上,顽强亢进。加油,中国少年!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3

202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第71周年,抗美援朝战争即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了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保卫了祖国和世界的和平,同时也有力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它向美国展示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威武与骁勇善战,同时向世界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卫国家的决心。

我们要积极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精神,将它们运用到当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朝着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

当然,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双赢才是人间正道,在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里,中国离不开世界的舞台,希望在更久的未来里,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国也能更加强大!

2022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一次听到、唱起这首志愿军战歌,就让我们感受到_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课本照进现实,校园里传承“英雄赞歌”。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黄继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把传统课本文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下去,还可以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让群众能够更直观地“切身”感受中国近代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

从电视走入生活,全社会唱响“英雄赞歌”。今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守护的、用热血捍卫的、用生命换来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土地、国家和未来。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口号”,而应当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群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力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

从口号变为行动,工作中践行“英雄赞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动有落实。对英雄最好的怀念,就是把我们的敬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汇聚成洪流,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远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强化责任担当,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提振干事创业激情的不竭动力,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一步步埋头苦干,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_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我们共同把这曲赞歌一直传唱下去。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5

20_年,是新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第_周年,抗美援朝战争即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了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保卫了祖国和世界的和平,同时也有力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它向美国展示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威武与骁勇善战,同时向世界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卫国家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_重要讲话里说到“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精神,将它们运用到当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朝着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

当然,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双赢才是人间正道,在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里,中国离不开世界的舞台,希望在更久的未来里,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国也能更加强大!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000字 篇6

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作为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跨过鸭绿江》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满分作文网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我们看到,志愿军除了面对与美军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东北亚严酷的自然环境、异国作战的陌生感,以及后勤补给供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战争场景的营造上,《跨过鸭绿江》遵从纪实风格的呈现,而不追求戏剧效果最大化的渲染。而在对敌方的战争意志、战略、战术和战果的描写上,《跨过鸭绿江》没有加以“矮化”处理。如砥平里一战,志愿军受挫,并非情报不准,而在敌军火力强大,且战斗意志未衰。尤其是本片对李奇微形象的塑造,把他久经战阵、知兵入微、扬长避短的军事才能写得很厚实。塑造强敌劲敌,既是《跨过鸭绿江》叙事的实笔所在,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克强敌而制胜的史笔所在。由此,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这场“钢”与“气”的对阵中,装备是战斗力、后勤是战斗力、意志是战斗力、信念也是战斗力。

2个半小时的影片中,不仅全面展示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以及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还包含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再现了71年前的硝烟烽火和可爱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死守飞虎山、封锁三源里,43天上甘岭战役的艰苦卓绝,经历过饥无食、寒无衣的艰难处境,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众多人们熟知的、或尚不熟悉的英雄形象在影片中出现,例如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等。长津湖一战,志愿军战士们缺衣少粮,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跟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作战,战争的残酷性可想而知。但是最后我们胜利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顽强,靠的是我们祖国人民的有力支持,靠的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看过了《金刚川》和《长津湖》,虽然对这场“立国之战”表现的格局已经升级不少,但基本上还是表现一个有限时空内的战争局部。《金刚川》是从战斗规模来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城反击战一隅的故事,《长津湖》是从战役规模来切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故事,《跨过鸭绿江》则是从战略视角来统摄抗美援朝整个战争进程的作品,其时间跨度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一直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朝军队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战争过程。在其他同类影片中,囿于微观叙事视角,观众很难在宏观层面对故事进行把握,而《跨过鸭绿江》刚好将这个短板补上,使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感知抗美援朝战争的大体脉络。

影片有宏大的视野,也兼具细腻的叙事,许多人物、情感和细节,感人至深,令人泪目。在人物塑造上,从领袖、将帅、战士甚至对手,都令人信服。作品借由彭德怀司令员的个人视角展开,串联出他和国家领袖、美方对手、战场将士们的丰富关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彭总,他爱憎分明,敢打敢冲,有情怀、有温度、有智慧,是整个作品人物立体、血肉饱满的有力缩影。个人认为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是自电视剧《长征》之后最自然的,把领袖的胸襟和质朴的情感,都恰如其分地在每一个细节中表现出来。主席是国之领袖,更是一位父亲,岸英牺牲后他那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听来都让人肝肠寸断。除了彭总与主席,《跨过鸭绿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有几位前线将军,例如50军军长曾泽生。50军由辽沈战役中的起义部队改编而成,军长曾泽生一直有块心病。在第四次战役中,50军奉命镇守汉江一个多月,伤亡惨重,但曾泽生一直没有向志愿军司令部提要求,并表示“汉江一战,终于在兄弟部队面前抬起头了”。曾泽生与他率领的50军,也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构成的复杂性,而他们都在战火中熔炼成了“最可爱的人”。

总体来讲,我认为《跨过鸭绿江》无论在在宏观层面还是在细节上,做得都很好。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打分,我打98分,扣掉的两分,一分是影片宣传做得不到位,这样一部史诗级良心巨制,居然有好多人不知道,虽然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但应该给发行方扣分;一分是入朝后第一场伏击战,将南韩军队包了饺子,志愿军冲锋并展开白刃战,汽车旁边有一名志愿军战士跟敌人拼刺刀,动作迟缓,明显有拍戏套招的迹象,不够真实,算是细节失真,但总体来看瑕不掩瑜。

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七十多年的和平环境,让我们的祖国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么强大。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弥足珍贵,吾辈当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让我们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最后,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

2022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7

_年前,面对世界上大国家的战争威胁,我们没有被帝国主义的威胁吓倒,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了国家安全。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十几万英雄儿女长眠在了朝鲜半岛的土地上。

我们不会忘记,长津湖畔,整整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被严寒冻成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战士;上甘岭上,那场43天的血肉相搏……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如同一个个有力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也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精神是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可以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精神是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这精神是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今年是抗美援朝71周年。各大网站推出了抗美援朝71周年系列报道,从“‘炸不断’的电话线”赵振声,到“没有一人因抢救不当死在我手里”的徐福绵,到率领炮兵成功阻敌被编入教材的萧模林,一位位平凡而伟大的老战士讲述当年的战斗历程,为我们呈现出了真实的历史,让我们更感动于那年那日英雄的情怀与担当,更从中汲取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勇于胜利的力量。

_年沧桑巨变,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回望历史,我们不能止于感动。当前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性冲突、摩擦、动荡此起彼伏,战争的幽灵并未走远,种族主义、难民危机、全球性流行病等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还应居安思危,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前行动能,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踏踏实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8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首次以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20__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周年。在此之前,展现抗美援朝的作品多为电影、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很少见。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剧由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韩栋、连奕名、赵波等实力演员联袂出演。

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上甘岭战役……《跨过鸭绿江》从中央领导决策、志愿军将领指挥、前线志愿军战士血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__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__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展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回望历史,举国上下浓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周年,追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此时此刻,我无比深切地怀念我身边的志愿军英雄,两年前故去的伤残荣誉军人——我的幺公。

幺公是我爷爷最小的兄弟,早年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东北抗日,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投诚,经和平改编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又成为了一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战争结束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因伤残复员,主动申请回乡务农,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军人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优良作风,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默默地耕种劳作,直到晚年。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幺公给我讲打仗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夜袭敌人坦克和碉堡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亦百听不厌。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创造了以劣势技术装备战胜优势技术强敌的新战法和新经验,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曾说:“志愿军非常擅长夜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我想,幺公给我讲的就是类似的精彩战斗吧。

我曾经问幺公:“冒着枪林弹雨,您害怕吗?”他看着我说:“害怕是没用的!面对强大又凶狠的敌人,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只能勇敢地向前冲,要愈战愈勇!”幺公习惯用他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我、感染我,他们奋不顾身的冲锋陷阵展示出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令敌人胆寒的血性铁骨,展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正是志愿军将士的这种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战争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